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如是說:小風鈴(來自高昌古國的故事)

2021-02-19 阿圖如是說

(請邊聽邊看)

我有一個小包,既是腰包,又可以當小背包,包內放手機、眼鏡盒、錢包、和香菸。買這樣一個包主要是經常外出旅遊,導遊總是說下車將貴重物品保管好,有了這樣一個小包,一拎小包,全都帶好了。

於是,我外出旅遊以及非正式外出場合,我總喜歡帶著這個小包,因為一包在手,所有的必需品都有了。

我的小包與眾不同的是,小包上有一個小風鈴,一個一走就響的小風玲,走一路,清脆的鈴聲響一路。

小包因為有了這個小風玲,而格外引人注目,更引人好奇,因為人們怎麼也無法想像,我這樣一個中年人,怎麼會像小朋友一樣在小包上吊一個小風玲。

人們礙於情面,誰也沒有問過我。

終於有一天,我在司法110值班,我們的美女副局長阿蘭忍不住問我,阿圖,你幹嘛在小包上吊這樣一個小風鈴?

我說,這裡面有一個小故事,聽了以後,你就會明白的。

這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故事,那年,我去了一個地方,叫高昌古城。

(圖片來自網絡)

提起高昌古城,可以說和著名的樓蘭古國一樣,是一個徹底消亡了的古城或古國。

簡要的說,高昌故城是一座使用了1300多年,被長達40年戰火毀滅的古城。

高昌城的建立源於漢代。漢武帝西徵的部隊在此屯集,久之便成為一個市鎮。

在九世紀中葉以後,曾經建立了回鶻高昌國。

十三世紀以後,也就是說建國300多年以後,天山以北廣大地區的蒙古遊牧貴族發動叛亂,堅持「仍舊要生活在草原上,不能到城市地區去」,多次南下侵犯臣屬於元朝的回鶻高昌國。

這場戰火延續四十餘年之久,1275年,曾經一次出兵十二萬圍攻高昌達半年之久。終於在40年的戰爭後,高昌城在戰亂中被毀。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來到的高昌古城,它的地理方位是在吐魯番地區著名的火焰山腳下。現在的高昌古城的遺址是一個漢族和維吾爾族混居的小市鎮。小鎮上亂鬨鬨的,到處是招攬生意的當地人,買一些小旅遊品和西瓜、哈密瓜。 

我喜歡歷史,這所謂喜歡,主要是喜歡了解歷史中文化和原委。

就像龍應臺曾經將史學比喻成沙漠玫瑰一樣,喜歡知道歷史中的來龍去脈。而對那些遺址的固體形態卻不那麼感興趣。

於是,在大家參觀高昌國遺址的時候,我沒有進去,而是逗留在遺址外的小市鎮瞎逛。瞎逛有兩個目的,一是想聽聽當地人說說高昌國的故事,二是想同維吾爾人交談交談,因為到新疆後,還沒有真正接觸過維吾爾族人。

我在小市鎮瞎逛的時候,看到也經歷了一件煩心事,就是被圍著遊客叫賣當地小販不勝煩擾。

這些小販以小男孩和小女孩為多,叫賣的是一些旅遊紀念品,其中,最多的就是我說小風鈴了。這些小孩們一看見遊客,就纏著你賣,要是你不買,就一直跟著你,不停的糾纏,一直到你賣為止,有的甚至就直接將小風鈴直接掛在你的包上,要你付錢。我曾經看見一位遊客被纏得幾乎要歇斯底裡揮拳高喊:走開!走開!我不買!

我在小市鎮上瞎逛,一邊了解高昌的故事,一邊同小市鎮集市裡的小商販交談,了解他們的一些生活風俗。也遭遇到了這些纏人的小孩。兩個維吾爾族的小姑娘也要我賣小風鈴。

我沒有說買還是不買,我只是好奇的同她們交談起來,問她們家住在那裡,為什麼不上學,為什麼要賣小風玲?

小姑娘告訴我,她們是當地人,在火焰山中學念初二,現在是放假(一種類是農忙假的假),為了賺取學費,她們就到集市來賣小風鈴。

她們還說,這裡很窮,孩子們經常不得不把賺錢看的比讀書還重要。

我還問她們,知不知到上海,知不知道浦東?

