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2020-12-20 訴說科技

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地球擁有天道獨厚的地理位置,周圍存在無數的保護星,很多災難都被這些保護星擋了下去,因此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優渥,起初也沒有生命的存在,一片荒涼。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孕育出獨特形式的生命,這些新物種的出現,給地球點綴了一絲色彩,地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澳大利亞地區就是代表之一,據大陸漂移學說表示,澳大利亞是因陸地板塊發生漂移時,被直接分離出去的,導致這片陸地上的動物與原來大陸上的動物出現地理隔離,誕生許許多多的新物種。這些新物種幾乎很少有人見過,就比如袋鼠,它擁有令人難忘的口袋,小袋鼠經常在此活動。此外,袋熊也是科學家重點研究的對象,它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澳大利亞地區出現動物化石

前段時間有相關的報導稱,專家在澳大利亞地區發現一塊動物的化石,這一動物化石與普通的袋類動物完全不同,它的體型最起碼比袋熊大個3~4倍。經過細緻的觀測,科學家猜測它有很大可能性與袋熊存在近親關係,那它到底是怎樣辨別的呢?專家發現頭骨上的牙齒與食草動物的牙齒高度相似,從而判定它屬於食草動物中的一種,增進與袋熊之間的聯繫。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它的體型比袋熊大多了,將其還原後肯定是一隻龐然大物,那麼科學家是通過怎樣的機遇尋找到這個頭骨化石的呢?據說用到了地下探測儀,可以檢測到地下埋藏已久的堅硬物體,這一頭骨化石就是通過這一方式發現的,之後研究人員對幹鹽湖進行地毯式的搜索,終於感應到這一堅硬物質,只要地下探測儀有感應,就會發出信號。

找到的神秘化石究竟是什麼生物?

它的外表看似是粘土,將其清洗乾淨後,便暴露了出來,目前它的身份還無法確認,只能處於猜測中,有很大可能性是袋熊的祖先,要想了解更多的情況,只能發現更多的化石從中判定。如果它屬於一種巨型袋熊,那麼它距今至少有了250萬年的歷史,體型與大象可以相媲美了,屬於一種史前巨獸。

