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冷凍肉明明沒什麼人買,為何不停止進口?內行揭露真實原因

2020-12-21 聚富財經

對於國人來說,眾多的肉類中最喜歡的就是豬肉了。雖然牛肉、羊肉的口感都很不錯,但是家家戶戶最常吃的還是豬肉這一肉類。然而一直被國人當成美味的豬蹄,其實在很多國家都是和豬內臟一起被製作成寵物飼料的。

即便不是作為飼料,也是當成「廢品」處理了。正是因為如此豬蹄在國外也有一個稱呼,那就是「豬肉垃圾」。既然在國外不是什麼值錢的食物,價格相比國內自然也有著一定優惠。有數據顯示進口豬蹄可以比國內的豬蹄便宜50%之多。

然而今年以來由於特殊情況的出現,對於企業和老百姓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好不容易得到了控制,沒想到臨近年底又出現了不少案例。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發現的情況,基本都是在進口冷凍肉類中出現的。正是因為進口肉類冷鏈頻繁「出問題」,很多人表示為什麼不直接停止進口冷凍肉製品呢?

有網友表示,自己平時根本就不會購買冷凍豬肉的。即便去菜市場買肉,也都是新鮮的豬肉、牛肉,既然冷凍肉在市場的需求並不大,為什麼一定要進口呢?對此內行揭露了真實原因,真正的「心機」在這2點。

餐飲行業需要

這樣一聽似乎也有著一定道理,然而冷凍肉之所以能夠不斷流入國內市場,自然是因為市場一直有需求。普通家庭不願意買冷凍肉吃,並不意味著餐飲行業不會買。畢竟相比新鮮肉類,冷凍肉的價格還是有著一定優惠的。對於餐飲店來說,想要保證利潤就只能靠節約成本來實現了。

換句話來說,如果直接全面停止進口冷凍肉,那麼餐飲業的成本會大幅提升。最終這些還是會反映到消費者頭上,往後下館子、點外賣的成本都會大大提升,不僅如此市場也會因此出現明顯缺肉的情況。這樣來看的話,進口冷鏈食品採取「一刀切」的政策是不現實的。

抑制物價

上面我們也說了進口冷凍肉在價格上是具備一定優勢的,有著這種便宜肉在市場,豬肉的價格也不會出現太大變化。否則就像去年下半年那樣,一旦市場豬肉缺口太大,價格就會出現明顯上漲的情況。進口冷凍肉起到了補充內需,也起到了抑制物價的作用。

尤其在生豬供應緊缺的前提下,進口這方面的需求是不容忽視的。其實除了冷凍豬肉、牛肉之外,國內消費者也非常喜歡吃雞爪、雞翅這些食物,而國外對於這些食物的需求量較低,因此也形成了互補。

這些冷凍雞爪進入國內之後,一般都會流向餐飲行業或者是小吃店。包括每次我們買的那些包裝好的泡椒鳳爪之類的,其實都是用冷凍雞爪來做的。因為這些雞爪的價格非常便宜,對於生產企業和餐飲店來說,可以節省不少的成本,同時也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對於雞爪的需求。

從這些方面來看的話,冷凍肉類全面停止進口是不現實的。表面上來看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實際上一旦市場牛肉、豬肉或者是雞爪少了,鮮肉的消費量就會大大增加。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價格上漲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由於冷凍食品頻繁出現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應該儘量避免去吃這些和冷鏈有關的生食。如果不得已要吃進口冷鏈食品,一定要煮熟之後再吃。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界面新聞《為什麼進口肉類冷鏈不能停?》

