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藥用植物園、國家基因庫共建藥用植物資料庫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在廣西南寧市東郊,有一座別具幽趣的「後花園」——廣西藥用植物園。這裡遍植碧樹芳草、奇花異果,兼有拱廊藤架、小橋流水,遊人徜徉其間,或觀賞宜人美景,或記錄花間笑容,或釋放好奇心,探索植物王國的奇妙。

聽名字就知道,這座園林的主角是藥用植物。它不僅有4A級景區的超高顏值,還有顯赫的「江湖地位」和產業價值,早在1959年便已落成,2011年由「金氏世界紀錄」正式認證為世界「最大的藥用植物園」,據悉,這也是該領域首個金氏世界紀錄。

廣西藥用植物園(圖片來源:廣西藥用植物園)

多維的保育基地,3D的《本草綱目》

廣西有著「天然藥庫」的美譽,廣西藥用植物園(簡稱「藥園」)聚其菁華,成為全球最大的藥用植物遷地保護基地。藥園圍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藥用植物保育學學科,建成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藥用植物資源保育體系,以活體、離體、種子、基因、餾分、標本等多種形式,保存藥用植物物種11161種,包括100多個珍稀瀕危物種,從大家都聽過但沒見過的兩面針、板藍根,到自帶武俠光環的斷腸草、見血封喉;從提取消炎藥黃連素的黃藤,到去溼止痢的無憂花;從廣西特產的苦丁茶、桄榔樹,到從國外引種成功的檀香、印度兒茶;從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桫欏,再到「植物界的大熊貓」金花茶,都能從這裡找到蹤跡。

在藥用動植物資源的收集、保育、展示、研究、利用、科普教育之中,廣西藥用植物園踐行「振興新中藥」的使命,形成「以資源保護促進科學研究、以科學研究引領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鞏固資源保護」的發展模式。

從傳統醫藥採集到藥用植物4.0時代

60年來,隨著祖國的繁榮富強,廣西藥用植物園逐步從篳路藍縷的「廣西藥物試驗場」,成長為種植面積最大、保存藥用植物品種最多的專業性藥用植物園。源遠流長的中醫藥,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革故鼎新,並在基因組學、生物大數據、及生物合成技術的激發之下,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藥園主任、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藥園黨委書記繆劍華曾用「1.0到4.0」來闡述藥用植物研究的發展——

1.0:人類認識植物、採摘植物並直接使用;

2.0:在1.0的基礎上,製造功能植物,即人工馴化藥用植物種植後提取有效成分使用;

3.0:進一步了解藥用植物功能和組分,加工後提高產量和純度;

4.0:了解藥用植物、物種與藥效之間的作用機制,研究藥用植物的各種組學之間的關係,包括組學與組學、組學與形態、組學與生態、組學與藥效等。

在當前的「藥用植物4.0時代」,利用生命科學前沿技術搭建藥用植物育種平臺和精準藥效篩選平臺,可實現快速繁育高產、高效、穩定的優質品種,使藥用植物研究實現標準化、精準化。

資源數位化,「藥園」謀宏篇

藥用植物4.0時代的開啟,其宏觀背景是生命科學大數據時代的如日中天。正是基因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精準醫學的起飛,將組學這一先進科研工具帶入了包括中醫藥在內的生物醫藥研究領域。通過基因測序和大數據技術,對藥用植物的遺傳信息進行深入解讀、永久保存和持續挖掘,可深入揭示物種與藥效的作用機制,推動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基因合成技術也將為藥物有效成分的生產方式帶來質的飛躍。

新時代的需求和機遇,以及促進我國生物遺傳資源保護利用、推動科研探索和經濟繁榮、助力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共同使命,使廣西藥用植物園與國家基因庫(簡稱「國庫」)成為了並肩同行的夥伴。

國家基因庫(圖片來源:國家基因庫)

12月18日,在廣西藥用植物園建園60周年之際,健康中國與藥用植物園建設學術論壇隆重舉行,國家基因庫主任王韌博士應邀出席,並與繆劍華書記共同見證了「萬種藥用植物資料庫啟用儀式」。

萬種藥用植物資料庫啟用儀式(圖片來源:新華社)

雙方將合作搭建藥用植物資源採集及數據挖掘平臺,共同籌建國家藥用植物資源基因庫,推動藥用植物資源及其關聯數據的轉化應用;同時,在藥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產業應用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及合作,助力全球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目前,首批共計1000個藥用植物物種的組學數據已錄入萬種藥用植物資料庫。雙方將齊心協力,將這一資料庫建成全球藥用植物資源種類最多、信息最全、具有國際領先科研水平的藥用植物數據中心。

萬種藥用植物資料庫(圖片來源:國家基因庫)

