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被稱為物種的諾亞方舟,而我只想安靜地擼袋熊

2021-01-11 騰訊網

《BBC野生動物雜誌》曾這樣評價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塔斯馬尼亞:它是澳洲自然生態保護最完善的地區。畢竟全島40%的面積被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覆蓋。這個澳大利亞大陸東南角240公裡外的離島,本身也被300餘個更小的離島包圍。

瑪麗亞島就是其中之一。它遠離一個大島,也遠離另一個更大的島——天生即是孤立的。而這種孤立,恰恰讓它成為了物種的諾亞方舟。這裡是動物學家和地質學家最想造訪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瑪麗亞島的野性,就是塔斯馬尼亞、甚至整個澳大利亞的野性

點擊播放 GIF 0.0M

為什麼去?

瑪麗亞島的原始居民是土著人Puthikwilayti,在超過40000年的時間裡,他們都是這片土地和周圍海域的守護者。1825年,50名罪犯被英國士兵帶到島上,成為英國人在澳大利亞設立的第一批流放站——達靈頓感化站(Darlington),歷史比亞瑟港(Port Arthur)更早。現在感化站的遺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澳大利亞11處流放世界遺產之一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座島和整個澳大利亞的命運一樣,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土著人消失了;但這座島和整個澳大利亞的命運又不完全一樣,這裡的物種得到了保護和繁衍。1972年,塔斯馬尼亞政府將瑪麗亞島開放成為國家公園。2013年開始,這裡又被當做「塔斯馬尼亞惡魔」的庇護所,在這裡能見到許多野生動物,有些可能是你這輩子唯一能看到的一次,是學界認證的「物種諾亞方舟」。

這裡還是全球地質學家最想造訪的地方之一,就算形成時間最晚的巖石(Painted Cliff)也早於恐龍出現前1億年,山洞內的鐘乳石像千層蛋糕的一樣,呈現出明亮的粉色、綠色、棕色和金色。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何抵達?

要想到達瑪麗亞島,可以選擇坐船或坐小飛機兩種方式。

從塔斯馬尼亞的首府霍巴特一路向北,沿著東海岸行駛1個小時,就到了位於小鎮Triabunna的輪渡碼頭,30分鐘抵達瑪麗亞島。

時間:每個月都不一樣,夏天9:00出發,冬天10:30出發,間隔1.5小時一趟。

票價:成人45澳幣/往返,7公斤以內行李免費運送,高於7公斤的按重量10澳幣起,自行車10澳幣/輛,獨木舟20澳幣/艘。

網址:https://encountermaria.com.au

至於乘坐小飛機,有專門的公司運營,從空中看塔州非常震撼。下了飛機後有不同時長和主題的徒步線路,還會包一頓海鮮大餐。但是建議有時間且需要節省開支的最好選擇坐船去。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住在監獄裡是一種什麼體驗?

下了船之後,每個人可以分配到一輛推車。我們把露營設備一股腦地扔了進去,開始向這座島上唯一的建築物走去。

瑪麗亞島共有兩段時間被作為流放站,在1825年至1832年間建造的三座建築都保留了下來,分別是糧食儲藏室,目前用作遊客中心;監獄,現在變成了青年旅社;最後是大壩,至今仍為周圍提供水源。而在1842年至1850年間建造的緩刑站,只剩下遺址了。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一些建築,那是19世紀末,義大利商人Diego Bernacchi陸續建起的釀酒廠、絲綢廠、水泥廠和木材廠。這裡曾因為這位義大利人風光一時,20世紀初時有數百名居民,而且還建有酒店。但到了1930年,受經濟大蕭條等因素的影響,島上的廠子全部倒閉。但他其中的一項事業被保留了下來——當年建的旅遊設施,為現在的我們提供了便利。

你可以選擇露營地,7澳元/人;也可以選擇舊監獄改建的青年旅館Maria Island Penitentiary Accommodation,44澳元/人起。

畢竟是監獄,空間非常狹小,條件也很一般,不要奢望還有獨立衛浴、廚房寬帶(PS:整個島我都沒搜到過信號),但勝在獨一無二的體驗感。

點擊播放 GIF 0.0M

動物!動物!動物!

