探「奇」馬耳山(歡迎老鄉轉發助力開發)

2021-02-18 玩轉五蓮

  馬耳山位於五蓮縣東北部,在許孟、松柏、戶部三鄉鎮交界處。因主峰兩尖並舉,狀如馬耳,故名。總面積42平方公裡,主峰海拔707米,為魯東南第一高峰。

  馬耳山,面積廣大,峰巒峻峭,林木參天,蒼松蔥鬱,翠竹颯颯,溝壑縱橫,峰奇石異,風景煞是怡人。山上有五老峰、松垛峰、仙人洞、龍王泉、隱龍寺等勝景古蹟。歷代文人墨客每到清明時節和九月重陽,爭相登山遊覽,並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唐代詩人肖穎士有「茲山表東服,遠近瞻其名」的五言長詩《遊馬耳山》。宋代文人蘇軾知密州(今諸城市)時,在《雪後書北臺壁二首》中寫道:「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遂埋沒有雙尖。」在另一首詩中有「孤雲落日在馬耳」的佳句。

  馬耳山高聳如雲,神奇莫測,自古至今在民間流傳著它那動人心弦的故事。

  馬耳山頂峰有大小各一的高峭雙耳,小者似被削去一尖。相傳,楊二郎劈山救母時,發憤擔山趕太陽。當他挑起馬耳山和九仙山向東海走去時,這山臥著身子怎麼也不走,氣得楊二郎用鞭子將它的耳朵尖削去一塊,形成現狀。它雖然挨了鞭子還是不走,楊二郎又用扁擔猛勁朝它的背上、肋下各捅一下,由於用勁過猛,背上生成寬敞幽深的仙人洞,肋下生成常年不涸的龍王泉。

  仙人洞縱深幾十米,能容幾千人,它多次使人遇難呈祥。1945年5月23日,日偽軍掃蕩馬耳山時,把我軍民千餘人圍困在山上,男女老少都躲進仙人洞,八路軍、武工隊、當地民兵奮力抵抗,打退敵人數次進攻。日近中午,就在敵我短兵相接的關鍵時刻,突然天空陰雲密布,雷聲大作,風雨交加,雨雹齊襲,把日偽敵寇打得暈頭轉向,狼狽逃竄,遇難群眾安全突出重圍。從此敵人再也不敢上山騷擾,人民稱此洞為神奇的仙人洞。

  馬耳山的雲也是神奇的。白雲幾縷生在山腰,迴繞如帶,集於馬耳山主峰,由淡到濃,由白變黑,直到將雙耳團團掩住。每到此時,有雨無疑,因此群眾有「馬耳山戴帽,大雨必到」的民諺,是自然的天氣預報。關於馬耳山上的奇雲描寫,王貴雲先生在《海隅奧秘》一書中作了細緻形象的描寫,故不再贅述。

  馬耳山的北山坡有座隱龍寺,傳說它曾搭救過乾隆皇帝。

  清朝盛世時期,乾隆皇帝下江南體察民情,路經山東,祭祀了泰山之後,又到魯東南觀賞久負盛名的馬耳山。為了行路方便他扮做一名商人,並有兩個武藝高強的小廝護駕。三人剛到山下,從叢林中竄出一夥劫路強盜,攔住去路,強令留下錢財。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武藝高強的君王,有誰是他的敵手,略加左右抵擋,便跑進了山後坡上的石龍寺,躲藏在大殿中的神像後面。殿簷下的蜘蛛見皇帝駕到,後邊又有歹人追趕,即用蛛絲將殿門口網了個嚴實,似好久無人進去過一般。歹人趕到大殿前一看,門口蛛絲緊盤,灰垢累累,客商定無曾進入,遂撒腿向山頂追去。

  乾隆皇帝得救了,立即將石龍寺封為隱龍寺,從此香火日盛一日,遍傳千裡。


  攝影:劉加祥、陳恕焱、戈石、大川;「隱龍寺」由諸城進行了重建,命名為「永隆寺」,圖片源自網絡。

  歡迎老鄉轉發助力馬耳山開發。

公 告

  隨著馬耳山的招商開發,到馬耳山旅遊者日漸增多,請勿在山上野炊或帶火種上山,注意護林防火。

  招商電話:0633-5473888。

五蓮縣許孟鎮馬耳山旅遊開發辦公室

2015年12月 

 

