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億「深圳都市圈」已來,東莞臨深重頭鎮中誰才是價值高地?

2020-12-14 常平樓探

1、加速深圳都市圈建設,東莞成為深圳外溢首站

2020年,東莞再次引起矚目。上個月由發改委編寫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9》正式出版,提速「深圳都市圈」的發展建設,超4萬億GDP的「深圳都市圈」首度亮相。

東莞、惠州、河源、汕尾市被納入深圳都市圈範圍。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從深圳都市圈的地圖中可以看出,東莞是與深圳融合度最深的城市,佔據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並且與其他三個城市相比,東莞的GDP總值排在首位,實屬深圳都市圈中的價值高地。東莞作為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區域,有著磅礴的經濟實力,是深圳資源外溢的「首選人」。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自從深圳特區建設以來,深圳的常住人口和GDP飛速增長,同時人均面積日益縮小。

深圳即使在經過歷史3次的擴容下,目前的土地資源依舊處於一個緊缺的狀態,從而導致深圳龐大的購房需求外溢,東莞首先承接的便是深圳的住房需求

圖片來源:深圳市統計局

2、東莞東部 「中心資產」 價值高地

東莞目前被分為6大片區,分別是松山湖片區、濱海片區、水鄉片區、臨深片區、城區片區,以及東部產業園片區

東部產業園片區是東莞的心腹所處之地,松山湖外溢的輻射對象。

圖片來源:東莞六大片區劃分示意圖

其中常平被定位為東部產業園片區中心,政府已計劃投入 730 億打造東部中心。

常平也是東部產業園片區中DGP最高的城鎮,在東莞全市排名第7,與松山湖片區的寮步、大朗相當。

GDP象徵著一座城市的經濟實力,被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深圳」GDP一直名列前茅,深圳的房價上升趨勢也很好的演練了DGP對一座城市的影響。

圖片來源:2019年東莞鎮街GDP及房價排

然而常平的房價在東莞排名第26位,GDP與房價倒掛,屬於名副其實的「價值高地,房價窪地」。如今寮步、大朗都統統突破「3」字頭,常平還是「2」字頭,僅1/2松山湖房價,發展潛力巨大。

3、雙TOD落地常平 引爆區域升級

近年來,TOD綜合體在深圳多區開花,並順利進軍光明、坪山等,成為深圳樓市重要的「風口」。

東莞作為深圳外溢首站,受其利好輻射,2020年東莞重點工作中提出打造5大TOD項目,其中常平就佔了兩個,分別是東莞東站站場TOD項目、常平站TOD「香港城」項目。

其中「香港城」TOD規劃將參照香港太古城模式打造高端社區,並圍繞雙TOD建立中心樞紐板塊。

軌道+物業」未來將吸引著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匯聚成東部片區的生活、消費中心,將是區域價值迅猛的催化劑。

4、4軌道3大高速 1小時「深圳圈」

路通財通,定鼎常平東部中心地位。

常平是東莞軌道發展最早的區域之一,1997年規模最大的京九鐵路便在常平設站。

那時的常平鐵路口岸是連接大陸和香港最大的「關口」,比現在的深圳口岸還繁華。所以常平的香港人、深圳人特別多。

常平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兩個大型火車樞紐站和國家一類鐵路口岸的鎮街,也是全東莞軌道站點最多的鎮區之一,實力不容小覷。

目前已開通的莞惠城軌、京九鐵路、廣深鐵路、廣梅汕鐵路,及東莞地鐵3號線(規劃中),在常平共規劃了6個站點

城軌2站到松山湖,5站到西平;

廣深鐵路1站到廣州,2站到深圳

京九鐵路一站即可抵達香港紅磡;