無論以前有怎樣的宏圖大志,如今,在這座島上,人不再是主角。在這座沒有汽車、餐廳、商店、酒店和信號的荒島上,最動人的永遠是生命的氣息,以及死亡的氣息。

點擊播放 GIF 0.0M

01

點擊播放 GIF 0.0M

袋獾 Tasmanian devil

「塔斯馬尼亞惡魔」學名叫袋獾,1936年袋狼滅絕,它成為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惡魔」這個稱號是拜歐洲人所賜,這些剛剛登陸的殖民者總是在半夜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野獸叫聲,便以此冠名。在600年前,維多利亞省的袋獾因捕獵絕跡後,袋獾只存在於塔州一地。

「惡魔」熱愛乾燥的灌木和林地,咆哮和尖叫會暴露了它們的行蹤。它的體型類似小型犬,通體黑色,只在胸口處有一撮白毛。它的嗅覺十分敏銳,在被激怒或是受到驚嚇時,還會像臭鼬一樣放出臭氣。

點擊播放 GIF 0.0M

澳洲政府一直在為袋獾尋找保育地,與塔斯馬尼亞300多個離島相比,瑪麗亞島在大小、生態、權屬、安全上都是最佳選擇。2013年,第一批28隻健康的「惡魔」被放養到島上,如今已經繁衍到100多隻。原本無憂無慮生活在島上的袋貂、袋熊,也因為袋獾的出現被迫改變了習性。

如果不跟隨導遊去叢林中尋找「惡魔」,在露營地也有機會看到野生的袋獾。因為隨著旅行者的出現,一些「惡魔」也變得不再怕人,不但會來翻包搶食物,甚至會在晚上偷帳篷外的靴子。呃,還是要警惕它變成峨眉山的猴兒……

點擊播放 GIF 0.0M

02

點擊播放 GIF 0.0M

袋熊 Wombat

因為憨態可掬,袋熊其實比「惡魔」更出圈兒——什麼粑粑是方型的,奔跑速度堪比電動車等等。我個人認為,塔斯馬尼亞的搖籃山、費蓮達島和瑪麗亞島是觀察野生袋熊的前三名。在這裡,我不敢保證你能看到「惡魔」,但100%可以看到袋熊

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穴居哺乳動物,實在是太擅長挖洞了,我們看到了很多洞穴。母袋熊的育兒袋是朝後的,這樣它在挖洞時,寶寶才不會被迫吃到土。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03

點擊播放 GIF 0.0M

袋鼠 Kangaroo

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站起來比人高,是澳大利亞第二大袋鼠,它們是在1970年代被引入瑪麗亞島的,數量很多。當我和它們的距離小於2米時,它們才會不情不願地挪一下地方。畢竟是野生的,千萬不要餵它們。

點擊播放 GIF 0.0M

另外還可以看到很多小袋鼠,一種矮胖矮胖的叫Pademelon,只在塔州才有,還一種叫Bennetts Wallaby,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們比灰袋鼠更怕人。說實話,這兩種小袋鼠我經常搞混,放一起比較好對比,Wallaby更大,Pademelon長得比較尖嘴猴腮。

04

點擊播放 GIF 0.0M

巴倫角鵝 Cape Barren Goose

空氣中瀰漫的聒噪叫聲來自有著淺灰色羽毛、圓形黑斑點、黃喙粉腿的巴倫角鵝,它們飛行速度驚人,總是成雙成對出來「撒狗糧」。作為世界上最稀有的鵝類之一,它們在上世紀50年代瀕臨滅絕,如今數量已經超過了旅行者,至少在瑪麗亞島是這樣。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它像禿頂了……