小姑娘告訴我說,知道,那裡是一個象天堂一樣美象天堂一樣幸福的地方。

我又問她們,想不想到上海到浦東去?

小姑娘們異口同聲的說想,做夢都想!

我對她們說,想到那裡去,只有一個好辦法。

她們馬上問,什麼好辦法?

我說,好好讀書考大學,讀了大學,你們就可以走出火焰山,走出吐魯番,去上海,甚至去所有的地方。

聽見我的話,小姑娘們露出了一片神往。

(圖片攝自12年前)

同小姑娘聊天時,我問,我想拍一張她們穿維吾爾服裝的照片,不知道行不行?要給多少錢?(當地規矩,拍當地人的照片,要徵得同意,並給錢的)。

她們笑了笑說,可以,叔叔你拍拍不用收錢。

拍好照片後,小姑娘說,希望將照片也寄給她們,接著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上了她們的地址。

同小姑娘交談後,我感覺她們好像就成了朋友,我一路瞎逛,她們就用眼神望著我,要是看見其他的小孩子來纏我賣東西,她們馬上就來制止。

同伴們遊覽完高昌故城了,我們要乘車離開了,就在我正要上車的時候,兩個小姑娘跑過來,將一個小風鈴飛快的別在我的小包上,我以為她們還是賣給我小風鈴,就急忙掏錢給她們。

誰知她們紅著臉,連忙擺手說道:叔叔,這個小風鈴不是賣的,是我們送給你的!

聽到她們的話,我的人,一下子慚愧了,我的心,一下子感動了!

在離開高昌城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什麼將兩個令人厭煩的賣東西的小姑娘變成了令人喜歡的朋友似的小姑娘呢?

是什麼讓那為了賣東西而沒有廉恥的小姑娘變成充滿情誼的小姑娘呢?