相關焦點

  • 馬耳山的春天
    古往今來,多少平民百姓、達官貴人以及文人墨客登上過馬耳山,真正對馬耳山欣賞的,應非蘇軾莫屬。那是惺惺相惜、彼此能懂的欣賞。如果不是這樣,蘇軾怎麼會一次次對它深情凝視,一次次在雪夜佇立,只為可以於紛飛的大雪中遙見馬耳山,低吟心底的鬱郁和深情?  多少個晨昏,多少個深夜,蘇軾站在超然臺上,向遠處眺望,凝視著馬耳山,沉默不語。但吹過的風,飄落的雪,又分明在傳遞著他的話語。
  • 馬耳山:將建設「國家體育主題公園」
    小編語:  馬耳山位於五蓮縣東北部,在許孟鎮東南,總面積42平方公裡,主峰海拔707米,為魯東南第一高峰。
  • 五蓮縣許孟鎮鎮書記「推銷」馬耳山
    2月17日,記者到許孟鎮採訪,一見面,張善國就拿出一沓馬耳山的宣傳畫冊和招商手冊,張嘴就為馬耳山當上了「推銷員」。  張善國說,年前年後,他一直忙著為馬耳山出畫冊、拍視頻,為馬耳山東奔西走。「春節假期,我接待了三波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客商,見了親朋好友、老鄉同學,最多的話題,也就是如何開發好馬耳山。」
  • 馬耳山的文化魅力
    國內的名山大川或名勝古蹟,除了它自身的奇、幽、雄、險、秀之外,如要千古留名,還需要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與歷史名人為它們留下許多名篇佳作是分不開的,再就是記載著重要歷史事件和名人軼事,包含通俗的民諺與歌謠。
  • 馬耳山上風景獨好!
    馬耳山位於山東省五蓮縣許孟鎮東南6.5公裡處(注:現在此山的東側已經被諸城市開發,但是馬耳山的主峰在許孟鎮境內) ,佔地約40平方公裡,主峰海拔706米,為魯東南第一高山。
  • 馬耳山放鬆身心好去處
    (原標題:馬耳山放鬆身心好去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進入四月下旬的瀋陽,正是梨花盛開的好時節,花瓣白如凝脂,花蕊粉若瓊漿,素潔中別有一番清麗。「五一」小長假,不用長途跋涉,出城不足40公裡,馬耳山生態旅遊區就是觀賞梨花的好去處。
  • 關於諸城馬耳山的神話故事
    由於諸城歷史悠久、奇山異水多、古蹟遍布縣境各地,名人輩出,千姿百態的神話傳說故事特別多。這一方面表現了諸城勞動人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諸城文化的淵源。關於奇山異水的傳說。它多是通過富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對諸城境內的奇山異水做藝術解釋,而表達勞動人們的愛憎。前面我們已經說到的五蓮山光明寺的來歷、常山雩亭的故事都屬於這一類。另外,黑龍溝、青龍潭都有美麗的傳說。馬耳山的傳說尤其傳奇。在諸城與五蓮交界的地方,有座山叫馬耳山。山南北走向,象一匹伏臥的白馬,馬頭朝北,尾向南,山頂支煞著一雙尖尖的耳朵。
  • 馬耳山情趣
    馬耳山上有奇遇……立冬剛過,和友人一起來到馬耳山下李家峪村(曾經的李家莊子),35年前我從這裡初中畢業,一切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
  • 【諸城拾遺】馬耳山仙人洞尋幽
    眾多傳說把馬耳山仙人洞演繹得雲裡霧裡,難知虛實就裡,不過也很少有人認真去琢磨這些傳說究竟如何,或者包含了多少真實成分——原因很可能在於,大家都知道馬耳山是變質巖構造型山體,不具備形成溶洞的自然條件,因此,即便有洞,也規模有限,不如就讓它存在在傳說中,在傳說中感受一下它的虛無縹緲,有可能勝於實地踏勘。
  • 鶴慶馬耳山上的山珍
    我所知道的馬耳山還有一美食,那便是五味子。馬耳山上的五味子有小五味子和大五味子之分。小時候在馬耳山山腳下放羊,採吃到的是小五味子,而大五味子長在馬耳山山頂。五味子五味俱全,當水果吃自是人間美味,而用冷開水放進鹽巴泡五味子,浸泡在瓶子裡一載半載,五味子鮮紅如初,倒出的液體色如紅酒,味如瓊漿。用酒來浸泡五味子,色澤變得深紅,每晚二兩五味子泡酒下肚,一夜睡得踏實安穩,好睡眠伴你到天亮。
  • 【五蓮】馬耳山的傳說
    馬耳山西部有一個雁子嶺,雁子嶺邊上有一個池塘,大雁南飛時經常在此落腳,有些大雁北飛時也留下在此補充食物,雁子嶺由此而得名。馬耳山下有一個村子叫大馬鞍,村裡有這么弟兄倆,老大叫石頭,老二叫木頭,他們住著五間草房,種著九畝薄地。老大娶了媳婦以後,兄弟倆還是一起過日子。有一天,兄弟來商量著,再蓋上一間屋,將來老二娶上媳婦,每人三件草房,再養上兩頭牛,一家一頭牛耕地。