05

點擊播放 GIF 0.0M

塔州綠水雞 Tasmanian native hen

4700年前,這種雞因為澳洲野狗和乾旱幾乎滅絕,現在只存在於塔州瑪麗亞島、布魯尼島等個別地方(我家後面的公園也有告示牌說有這種動物,但我從來沒見過)。當它們受到威脅時,奔跑時速可達50公裡。

06

點擊播放 GIF 0.0M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

除此之外,海洋生物也很多,海豚、鯨魚(座頭鯨和南露脊鯨)、海豹。

這裡還是觀鳥天堂,可以看到全塔州只有200隻的珍貴鷹類楔尾鷹Wedge-tailed eagle、第二大的鳥類白腹海雕White-bellied sea eagle、珍貴的黃端斑啄果鳥、黃臉吸蜜鳥,以及各種鸚鵡和海鳥。

點擊播放 GIF 0.0M

除了動物,還可以看石頭!

化石懸崖Fossil Cliffs最初形成於3.6億至5億年前。仔細看巖石上有很多生蠔化石深深嵌在其中,還有珊瑚、扇貝等等。

點擊播放 GIF 0.0M

彩繪懸崖Painted Cliffs是三疊紀的砂巖,它是由地下水滲透到已形成的砂巖中並留下痕跡的氧化鐵造成的。雖然這種巖石並不罕見,但如此大的規模還是很罕見的。這些懸崖距離達靈頓露營地步行需要2小時,且只在退潮前後會暴露出來。

海上洞穴 Sea Caves,這裡有鐘乳石,會呈現出紫色、綠色、粉色和橙色。

如果你想來這座物種方舟,可以抽5分鐘時間在網上簽署了一份倡議書:「我承諾尊重和保護瑪麗亞』居民』的皮毛和羽毛。袋獾,當你從我身邊走過時,我保證不會用自拍杆追你。袋鼠,我保證不會試圖去餵你。我保證不會留下垃圾或食物殘渣。」現在已經有近千人在這份倡議書上簽名,畢竟瑪麗亞島的野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塔斯馬尼亞、甚至整個澳大利亞的野性。

塔斯馬尼亞定製遊招募啦

霍巴特周邊三日遊

亞瑟港/費爾德山國家公園/MONA博物館/波諾朗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威靈頓山/卡斯卡德啤酒廠