我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一直沒有想到最滿意的答案。

只有小包的小風鈴發出的一串串的鈴聲,時時在震撼我的心……

於是,這個小風鈴就一直掛在我的小包上。

於是,這個掛著小風鈴的小包,成了我外出很喜歡帶的小包。

美女副局長聽了小風鈴的故事,也陷入了長長的沉思中……

王陽明說,知善知惡是良知。面對世上那些你所不喜歡的,與其厭惡和指責,不如去喚起良知。

商務合作或投稿加微信:atu580216


相關焦點

  • 西漢王朝的所建的高昌故城!
    高昌(維吾爾語:,Qara-hoja),位於今日的新疆吐魯番地區,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唐貞觀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經高昌。
  • 高昌古城,大漠淹沒的輝煌,追尋三毛的足跡馬丘比丘
    從漢唐以來,高昌就是連接中原、中亞、歐洲的樞紐,它既是經貿活動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薈萃地。漢文化對高昌古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發掘出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化已經深深地融人到高昌文明之中。此外,古代官私文書、絲、麻、棉、刺繡、毛織品、絹畫、壁畫,各類彩色泥塑、陶製品、木器、漆器、鐵器、石器、錢幣等,無不展示出高昌文明的輝煌高昌的繁盛。和其他建立起來又遭受毀滅的城市一樣,高昌故城也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 來自濟州島的一雙風鈴
    風鈴(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蘇晨我的小女兒小艾,利用春節長假去韓國旅遊,留下最後一天假期,趕回廣州和爸爸媽媽團聚,帶來幾種韓國點心以及一隻很漂亮的韓國濟州島產風鈴。這一次小艾帶回來的這隻風鈴,「不鏽銅」(我給叫的)質料,懸掛部分由兩隻民間柳條編的那種笊籬形小浮雕交叉組成,交叉處鑲一個浮雕的漢字「福」字,「福」字上頭有一個小環兒,可供掛在選定的地方,「福」字底下斜伸出一支有浮雕花紋的曲鉤,曲鉤上吊著一個圓盤,圓盤上等分的3處邊緣各吊著一隻鋥亮的小銅鈴,中間的一條細銅鏈在相當於銅鈴處固定一隻紅白相間的小玉球,是要來敲擊銅鈴的,玉球以下的銅鏈吊著一片招風的浮雕楓葉
  • 吐魯番高昌故城佛塔遺址
    吐魯番高昌故城佛塔遺址位於吐魯番附近高昌故城是當年西域的佛教中心。吐魯番的神秘和異域風情令人心醉,這裡最有底蘊和魅力的則是堪稱中國西部歷史標本的西域最大的古城———高昌古城。高昌古城也和在吐魯番的交河故城同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古城堡。作為「絲綢之路」中道的重鎮,高昌古城還與很多古代名人的名字聯繫在一起。唐代高僧玄奘就在這裡留下一段真實的故事。他於唐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出玉門關去印度遊學取經,途經伊吾(今哈密),被篤信佛教的高昌王文泰請去尊為國師。高昌王執意挽留,但不能動搖玄奘西行探求真經的堅志大願,高昌王無奈,只好請他講經一月後放行。
  • 旅遊:漫天戈壁上,淹沒在黃沙中的高昌古城看起來大氣磅礴!
    高昌故城遺址在吐魯番市東約40公裡。它是公元前一世紀,由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登高眺望,高昌故城平面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布局可以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總面積約200公頃。建築如果真是凝固的音樂,浩浩一座高昌故城,則恰如時光遺落在蒼茫西域的一首古曲長調。
  • 恐怖高昌古城 《天龍》賀歲新地圖探秘
    聽說《天龍八部》賀歲版1月16日就要上線了,蓄勢待發了那麼久的新內容,讓人有一種期待的小興奮感。賀歲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開放了等級上限,這意味著什麼?自然是新地圖新場景的開放,高昌古城和火焰山新地圖的推出,打通了天龍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 樓蘭古國旁發現新國家,墓中出土一盒點心,考古家:唐代速凍水餃
    到了唐代,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響已經非常的大了,在西域曾經存在著眾多城邦級別的古國,這些國家之後大多因為土地沙漠化消失了。不得不說,當我們談到西域的時候,更多想到的還是樓蘭,不過西域在文化的豐富程度上還是遠遠要超過人們的想像的,特別是很多古印度人,波斯人,甚至中原人都曾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和發展著自己的文化,這塊文化交融之地,在唐代也得到了唐朝很好的開發。
  • 走進高昌故城
    他自我介紹姓鄧,多次參與高昌故城的研究與修復工作。他說的普通話比較標準,沒有西北口音,一人臨時兼任遊覽車司機和解說員兩個職務,遊覽車開動了,老鄧的聲情並茂的解說也就開始了。唐僧玄奘西域取經路線圖提起可汗堡,不能不說高昌王麴文泰與高僧玄奘的深情厚誼的故事。
  • 風鈴酒吧(都市故事)
