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綜藝《wto姐妹會》玩地域,指使陸配黑遍大陸各省!

2020-12-23 港臺娛樂通

臺灣有一檔綜藝節目叫《wto姐妹會》,主要是邀請島外各地區的嘉賓,暢聊臺灣的美好與其他的地方的奇聞趣事,至今已經播出將近十年;因其長期以來對大陸的各種奇葩言論以及造謠抹黑,許多大陸網友對這檔節目比較熟悉。

但是,據許多臺灣人聲稱,該節目是有劇本的,針對島內觀眾的口味,各嘉賓在劇本的基礎上上自由發揮,所以才有這麼多針對大陸的奇葩言論;而且,為了顯示這個節目的公正,《wto姐妹會》吸納了許多陸配,充當他們需要的節目效果、炮灰。在節目組的指示下,陸配基於各種原因對此往往加以配合。在豆瓣上,有網友將這些陸配的言論截圖統計,著實令人又好氣又好笑,下面情隨小編一起看下吧。

某陸配在節目上,帶著笑容按照指示稱我大陸某省騙子多,不帶商量的將這個省份標籤化。

瀋陽姑娘小萍告訴告訴在場的人,有某省吃嬰兒湯。當然,小萍在大部分時候還是維護大陸的。

明明都是一個省份,只是不同市,在節目裡卻必須分個高低好歹。

這樣黑某省,真的好嗎?哪裡都有好人壞人,完全失去了節目該有的公正和客觀。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姑娘後來敢於據理力爭維護內地名譽,導致並不討臺灣觀眾的喜歡,小編在該節目Facebook粉絲團上,看到有些彎彎訴求撤換。

陸配按照劇本講述,上海女生有公主病。看得出來,這位陸配表情不是很自然,或許是心理也不痛快吧。

作為「最接近臺灣水準」的上海,這樣說顯然不夠。為了顯示與臺灣的鴻溝般的差距,陸配還列舉了如下缺點。

稱某省愛造假,按照劇本一講仿佛都親身經歷。

據這陸配所言,某省一年都不洗澡

當然再怎麼樣,這些陸配還是有底線的;港配珍妮可就沒這麼有禮貌了,她總是超常發揮。這樣的言語也能播出,真是沒有下下限。

還有許多黑大陸各省的經典話術,如某省買內褲要擺酒慶祝等,這裡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詢一下。另外,這個節目屬於臺灣八大電視臺,林心如最近被下架的電視劇的投資方就是它,被下架或許是因這個?

