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神秘新動物:大小為現代袋熊四倍

2020-12-06 環球網

本文轉自【cnBeta.COM】;

據外媒報導,袋熊有很多值得喜愛的地方。它們是強壯的動物,以其體型來說,它們跑得算是非常快。但這並不是它們唯一有趣的地方--它們還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個由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小組在周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發現的一個不完整動物頭骨,它的體型是目前現存袋熊的四倍多。

據了解,這塊於1973年在Lake Pinpa--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幹鹽湖--的化石已經被歸為漸新世時期普通袋熊的一位祖先。

新南威爾斯大學科學學院教授、論文合著者Mike Archer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由於這隻動物被黏土包裹著,所以他們在第一次檢查它時不確定它是什麼。

「我們是在用一根細細的金屬杆探測乾燥平坦的湖面發現它的,就像針灸治療地球母親的皮膚一樣。只有在極點接觸到地表下的堅硬物體時我們才會向下挖掘到泥土中--在這種情況下,它被證明是一種最神秘的新生物的關節骨架。」

在土著澳大利亞人所說的Dieri和Malyangapa語言中,這具骨架被稱為Mukupirna,意思是「大骨頭」。它的殘骸表明,這種動物的大小大概跟熊差不多,牙齒表明它以植物為食,四肢有力,適於挖掘。然而這項研究的作者認為,它可能不是像當代袋熊那樣屬於穴居類型。