    如果你推開風鈴酒吧,第一眼你就看得見酒櫃後面的那一個女人,白白的皮膚,尖尖的下巴,裹著一身長長的裙子,點一支煙,端一杯紅葡萄酒一聲不吭地坐在櫃檯後邊,那就是我。蕭來風鈴酒吧是去年冬天一個夜晚,晚上十一點鐘之後,那一個夜晚風很冷,吹落了懸鈴木最後的幾片黃葉。他推門進來,高高的個子,一股寒氣隨著他的風衣旋進屋子。風鈴一連串地響,響了好長的時間。
  •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遺址概覽  高昌古城位於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吐魯番市東面40多公裡的三堡鄉。高昌古城規模宏大,十分壯觀。總面積200萬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遺址。1961年,高昌古城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昌古城被譽為「長安遠在西域的翻版」。有考古學家說:「如果想知道盛唐時的長安城是什麼樣子,就來吐魯番的高昌古城吧!它就是唐時長安遠在西域的翻版。」時光已逝千年,但當時的繁盛仍依稀可見。高昌古城的內外建築類型於唐代長安城的形制和布局。進入城內、可參觀外城牆、內城牆、宮城牆、可汗堡、烽火臺、佛塔等留存較為完整的建築。
  • 唐太宗為何要滅亡高昌?
    唐朝名將侯君集鞠文泰得到了唐朝起兵的諜報,對文武百官說:「唐朝距我七千裡,沙磧佔了兩千裡,地無水草,寒風如刀,熱風如燒,大軍怎能通過!貞觀四年我入朝拜謁,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和隋代不能相比。鞠文泰得知唐軍已到磧口(高昌城東沙海邊沿),驚懼而死,其子智盛立為國王。唐軍到柳谷,有人告訴侯君集,不日將要安葬鞠文泰,高昌官員國民將集會於墓所,諸將請藉機偷襲,侯君集說:「不可,天子因為高昌無禮,因而命我等討伐,突襲人家於墳墓之間,不是問罪之師所做的。」於是擂鼓張旗而進,到田城(今新疆鄯善縣西南克魯沁),高昌軍拒不投降,唐軍架雲梯攻城,當日攻克,俘虜軍民七千多口。
  • 在最熱之地尋跡高昌
    初中老師說到「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啃西瓜」時,我並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直到自己來到這裡。吐魯番是浩瀚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北邊的一塊綠洲,海拔低,炎熱乾旱,溫差大,這些地理特徵造就了甜掉牙的水果。火焰山更是因電視劇《西遊記》的取景,成為遊客到吐魯番的必看景點。
  • 風小廚全城送風鈴!風鈴滿街,浪漫滿街
    可是這個柳蔭之下,風鈴掛滿枝頭的場景,真實又美麗。好想把它變成現實,再去邂逅一回松隆子小姐姐。如果美夢成真?好的,說幹就幹,風小廚親自來營造一條浪漫的風鈴街道。「無處不在的風小廚,無處不在的自在風味」。
  • 高昌故城:「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高昌故城保存最好的部分首推外城牆,結構完整,宏偉壯觀。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佔地近一萬平方米,由大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從建築特徵和殘存壁畫上的聯珠紋圖案分析,其建築年代約在公元六世紀。寺院附近還殘存一些「坊」、「市」遺址,可能是小手工業者的作坊和商業市場。
  • 西域漢人政權高昌,為何被大唐滅國?
    公元439年,北魏攻滅北涼戰爭,使得河西走廊的大批漢人,為躲避戰亂來到了高昌。高昌很快成了漢人云集的地方,公元499年,從金城(今甘肅蘭州)遷來的麴(音屈)嘉登上了高昌王位。 公元609年,高昌國王麴伯雅親自帶使團來朝見,隋煬帝極盡奢華,沿路仕女夾道歡迎。隋王朝的繁華讓麴伯雅大開眼界,樂不思高昌,待了四年才戀戀不捨的回去了。
  • 風鈴花的養護
    風鈴花,又名鐘花,草本花卉,原產南歐。常見花色有白、粉、藍、紫。風鈴草的屬名,本意指鍾或鈴鐺,小小的花朵像懸掛的風鈴。
  • 未解之謎新疆羅布泊區域神秘古國樓蘭古城是何時消失的,馬可波羅曾...
    神秘古國樓蘭的消失,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網絡圖片:樓蘭美女 樓蘭古國始建於何時,並沒有發現確切的記載。
  • 風鈴花(風鈴草)的簡單介紹
    風鈴草原產於歐亞大陸的北部,株型粗壯,花朵為鍾狀似風鈴,花色多樣且明亮素雅,在歐洲十分盛行,春末夏初在小庭院時分常見。風鈴草(拉丁名:Campanula L.)為桔梗科的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別稱:鐘花、瓦筒花,風鈴花。
  • 遊記:高昌故城門口
    寬闊漂亮的S303省道巴裡坤賓館的資料介紹說,巴裡坤草原和巴裡坤湖是中國距離城市最近的大草原和湖泊,距離巴裡坤古城約10公裡S303省道邊七角井附近的地貌,如水墨畫般優美,吸引我不停地停車拍攝沒有想到「亭亭玉立」也可以形容此時的駱駝
  • 風鈴是誰發明的?房子掛風鈴到底是吉是兇?中國古人這樣說
    在現代家居生活中,風鈴作為一種美觀又聲音動聽的裝飾品,受到很多年輕人以及孩子的喜歡。但是對於家裡到底應不應該懸掛風鈴,大家的說法卻不一致。有人認為風鈴是好運的象徵,有人卻認為風鈴是不吉之物,容易招兇。那麼房屋到底可不可以懸掛風鈴?風鈴又有哪些寓意和風水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