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結尾兩句,蘊含了多少錯過與遺憾

2020-12-15 睡前一頁書

節 婦 吟(張 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作者: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代表作有《秋思》、《節婦吟》、《野老歌》等。這首《節婦吟》,歷來為人樂道,雖然褒貶不一,但學界基本認定是一首卻聘詩,即借「貞女不事二夫」表達「忠臣不事二主」之旨,以婉辭李師道或李師古之延聘。

鑑賞:

誘惑,是人間喜劇的一個關鍵詞。與之相關聯的一個詞,則是節操。漢樂府《陌上桑》寫的就是採桑女羅敷拒絕誘惑的故事,其詩的高明之處,是詩中的貞節觀念建築在愛情基礎之上。另一首漢樂府《羽林郎》,寫的則是當壚賣酒的胡姬拒絕誘惑的故事,這首詩道德觀念更強,對「男兒愛後婦」的行為進行了猛烈抨擊。

張籍的這首詩寫一位「節婦」在誘惑面前,堅守道德底線的故事,有意無意受到了上述兩篇漢樂府的影響。不過,與上述兩詩相比,此詩更顯委婉含蓄,且富於新意。質言之,它的新意在於加進了另一個關鍵詞,就是動搖。詩中少婦,面對「君」的強大愛情攻勢,是有過動搖的——「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就表明了這一點。換言之,她有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鬥爭的結果,少婦選擇了持守。然而,當她在謝絕對方殷勤的時候,竟然垂淚道「恨不相逢未嫁時」。明賀貽孫《詩筏》評點道:「此詩情辭婉戀,可泣可歌。既垂淚以還珠矣,而又恨不相逢於未嫁之時,柔情相牽,展轉不絕,節婦之節危矣哉。」危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她對對方還有一點留戀,還有一點難捨,未能盡滅人慾。其實,按照中國人的恕道,應該是「論跡不論心,論心自古少完人」。少婦既還明珠,哪怕她雙淚垂,哪怕她「恨不相逢未嫁時」,總算是守住了道德底線,還能算是「節婦」。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這首詩並不是為某個節婦而作,而是作者的一篇自白。原來憲宗元和年間,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割據今山東、河北等地,當時張籍任國子助教,李師道多次請人以重賄拉攏他,張籍為了謝絕李的拉攏就寫了這首詩來婉拒。因此,這是一篇託物言志的寓言詩,讀來倍有意味。由於詩人在寫作中完全不露本相,因此,此詩也可以作為一篇情詩來加以欣賞,就像朱慶餘送給作者的《近試上張水部》那首詩,可以作為一篇新婚詩來加以欣賞一樣。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柳宗元境界很高的一首詩,結尾兩句,引起了千年爭議
    柳宗元的這首詩也是如此,描繪了幽美寧靜的山水圖景,刻畫了一個瀟灑出塵的漁翁形象,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詩歌是按照時間順序展開描寫,開頭兩句從傍晚寫到拂曉時分。這兩句中的每個意象都頗耐人尋味。這一幅「無人」之境,是全詩的精華所在,也是最能體現詩人功底的千古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明代桂天祥在《批點唐詩正聲》盛讚這兩句是「古今絕唱」;清代吳瑞榮在《唐詩箋要》曾言「二語幽絕」。
  • 陸遊的這首詩,描寫的非常直白,卻是道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陸遊,南宋時期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了三萬多首詩作,也是流傳下來詩作最多的一位詩人,同時也與了當時的楊萬裡、範成大等人,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家」,他的詩作,寫得非常的直白,用詞極其的簡練,這也正是他詩作中的一大特點。
  • 陸遊的這首詩,寫得非常感人,同時也寫出了人生的遺憾!
    《示兒》,便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在這首詩中,詩人充分地描寫了自己人生的遺憾,讀來真是令人百感交集。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絕句,而且這首詩,也是年年都被選入進了課本裡,即使是小學生,也能夠全篇背誦,從這一點也足以說明這首詩的偉大之處,個人是非常的喜歡這首詩,在這首詩中,不僅看到了陸遊內心的無奈,以及他對於人生遺憾的描寫,同時也在這首詩中,得以看出詩人一顆愛國之心。
  • 白居易這首詩堪稱絕句中的珍品,表面寫桃花,卻又蘊含哲理和志向
    一代詩王白居易也曾經寫過一首關於桃花的古詩,詩的題目為《大林寺桃花》,大林寺位於廬山大林峰,春日裡桃花盛開,自然是美不勝收,描繪大林寺春色的詩歌想必也有很多。而白居易的這首詩被稱為絕句中的珍品,為何有如此評價?資料顯示,這首詩創作於元和十二年。熟悉白居易的讀者想必知道他的《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年。
  • 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
    一首詩如果沒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篇,也不見跌宕起伏的敘述,那就一定要有一個繞梁三日的結尾。南宋詞人姜夔就認為,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馬。試想一批疾速馳騁的駿馬,如果要將其截住,不僅需要驚人之力,還要有高超的技巧。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他在詩歌上更是獨創了「王荊公體」,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曾盛讚他的詩作,「公絕句最高,其得意處,高出蘇、黃、陳之上,而與唐人尚隔一關」。論詩歌,成就最高的一定是唐朝,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宋朝雖然是詞的天下,但也有不少詩作流傳。
  • 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人盡皆知,整首詩卻無人問津
    這些句子,哪怕不會背誦全詩,也不影響這些句子的傳播,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今天說的這首詩中的名句也是人盡皆知,甚至不少人把它當作座右銘,全詩如下: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多表現對人生的理性思考。所以在蘇軾的詩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詩境背後的哲理意蘊。譬如蘇軾的經典詩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蘇軾根據宋初僧人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其中一幅鴨戲圖的題畫詩。
