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關於複利的故事告訴你:現階段A股買低價股好還是高價股好...

2020-12-19 騰訊網

巴菲特有一段充滿人生哲理和財富智慧的超級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事實上,巴菲特所謂的「滾雪球」,就是形容通過複利的長期作用來實現財富的驚人積累,其中,很溼的雪,形容投資的年收益率要很高,很長的坡,形容的是複利增值的時間要長。

以下分享巴菲特所講的兩個關於複利的故事,投資理財,複利思維有多厲害?看完這兩個故事,恍然大悟;這兩個故事會告訴你:投資理財,堅持複利思維,賺錢就不難。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故事源於巴菲特的自述,原本是第一人稱描述,這裡為了敘述方便,改為第三人稱。

故事一:從2萬美元到1000萬億美元

因為在投資理財上講過多的複利思維看起來比較枯燥,所以巴菲特在1963年,曾嘗試用藝術界的一個真實案例來詮釋複利的威力。

1540年,法國時任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用4000埃居(法國貨幣單位),購買了藝術復興三巨頭之一達·文西的代表畫作《蒙娜麗莎》。當時的4000埃居,約合現在的2萬美元左右。

假如弗朗西斯一世在之後能夠像買《蒙娜麗莎》這樣做些踏踏實實的投資,具體而言,就是他還有他的受託人能夠找到一個每年稅後複利收益率只需要達到6%的投資項目,那麼,截止到1963年,這筆2萬美元左右的投資累計收益會是多少呢?答案是驚人的100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法國1963年全國負債的3000倍以上,而這1000萬億全部來自於每年6%的複利增長(用本金2萬美元乘以1.06%的423次方,423是1540年到1963年的年數)。

巴菲特講的這個故事除了詮釋複利思維的威力,也終結了購買藝術品到底是不是一種好的投資這個問題。

故事二:從24美元到420億美元

1626年,曼哈頓島有一群印第安人,他們將這座小島賣給彼得·米紐伊特,後者是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的總督,以善於揮霍浪費而臭名昭著。根據巴菲特的了解,印第安人從這筆交易中淨落到手的錢只有可憐的24美元,米紐伊特則得到了曼哈頓島上22.3平方英裡的所有土地。

這個故事巴菲特講於1964年,按照當時的可比土地銷售的價格基礎進行估算,曼哈頓島當時每平方英尺土地價格為20美元,整個曼哈頓島的土地總價值算下來約為125億美元。初看上去,印第安人是賠大了,米紐伊特是賺大了。然而,巴菲特做出假設,印第安人只需要能在之後取得每年6.5%的投資收益率,就能輕鬆笑到最後。按照6.5%的年複利收益率來計算,他們當時賣島拿到的24美元在經過338年的累計增值後,已經價值約420億美元,而且只要他們努力爭取每年多賺上半個百分點讓年收益率達到7%,那在338年後的1964年,他們的24美元就能增值到2050億美元,這種複利的威力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有人或許覺得這兩個故事都太理想化了,有些不切實際,然而出自股神巴菲特之口,而且是他三十年多年前就講出來的,結合他這三十年所創造的複利奇蹟,就不得不令人嘆服和思考了。

通過巴菲特所講這兩個故事想要強調的是,想通過投資理財來賺錢,需要靠長期經驗和財富的積累,需要發揮複利的威力,也需要一個成型的投資策略和投資規劃,千萬不能急功近利。現實生活中,一些投資理財者,沒有經受過成熟和系統的學習和指導,而是想當然主觀看待市場,只想賺錢,而不辨別消息的真偽,不清楚盈利模式,結果自然容易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此,不可不萬分警惕,須知,即便是複利這種強大無匹的威力,也還需要時間來發酵呢

低價股,通常就是常見的每股3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當然,低價股深受廣大股民的喜愛。為什麼?通常,低價股給人的感覺則是,跌不下去,估值已經到底,下跌幅度有限等。

在有行情的時候,通常將上市公司每股10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統稱為低價股。這就對於低價股的區間有著不同的選擇。