在健康中國與藥用植物園建設學術論壇上,王韌主任作《植物遺傳資源保存從種子庫到信息庫的跨越》報告。他指出,傳統的植物遺傳資源保存主要依靠種子庫來進行,而基於快速發展的基因測序技術,國家基因庫開創了「存」(生物遺傳資源存儲)與「讀」(生物遺傳信息讀取)貫穿聯動的新模式,在以生物樣本庫保藏植物樣本的同時,以生物信息資料庫存儲其基因數據。在這一模式下建立的「數位化基因庫」,不僅有利於實現藥用植物物種的低成本、快速和準確鑑定,還能實現生物遺傳資源的永久保藏和可持續利用,便於科研人員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入挖掘生物遺傳信息,加速精準育種的發展。

藥園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藥用植物資源,而國庫作為我國首個獲批籌建的國家級綜合性基因庫,建立了全球領先的數位化平臺和DNA合成平臺,其打造的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在數據整合、管理及共享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的背景之下,雙方開展合作,將更利於將藥用植物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基因科技創新為我國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

尾聲

60年日來月往,歲月變遷。神農精神在心中薪火相傳,藥用植物在園內枯榮有繼,基因密碼的破譯也將使這些物種以數據的形式長存不滅。藥園與國庫相信,建設中的藥用植物資料庫將大有可為。隨著疾病與健康的奧秘逐漸揭示,安樂長壽的願望也離我們越來越近。利用大自然以百草饋贈給人類的珍寶,基因科技將在下一個60年創造出怎樣的全新奇蹟?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廣西藥用植物園簡介
    (四)資源保護    廣西藥用植物園是廣西唯一從事中草藥引種、馴化、保存和栽培研究的科研單位,目前已引種栽培藥用植物4000多種,保存藥用植物臘葉標本12000多份,藥材和浸泡標本2000多份,藥用植物圖片10000多份,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種植藥用植物品種最多的專業性藥用植物園,被譽為「亞洲第一藥園」。
  • 廣西藥用植物園獲世界最大藥用植物園吉尼斯紀錄證書
    12月9日,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在廣西南寧誕生。廣西藥用植物園申報金氏世界紀錄成功,獲得世界最大的藥用植物園吉尼斯紀錄證書。當天,由英國吉尼斯總部派來的認證官吳曉紅女士親自到南寧現場認證,不管其園內種植面積還是保存藥用植物品種,都是世界「最」字輩,這兩個指標均符合吉尼斯標準。據悉,這也是該領域首個金氏世界紀錄。
  • 健康中國與藥用植物園建設學術論壇 在廣西舉行
    廣西藥用植物園迎來60周年華誕喜慶之際,健康中國與藥用植物園建設學術論壇暨2019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中國藥學會中藥資源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年會於12月17—2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舉行。
  • 「最大的藥用植物園」藥用植物活體保存數逾7400種
    」的廣西藥用植物園,經過幾年集中建設,園區內藥用植物物種活體保存數增加到7400多種。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介紹,藥園剛開始建設時,園內保存的藥用植物活體物種只有2500多種,以後年年增長,截至2012年底廣西藥用植物園物種保存已達到282科1773屬7400多種,其中珍稀瀕危藥用植物710種。中醫藥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地位,但傳統中醫藥所依託的藥用動植物資源近年來退化趨勢十分嚴重。
  • 八桂學者的廣西藥用植物園情懷
    廣西藥用植物園就像這句民諺一樣,它的花香吸引著千裡之外的王喜軍教授。在2001年左右,王喜軍教授遇見了時任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的繆劍華博士,與廣西藥用植物園的第一次結識。王喜軍教授說,最初對廣西藥用植物園的了解,是在一次埃及的植物藥國際會議上。他聽聞在廣西有一個面積非常大、種植品種非常多的藥用植物園。
  • 記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
    青山綠水之間,保存著1萬多種藥用植物物種。2011年,這座廣西藥用植物園,以物種保存數量最多和保存面積最大獲得「最大的藥用植物園」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7月中旬的一天,在廣西藥用植物園保育中心,繆劍華正和他的團隊進行瀕危藥用植物的保育繁殖。「我們保護了大量瀕危物種,並實現快速繁育,很多物種由原來的瀕危到今天的不瀕危甚至到豐富。」
  • 在新起點上創造新業績——記優秀軍轉幹部、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
    對於繆劍華來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看到廣西藥用植物園的快速發展。  如今的廣西藥用植物園固定資產比2000年底增值近億元,廣西中藥材良種繁育人才「小高地」、博士後工作站、西南瀕危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後落戶藥用植物園。目前,廣西藥用植物園在園區面積、藥用植物品種、科技含量、科研成果等20多項評價指標中,綜合排名居亞洲同類行業第一名。
  • 守護「華中藥庫」之源 探訪湖北首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
    「這裡就是我省首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也是全國繼國家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北京)、華南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廣州)、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之後,建立的又一個專業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育種與資源研究室主任張美德介紹。全省第一個專業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為何落戶恩施?意義何在?建設如何?未來怎樣?記者就此深入探訪。