論文的合著者Robin Beck指出,Mukupirna是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強大野獸,至少比現代袋熊大三倍。「考拉和袋熊是令人驚奇的動物,」他說道,「但像Mukupirna這樣的動物表明,它們已經滅絕的親戚更不尋常,它們中的許多都是龐然大物。」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神秘新動物: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
    一個由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小組在周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發現的一個不完整動物頭骨,它的體型是目前現存袋熊的四倍多。據了解,這塊於1973年在Lake Pinpa--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幹鹽湖--的化石已經被歸為漸新世時期(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普通袋熊的一位祖先。新南威爾斯大學科學學院教授、論文合著者Mike Archer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由於這隻動物被黏土包裹著,所以他們在第一次檢查它時不確定它是什麼。
  • 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地球擁有天道獨厚的地理位置,周圍存在無數的保護星,很多災難都被這些保護星擋了下去,因此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優渥,起初也沒有生命的存在,一片荒涼。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孕育出獨特形式的生命,這些新物種的出現,給地球點綴了一絲色彩,地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澳大利亞地區就是代表之一,據大陸漂移學說表示,澳大利亞是因陸地板塊發生漂移時,被直接分離出去的,導致這片陸地上的動物與原來大陸上的動物出現地理隔離,誕生許許多多的新物種。這些新物種幾乎很少有人見過,就比如袋鼠,它擁有令人難忘的口袋,小袋鼠經常在此活動。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
    2500萬年前新物種Mukupirna nambensis的復原圖,同一地點還發掘到硬尾鴨和火烈鳥。圖片來源:Peter Schouten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代表了迄今為止已知發掘的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之一,其解剖特徵有助於人們進一步理解現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型的掘洞行為。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報告》。
  • 科學家意外發現澳大利亞有袋動物可在黑暗中發光
    被海洋包圍的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物種資源最奇特的地方之一。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袋動物可在黑暗中發光這件事。十月份的時候,一支美國科學家團隊在《哺乳動物》(Mammalia)期刊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指出了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的生物螢光特性。之後西澳大利亞博物館的科學家們在更多的哺乳動物和有袋動物身上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結果有了驚奇的發現。
  • 有袋動物簡史:從北美洲「逃亡」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有袋動物的王國,那裡是毛茸茸的袋鼠、考拉(樹袋熊)和袋熊的家園。這片廣袤的土地孕育了很多有袋動物,鑑於有袋動物在別的地方難得一見,而在澳大利亞屢見不鮮,於是產生了一個問題:有袋哺乳動物是否誕生於澳大利亞?
  • 這種動物的糞便竟然是方形的,一直迷惑不解的科學家終於弄清原因
    有一種叫袋熊的動物,擁有眾多謎團,它能夠製造立方體形狀的糞便,這在自然界被廣泛認為是獨一無二的。科學家一直想揭開其中的秘密未成功,直到最近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現。為什麼胖乎乎的有袋動物可能會從六面體糞便中受益?
  • 澳大利亞大火災後現場紀實,科學家:野生動物的地獄
    最近,不斷有科學家進入火焰平息的地區,尋找珍稀的野生動物倖存者,他們希望能找到足夠多的珍稀瀕危物種來重建它們的種群。對於澳大利亞這個以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為特色的國家來說,這是一項嚴峻的任務。那裡生存著地球上絕無僅有的物種,包括考拉、袋鼠和袋熊。
  • 靠方形粑粑揚名的網紅袋熊,居然還是大火中的暖心英雄?!
    相信前幾天有很多人都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澳洲大火裡的動物英雄——袋熊。不僅挖出通道,為其他動物提供了避難的地方,甚至還會主動驅趕其他動物到地道裡保命。但轉頭,就被闢謠了……必須替這些小可愛澄清:它們不會主動邀請別的動物來自己家,更不會組織別的動物到自己挖的地道和洞穴裡避難。一般情況下,它們會保護以自己巢穴為中心的「勢力範圍」。
  •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2019-11-26 14:16:26 來源:環球網  |  作者:林迪 |字號:A+ | A- 【發現恐龍新物種】據外媒CNET援引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近日,科學家在澳大利亞1億多年前的意莫瑞拉組(Eumeralla Formation)化石中發現了少數骨頭,包括8英寸(
  • [視頻]科學家在南極深海發現神秘巨型生物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一支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近日結束對南極冰架海域的考察,返回到澳大利亞。科考隊19號表示,他們發現了多種神秘的巨型海洋生物。
  • 科學家發現最大黑洞,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一天能吃一個太陽!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對於宇宙也存在自己的看法,黑洞一直是多位科學家極力驗證的存在,比如愛因斯坦和霍金。直到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照片,才驗證了它的存在。除了這個黑洞外,科學家還曾發現了另外一個黑洞,質量抵得上340億個太陽。
  • [視頻]科學家在南極深海發現神秘巨型生物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一支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近日結束對南極冰架海域的考察,返回到澳大利亞。科考隊19號表示,他們發現了多種神秘的巨型海洋生物。
  • 現代動物十大巨大祖先 史前袋鼠三米高
    這些巨型企鵝的化石2010年在秘魯被人發現。作為一直未被人類發現的最大企鵝種類。它們和後裔相比顏色更為豐富,不是簡單的黑白相間,而是以灰色和紅色代替。科學家們推測,這類巨型企鵝在水裡沒有現在企鵝優雅和快速,因為它們尚未進化出在海水裡快速遊泳的專長。
  • 歐洲人殖民澳大利亞以來,有多少動物滅絕?科學家:1000種
    塔斯馬尼亞袋虎一直以來,科學界都想量化澳大利亞滅絕動物的數量,但統計出一個確切的數字十分困難,此前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合作,他們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自1788年以來,澳大利亞已經有100年以來,已滅絕的澳大利亞物種的實際數量,可能比從官方清單中得出的數據多10倍。
  • 可能會在人類眼前從地球上消失的10種動物
    過去的一年,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的發生,影響著整個世界。大火給動物們帶來了許多問題,它們對火焰的破壞性元素毫無防備。但不僅僅是火災傷害了大自然。一些哺乳動物、魚類和海龜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而人類仍然是他們存在的主要威脅。這一次,擼哥就要為你帶來:可能會在人類眼前從地球上消失的10種動物。
  • 奇聞異事: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的最長生物?可達到藍鯨體長的四倍
    如果有人問我,現有已知動物中什麼動物最為神奇,我只想生說,水母。水母其實是大海裡最讓人注意不了的生物。因為,水母類似亞克力透明的身軀,能很好地隱藏在海水中。但是水母大家族中,往往會帶給人驚詫,其中的箱水母,是世界上含有毒素最多的動物之一,連澳大利亞內陸太攀蛇、雞心螺、河豚等劇毒生物都不能何其抗衡;越前水母可以拖垮漁船,堵塞發電站的冷卻設施,影響電站發電功效。
  • 《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何「神秘」?專家放大10倍,發現4隻動物!
    許多科學家認為,蒙娜麗莎這幅畫作本身就籠罩著神秘的色彩,在2003年的時候,國外的科學家曾經把蒙娜麗莎放大了10倍,他們驚訝地發現在這幅畫作中竟然出現了4隻神獸。美國有一位叫做羅恩的畫家,從2002年開始就一直在研究蒙娜麗莎,經過了5年的時間,他終於向世人所說的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蒙娜麗莎的主題並不是愛情,而是達文西的嫉妒心理。
  • 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原標題: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新華社雪梨10月23日電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23日發布新聞公告說,該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豆娘物種,對評估特定生態系統變化有重要意義。
  • 澳洲發現新種史前巨鱷,至少5米長,可捕食巨型有袋動物!
    在更新世時期,澳大利亞的陸地上曾生活著三噸重的袋熊、站起來身高3米的巨型短面袋鼠和不會飛的牛頓巨鳥等大型動物,同時河流裡也有巨鱷橫行,伏擊前來喝水的巨型動物。後來科學家在研究更新世的鱷魚化石時,因化石碎片過於多樣最後歸為馬氏鱷亞科沼王鱷屬(Pallimnarc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