「低價股」與「高價股」,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從股票的價格對比來說,雖然低價股給人有豐富的想像空間,但是與高價股,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A上市公司與B上市公司,除總股本數量以外的條件都是一樣的。A公司總發行股票數量為1萬股,B公司總發行股票數量為200萬股。A公司的股票價格為400元錢,B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那麼,從股票的價格來看,A公司的股票就是「高價股」,而B公司的股票價格是「低價股」。

但是,從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數據、條件、市值來看,都是一樣的。可唯獨總股本數量不同。呈現著一個是「高價股」,而另外一個則是「低價股」。

所以,看待「高價股」與「低價股」,不能單一的從股票的價格上看待,還要從其他條件去看待,特別是同類型、同水平的上市公司,可能就因為這總股本數量的不同,而呈現的結果不同。

但是,實際呢?上市公司的價值其實是一樣的。

投資低價股有兩點需要注意:

1、不要投資單一隻低價股,要用範圍式投資。

低價股不代表著風險低,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100元,價格下跌至50元,從金額上看是下跌了50元,但是從幅度上看下跌了50%。那麼低價股呢?價格為3元,下跌至1.5元,雖然從金額上看下跌了1.5元,但是從幅度上看也是50%。

所以,低價股一樣具備著風險。

那麼,為什麼低價股也具有著較好的投資性呢?就是因為低價股在有行情的時候,有著很多的投資者樂意投資低價股,因為被「熱捧」,所以也就容易出現需求旺盛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情況情況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會是股票價格的上漲。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低價股都可能被「熱捧」。

可以說,誰也不知道哪家低價股能夠被「熱捧」。在低價股具有一定風險的前提下,就需要分散一定的風險。那麼應當怎麼分散呢?

就是,不要投資單一隻低價股,要範圍式的進行投資。既能夠規避單一隻股票可能存在的風險,又能夠綜合收益,分攤風險。

當然,如果股市有很好的行情,往往低價股綜合平均水平會有著不錯的上漲幅度。

2、要有一定的時間期限。

投資低價股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執行完畢,也不會是成為永久股東。所以,就需要給投資低價格制定一個期限。

美國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的「成名戰」就是投資低價股,其投資低價股有兩點特徵,第一點就是範圍式,上述我們講到了。還有一點就是時間期限。

對於時間期限有三種判斷:

、依據股市漲跌進行判斷,也就是根據股市的漲跌慶情況去判斷是否需要賣出;

、依據持股的漲跌幅進行判斷,也就是通過持股的上漲幅度進行判斷,比如約翰·坦伯頓在盈利300%的時候將股票係數出售;

、有著一個時間期限,約翰·坦伯頓將在持股的第四年間係數將股票出售。

圖解強勢股底部起爆:

1 、「出水芙蓉」。此K線形態也是一根大陽線,但是這根大陽線上穿三條均線,使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形態,後勢極端看漲。三條均線指5日10日20日,這是一個中期或波段式的上漲行情,縮量回調是買進時機。1、K線實體要大,尾盤分時不能有急跌;2、長陽上穿3條均線;3、若有過倍巨量則長陽後有回調。

2 、「單針探底」。此K線圖較為常見底部反轉形態圖表之一。這種形態由單根帶長下影線的K線(陽線或陰線)組成,此形態出現在下降趨勢中,是下降趨勢可能即將結束的信號,它經常發生在一段下跌行情的底部。這時候通常表明空方力量衰竭,很多賣家已不認可價格會繼續下跌而惜售,新買家也認為市場可能超跌,脫離了價值估值,終於下定決心準備入市,市場逐漸向多方傾斜。

3 、「看漲吞沒形態」。此種K線圖形出現在一輪明顯的下跌趨勢中,如果吞沒形態具有下面3種參考性要素和特徵,那麼它們構成重要反轉信號的可能性將大大地增強。1、在看漲吞沒形態中,第一天的實體非常小,而第二天的實體非常大。這種情況可能說明原有趨勢的驅動力正在消退,而新趨勢的潛在力量正在壯大;2、第二天的實體向前吞沒的實體不止一個;3、看漲吞沒形態出現在超長期的或非常急劇的市場運動之後。