地鐵R3號線(規劃中)換乘深圳11號線直通福田

圖片來源:從莞深高速與潮莞高速實拍圖

從莞深高速、潮莞高速、番莞高速等「黃金通道」串聯,將常平與深圳的距離迅速拉近。

若從常平自駕出發,過黃江就到深圳了,車程不到1小時,加速莞深同城生活,也加速承接深圳的資源外溢。

東莞東部中心,GDP價值高地,雙TOD中心樞紐,4軌道3大高速輕鬆實現1小時「深圳圈」,臨深置業當選東部「中心資產」。

相關焦點

  • 都市圈光環 東莞臨深片區樓市火了?
    東莞和惠州的「臨深片區」一直是深圳投資者關注的地方,加上近期都市圈的話題也列入日程,似乎讓更多人關注到這裡。不過,市場似乎對東莞的討論更為熱烈,那麼東莞樓市正發生什麼樣的改變?看好未來交通接駁東莞的長安鎮、塘廈鎮、鳳崗鎮和惠州市的惠陽區、大亞灣等區域是房地產語境中的「臨深片區」,吸納了很多來自深圳的外溢需求。如果以房價作為比較,東莞臨深片區的房價要遠遠高於大亞灣和惠陽。
  • 深圳破局跨市軌道交通 地鐵直通東莞、惠州有了時間表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都市圈將成為一大關鍵抓手。在深圳都市圈中,深莞惠三地的GDP相加已超過4萬億,約佔廣東省的38%。在軌道交通加速一體化的預期下,深圳都市圈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地鐵將連通深莞惠  深莞惠之間幾條跨市地鐵早有風聲,卻幾經波折,遲遲未有真正的突破。
  • 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來了 東莞南部9鎮「擴入」深圳
    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來了,東莞南部9鎮「擴入」深圳,1至2年內這三條地鐵線有大動作! 摘要 【重磅!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來了 東莞南部9鎮「擴入」深圳】昨日晚間,《東莞日報》發布消息,東莞市委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東莞南部臨深的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9鎮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區,探索與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 顧洪波:臨深強勢崛起,惠州就是下一個東莞!
    深圳,現在變成大灣區的經濟「老大」,跟著深圳混的,比如東莞,GDP今年很快就要破1萬億,相當於內地的一個省會城市; 東莞能發展這麼迅速,就是因為抱深圳的大腿。所以,深汕合作區的成功經驗也決定了深圳必然會繼續擴容。
  • 深圳的大禮包!東莞、惠州最大機遇來了……
    這份規劃中除了加快深圳航空、陸港、高速公路建設之外,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尤其令人矚目,對於東莞惠州的臨深片區意義重大。其中最大的看點是:1、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
  • 中國10大都市圈發展潛力排名,第4-10名分別是誰?
    深莞惠都市圈由深圳、東莞、惠州3市組成,面積1.58萬平方公裡,1990-2018年常住人口從575萬增至2625萬,GDP從301億元增至3.7萬億元。深圳市自2015年已連續4年人口增量在50萬以上,冠絕全國;2018年GDP達2.4萬億元,且近3年仍以年均8.5%高速增長。改革開放後,深圳的奇蹟發展部分受益於方便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資與產業轉移。
  • 從深圳都市圈到生活圈,為什麼惠州大亞灣區、惠陽區坐享紅利
    但從長遠來看,惠州各個維度的潛力,都不輸於東莞,且就投資置業的角度來說,還優於東莞。  從深圳都市圈構想中可以看到,在構建協同發展機制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優化資源配置,以解決深圳地小、承載力有限,以及周邊城市發展力不足等問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惠州肯定是最佳選擇。
  • 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來了,東莞南部9鎮「擴入」深圳,1至2...
    昨日晚間,《東莞日報》發布消息,東莞市委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東莞南部臨深的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9鎮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區,探索與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 深職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鄧志旺:買臨深房 至少要看五年
    首先,深圳GDP總量大但面積狹小、人口眾多,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超過2.2萬億元,因而深圳產業、人口的外溢需求強,這就為推動都市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次,深圳、東莞、惠州在歷史上本為一家,三個城市擁有相似的文化認同;再次,深莞惠三城的財力、物力總體而言比較雄厚,在投入一定的資金建設基礎設施方面較有優勢,有利於實現交通一體化。