  • 王昌齡很冷門的一首詩,這首詩意境唯美,蘊含禪理
    每當說起邊塞詩人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王昌齡的大名了,作為那個年代最著名的一位詩人,他寫下了很多邊塞詩,而且都極為經典。不過,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卻並不是他的邊塞詩,而是要為大家推薦一首他比較冷門的作品。這首詩或許很多朋友都沒有讀過,甚至有些人都沒有聽說過,不過這卻並不能代表這首詩不優秀,相反,這首詩極具特色,不僅意境唯美還蘊藏禪理。
  • 王安石這首詩可以不會背,但一生至少要讀一次,蘊含大智慧
    於是便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期結束,回故鄉江西臨川的途中寫下了這首抒發抱負的《登飛來峰》。 詩的前兩句「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即飛來峰的頂上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站在塔上可以清楚地看見太陽升起。我們說飛來峰本就給人一種高的印象,王安石又說峰上還有座「千尋」塔,這就使人有一種立足於世界之巔的感覺。「尋」,為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 陸遊這首詩寫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短短的四句,讀來當真催人淚下
    陸遊這首詩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宋詩,這首詩情感細膩,儘管這個時期詩人已經是處於彌留之際,但是他依舊還是想著國家,這也正是詩人最偉大的一個地方,而且他把這種遺憾更多的是告訴了自己民子孫後代,目地就是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以此為榜樣,可以盡到一份責任,所以這首詩也是臨終遺言。
  • 蘇軾這首描寫梨花的詩,堪稱古今一絕,百讀不厭
    這首詩通過描寫梨花盛開的景象,抒發了蘇軾對人生苦短,春光易逝的感嘆。全詩語言極為自然平淡,卻蘊含深意,引人深思,古今以來也只有這一首寫梨花的詩篇,至今仍然膾炙人口,堪稱古今一絕,百讀不厭!蘇軾的詩,尤其是七言絕句,在宋朝詩壇堪稱獨步,且都幾乎全是白話,但正是這種不加修飾,不用典故,純粹是性靈的流露,更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仿佛所描寫的景物就在眼前,很美,很親切。
  • 王維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兩句卻不同凡響,令人拍案叫絕!
    所以送別詩也就成了最為常見的詩歌題材。但要在詩中將離別時迸發的情感表達出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清代詩人袁枚所說:「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送別詩要想達到「感動激發人意」的境界,就非常考驗詩人的手法了。最常見的手法有託物寓情和寄情於景。如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便是託物寓情,它以水深比情深,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真摯的友情。
  • 蘇軾的這首詩,將廬山和錢塘江都寫進詩中,四句詩有兩句一模一樣
    徐凝的詩是《廬山瀑布》,也是一首關於廬山的,原詩寫道:「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一會兒到了開先寺,寺中的主持向蘇軾要詩,於是他又作了一首絕句:「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首詩背後竟還有這層意思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首詩背後竟還有這層意思在唐詩當中有,很多詩歌都是寫的對於人生的感悟。經歷的越多,我們就會越清楚,有缺憾乃是人生的常態。歸還你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這首古詩的題目是《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作者乃是唐代著名詩人張籍。「恨不相逢未嫁時」是名句,記得早年還有一本小說就叫這個名字,鄧麗君的專輯裡也有這首歌。
  • 黃庭堅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其中兩句氣勢豪邁,不輸盛唐詩人
    今天要講的是他的一首山水詩,其中「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兩句氣勢豪放,不輸盛唐詩人。 這首詩名為《登快閣》。 而真正令快閣聞名天下,則是因為黃庭堅的這首詩。 此詩寫於1082年,那時他在泰和縣擔任知縣一職,工作閒暇之餘寄情山水,快閣是他常去的地方之一。
  • 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句詩卻成千古絕唱,就憑這兩句卻做了官
    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句詩卻成千古絕唱,就憑這兩句卻做了官。我們知道有「唐詩宋詞」之稱,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所以有「唐詩三百首」之稱。唐朝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詩人。出過詩聖杜甫, 詩仙李白,詩鬼李賀。
  • 北宋詞人晏殊寫的《踏莎行·小徑紅稀》,結尾兩句堪稱經典
    北宋詞人晏殊寫的《踏莎行·小徑紅稀》,結尾兩句堪稱經典小的時候,家裡的大人總是會要求我們背誦《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其中,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很多詞作都非常感人,不僅韻律多變,而且讀來總給人一種感情揮發更加隨意的感覺。
  • 結尾兩句含義深刻
    這當然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孟浩然要大李白十二歲。而且孟浩然品行高潔,不只是一個隱士,還有顯赫的詩名,他的山水田園詩和王維已經齊名了。而這時李白還剛出茅廬,沒有名氣,孟浩然的這些成就正是他李白在孜孜以求的。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