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徐霞客的驢友,來過漳州三次了,你不來看看?

2020-12-15 海峽記憶

明萬曆十四年,江陰徐家又一孩子呱呱墜地,這便是地理學家、探險家、驢友、兼某站旅遊版UP主徐霞客。弱冠娶妻成家後,小徐時常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行走間寫寫遊記,發發朋友圈,圈中一眾朋友,點讚、過眼癮。小徐沒有什麼功名心,翻閱朋友圈的點讚便也心滿意足。一生不羈愛風光的徐霞客,年及不惑的一趟出行,開始了他與漳州的故事。

徐霞客甚愛深度遊。他的朋友圈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對印象深刻的地點,徐霞客心心念念,有機會得一趟一趟復遊。這樣的出行,一方面是真愛,另一方面是旅資保障。他的祖上顯赫,不過到他爹這一代就中落了,幸得母親王孺人持家有方,雖無錦衣玉食,但也衣食無憂。徐媽媽也是當媽界的一股清流,不僅沒逼小徐上進求功名,還為小徐努力攢了旅遊基金,縫製一頂愛心「遠遊冠」,唯一的要求就是:寫點日記心得,讓媽也見識見識大好河山。

母慈自然子孝,為了表達對母親愛意,小徐修建了晴山堂。當時文化圈子裡對父母增福壽的時髦方式便是請德高望重的人,賦詩作畫,量身定製專屬祝福。小徐也深信這一方子,求得各式字畫為母親添福添壽。

身心愉悅的徐媽媽享受這有愛的生活,享壽81歲。母親仙逝,小徐守孝三年,覺得為母親所作還是不夠,於是帶上之前為母親高定的80大壽禮物《秋圃晨機圖》四處請名家賜詩題字,祈福。

當朝名臣黃道周因受奸臣魏忠賢迫害,棄官回鄉,隱居在漳州。小徐慕黃道周之名久矣,敬其品高德賢,贊其「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第一」,若得其字為母加福應是極好的。加上徐家的族叔徐日升在漳州當官,多次相邀,令小徐對閩南雄山秀水神往已久,他決定藉此時機一路南下,遊歷一番。

1628年的四月初一,徐霞客泛舟沿九龍江從龍巖進入漳州,九龍江上遊的北溪亂石險灘絕壁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二,小舟抵達華封,也就是現在的華安縣城,「北溪至此,皆從石脊懸瀉」,於是他不得不棄舟翻山逾嶺。四月初四,徐霞客從北門進入漳州城,當時漳州城商賈繁忙,經濟發達的程度,震驚了徐霞客。不過他沒有停留,因為九龍江的波瀾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繼而追溯九龍江支流西溪。

探完西溪,得知與黃道周同朝為官,因被奸臣魏忠賢迫害的東閣大學士林釬辭官在家,徐霞客帶著仰慕前往拜訪,為母求字。隨後,在族叔的指引下,他在漳浦北山找到了黃道周,不過因為黃道周身戴母孝,必須守制,不便書畫。

第一次來漳州,徐霞客收穫頗豐,結識了幾位知己。徐霞客與同樣愛好地理的石碼人張燮相見甚歡。張燮寫了一本書,叫《東西洋考》。此行也認識了李宓,李宓可不簡單,寫得一手好字,當時的大書法家董其昌對其讚賞有加,自嘆不如。此外,徐霞客還認識了來自鎮海衛的耿直BOY何楷,他是黃道周的姻親,也是看不慣官場上的勾當。

徐霞客外出徵得的名家書法收入《晴山堂法帖》中,圖為其中部分漳州名家作品

據傳,此次來漳,徐霞客與幾位好友一起歡快地遊玩了有「奇石」「怪洞」「煙雲」三絕的雲洞巖。

《海濱鄒魯》 黃啟根作

兩年過去,1630年,原本決定不再出行的徐霞客收到族叔的多次來信,信上寫著:來吧,想你了。

徐霞客對九龍江的險峻,依舊念念不忘。於是,小徐再次逐溪而下,他把這一次對九龍江的考察詳細記錄在《閩遊日記》中。與第一次的廣結好友不同,這次入漳,徐霞客甚是低調,除了與族叔相聚,尚未發現其他與漳州名士往來記錄。

又過三年,1633年,徐霞客第三次來到漳州,給黃道周帶來他的《遊記》手稿,分享他的旅遊樂趣。此時,已過丁憂的黃道周續弦,與蔡玉卿相敬如賓,生活愜意。徐霞客與黃道周夫妻二人,同遊賞雲洞巖、大峰山(今平和靈通山)、銅海(今東山島)等景。因遊玩暢快,黃道周把這些活動記在自己的詩文作品中。蔡玉卿不僅賢淑,也頗具才情,她賦詩唱和:「快把徐先生的遊記讀了,大好河川,奇山奇景,看完,心胸都敞亮了。」