4 、「早晨之星」。此種K線圖形由三根K線構成。第一日股價承接原有跌勢繼續下行,並出現一根實體較長的陰線;第二日股價波幅縮小,收出實體較短帶上下影線的陰線或陽線,稱之為「星」,這是K線組合中的主體部分;第三日收出陽線,而且上漲至第一根K線實體之內,這是轉市可靠性最高,力度最強的一種K線組合。

5 、「顧影處憐」。股價加速下行,在低檔位拉中長陰線,恐慌盤的湧出導致最後竟跳空拉出中大陰線,但第二天大勢卻急轉直上,直接跳高至前一日大陰的開盤價之上開盤,盤中雖有可能再探低位,但收盤價仍在前一日的開盤價之上,留下一條前後皆無K線的大陰線,在收盤之前若確定,則是較佳的低吸點,後市將快速上揚。

6 、「豬籠入水」。豬籠入水是指個股經過低位收集後開始的猛烈拉升,在高位形成尖頂後,單邊下行不做頭部的確認動作,在接近60日或150日均線時,以一根中陰線向下突破,走勢嚇人,但5曰乖離率出現明顯背離,這是縮量洗盤結束的最佳買點。隨之而來的將是一波向上攻擊前期高點的行情。

7 、「揚眉出鞘」。股價深幅下挫,在低檔收出大中陰線,次日向下跳空拉出一根長下影線,表示在低檔已經有主力大量接盤,支撐十分強勁,多為買入信號,預示後市將反彈。第三日若開出高盤,則可視為反彈開始。此K線組合的上下影線前後皆無遮攔,猶如寶劍已經出鞘,即將斬妖伏魔,故稱「揚眉出鞘」。

