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

2020-11-07 ICMU華媒人


(海內外雜誌社記者續炳義報導)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11公裡。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馳名中外的自貢市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位於自貢市中心東北11公裡處,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於1972年發現,已陸續發掘出大批珍貴的恐龍化石,成為一個罕見的化石寶庫。經勘察,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化石富集區達1.7萬平方米,共分為3到4個小層。在僅兩個800多平方米範圍內就發掘出恐龍個體化石近百個,完整和較完整的骨架30餘具。其恐龍動物群包括3個綱、11個目、15個科、近20個種,並出土了一批珍貴的伴生動物化石。這個化石群中,相當部分是新屬新種,有長達20米的亞洲第二長龍、植食性長頸椎蜥腳恐龍、兇猛的食肉性恐龍、身材矮小的鳥腳類恐龍和極珍貴的原始劍龍,在國內外同地質時代的地層中實為罕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遊覽觀光價值。為研究恐龍及古爬行動物分類、生態、生理、生活、演化規律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和中生代地學等提供了實物依據,成為世界侏羅紀化石研究的重要場所,同時也為中外遊客提供了一個扣人心弦的異景奇觀,被譽為"恐龍群窟,世界奇觀","中國的國寶"。



自貢是世界聞名的侏羅紀「恐龍之鄉」,素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自1915年已來,在其所轄的4373.1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已累計發現化石埋藏點近200處。其中尤以自貢恐龍博物館所在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體現出極其難得的古生物多樣性、完整性、珍貴性,為國之瑰寶。[2]


1.藏量巨大。館藏恐龍及魚類、兩棲類、龜鱉類、蛇頸龍類、鱷類等個體200多具。其中恐龍種類包括原蜥腳類、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和劍龍類等,數量佔全川總數的1/2,佔全國總數1/6,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大恐龍冢穴,在國際上與之齊名的也僅有美國猶他州國立恐龍紀念館和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立恐龍公園。



2.種類豐富。這裡的化石不是一個種類單一或單調的脊椎動物化石群,而是一個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到哺乳類的至少由5個綱、11個目、16個科、40餘個屬種組成的門類齊全的脊椎動物群組合。共有古脊椎動物36屬47種,其中恐龍21屬26種。幾乎囊括了侏羅紀早、中、晚期的所有恐龍類別。


3.遺蹟壯觀。館內的化石埋藏廳是世界上可供觀覽的最大規模的化石埋藏現場之一,化石富集程度為世界之最。同時,在遺址上還保留著一條較完整的地質剖面,更有其特殊的地質意義。該古生物化石遺址曾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遺址預選名錄》,並在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名錄》優先推薦的「一等」遺址之列。


4.完整度高。館藏恐龍及其它古脊椎動物化石完整度都很高,大部分為關聯保存在一起的完整骨架。在已發掘出的200多個個體中就有40多具完整率在60%以上的骨架,完整率在80%以上的骨架有10多具。這在世界古脊椎動物中是非常難得的,具有極高的價值。5、精品薈萃。除保存完好的恐龍外,還有恐龍皮膚、恐龍蛋、恐龍足跡、恐龍尾錘等稀有的遺蹟化石,以及翼龍、蛇頸龍、鱷、魚、龜、桫欏、銀杏等許多與恐龍同時代的動物和植物化石。其中有很多是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世界級珍品,是一個異彩紛呈、蘊秀藏珍的「侏羅紀動物寶庫」。



6.價值特殊。博物館所擁有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在恐龍演化史上具有填補空白的重要意義。在大山鋪恐龍動物群發現之前,早、中侏羅世的恐龍化石僅零星見於北非、東亞、西歐和澳大利亞,以致在恐龍進化系列上不能很好地銜接,存在「盲區」。大山鋪這一豐富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群的發現,恰好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這段空白,對研究恐龍及其相關古動物的系統演化、生理特徵、生活環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學價值。被學界譽為「世界恐龍化石發掘研究史上近二三十年來最大的收穫」、「世界侏羅紀恐龍研究的聖殿」。


7.景致優美。恐龍博物館主館造型獨特,猶如一堆巨石兀立在恐龍化石群產出地上。遊客中心則似一具巨大的劍龍橫臥在洪荒古樸的亞熱帶叢林之中,二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園區內有大量的鐵樹、銀杏、松柏等中生代植物,特別是移植了30餘株與恐龍同時代有「活化石」之稱的植物——桫欏,充分地營造了恐龍生活的史前環境。整個園區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是一個旅遊、休閒的絕佳場所。