相關焦點

  • 買《延禧攻略》、做《wto姐妹會》,臺灣八大電視臺通吃兩岸
    臺灣「八大電視」(GTV)是一家主要面向島內年輕觀眾的電視臺,羅志祥所主持的《娛樂百分百》便是此臺節目,TFboys、黃渤等大陸藝人亦曾參與錄製。但是,大陸人若以為八大電視是一家客觀看待大陸、秉持善意的電視臺,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該臺最善於玩弄兩面手法。
  • 四十萬陸配 臺灣社會正能量群體
    上百位兩岸婚姻家庭代表、二代企業家及臺灣企業代表,圍繞「兩岸婚姻企業峰會」的主題進行創業經驗分享。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理事長湛秀英表示,以「共通」、「共融」、「共創」的「三共」概念搭建座談平臺,期許讓想創業的兩岸婚姻及二代尋找機遇,共同成長。
  • 四十萬陸配:臺灣社會正能量群體
    上百位兩岸婚姻家庭代表、二代企業家及臺灣企業代表,圍繞「兩岸婚姻企業峰會」的主題進行創業經驗分享。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理事長湛秀英表示,以「共通」、「共融」、「共創」的「三共」概念搭建座談平臺,期許讓想創業的兩岸婚姻及二代尋找機遇,共同成長。
  • 嫁去臺灣100塊聚會都嫌貴 陸配大呼:全家回大陸
    由於臺灣經濟日漸下行、受到當地歧視等原因,不少嫁去臺灣的大陸配偶都萌生了這種想法。「以前大家一窩蜂想嫁到臺灣,現在又一窩蜂想回大陸。臺灣的優勢不存在了,而大陸一直在發展、在進步。」在臺中生活了14年的大陸配偶陳楊感慨不已。陳楊來自黑龍江,自2004年嫁到臺灣以來,陳楊最大的感受就是臺灣的經濟可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 讓臺灣年輕人又愛又恨的大陸綜藝
    青衫溼    《中國有嘻哈》的爆紅不是一枝獨秀,是大陸綜藝節目全面開花的一朵。正如張震嶽所說:「臺灣還沉浸在小清新、小確幸氛圍裡。」 年輕人早已對臺灣綜藝節目失去了期待,他們對新聞資訊的攝取轉向facebook,INS,對綜藝節目的需求也轉向了綜藝發達的韓國與同宗同文的大陸。
  • 臺綜藝節目展示臺灣人眼中「貧窮」的大陸
    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究竟是什麼樣子?在臺灣綜藝節目中,主持人也經常會問臺灣居民一些關於大陸的常識問題,但這些臺灣人的回答會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網友特意搜集了諸多臺灣綜藝節目的片段,向讀者展示臺灣人心目中的大陸究竟為何物。1、大陸女孩看到月薪1000元的工作,笑得嘴巴都歪了。
  • 臺灣綜藝:韓國人脫鞋之後,光腳踩在椅子上,美國人吐槽不乾淨
    臺灣綜藝《wto姐妹會》主要是討論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幾乎每期一個主題,嘉賓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藝人,每個人分享自己國家的文化習俗,或者自己的看法。
  • 訪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跟上海相比,臺灣還是男尊女卑的社會
    聽著她們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很難將她們與臺灣聯繫起來。她們是「兩岸緣·浦江心」在臺滬配返鄉交流團的成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嫁到臺灣去的大陸新娘。在街道文化中心,她們參觀了長寧陸配中心活動室,聽取了中心負責人的介紹。
  • 大陸會再坎陸團配額?臺灣旅遊業者憂心忡忡
    「大陸再傳要砍陸團配額」,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3日報導稱,依過去經驗,每到臺灣「選舉」,陸客人數都會減少,業界傳9月以後大陸方面可能再砍掉一波團體配額。對此,臺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說,原本以為大陸方面只是拋個風向球,沒想到從陸方人士的言談中,感覺確實有進一步砍配額的動作,那之後一定還會有旅行社和觀光業者撐不下去。雖然臺灣媒體的這種猜測未被證實,但業界已經憂心忡忡。該報導稱,因為兩岸關係停滯,島內觀光業者的慘狀的例子不可勝數。
  • 山東話、四川話、湖南話……臺灣曾匯聚大陸各省方言,如今會講的人...
    劉以善將軍會說大陸多種方言按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說法,臺灣早年有40多種語言,其中也包括大陸各省方言,但現在僅剩下20餘種。劉以善在接受導報駐臺採訪時也感嘆,隨著老一代人的凋零,由於臺灣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輕一代已很少會說大陸故鄉方言。