相關焦點

  • 冷凍肉明明沒多少人買,為何不停止進口?進貨商揭露真實原因
    菜市場冷凍肉沒人買,為何不停止進口?那些冷凍肉都賣給誰了?近日來在進口冷凍肉上依次發現了新冠病毒,那麼很多人會問:明明超市、菜市場裡面的冷凍肉都沒多少人買,為何我們不停止進口呢?這是一個好問題,只要我們去過菜市場就知道,攤位上的冷凍肉都沒人買,大家都要吃新鮮的雞鴨魚肉,很少有人去買凍品肉吃,那自然沒有人去買,為什麼不乾脆停止進口呢?這樣的話那些工作人員就不會被感染了。直到我認識了一位凍品進貨商,才明白其中的真實原因,進口商揭露道:「你猜猜那些冷凍肉最後都賣給誰了?」
  • 冷凍食品頻「中招」,沒什麼人買,為啥不停止進口?問題在於2點
    按理說,現在國內的豬肉供給已經漸漸恢復了,而在今年的疫情之後,國人對進口冷凍產品的「防備心」也非常重,多國為了「以防後患」,也暫停了進口產品。又是進口食品,又是冷鏈環境,剛剛進入12月份,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國內多省份都有了「冷鏈藏毒」的情況發生,也引起了不少國人的注意。
  • 進口冷凍肉問題頻出,卻無法一禁了之,知情人士透露真實「內幕」
    就拿老百姓一直關注的豬肉價格來說,本來今年好不容易出現了小幅下降的局面,誰知道瞬間就「變臉」,開始掉頭上漲。對於喜歡吃豬肉的家庭來說,在買肉上的成本自然也增加了不少。由於國內人口眾多,加上對於肉類的需求量也十分龐大,僅僅依靠國內養殖戶,很明顯是無法滿足供應的。在這一背景下,國內每年也會大量進口冷凍肉。
  • 進口冷凍肉檢出新冠陽性,為什麼不停止進口?原因扎心了
    #據媒體報導:10餘省份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核酸陽性(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相信最近這段時間大家也看過不少這類的新聞,這無疑也加劇了大家的擔憂,這麼多進冷鏈產品檢出核酸陽性,怎麼不停止進口呢,我們不吃這個進口冷凍肉不就好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進口冷凍肉。
  • 進口冷凍肉類總是出問題,卻不會停止進口,真正「心機」在這2點
    有網友表示,自己平時根本就不會購買冷凍豬肉的。即便去菜市場買肉,也都是新鮮的豬肉、牛肉,既然冷凍肉在市場的需求並不大,為什麼一定要進口呢?對此內行揭露了真實原因,真正的「心機」在這2點。 餐飲行業需要 這樣一聽似乎也有著一定道理,然而冷凍肉之所以能夠不斷流入國內市場,自然是因為市場一直有需求。
  • 進口冷凍肉外包裝檢出陽性,為何國家還要繼續進口?
    今年8月以來,部分進口冷凍肉外包裝接連不斷被檢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很多家庭都不敢再買進口冷凍肉了,就連逛超市時,也是儘量躲著進口冷凍區,生怕因此感染上新冠肺炎。不過,超市新上架的進口冷凍肉好像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 既然冷凍牛肉不安全,為何不能大量進口緬甸活牛?
    近幾年我國都大量進口牛肉,而澳洲巴西就是主要牛肉來源,這些牛肉由於距離太遠了,活牛運輸不方便,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只能夠選擇先屠宰後運輸,到大家手裡的時候都是一大塊冷凍牛肉。明明隔壁就有活牛,為何還要大老遠進口冷凍牛肉?
  • 冷凍牛肉無法打壓國內高牛價,為何不大量進口活牛?
    冷凍牛肉不受歡迎,急需進口活牛緩解供應壓力然而冷凍牛肉在國內是很不受歡迎,現在就算是價格只有鮮牛肉的一半,還是沒什麼人願意買。反正老王經常在超市看到有賣冷凍牛肉的,可是基本上沒人願意購買,賣一天也賣不掉多少,反而鮮牛肉還能夠賣個精光。
  • 如何區分新鮮豬肉與進口「冷凍殭屍肉」?
    冷凍肉:是指牲畜在經過宰殺之後,經歷排酸之後緊急冷凍,並且持續在零下十八度的環境內保存,肉質深層肉溫達到負六度以下的肉品。優質的冷凍肉一般在負二十八度與負四十度的區間內緊急冷凍,它與新鮮肉與冷卻肉的肉質,香味相差不多。
  • 【熱點】進口肉頻頻出事!為何不能停止進口?!
    攝:趙曉娟 近日,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確定為北美進口豬頭。這一病例的出現再次讓人們對於進口冷鏈產生了疑問。許多網友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發問,為什麼不能停止冷鏈食品進口? 事實上,進口冷鏈食品根本不可能採用一刀切式的停擺措施。
  • 進口冷凍肉不敢吃,怎麼才能買到正宗土豬肉?養豬戶告訴你
    前幾天,我看到有在網上購買豬肉的,結果檢測出來了新冠病毒,現在這冷凍食品,也不那麼讓人放心了。既然進口的冷凍肉不敢吃,那麼就只能買本地的豬肉了,說起本地豬肉,我們不得不說說土豬肉。所謂的土豬,就是家裡面飼養的本地黑豬,在過去一半農村每戶人家,都會飼養1-2頭黑豬,那時候餵豬沒錢買飼料,只能餵一些玉米、麩皮等五穀雜糧,當然割豬草是小時候,必須幹的活之一。這樣的豬長一年,最多也就是200斤左右,到了年底直接殺了賣掉,或者留下自己吃。
  • 同樣是肉,為何超市賣的冷凍肉那麼便宜?難道有什麼貓膩不成