1993年12月18日出版的《閩南日報》講述徐霞客三遊漳州故事。

文:沈毅玲、鄒美玲

圖:鄭睿宇、黃志平、黃俊鴻、陳逸帆、雷豔平、張晗

視頻:王鵬程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漳州新聞網」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徐霞客的三位「驢友」和一位「贊助商」
    顧行回想站在峰頂的情形,當時光顧著看天邊絢爛的晚霞和樹梢毛絨絨的松鼠來著,絲毫沒有考慮過那個山頭高,他想起當地人說天都第一峰,便回答是天都峰高,但少爺微笑著搖頭,說,錯了,應該是蓮花峰高,高一點點。說完,他又奮筆疾書,他說會把結論記錄在遊記裡,供後人驗證。
  • 台州天台三日遊,徐霞客曾三次來過這裡,你還在猶豫什麼?
    國內旅遊史上始終有一個讓大家值得記住的人物徐霞客,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憑藉不是很好的條件走遍了將近大半個中國。在他走過的路途中,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他曾經三次來這裡遊玩過,這裡就是天台山。追隨徐驢友的腳步,我也制定了天台三日遊的行程計劃。
  • 徐霞客的四位悲慘驢友
    第一位驢友叫王二,這個名字看著像是隨便取的,但確實是史料記載,他成為徐霞客的驢友也很符合邏輯,因為他是徐家的僕人。徐家是江陰屈指可數的地主,家境殷實,徐家的先輩大都曾經做過官,後世子孫仕途雖然差點,但財富已經相當可觀。
  • 中國第一「驢友」——徐霞客為何獨愛天台山,三次登山
    」如此山嶽,三登其地,何等艱難!不禁發出徐霞客對臺嶽情有獨鐘的感嘆。而「徐霞客為何特別鍾情於臺嶽」的思考自然也會油然而生。徐霞客 不遠千裡,一而再、再而三地遊天台山,除了天台山名氣大以外,究竟還有哪些原因呢?
  • 驢友鼻祖「浪蕩子」徐霞客如何定義旅行?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徐霞客人生的三要素三 一顆寂寞躁動的心。這種「放養但不放縱」的教育理念,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非常超前的。為了催促徐霞客出門,徐母還親手為兒子縫製「遠遊冠」,為了打消徐霞客的顧慮,她甚至說道:「你可要遍覽名山大川啊,我還想聽你回來給我講旅途見聞呢!」
  • 驢友祖師爺徐霞客,用腳丈量山川大河
    去看看山,看看水,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於現在出行方式的便捷,我們可以去到很多想去的地方,還有很多人會在網絡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或許驚險,或許美好。在古代也有這樣人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了自己的旅行,那就是徐霞客。
  • 徐霞客:「玩命」去旅行,邁開步子,徒步30年遊遍全國
    是明朝中後期的中國旅遊家,他徐霞客的一生都在旅行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名驢友,但是他又不是一個普通的驢友,他花了30年遊遍22省的山川河流,寫了一部60萬字的小說,這部小說叫做《徐霞客遊記》。近日,作家茶弦撰寫了一部《徐霞客山河異志》的小說,用現代人的視角來還原那個到處遊歷的遊聖徐霞客。
  •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來過三次,著有兩篇遊記,這裡便是雁蕩山靈巖
    靈巖景區靈巖景區,雁蕩山三絕之一。若是來到雁蕩山,這裡同樣也是你的必打卡之地。徐霞客雕像剛入景區,便見在綠樹掩映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雕像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間扯起一根鋼絲繩,表演者就在上面或直立行走,或翻滾倒立,或騎著單車通過,看得眾人眼花繚亂,手心冒汗,一個個緊張的都喊不出話來了。
  • 浙江壯觀的瀑布景觀,台州唯二的5A級景區,吸引徐霞客三次探訪
    ,叫得上名號的就有杭州西湖、嘉興烏鎮、金華橫店影視城、京杭大運河等,曾經的浙江也深受文人墨客和古代旅行家的喜歡,我國第一個旅行達人徐霞客就曾三次來到浙江的一個景區,並寫下兩篇遊記。作為我國首個旅行家,徐霞客遊歷考察三十多年,先後四次進行長距離跋涉,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不僅為了尋訪奇勝,更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他三上天台山,可見他對天台山有多麼喜歡。
  • 劍川邂逅徐霞客:三百年住過老房子還在,楊氏後人講述他來家故事
    到雲南劍川入住一家叫「恆廬公館」的客棧,這是一套民國的建築,當年是雲南王龍雲的建設廳長曹子堅回鄉所建,當年花了24根金條,曾是一處豪華宅院。在同老闆喝茶閒聊時詢問劍川縣老建築,想看看那些明代、清代的老房子,不想老闆說「我家的房子就是明代的,要不要去我家看看」。
  • 貴州有個「張家界」,徐霞客曾來過這裡,峽谷裡的河水會爬坡