  • 從口罩出口禁令到陸配入境受阻:臺灣當局「人性」崩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從口罩出口禁令到陸配入境受阻:臺灣當局「人性」崩塌 讓恐懼成為仇恨的溫床,讓疫情成為政治的籌碼,這似乎就是眼前臺灣當局所要達到的目的。▲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鄭偉彬自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出現、蔓延後,隨之在中國臺灣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輿論漩渦。
  • 兩岸關係不好,陸配想棄臺籍全家回大陸 臺團體回應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長鍾錦明日前表示,兩岸聯姻往年都維持1萬多對,但從2016年來陸續下滑,他預估今年大約只剩7000多對而已,主要是受大陸經濟發展蓬勃、兩岸關係不好影響,這3個月來他甚至接到4通電話詢問「如何放棄臺灣戶籍,想要一家回大陸」的案例,這是以前都不曾聽過的。
  • 臺灣開放持"團聚證"陸配申請入境 臺媒:政治操弄明顯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9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日表示,繼日前陸續放寬大陸籍配偶子女入境措施後,再進一步宣布,臺灣人的團聚陸籍配偶,自9月24日零時起,可申請入境,同時外國人隨行團聚的陸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同樣可以申請。入境人員需依規定完成14天居家檢疫。
  • 臺灣節目驚嘆大陸黑科技!網友瘋狂吐槽
    【臺灣驚嘆事件】1、【#臺灣節目驚嘆大陸黑科技#「能翻譯方言」 網友吐槽:我們都統一普通話了】10月9日,臺灣一檔財經節目中,主持人又吹捧起了大陸「黑科技」——科大訊飛的即時翻譯軟體,不過這次網友的畫風卻偏了
  • 屏東陸配:臺灣社會把人變得比病毒更可怕
    由陸配組成的屏東市彼岸花關懷協會核心成員接受中評社採訪時,憂心防疫碰上政治操作,把大陸人變得比病毒更可怕,散播仇恨會讓日子更加難過。屏東市彼岸花關懷協會核心成員接受中評社訪問屏東市彼岸花關懷協會2016年成立,由屏東市為主的150位陸配組成,主要進行陸配家庭的關懷與協助,目前由何吉英目前擔任理事長。總幹事陳郝是湖南人,2005年嫁到臺灣,管理工程顧問公司。
  • 80餘名臺灣瓊籍陸配攜眷屬「回娘家」省親
    80餘名臺灣瓊籍陸配攜眷屬「回娘家」省親 2018-08-06 19臺灣瓊籍陸配林金美6日在海口感慨,雖然現在的海南早已不是離開時的模樣,但最忘不了的還是故鄉味道。  當日,2018「情系兩岸·瓊臺一家」姻親交流活動在海口開啟,80餘名臺灣海南籍陸配攜眷屬回鄉進行為期五天的省親參訪。活動中,在臺海南鄉親聊家常、敘鄉情、話發展,分享在臺生活和工作的酸甜苦辣,感受來自「娘家人」的溫暖和關懷。
  • 臺綜藝節目誤解大陸引熱議 網友:優越感是世界通用
    「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大陸產婦不坐月子」,這是出自臺灣新聞和綜藝節目的言論。11月2日,一則題為《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天涯論壇帖子引爆網絡,帖子內容為近年臺灣新聞及綜藝節目截圖,節目主持與嘉賓暢聊自己在大陸的經歷和對大陸的印象,高談闊論中充滿誤會和諷刺,網友看了截圖哭笑不得,驚呼「臺灣人是有多不了解大陸」,並反擊臺灣節目嘉賓為「井底之蛙」,「笑死了!真是池淺王八多,廟小妖風大!」該帖子點擊率也突破46萬。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關鍵詞:娛樂化;本土化改造;借鑑 一、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發展概述 (一)大陸:穩中求進 大陸於20世紀80年代引進綜藝節目,當時最具代表性也是唯一的綜藝節目是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 二、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對比 (一)傳播環境 1.大陸:嚴肅保守。大陸所處的社會制度,文化差異和媒體制度,導致對綜藝節目的認知與臺灣地區相較有所不同。「限娛令」的頒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敏感話題、流行語言的應用。
  • 大陸綜藝節目正在改變臺灣 臺學生直呼「好想去!」
    很多臺灣年輕人都是通過網絡第一時間收看大陸電視節目,有島內網友稱,兩岸綜藝節目兩相對比,高下立判,臺灣節目「潰敗到完全沒面子」。高收視率臺灣曾經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電視節目,早年通過網絡傳送到大陸、香港,甚至全球華人,令臺灣成為華人世界的「綜藝王國」。但近年來臺灣綜藝節目陷入低潮,大陸綜藝節目不斷「登島」,引發臺灣年輕一代熱捧。
  • 臺灣賭徒受指使在大陸一月取款200多萬
    最近一段時間,九龍坡區楊家坪的許多自動取款機前,天天出現這樣一名「大款」男——他頭戴鴨舌帽,把頭壓得很低,滿口臺灣腔普通話,總是取出厚厚幾疊現金才離開。  近日,這名男子被九龍坡區警方抓獲。經查,他是一名臺灣賭徒,受犯罪團夥指使,到大陸進行異地取款。不到一個月,他就取走200多萬元,目前已被警方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