    同樣是肉,為何超市賣的冷凍肉那麼便宜?難道有什麼貓膩不成?平時我們到超市或者菜市場買肉類食品的時候,主要能見到兩大類肉。一種是新鮮的,另一種就是冷凍的。冷凍排骨每個人都有好奇心這是正常的,遇到不同尋常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和猜疑,總想弄個來龍去脈方可定心。特別是對於吃的東西,更是如此,花了錢總得吃得安全放心才行。
  • 居民網購進口冷凍肉被罰,防疫不該遷怒無辜
    12月11日,湖北黃岡黃州區檢測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裡脊肉一份檢測結果呈陽性。24戶居民通過某網購平臺採購了這批冷凍肉,根據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要求,24戶居民被要求居家隔離,自行承擔核酸檢測費用,每人罰款200元。
  • 全面禁止進口冷凍豬肉?不可取!內行專家揭開內幕,原來是這樣!
    事實上,有不少網友稱,自己平時就不吃進口豬肉,去菜市場買肉也會優先選擇新鮮的豬肉。那麼,在進口冷凍豬肉的市場需求並不怎麼大的情況下,國家還不停止進口呢?為啥還一定要進口呢?尤其是現在歐美國家疫情這麼嚴重,萬一因進口冷鏈引起更多的確診,該怎麼辦呢?
  • 春節將至,進口冷凍食品還敢買嗎
    馬上冬至了,春節也盡在眼前,每年春節都是老百姓買買買吃吃吃的節日,中國老百姓餐桌上大魚大肉更是少不了。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市場上出售的很多冷凍海產品,肉製品都是直接進口的產品或者用進口原料再加工的商品。上半年開始,自從國內全面控制住新冠肺炎流行病以來,個別地區的零星病例被證實與進口冷鏈食品或者其包裝物被病毒汙染有關,而且多地也報導在冷凍進口食品的包裝物表面核酸檢測呈陽性。最近的一次是由冷鏈食品致人感染的病例是發生在山東膠州的一家水產公司,新聞媒體多次報導過。
  • 越南人偏愛從中國進口的冷凍白條鴨
    雖然越南市場並不缺鴨子,但是最近越南市場卻偏愛從中國進口的冷凍白條鴨,而且這種鴨子比本地鴨子更貴!在越南,鴨子是從南到北的各個省、市都會養殖的家禽,所以供應源可以說十分充足。特別是最近幾個月,由於疫情的影響,越南國內的鴨肉價格大幅下降。在市場上,每公斤鴨肉的價格約為47000-50000越盾。而最近越南市場上出現了來自中國的冷凍鴨肉,十分受市場歡迎。廣告上稱這類鴨肉的肉質又韌又甜。
  • 網上進口牛排並非「真進口」
    可能受天氣原因影響,近期不少市民在網上購買冷凍牛排在家製作,尤其是巴西和日本牛排,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10月25日,經常網購牛排的市民陳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網上買牛排比在超市買要便宜很多,比如一塊500克的牛排,在超市需要100多元,而在網上購買進口牛排只要五六十元錢,遇上促銷可能還會更便宜。
  • 中國從越南進口荔枝6466噸,為何不買國貨?原因讓人無奈
    中國從越南進口荔枝6466噸,為何不買國貨?原因讓人無奈再加上這些年來越南在對中國農產品出口以及遊客旅遊上經常出現問題,今年我們又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內銷還沒達到往年水平。有網友就疑惑,我們為什麼要不遠萬裡的跑到越南進口荔枝,而不買自己國家的荔枝呢?其中原因讓人無奈。
  • 違規買進口冷鏈食品!20多人被罰!
    違規買進口冷鏈食品!20多人被罰!,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黃岡市黃州區24戶居民通過美團優選平臺網上採購了上述同批次的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接到通報後,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立即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追蹤排查相關人員和涉事食品,對相關人員、涉事食品和環境進行核酸檢測,對涉事食品的相關人員進行居家隔離和健康監測,對環境進行終末消毒。
  • ...感染來源不確定;進口冷凍生鮮外包裝為何總檢出新冠病毒?專家解釋
    每經編輯:張喜威1丨進口冷凍生鮮外包裝為何總檢出新冠病毒?專家解釋據新京報,8月14日,針對進口凍蝦外包裝新冠檢測陽性,陝西衛健委通報稱已對該批次凍蝦全部下架、停售、封存。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個月內,國內至少已有10起進口生鮮外包裝被檢出新冠陽性事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稱,進口冷凍生鮮頻繁中招,可能與國外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生鮮加工業工作環境低溫且勞動密集等相關。2丨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