相關焦點

  • 全國網媒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圖)
    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臺灣網肖靖璇攝)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自貢訊(記者肖靖璇)26日上午,全國網媒記者團成員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參訪。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裡。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亞洲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1987年建成開館,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億年~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國家地理》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自貢是侏羅紀「恐龍之鄉」,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東北部,距市中心10公裡,是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建設的大型遺址類自然博物館。1987年建成開放,是亞洲建成最早、影響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恐龍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原標題: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七站——「東方龍宮」自貢恐龍博物館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七站 東方龍宮 自貢恐龍博物館 我是蜀小寶,李氏蜀龍一枚,來自奇妙的侏羅紀
  •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位於四川省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11公裡。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 自貢恐龍博物館
    (海內外雜誌社記者續炳義報導)自貢恐龍博物館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 自貢恐龍展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7月11日,廣東省博物館,巨型恐龍骨架吸引觀眾眼球。當日,由廣東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群龍出沒——恐龍時代大穿越」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以「穿越恐龍時代,探索恐龍世界」為主題,展出巴山酋龍、天府峨眉龍、和平永川龍等20具恐龍骨架,另外還配備了28件恐龍典型標本。
  • 揭秘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打假 揭武漢山寨恐龍
    昨晚,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發布了一條「打假」信息:「6月8日-6月30日武漢西北湖廣場舉行的『恐龍科普文化藝術展中國行(武漢站)』和自貢恐龍博物館毫無關係,分明是江湖騙子的派頭!」該消息的發布喚起了全國網友打假「恐龍」的熱情,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遭遇過騙錢的「山寨恐龍展」。
  • 漂洋過海 自貢恐龍巡遊天下
    在此之前,大多數日本人熟悉的只是《恐龍特急克塞號》中的橡膠恐龍模型,而當真正的恐龍化石來到日本後,日本觀眾爭先恐後地湧入展覽館目睹恐龍「真身」,自貢恐龍首次出展便獲得巨大成功。隨後,1990年,自貢恐龍再次來到日本,在三笠市博物館舉辦的《中國恐龍展》更是掀起了北海道的恐龍「熱浪」。
  • 元旦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館奇妙夜》如約上演
    1月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科普樂園內,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圍著舞臺,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演出現場,精彩的劇情和雜技表演徵服了觀眾。三天時間,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賞恐龍化石、看《恐龍館奇妙夜》。
  • 自貢恐龍博物館「飛向藍天的恐龍」特展開幕
    8月9日,新華網從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獲悉,由自貢恐龍博物館主辦、中國古動物館協辦的「飛向藍天的恐龍——帶羽毛的恐龍化石特展」於8月7日至10月9日在自貢恐龍博物館主展館二樓開放。  本次特展分為「初披絨衣」「對稱美羽」「飛天恐龍」「半龍半鳥」「鳳飛九天」5個部分,展出各種帶羽毛的恐龍化石展品和殘留恐龍特徵的古鳥類化石標本共15件。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稱,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
  • 自貢恐龍博物館文化志願科普活動進校園 給小學生講史前恐龍故事
    李毅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1月5日上午,自貢恐龍博物館科普工作者和志願者走進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展史前印跡,述恐龍故事」2019自貢恐龍博物館文化志願主題活動。新店鎮中心小學的全體師生參觀了流動展覽,對什麼是恐龍、恐龍的發現、恐龍的演化有了一定了解。科普課堂上,同學們饒有興致地聽「飛哥聊恐龍」。生動的故事、豐富的圖片、有趣的動畫片,同學們看到和聽到了很多課本外的古生物和科學知識。被稱為「飛哥」的科普專家李飛不時問同學們:「如果霸王龍是你們的同學,他會害怕什麼呢?」「投影上面有幾條龍?」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2月27日 自貢恐龍博物館裡免費看精彩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2021年1月2日起,在自貢恐龍博物館裡,不僅有種類繁多的恐龍化石、豐富的研學遊禮包和文創產品,還有好看的兒童劇。不需要額外購票,遊客們就能在恐龍館中,身臨其境地欣賞到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
  • 詩琳通公主推動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與泰國恐龍博物館締結姊妹
    中國旅遊新聞網訊 (王月婷 趙蝶) 近日,泰王國礦產資源廳副廳長Dr Tawsaporn Nuchanong博士一行7人來到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考察,雙方就開展化石保護、陳列展覽、科學研究和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並籤訂了締結為姊妹博物館的備忘錄
  • 自貢恐龍博物館恢復開館的公告
    經自貢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批准,自貢恐龍博物館自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開館。 2、暫不開放區域和項目:主展館一樓臨展廳,球幕影院,園區內部分互動項目,遊客服務中心商場、茶吧、恐龍餐廳。 二、參觀須知 1、疫情防控期間,我館不提供現場購票服務。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近日,以郝寶鞘副研究館員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他們是怎樣通過化石發現恐龍本尊曾經骨折過的?一起來看看。
  • 致敬自貢恐龍發現百年 全世界恐龍專家齊聚自貢
    11月16日,來自國內國際近百名古生物學者、博物館館長等齊聚自貢,共同回顧100年來自貢恐龍的研究歷程和取得的成功,並以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交流恐龍化石研究、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經驗,探討古生物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科學傳播的新途徑和新手段。  17日,參會的專家們還將對新成立的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進行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