亞瑟港一日歷史巡遊

布魯尼島兩日美食+海洋動物之旅

搖籃山兩日輕徒步之旅

塔州西部兩日曠野之旅

還有東海岸陽光之旅、皮划艇觀鴨嘴獸之旅、瑪麗亞島野生動物巡遊等定製線路!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網友熱議:植物保護受...
    虎撲12月5日訊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公開,保存有上萬種種子。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中國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內,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其中,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共82746份,佔中國種子植物物種總數的35.2%,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
  •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被稱為生物物種的「諾亞方舟」,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保存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共82746份。
  •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種子存放200年還能保持活力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
  • 被外國仿建的中國古鎮,保持明清風貌,被稱為中國的諾亞方舟
    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熟悉諾亞方舟。 聖經中記載的那條船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 在古代洪水中,它不僅拯救了諾亞的家人,而且還為地球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物種。 在中國西南地區,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健為縣有一個古鎮名為羅城古鎮,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梁亭街是古鎮的主要街道,俗稱「船街」。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人們無休止地相互廝殺、爭鬥、掠奪,人世間的暴力和罪惡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當上帝看到了這一切,他非常後悔當初自己造了人,對現在人類犯下的罪孽心裡更是十分的憂傷。上帝說:"我要將所造的人這些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消滅。"
  • 穿越地球上的「諾亞方舟」-諾亞方舟-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從遭遇塌方的「史迪威」公路撤回後,我們穿越中國最年輕的火山群,翻越被喻為地球上的「諾亞方舟」的高黎貢山。  最年輕火山上看到「明清」民居  我們「雪花啤酒」遠徵國境線的隊伍從塌方了的「史迪威」公路後撤之後,向著「史迪威」公路中國段的終點雲南省騰衝縣進發。在那裡,我們遇到了中國火山最密集、也是最年輕的火山群。
  • 《諾亞方舟》發新海報 神秘動物引物種起源大猜想
    《諾亞方舟歷險記》激萌版海報五個來自不同地域的史前萌物引猜想  搜狐娛樂訊 由歐洲頂級製作團隊傾力打造的《諾亞方舟漂流記》將於8月12日全國上映。  影片《諾亞方舟漂流記》裡的超萌動物不僅帶給觀眾一場充滿愛和勇氣的歡樂冒險之旅,還呈現給觀眾一個動物版的百科全書。讓那些史前動物,瀕臨滅絕,或已經消失在世界上動物重新回歸大眾的視野中,喚起觀眾對動物種類的好奇心。
  • 探尋諾亞方舟停靠地,船上的一塊木板讓人匪夷所思
    同時他也發現,人類之中有一位叫做諾亞的好人,耶和華神指示諾亞建造一艘方舟,並帶著他的妻子、兒子與兒媳婦,以及地球上的牲畜與鳥類且必須包括雌性與雄性,一起登上方舟以躲避這場洪水。記載中諾亞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這段故事分別被紀錄在《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以及伊斯蘭教的《古蘭經》。
  • 亞美尼亞,上帝的後花園,探秘諾亞方舟停靠地!
    據說這裡是諾亞方舟的停靠地,據說這裡擁有最後的伊甸園,據說這裡是上帝的神賜之地。這裡就是,外高加索小國,亞美尼亞。這座古老的教堂,因其珍寶室中收藏著挪亞方舟殘片、耶穌釘十字架時肋旁被刺的那根矛而聞名於世。由於這裡也是使徒教會的總堂和亞美尼亞宗主教駐地,又被稱為「亞美尼亞的梵蒂岡」。每年7月,世界各地的亞美尼亞信徒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儀式。
  • 諾亞從方舟裡不只放出了鴿子,還有烏鴉
