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博物館恢復開館的公告

2020-12-24 騰訊網

經自貢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批准,自貢恐龍博物館自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開館。

一、恢復開館時間及區域

1、恢復開館時間:2020年3月13日起,每日08:30—16:30。16:00停止入館。

2、暫不開放區域和項目:主展館一樓臨展廳,球幕影院,園區內部分互動項目,遊客服務中心商場、茶吧、恐龍餐廳。

二、參觀須知

1、疫情防控期間,我館不提供現場購票服務。請觀眾提前在攜程網、去哪兒網、同程網、美團網、途牛網、驢媽媽網、飛豬網等網站購票,免票群體也需到以上網站訂購0元門票,掃碼入館。

2、觀眾入館前需掃碼填報個人信息,並檢測體溫。

3、為了您的身體健康,疫情防控期間請自覺佩帶口罩,未佩戴口罩者謝絕入館。參觀時請保持人與人的間距1.5米以上。

4、疫情防控期間,暫停人工講解服務,觀眾可使用微信語音講解導覽。

5、我館在疫情防控期間將採取限流措施:全天接待量不超過1500人(08:30—12:00不超過500人,12:00—16:00不超過1000人),園內瞬時流量不超過500人。

6、門票價格按我館官網公示價格執行。

以上開閉館時間、開放區域、開放項目、限流措施將視疫情防控進展進行調整,並另行公告。

感謝您對自貢恐龍博物館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祝您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自貢恐龍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自貢市恐龍博物館將於明日開館啦
    自貢市恐龍博物館將於明日開館啦 2020-03-12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自貢恐龍博物館迎來恢復開放後首個周末 周六共接待遊客243人次
    恐龍博物館 攝影 廖志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廖志全 楊夢婧):在經歷了49天的閉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於3月13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3月14日上午9時許,自貢恐龍博物館迎來了當天的首批遊客——來自本市的一家三口,在經過體溫監測、健康登記、掃描二維碼驗票等一系列流程後,一家人順利地走進了博物館。
  • 自貢恐龍博物館恢復開放 未佩戴口罩的遊客將謝絕入館
    3月1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該館自3月13日起恢復開放,全天接待量不超過1500人,提倡入園遊客保持間距1.5米以上,未佩戴口罩的遊客將謝絕入館。恢復開館後,每日08:30—12:00接待量不超過500人,12:00—16:00不超過1000人,園內瞬時流量不超過500人。遊客入園參觀時間為每日08:30—16:30,16:00停止入館。入館前,所有遊客均需填報個人信息,並接受體溫檢測。
  • 全國網媒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圖)
    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臺灣網肖靖璇攝)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自貢訊(記者肖靖璇)26日上午,全國網媒記者團成員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參訪。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裡。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亞洲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1987年建成開館,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億年~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國家地理》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不用到自貢看恐龍,亞洲第一恐龍,明年6月在成都自然博物館展出
    而除了在影視作品中了解這種早已消逝的物種,另外一種了解他們的途徑就是參觀各類自然博物館了。在四川,想必大部分四川人都聽說過自貢恐龍之鄉的美譽,許多朋友想更加真切的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都會選擇到自貢的恐龍博物館。而近期,小北在成都文旅局官網了解到,成都也即將擁有自己的恐龍展廳。
  • 致敬自貢恐龍發現百年 全世界恐龍專家齊聚自貢
    11月16日,來自國內國際近百名古生物學者、博物館館長等齊聚自貢,共同回顧100年來自貢恐龍的研究歷程和取得的成功,並以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交流恐龍化石研究、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經驗,探討古生物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科學傳播的新途徑和新手段。  17日,參會的專家們還將對新成立的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進行揭牌。
  •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位於四川省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11公裡。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 自貢恐龍博物館
    (海內外雜誌社記者續炳義報導)自貢恐龍博物館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 自貢恐龍展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7月11日,廣東省博物館,巨型恐龍骨架吸引觀眾眼球。當日,由廣東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群龍出沒——恐龍時代大穿越」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以「穿越恐龍時代,探索恐龍世界」為主題,展出巴山酋龍、天府峨眉龍、和平永川龍等20具恐龍骨架,另外還配備了28件恐龍典型標本。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打假 揭武漢山寨恐龍
    昨晚,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發布了一條「打假」信息:「6月8日-6月30日武漢西北湖廣場舉行的『恐龍科普文化藝術展中國行(武漢站)』和自貢恐龍博物館毫無關係,分明是江湖騙子的派頭!」該消息的發布喚起了全國網友打假「恐龍」的熱情,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遭遇過騙錢的「山寨恐龍展」。
  • 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
    (海內外雜誌社記者續炳義報導)自貢恐龍博物館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 自貢恐龍博物館「飛向藍天的恐龍」特展開幕
    8月9日,新華網從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獲悉,由自貢恐龍博物館主辦、中國古動物館協辦的「飛向藍天的恐龍——帶羽毛的恐龍化石特展」於8月7日至10月9日在自貢恐龍博物館主展館二樓開放。  本次特展分為「初披絨衣」「對稱美羽」「飛天恐龍」「半龍半鳥」「鳳飛九天」5個部分,展出各種帶羽毛的恐龍化石展品和殘留恐龍特徵的古鳥類化石標本共15件。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稱,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化石埋藏現場   餘 剛攝  初秋的自貢,天高雲淡,山色蔥蘢。汽車在寬敞、流暢的高速公路上飛馳,兩個多小時前還在成都,在車上打個盹兒,睜眼便是舉世聞名的自貢恐龍博物館。
  • 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原標題: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詩琳通公主推動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與泰國恐龍博物館締結姊妹
    中國旅遊新聞網訊 (王月婷 趙蝶) 近日,泰王國礦產資源廳副廳長Dr Tawsaporn Nuchanong博士一行7人來到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考察,雙方就開展化石保護、陳列展覽、科學研究和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並籤訂了締結為姊妹博物館的備忘錄
  • 揭秘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近日,以郝寶鞘副研究館員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他們是怎樣通過化石發現恐龍本尊曾經骨折過的?一起來看看。
  • 恢復開放後,自貢這些景區的情況如何?
    不過,隨著省、市相關文件的出臺,自貢旅遊景區陸續有序開放,旅遊「回暖」信號正在釋放。截至3月17日,恐龍博物館、鹽業歷史博物館、中國彩燈博物館、燊海井、花香田園、玉章故裡、榮縣大佛7家A級景區有序開放,更多景區也在分區分類、分批分階段、分節奏分對象為開放做準備,並且重點做好「防」與「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