相關焦點

  • 巴菲特點破A股:如果手中有50萬閒錢,應該買護城河還是3元左右低價...
    巴菲特: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投資股票從大道理講,真沒那麼複雜,也不用懂什麼技術流,就是通過購買股票參股到一家公司,它好你也好,它壞你也跟著損失。所以巴菲特才會說,投資只要會小學數學就能做,「要想成功地進行投資,你不需要懂得什麼專業投資理論,事實上大家最好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
  • 複利的魔力
    有一個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到過。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從1965年至2019年的55年光陰裡,伯郡的市值年均複利回報率為20.3%。巴菲特用55年的時間使得期初的1美元變成了3744062美元;我們不必要求印第安人能夠達到巴菲特的投資收益水平,但也可以計算下看看複利的威力。
  • ...來:如果手中有50萬閒錢,應該買護城河還是3元左右低價股,你怎麼...
    這就對於低價股的區間有著不同的選擇。「低價股」與「高價股」,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從股票的價格對比來說,雖然低價股給人有豐富的想像空間,但是與高價股,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如果A上市公司與B上市公司,除總股本數量以外的條件都是一樣的。
  • 複利的謊言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 複利的謊言: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 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 「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讓普通人也可以投資理財
    複利是由時間撬動的具有大殺傷力的武器複利的作用是錢能自己滾動起來,幫你賺錢,讓你的財富像滾雪球一樣,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小雪球,越滾越大。複利的威力有多大呢?舉個例子感受一下:假如你現在有1萬塊錢的本金,每年能夠保持15%的年化收益率,那麼,複利投資10年過後,你就能賺到40445,到了第33年,這個數字就變成了100萬,50年後,是1083萬!這,就是複利帶來的神奇效應。大家都熟悉的巴菲特,應該聽說過他的故事,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通過閱讀接觸到了複利的概念,這成為他一生的財富源泉。
  • 「夜讀」一夜暴富不現實,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複利思維了解一下!
    如今吳曉波是中國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在杭州市中心的西湖辦公,號稱「一個億也買不動」的獨立經濟作家。為什麼我要講吳曉波的故事,他具有典型性。在有限的時間(20年),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富,持續而反覆地投入到某一領域(房地產),長期堅持(20年),最終財富的雪球越滾越大,實現財務自由。
  • 什麼是複利?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
    好問題,先講個小故事吧。我曾就讀的紐約市立大學有一對教授夫妻,他們在4、50年前出了二本書,得到5萬美元(下面的貨幣都是美元)的版稅。教授夫妻的生活樸素簡單,沒有任何奢侈的嗜好。巴菲特對他們說:「這樣吧,你要是信得過我,就先投入我的公司,我來幫你們管著,好嗎?」那時巴菲特已經小有名氣,他們異口同聲道:「那當然好啊!」於是教授夫妻將這筆錢投入了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之後,他們從不過問。到後來幾乎都將這件事情給忘了。30多年後,教授先生去世了,巴菲特參加了葬禮。
  • 複利的謊言|【經緯低調分享】
    最近,複利這個概念很火。 不止在股市,關於個人的「成長」和「精進」,也流傳著一年抵N年的夢想——希望每天進步0.1%,進而疊加出驚人的複利。
  • 複利的謊言:十年賺10倍,靠譜嗎?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 複利的四個層級(投資經驗的分享),文末有彩蛋
    目前關於「複利」最知名的案例有三個:第一,股神巴菲特。投資50年左右的時間,年化收益率為20%,最終成為世界頂級投資家並多次榮登世界首富,被行業封神;第二,棋格放米粒的故事。,你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基本在2-3年左右就可以實現巴菲特級別的收益率,但是為什麼很多人不買呢?
  • 愛因斯坦: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厲害
    一、複利的故事  (
  • 複利世界第八大奇蹟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複利。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複利是這個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蹟。複利的效果不僅可以應用在財富的積累,更體現在知識的積累。當你在時間的長河中,堅持不懈的學習讀書,你的知識就會在複利的作用下,持續的累積和增長。
  • 複利思維的騙局:十年賺10倍,真的靠譜嗎?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 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 「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 巴菲特:借日本人的錢,買5家日本公司,空手套白狼又穩賺不賠!
    據計算這些股票的分紅會遠超於巴菲特購買這些股票的借的錢,就相當於我借了你的錢,買了你的股票,你每個季度還要給我錢,這筆投資簡直是零投入,高回報,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長遠目光!股神巴菲特的賺錢思路:從小就喜歡做「利滾利」的投資巴菲特11歲時就擁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隻股票,30歲之前就實現了自己百萬資產的夢想,1996年成功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可以說,賺錢是巴菲特從小的夢想,敢想更敢拼的他完美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巴菲特點破A股市場:中石油從48元一直跌到4元左右,股民再拿50萬...
    關於中國市場,巴菲特講了很多,其中有兩句話很重要:1、中國市場的估值比美國低,股票更便宜!2、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會有很多人參與到股市,人們會更加投機。說起中國石油,A股的投資者們對其又愛又恨!c, 2003年,巴菲特以0.72倍左右PB、3.4倍左右PE買入中石油,對應13.3%倍平均ROE,只能說是合理地便宜,並不能說是驚人的便宜。我們主觀認為,主流文章關於巴菲特當時的持倉價格的描述明顯有失偏頗(普遍認為巴菲特曾經如鷹一樣,獵取了中石油這樣極端便宜的籌碼)。
  • 郭施亮:百元股數量持續擴容 貴州茅臺再創新高 高價股猛增意味著...
    在貴州茅臺股價屢創歷史新高的背後,實際上也為A股市場的高價股打開了上漲的空間。縱觀A股市場的高價股上市公司情況,貴州茅臺以每股1850元人民幣位居A股第一高價股的地位,緊隨其後的石頭科技,目前股價也有921元,距離千元價格也是越來越近了。此外,股價超過500元的上市公司也有5家。
  • 年金保險讓複利的雪球越滾越大!
    本文整合自網絡說到複利效應,巴菲特有一句為人熟知的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也就是複利做時間的朋友,你要在合適的環境中,投入能不斷滾動增長的資金,在足夠長的時間積累下,財富的雪球才會越滾越大,體現複利真正的威力。
  • ...現階段A股散戶適合買入股票還是房地產?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關於通過投資來實現"錢賺錢",巴菲特曾告誡人們要注意三點:一是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讓個人情緒影響投資決策;二是不要讓他人的觀點和態度影響自己的判斷,不要跟風,不要被他人所左右;三是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投資原則和評價體系。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之前,股票市場上很多網絡股都漲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可巴菲特卻令人吃驚地連一隻網絡股都沒有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