    諾亞從方舟裡不只放出了鴿子,還有烏鴉「諾亞方舟」的故事出自《聖經·舊約》裡的《創世記》,但已是家喻戶曉的傳說。人類是亞當和夏娃的子孫,他們自然也背負著原罪來到人間。但諾亞與常人不同,他虔誠地追隨著上帝,上帝不忍心讓挪亞也死在這場洪水中。於是便偷偷地告訴諾亞,讓他準備一艘大船,把家人和世上的動物都帶上船,剩下的全看他們的造化了。不久之後,大雨如期而至,一連下了40天,洪水持續150天,陸地上的所有生物都死了,只有方舟上的物種存活了下來。上帝最終被諾亞一家人的虔誠所打動,於是便關上了天窗,不再降雨。
  •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真存在嗎?諾亞方舟停泊在哪裡?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諾亞方舟的停泊之處究竟在哪裡?在人類的歷史中,確實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中國有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聖經中有諾亞方舟。但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很有力的證據證明諾亞方舟真的存在過,估計它只是存在與傳說之中?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諾亞方舟在哪裡被發現?建築方舟的目的是什麼?
  •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當信仰和人性發生衝突
    諾亞作為正義之人被臨危受命,製造方舟保存不同物種,讓地球得以重生。諾亞一直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作為繼承人,他決心完成造物主給予的,讓他利用方舟維護地球無辜物種順利度過洪水毀滅罪惡這一個神聖的任務。然而造物主一直沒有出現,他的旨意也是不明顯的,需要參透,需要領悟,更玄乎的是,需要作出選擇。
  • 耗資150萬造方舟 楊宗福:我的「諾亞方舟」很成功
    在近百名觀眾的圍觀中,「中國諾亞方舟」從50米高的坡頂,磕磕碰碰地滾落到坡下的水塘中,球體多處凹陷,本該密封的艙門彈出,楊宗福本人也劃破了下巴(詳見今日本報A9版)。  但他卻說:「試驗非常成功。」  2008年雪災,萌生造方舟的想法  本報讀者對楊宗福應該不會陌生。
  • 諾亞方舟到底有沒有?船身的碎片就放在這裡!
    院內的珍寶室保存著長達1700年的聖物,其中包括羅馬軍隊中的百夫長朗基努斯刺穿了耶穌的胸膛的長矛,聖約翰雕刻的耶穌受難圖以及十字架,最值得一看的是這裡的「鎮店之寶」——諾亞方舟的碎片。聽著是不是有點血的呼啦的感覺?諾亞方舟上的碎片?諾亞方舟到底有沒有現在都沒人敢百分百確定,更別說方舟上的碎片。
  • 用鏡頭,他給動物打造出了現代的諾亞方舟
    他叫Joel Sartore,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過去八年來,他去了200多個動物園和水族館,給5000多種動物園裡的動物拍了肖像照他把這個項目稱為【The Photo Ark 影像方舟】 ,希望這些影像能像「諾亞方舟」一樣,拯救這些動物
  • 諾亞方舟找到了?科學家在土耳其冰川中,發現船隻碎片!
    在西方的書籍當中,曾經提到過一個龐大的建築物叫做諾亞方舟,在傳說當中,諾亞方舟的作用是來抵抗洪水,是村民們避難的場所,據說在古代,人類道德敗壞,上帝要滅絕所有可以會呼吸的生物,而諾亞為了保存物種,可以讓人類繼續延續下去,共同打造了一艘船叫做諾亞方舟。
  • 「人們對我說你們這裡發現了諾亞方舟,怎麼回事?是編造的吧?」
    因為從前發表的關於尋找諾亞方舟,確切地說是其遺址的考察資料,一說在亞拉臘山,一說在古東方的某些地方。而如今——關於諾亞方舟的傳說完全不是基督教誕生的地方,而是在地球的另一端。這聽起來很像尋找新大陸那樣神秘。要到某些地方去之前,應該到區政府徵得同意。我到區委會時沒有其他來訪者,區委會書記瓦西裡·斯捷潘諾維奇·奧赫洛普科夫很高興接待我。
  • 令澳洲人眼饞的「中國版諾亞方舟」,是坐落在樂山的羅城古鎮
    談到西方神話傳說中的「諾亞方舟」這個故事,我相信很多中國人也聽說過它,它主要談論的是一個大名叫諾亞的年輕人,他是在大地被破壞之前被摧毀的,這個家族和地球上的所有物種都放在一艘大船上,經過漫長的航行,他們終於避免了摧毀世界的洪水,以諾亞為首的世界最後一個文明足以繼續下去,儘管這顯然是一個不存在的神話
  • 生存第二天:諾亞方舟
    貝爺生存,諾亞方舟,大家可以在pe板裡頭,然後來下載摸索。然後挺有意思的,比如說你不是你不是在船上嗎?然後這個船就會變成一個諾亞方舟。反正我也搞不懂是什麼玩意兒。然後做成諾亞方舟之後,你就可以自己在諾亞方舟上有特別大的存放的限制,跟比兩個箱子存放限制的數量都要大。所以說這個還是很不錯的。如果這樣船上有很多你的東西,然後你把這張傳打掉之後,這些東西就會消失。
  • 廣西啟動「動物諾亞方舟」計劃 建立種質基因庫
    為防止廣西特有的動物因天災人禍滅絕,廣西科學家於2004年啟動「動物諾亞方舟」計劃,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為這些動物一一建立種質基因庫。即使有朝一日它們在地球上絕跡,打開「方舟」,它們又將重生,繼續繁衍生息,造福人類。  這個「動物諾亞方舟」由廣西科學院的中國-東協生物技術合作研發中心打造,名為「廣西特色動物種質基因資源保護技術平臺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