  • 廣西:藥用植物園舉辦俄羅斯國花展
    中國園林網5月21日消息:近日,廣西藥用植物園湖心島上的10多畝5種顏色的向日葵,迎著夏日的驕陽競相綻放,放眼望去美不勝收。廣西藥用植物園坐落在距南寧市區8公裡的東郊山巒,佔地200多萬平方米,是集遊覽、科研、教學和生產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地,於2011年獲得「世界最大藥用植物園」吉尼斯紀錄。植物園自2011年開始實施改造升級項目,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具有蟬鳴蛙叫生態之美、科學典雅書卷之氣、曲徑通幽古樸之美的專業性藥用植物園日臻完善。
  • 寮國衛生部官員到訪中國廣西藥用植物園 將編研寮國藥典
    慄平 攝   中新網南寧3月14日電(記者 楊陳)寮國衛生部食品藥品司司長宋塔維·佔維頌彌一行,14日到訪世界最大藥用植物園——中國廣西藥用植物園,就共同編研《寮國本草藥典》、《寮國藥用植物名錄》、《寮國藥用植物圖譜》三本典籍,推進傳統醫藥合作,進行了交流。
  • 江蘇長江藥用植物園舉行開工慶典
    中國園林網11月17日消息:總投資6億元的江蘇長江藥用植物園昨日上午舉行隆重的開工慶典,這標誌著我市生態觀光農業躍上新臺階,長江藥用植物事業步入新裡程。
  • 亞洲第一藥用植物園,遊客傻眼,5000多種植物沒幾個認識
    進入冬季後,很多北方都早已開始供暖了,南寧卻還是四季如春,整座城市被茂盛的植物包圍著,用「半城綠樹半城樓」這句話形容南寧再合適不過了。廣西藥用植物園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廂竹大道,創建於1959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二十一個大型植物園之一。建園52年來,廣西藥用植物園共收集和保存活體藥用植物品種5600多種,其中珍稀瀕危藥用植物100多種。
  • ——記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
    從一名軍轉幹部到博士並成為研究生導師,從一名門外漢到藥用植物領域的專家,廣西科學院副院長、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用自己的努力,以軍人的堅忍,完成了人生與職業的「華麗」轉身。 2000年,38歲的繆劍華轉業後,被安排到當時的北海市體委當副主任。一年後,他毛遂自薦,希望能調到廣西藥用植物園工作。「我要在新的起點上創造新的業績。」繆劍華說。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三峽藥用植物園揭牌成立
    10月10日,三峽藥用植物園在南津關大峽谷景區北門正式掛牌,出席此次掛牌儀式的嘉賓有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李修平,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潤明,國家藥用植物資源中心主任張本剛,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龍春林,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站長鄭聯合,夷陵區副區長孫玉林,夷陵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旭春等領導和專家。
  • 全球最大藥用植物園擬在柬建藥材種植基地 推廣傳統中醫學
    信息 全球最大藥用植物園擬在柬建藥材種植基地 推廣傳統中醫學 2016-08-26 16:30: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 遊藥用植物園,享受免票,看蛺蝶戀
    自從上周得知2020「冬遊廣西」優惠政策:全國各地遊客在廣西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遊覽的,廣西區外遊客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享受免首道門]票的優惠(以上門票不含溫泉、遊樂園和景區內索道、遊覽車、遊船等其他特許經營性項目) ,廣西區內遊客享受門門票掛牌價5折優惠。
  • 想不到南寧有一座世界級的藥用植物園,好比一部立體《本草綱目》
    廣西藥用植物園,它位於南寧市廂竹大道旁,它建於1959年,佔地面積200多萬平方米。它是中國對外(國際)開放的21個大型植物園之一,也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藥用植物園之一。它在2011年的時候,以物種保存數量和佔地面積最大而被英國吉尼斯總部認證為世界「最大的藥用植物園」。人們都說,這裡是立體的《本草綱目》,也是遊樂休閒的好地方,更是增長見識的好去處。
  • 廣西藥用植物園向寮國衛生部交付《寮國草藥典》書稿
    黃媛 攝中新網南寧1月4日電(黃媛 劉凡 楊陳)記者4日從廣西藥用植物園獲悉,正在寮國進行訪問的該園代表團一行,已向寮國衛生部正式交付受該國政府委託編寫的《寮國草藥典》書稿,該書也是寮國首部草藥典。1月3日至4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率領的代表團訪問寮國,並與寮國衛生部、寮國傳統醫藥研究院等相關負責人一同參加了《寮國草藥典》書稿交稿儀式。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左)向寮國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卡馮?弗塔沃(右)交付《寮國草藥典》書稿。
  • 澳門的後花園有個藥用植物保育區
    在保留原有生境特性及原生植物的前提下,又引入多樣化的藥用植物,成為澳門自然生態保護的重要場所。一、香花葯用植物展示區植有多種芳香類或觀花類的藥用植物如桂花、含笑、清香木、九裡香及射乾等,帶給遊人嗅覺感官的體驗。
  • 南寧十大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揭曉,廣西藥用植物園、九曲灣溫泉度假村等景區上榜
    據悉,2017年國家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建成15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南寧是15個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之一。《報告》提出,南寧市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豐富,主要中醫藥健康旅遊景區有廣西藥用植物園、九曲灣溫泉養生度假區、西津溼地生態公園、鼓鳴寨養生度假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