  • 雙節假期瀋陽馬耳山遊玩記
    馬耳山位於瀋陽市蘇家屯區東南部,坐落在姚千戶屯鎮的姚千街道西南6公裡處,因其山頂有兩個主峰,並排矗立,遠遠看去酷似馬的兩隻耳朵,故而得名。據說,馬耳山是千山餘脈,主峰海拔330.8米,次峰海拔300米。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趕到了一起,這個雙節小長假每天的天氣都特別好,秋高氣爽的,正適合爬山,於是我們就搞了一場說走就走的爬山旅行。
  • 鍾靈毓秀話濰坊:《馬耳山探幽》
    01很早就知道馬耳山。宋朝密州太守蘇軾深愛馬耳山,知密州二年多,曾多次暢遊馬耳山,馬耳山那挺拔的雄姿,不易被湮滅的倔強氣勢,給了蘇軾以莫大的啟發和鼓舞,他在密州時的作品中多次提到馬耳山:試埽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把大雪封山飛積盈尺而雙尖猶聳峙的馬耳山比擬成了展露雄姿的「俊才」。
  • 嘆為觀止的鶴慶馬耳山紫藍杜鵑花海
    馬耳山紫藍杜鵑。馬耳山,鶴慶主要的山脈之一,從南到北,縱橫數十公裡,貫穿鶴慶大部分轄區,如一道天然屏障,佑護著鶴陽兒女,是大自然饋贈鶴慶的重要自然資源。5月中下旬,馬耳山紫藍杜鵑開始怒放。馬耳山杜鵑花海奇觀成為中國最為壯觀的高山杜鵑景觀之一。
  • 重遊馬耳山(文:張傳德)
    難得有周末的閒暇,便孤身一人去遊馬耳山。馬耳山在松柏鎮東北方向。有一條水泥路可以到達山腳,路邊就是一條清清的山溪,溪水「譁譁」地流著,偶爾有幾隻不怕寒冷的鴨子或者鵝在嬉水。沿途的村子還沒有醒來,靜悄悄地沐浴在暖陽中。只有勤勞的雞早已出動了,滿山遍野的自由散漫地溜達著。
  • 牛人寫下千古奇文,全篇所有字只有一個讀音,走到哪都被認作老鄉
    譬如,就有一牛人寫下千古奇文,全篇所有字只有一個讀音,走到哪都被認作老鄉。這牛人便是趙元任,他的千古奇文就是《季姬擊雞記》:「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最妙的是,這篇奇文還有兩種譯文。第一種,季姬感到寂寞,羅集了一些雞來養,是那種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野雞餓了唧唧叫,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餵它們。雞吃飽了,跳到季姬的書箱上,季姬怕髒,忙趕雞,雞嚇急了,就接著跳到桌子上,季姬更著急了,就借竹箕為趕雞的工具,投擊野雞。
  • 民國奇探電視劇全集在線播放 民國奇探電視劇完整高清免費觀看
    《民國奇探》該劇講述民國十四年以後,從英國留學歸來的紈絝公子路垚憑藉其超高智商和推理能力,被身手不凡的巡捕房探長喬楚生威逼利誘成為探案顧問,之後二人又攜手正義感爆棚的女記者白幼寧組成偵探三人組。《民國奇探》偵探三人組齊心協力,偵破了一個個看似「靈異"的命案,性格迥異的三人在亂世中堅守著正義,維繫社會安定的傳奇故事。
  • 霧中的馬耳山究竟有多美,看了你就知道了......
    兒時常聽父親說馬耳山戴帽了,天要下雨了。小小的我覺得馬耳山真神啊,居然能早知道下雨把帽子戴好,他為什麼沒披蓑衣呢?身上不怕雨嗎?
  • 盛京遊記│暢遊瀋陽南部第一峰「馬耳山」
    馬耳山:瀋陽南部第一峰馬耳山位於瀋陽市蘇家屯區姚千戶屯鎮,與本溪、遼陽毗鄰,距瀋陽市區30公裡,距桃仙機場15公裡,距瀋丹高速公路楊千出口7.5公裡。馬耳山因山有兩峰,並排矗立,酷似馬的兩個耳朵而得名。山上有自然形成的石人石馬、朝陽洞、背陰洞和石棚、石棺及老虎洞,還有歷史形成的烽火臺遺址,南山腳下有一藥王廟遺址。
  • 馬耳山那麼美,還是想去看一看!
    馬耳山是大理鶴慶與洱源交界處的一處秘境那裡數十萬畝杜鵑花正在盛開每年的三月到六月從山腳開到山頂大紅、紫紅、粉紅、橘黃、淡黃、乳白絢麗燦爛,漫山遍野視頻▼馬耳山這麼美難道不想去看看想去的可以約約下面1、注意環保,不亂扔垃圾,垃圾統一帶下山,不破壞林木花卉;2、沿途經過軍事訓練區,請勿停車及拍照;3、注意安全,馬耳山為原始森林,遊客迷路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