  • 深圳都市圈:「小變化」與「大猜想」
    這份《建議》當中,關於深圳都市圈提及成員的一個小小變化引起注意:從深莞惠3市,擴至深莞惠河汕5市。與此同時,在前有粵港澳大灣區的「1小時交通圈」背景下,深圳提出加密交通網絡建設,與周邊城市構建「半小時交通圈」。世界級「City 5」的猜想「深圳要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攜手共建世界級城市群。」這是《建議》中,關於加快深圳都市圈建設的大主題。
  • 2019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出爐:榜首去年GDP達9.1萬億
    No.3 深莞惠都市圈:年輕移民的創業天堂,經濟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併東莞?  No.3 深莞惠都市圈:年輕移民的創業天堂,經濟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併東莞?  深莞惠都市圈人口和經濟高速增長,「前店後廠」產業梯次轉移,是年輕移民的創業天堂。深莞惠都市圈由深圳、東莞、惠州3市組成,面積1.58萬平方公裡,1990-2018年常住人口從575萬增至2625萬,GDP從301億元增至3.7萬億元。
  • 特區40年:從老惠陽地區到深圳都市圈,深莞惠一體化再出發
    4萬億級的「大深圳」都市圈浮出水面。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多條與深莞惠有關的城際獲批,包括深惠城際、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深大城際等。加上贛深高鐵、廣汕高鐵預計分別於明年和後年建成通車,屆時深莞惠河汕5市可實現1小時內互通,軌道上的深圳都市圈同城化將漸行漸近。
  • 這個臨深紅盤給出答案!
    這個臨深紅盤給出答案!)他根據6月12日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的文章內容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原文章中強調,深圳都市圈不是尋求行政區劃上的擴容,而是藉助飛地經濟、同城化、經濟圈,做大做強自己的統籌範圍。因此,曾老師認為深圳的擴權可能性是大於深圳的擴容可能性的,而鳳崗三面環深圳的優越地理位置與雄厚的產業基礎,區域均價僅在3萬左右,在將來其價值將不可估量。
  • 那個深圳斥巨資的深汕高鐵,將換來4500萬人口的超級都市圈?
    02兄弟攜手參與雙區建設,特區萬億版圖再升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指出,深圳產業外溢的核心還是都市圈的融合,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以單個城市求發展這樣的狹隘思想來看問題,而是要把都市圈發展當作一個群體發展來看待
  • 超級都市圈來了!深圳10、14、11、22號線將延伸至東莞、惠州
    本次文件主要圍繞深圳市航空交通發展試點工作開展,包括深圳建設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等多個方面。而其中最大的看點便是「都市圈軌道交通」,深莞惠地鐵獲得通過。不僅如此,這次還明確了開工時間表。
  • 東莞:深圳外環高速通車助力,清溪加速融入灣區都市圈
    2020年12月29日,廣東省重點工程——深圳外環高速(包含東莞段)順利開通,作為臨深重鎮的清溪,直接拉近與深圳之間的時空距離,讓清溪深入融入深圳一小時經濟圈,有利於承接深圳優質產業外溢,加快推動清溪實現高質量發展。
  • 中國真正的超級都市圈來了!穗莞深地鐵將連通,深圳周邊都沸騰了...
    文件顯示:預期成果方面: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啟動建設。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
  • 都市圈破局!硬核「4+3」模式,才是深圳人「嚮往的生活」
    熱搜截圖那麼,有著濃濃向海情結的深圳人,究竟該如何實現他們「嚮往的生活」呢?都市圈來襲,深圳海岸線向東「延伸」或許這個答案可以從「深圳都市圈」中找到。今年上半年,深圳、廣東,乃至國家等官方層面先後推出相關報告及措施,指明要建立「深圳都市圈」,並將東莞、惠州、河源、汕尾納入其中。
  • 如何低成本留在深圳:安家東莞等臨深地區,已成為一種趨勢
    「別做夢了,留下才是深圳人!」「來了深圳就是給深圳房東打工的人。」「深圳掙錢深圳花,兩手空空回老家,告別父母再出發。」而深圳人,也在想辦法,比如「活在深圳,生活不在深圳。」隨著深圳城際交通的飛速發展,臨深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配套也在不斷完善,這些都對「深漂」一族提供了「留在深圳」的契機。「深漂」雙城人:奮鬥在深圳,生活在臨深在東莞的臨深區域,停滿大量的粵B牌轎車,早高峰期間人流也幾乎全部湧向深圳方向。
  • 任澤平:從城鎮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深莞惠都市圈由深圳、東莞、惠州3市組成,面積1.58萬平方公裡,1990-2018年常住人口從575萬增至2625萬,GDP從301億元增至3.7萬億元。深圳市自2015年已連續4年人口增量在50萬以上,冠絕全國;2018年GDP達2.4萬億元,且近3年仍以年均8.5%高速增長。改革開放後,深圳的奇蹟發展部分受益於方便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資與產業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