目前它的真實身份還處於待定中,一切都是專家們對其的猜測,無論從體型還是牙齒結構,都刷新人類以往的認知,澳大利亞地區生存著很多的袋類動物,或許這一頭骨化石的原型生物就是袋熊的祖先,因環境的變化,體型越變越小,才形成如今的袋熊。科學家正在努力的檢測中,希望能夠確認它的真實身份,你們覺得它是袋熊的近親嗎?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神秘新動物:大小為現代袋熊四倍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袋熊有很多值得喜愛的地方。它們是強壯的動物,以其體型來說,它們跑得算是非常快。但這並不是它們唯一有趣的地方--它們還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個由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小組在周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發現的一個不完整動物頭骨,它的體型是目前現存袋熊的四倍多。據了解,這塊於1973年在Lake Pinpa--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幹鹽湖--的化石已經被歸為漸新世時期普通袋熊的一位祖先。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
    2500萬年前新物種Mukupirna nambensis的復原圖,同一地點還發掘到硬尾鴨和火烈鳥。圖片來源:Peter Schouten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代表了迄今為止已知發掘的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之一,其解剖特徵有助於人們進一步理解現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型的掘洞行為。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報告》。
  • 這裡被稱為物種的諾亞方舟,而我只想安靜地擼袋熊
    而這種孤立,恰恰讓它成為了物種的諾亞方舟。這裡是動物學家和地質學家最想造訪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瑪麗亞島的野性,就是塔斯馬尼亞、甚至整個澳大利亞的野性。點擊播放 GIF 0.0M這座島和整個澳大利亞的命運一樣,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土著人消失了;但這座島和整個澳大利亞的命運又不完全一樣,這裡的物種得到了保護和繁衍
  • 澳大利亞一袋熊孤兒舉止可愛暖人心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7月12日報導,此前,澳大利亞一隻名為喬治的孤兒袋熊溫暖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心,它的一段視頻在臉書網上瘋傳並且視頻瀏覽量已經達到4000萬次,而它近期的一段走路的視頻又再次大受歡迎。
  • 靠方形粑粑揚名的網紅袋熊,居然還是大火中的暖心英雄?!
    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基建狂魔」袋熊,和我們很熟悉的,已經人見人愛的樹袋熊,考拉。可見,實在要給袋熊找親戚的話,那只能算是考拉近親。雖然相較於考拉,袋熊的體積要大得多,一隻袋熊的體重堪比七隻考拉,用實力向人們證明什麼叫真正的土肥圓。
  • 它是野生貓科裡最小的物種,體型小,卻能打贏大它4倍的對手
    導讀:它是野生貓科裡最小的物種,體型小,卻能打贏大它4倍的對手在如今只要我們一提起野生的貓科動物,基本上都會往老虎、獅子、豹子方面想,的確它們是野生貓科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大型貓科動物的實力就不用我提了,如果是在同級別的比較中,沒有什麼動物是貓科的對手。不過貓科家族是非常龐大的,就算是野生的貓科,除了我們熟知的豹屬「五巨頭」之外,還有非常多的物種,它們大多體型都比較小。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神秘新動物: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
    一個由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小組在周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發現的一個不完整動物頭骨,它的體型是目前現存袋熊的四倍多。據了解,這塊於1973年在Lake Pinpa--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幹鹽湖--的化石已經被歸為漸新世時期(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普通袋熊的一位祖先。新南威爾斯大學科學學院教授、論文合著者Mike Archer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由於這隻動物被黏土包裹著,所以他們在第一次檢查它時不確定它是什麼。
  • 澳大利亞10大特有動物 你們都見過嗎?
    導語:你們知道澳大利亞動物有哪些嗎?有不少人說澳大利亞動物很可怕?那是因為有人說澳大利亞動物入侵民宅。之前小編為大家講解過澳大利亞十大有趣的事情,下面就為大家揭秘澳大利亞10大特有動物,感興趣的趕緊一起往下看吧!
  • 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原標題: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新華社雪梨10月23日電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23日發布新聞公告說,該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豆娘物種,對評估特定生態系統變化有重要意義。
  • 澳大利亞的動物都有什麼地方特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狀況?
    雖然澳洲很多當地人已經加入到救助野生動物的行列,但整個澳大利亞的生態圈仍然是岌岌可危。一提到澳大利亞的動物,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這麼幾種:袋鼠、考拉、鴯鶓、毒蟲、大蝙蝠。其中,袋鼠考拉和鴯鶓基本可以算是澳大利亞的代表性物種了;毒蟲包括了各種有毒的節肢動物、爬行動物,也是澳大利亞的標誌之一,網上經常會出現「澳大利亞網友在家裡發現X米長的毒蛇」之類的新聞,和標題類似「這就是在澳洲生活的日常,看完你還敢去嗎」的文章,內容大概就是各種毒蟲出現在室內的各個角落,包括牆縫和馬桶裡;大蝙蝠也一樣,前幾年有一張照片很火,是一隻超大的蝙蝠倒掛在一戶人家的屋簷上,很是驚悚。
  • 稀有物種王國,澳大利亞,動物都是傻白甜
    考拉-蠢萌的睡神抱考拉最爽的是阿德萊德峽谷動物園,這裡的考拉又大又肥美,遊人少可以抱很久。袋鼠-小心這個拳擊高手澳大利亞,可以說是地球上的一個稀有物種王國了。澳大利亞在地球上,絕對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是全球唯一的島大陸,它自己就是一個島,4面都是海,東邊是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都是印度洋。澳大利亞就是一個島也是一個大陸,就因為是這個樣子,這個大陸上的動植物和其他大陸上的動植物斷絕了聯繫,自然條件特別的簡單。而且澳大利亞跟其他大陸還不一樣,這麼大的陸地竟然沒有老虎、獅子啊,這種大型的肉食動物,所以澳大利亞的物種過的可是很安逸,也都懶得進化。
  • 世界最大蜜蜂現身印尼島嶼,比普通蜜蜂大4倍 !
    它比普通的歐洲蜜蜂大4倍,和成年人的大拇指一樣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蜜蜂。華萊士巨型蜜蜂是以英國博物學者、探險家Alfred Russel Wallace的名字命名的。1858年,Wallace首次發現了這一物種。而自1981年以後,華萊士巨型蜜蜂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被認為已經滅絕。
  • 《明日方舟》W的原型是什麼動物 w物種與原型介紹
    導 讀 在遊戲中所有的幹員都是擁有原型生物的,其中有的是動物有的是其他生物,那麼最新出現的W是屬於什麼物種呢
  • 10大已滅絕物種:霸王龍、斑驢……
    曾經一度在南非的開普省和奧蘭治自由邦南部大量出現。人們通過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與其它斑馬區別開來。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它的名字源於科伊科伊文,是個擬聲字,據說和斑驢的叫聲相近。(斑驢:quagga)3. 袋狼:塔斯梅尼亞虎(1936年滅絕)袋狼是近代很有名的身上附有袋子的食肉類動物。產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
  • 屎殼郎難於移動糞便,唯一一種拉方塊狀糞便的袋熊,讓屎殼郎好方
    但有一種動物的糞便卻讓屎殼郎難於移動,是因為這種動物是唯一一種會拉方塊狀且非常堅硬的糞便,這種動物就是——袋熊。袋熊的棲息地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是一種外形像小型的熊類,臉又似鼠的動物,體重一般在35千克左右。
  • 澳袋熊寶寶做夢視頻引網友熱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5日報導,澳大利亞袋熊庇護所近日在臉書上分享了一段袋熊寶寶做夢的有趣視頻,引發網友熱烈議論。視頻顯示,這隻名叫「水壺」的袋熊寶寶裹在毛茸茸的毯子裡熟睡,伸出手翻動。它的爪子像在抓著什麼東西。
  • 遼寧發現兩億年前化石新物種,專家:系西方巨龍原型
    而且再隨著科技的發展,對於發掘技術愈發精進,很多已經消失多年的物種在人類技術下,不僅能夠將一些化石挖出來,還能夠通過AI技術還原,就像是今天所要說的,藏不住了!遼寧發現兩億年前化石新物種,專家:系西方巨龍原型。
  • 最大真菌比藍鯨重4倍
    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千千萬萬的生命物種,它們各自在不同的時期在地球上生長繁衍,但是絕大部分的地球生物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滅絕了,滅絕的比例甚至高達99.99%,也就是說如今生存下來的生命物種只是地球上已經出現過的生命物種種類的萬分之一。
  • 沒有袋子,都不好意思說源自澳大利亞,連遠古「獅子」都有育兒袋
    說起澳大利亞,就不得不提有袋動物,因為那裡真的是有袋動物的天堂。有袋動物是哺乳綱後獸亞綱動物的總稱,從身材高大的袋鼠,到常年待在樹上的考拉,再到擅長挖洞的袋熊和袋狸,世界上的有袋動物多達240種,其中有170種就源自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