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姚代鳳 通訊員 何銀生 羅倩
12月14日,走進位於州城學院路的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種子處理室工作人員正在處理剛收到的白朮種子。
工作人員從數千粒種子中精挑細選,留下顆粒飽滿、新鮮、有光澤、沒有病蟲害的優良種子,然後乾燥、包裝、編碼,再經過緩衝車間存入低溫庫。這是今年入庫的第1810份種子。這些白朮種,將在此開始幾十年的沉睡之旅。
「這裡就是我省首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也是全國繼國家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北京)、華南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廣州)、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之後,建立的又一個專業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育種與資源研究室主任張美德介紹。
全省第一個專業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為何落戶恩施?意義何在?建設如何?未來怎樣?記者就此深入探訪。
藥用植物資源保存成難題
「我省中藥資源非常豐富,種類達4000種,位居全國第五。恩施州特色資源尤為豐富,佔全省三分之二。」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劉翠君介紹。
我州道地藥材較多,主要有紫油厚樸、板橋黨參、利川黃連、巴東獨活、鹹豐雞腿白朮、來鳳藤茶以及貝母、竹節參等,還有江邊一碗水、七葉一枝花、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等名貴中藥材,素有「華中藥庫」之稱。
近年來,中藥材已成為我州重要支柱產業。我州將生物醫藥作為四大產業集群之一來建設,推動恩施綠色發展。
「全省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較為滯後,目前依託華中藥用植物園遷地保護藥用植物1600餘種,僅佔全省藥用植物的43.7%。」劉翠君對此表示擔憂。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200個特有物種消失,有的已瀕臨滅絕,一些藥用植物資源急劇減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變化,藥用植物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
劉翠君介紹,中藥野生資源因掠奪式開發導致眾多物種滅絕,地方栽培品種也因新品種推廣導致基因丟失,而地方種和野生種常常是抗逆性、豐產性等優良品質的來源。
「因此,建立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保存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中藥種質資源,促進華中地區中醫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守護『華中藥庫』之源,勢在必行。」劉翠君表示。
打造華中地區種質資源庫
如何有效保存藥用植物種質資源?
研究人員深知,種質庫是當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
「作為華中地區專門從事中藥材研究、開發和利用的科研機構,我們應義不容辭地扛起全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護這份責任!」劉翠君表示。
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以恩施藥用植物資源為基礎,以行業優勢為底氣,以高素質專業人才為保障,於2018年2月申請建立「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
通過近兩年建設,已建成一間中期庫、一間短期庫、一個緩衝間、「雙十五」乾燥間,以及一座600多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目前,已基本完成基礎建設。
種質庫立足湖北,面向華中地區,開展野生、栽培、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收集、保存等,以種子保存為主,兼顧其他形式遺傳材料保存,可容納藥用植物種質資源3萬份。
「通過種質庫可以有效保護我省90%以上的藥用植物資源。同時,對於部分無法在常規種質庫中長期保存的不耐受脫水和低溫的頑拗性種子,利用研究所現有的華中藥用植物園進行活體保存。」張美德介紹。
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還出臺了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搜集規範、入庫規範、安全衛生、檔案管理、種質資源圃管理人員培訓及考核等五項管理制度,規範藥用植物種質庫管理。
利用科技手段實現安全保存
種質庫,是一個個物種延續的希望。
作為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種質資源庫就是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
走進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的乾燥間和低溫庫,映入眼帘的,是室外牆上控制系統顯示的各種監測數據。
「短期庫的種子主要供鑑定、研究、分發材料用,屬臨時保存,可保存5至10年。中期庫種子可保存15至20年。」研究員劉海華介紹短期庫與中期庫功能。
進入中期庫要經過兩道大門。打開第一道大門,明顯感覺溫度偏低,這裡存放著部分種子。打開第二道門時,只見陳列架上,整齊分類排列著各種藥用植物種子,每袋上面都有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種子的品種、採集時間、地點、海拔、數量等信息。」種子處理室工作人員說。
為發掘和收集各種藥用植物種子,種質資源庫主要利用藥業植物園體系和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等資源平臺徵集。研究人員還不定期到野外採集藥用植物種子。
「接收種質前先要對照種質資料庫查找,避免同一種質重複貯存。」劉海華介紹,「採集回來後,需進行清選、活力檢測、乾燥脫水等入庫保存前處理,然後密封包裝入庫。同時,將種子信息輸入計算機資料庫。」
研究人員介紹,種質資源庫除具有保存功能外,還具有科研價值。篩選優良種質,選育新品種;解決品種退化,有效保障栽培類道地藥材質量;保護瀕危資源,促進可持續利用。
「持續開展藥用植物種質材料系統性徵集,強化種質資源庫信息管理系統和資料庫建設,加大種質鑑定評價等方面研究;通過打造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分類鑑定評價、種質保存研究和種質資源持續利用的技術體系和科研平臺,爭取『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落戶恩施,助力恩施州和全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描繪未來,劉翠君眼裡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