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看到有在網上購買豬肉的,結果檢測出來了新冠病毒,現在這冷凍食品,也不那麼讓人放心了。既然進口的冷凍肉不敢吃,那麼就只能買本地的豬肉了,說起本地豬肉,我們不得不說說土豬肉。
所謂的土豬,就是家裡面飼養的本地黑豬,在過去一半農村每戶人家,都會飼養1-2頭黑豬,那時候餵豬沒錢買飼料,只能餵一些玉米、麩皮等五穀雜糧,當然割豬草是小時候,必須幹的活之一。這樣的豬長一年,最多也就是200斤左右,到了年底直接殺了賣掉,或者留下自己吃。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豬,都是進口的瘦肉型豬,為了縮短生長周期,全部都是餵飼料,這種豬幾個月就能長成,並且瘦肉也比較多。那麼這兩種豬肉怎麼區分呢?首先就是看肥瘦,吃飼料的豬瘦肉多,骨架小出肉率高,土豬膘肥體壯,肉質也是肥瘦結合。
其次買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手感來判斷,土豬飼養周期長,瘦肉纖維多,肉質較粗,並且有韌性,用手一按馬上能夠快速回彈。飼養豬肉質鬆軟、細膩,但彈性較差,按下去之後不容易回彈。
最後就是口感,土豬主要吃青菜和糧食,肉裡沒有多少水分,吃起來更有嚼勁,肉質鮮美口感好。飼養豬肉質偏酸,吃起來也比較柴,咀嚼起來也沒什麼口感,如同嚼臘。怎麼才能買到正宗的土豬肉,現在你知道了嗎?你們那裡,還有人飼養土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