    雲南與貴州交界的烏蒙山南面,有一座娘娘山,被稱為「貴州張家界」,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徐霞客曾來過這裡。山下的舍烹河在群山間蜿蜒流淌,這裡有個很奇怪的自然奇觀,叫水爬坡,被稱為貴州十八怪之一。大家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 浙江最壯觀的瀑布景觀,台州唯二的5A級景區,吸引徐霞客三次探訪
    ,叫得上名號的就有杭州西湖、嘉興烏鎮、金華橫店影視城、京杭大運河等,曾經的浙江也深受文人墨客和古代旅行家的喜歡,我國第一個旅行達人徐霞客就曾三次來到浙江的一個景區,並寫下兩篇遊記。,因為徐霞客的著作《徐霞客遊記》的第一篇,就是以《遊天台山日記》為開篇。
  • 徐霞客來過,楊過小龍女也來過,雁蕩山深處一個絕美的山谷小龍湫
    主要景點有靈峰,靈巖,大龍湫,今天我們去的這裡是靈巖,也叫小龍湫,靈巖和小龍湫其實是一個地方景點,叫法不一樣。小龍湫景點一直都在的,千年沒變過。後來著名影視劇神鵰俠侶到這兒來拍過,這邊因此就更出名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是怎麼樣的神仙之地吧。「雁蕩奇景,貴在天然」這裡有很多名人雅士來過就留下了珍貴的墨寶,確實,這邊的風景從一億多年就火山爆發後就一直存在了,經過很多年大自然的自我修復,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風景都是純天然的,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
  • 漳州 | 來廈門玩,不來這可就虧大發了
    真的出了漳州就沒見過了,在古城裡的一家店,用料和四果湯其實有點點像,不過最後會撒上一把蓮子圓,蠻特別的口味。不敢保證每個人都喜歡,但反正我蠻喜歡的就對了!但是第二次去的時候,剛好踩到他們賣完準備吃飯的點,第二天還不開門,就沒再吃到了,暴風哭泣!說到這就想順口提提漳州人任性開店,感覺他們常常是「賣完即止」,不想賣或忙就直接關門不營業。
  • 「驢友」爬山常去的景點:廬山,黃山,武功山,徽杭古道排名前十
    有次去爬山,回來一看微信步數,走了3萬+,算是今年走的最多的一次了,你們最高的是走了多少步,那次都有哪些故事或者經歷呢?身邊80後的朋友,印象深刻的暴走經歷步數最多之時還沒有手機計步。最早的就是登黃山,由資深驢友帶著,一路未坐纜車,從售票處一路爬行,上天都峰、下百步雲梯、經一線天、上光明頂、至排雲樓……一個人去廬山,路上遇到幾個驢友,買了車票的人卻放棄了乘車,跟著他們一起暴走。今天來分享:「驢友」爬山常去的景點:廬山,黃山,武功山,徽杭古道排名前十!
  • 中國旅遊日:看看徐霞客
    公元1613年5月19日,26歲的徐霞客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從浙江寧海出發,一路走遍浙江、陝西、河南、廣東、湖北、雲南等19個省份,寫下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古今驢友第一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徐霞客先後遊歷過兩次黃山,分別在1616年和1618年。他最早發現並記錄了光明頂、鰲魚背等處是黃山最高處的古夷平地,考證出黃山是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登頂天都峰,徐霞客感覺「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等爬上蓮花峰頂,果真發現「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上」,所以他得出結論:蓮花峰是黃山最高峰。
  • 資深驢友徐霞客是怎樣煉成的?
    那麼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沒有現代地圖、通訊技術、衛星導航、旅行指南等現代技術的幫助,徐霞客是如何做到不盲目出遊考察的?本文根據其遊記,初探徐霞客如何利用地方志進行旅行考察的活動情況,弘揚他與方志文化一脈相承的「存真求實」思想。
  • 什麼叫驢友你知道嗎?驢友潛規則三不借、三不問、三不準
    往往能夠發現一些別人沒有去過或者很少去過的美麗風景區。但是在路途中往往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或突發事件。也特指以風景、人文、生活的體驗或採風為目的的旅行者,而非那些以度假為目的的遊客。是近幾年流行於社會各階層的一種旅遊方式。川西、雲南、西藏一帶已經成為驢友的樂園了,其中麗江周邊地帶海拔相對不高,含氧量高,自然風光比較秀美,已經成為驢友最先涉足的一個地方,然後再是四川,西藏。
  • 浙江一5A級景區,有著極其壯觀的瀑布,吸引徐霞客曾三次探訪
    文/旅行走失的小豬佩奇(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喜歡旅行,但不喜歡到達目的地說到浙江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是江南歷史文化的發源地,這裡的風景眾多,很多遊客出去旅遊,浙江必定是一個首選之地,浙江杭州西湖最為出名,每當春天的是候,西湖是當地最旺的景區,還有嘉興烏鎮,橫店影城等
  • 煮酒丨靠兩條腿走了19個省區:這個「瘋狂驢友」半輩子都在遊歷人間
    那個年代,讀書求功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書生們手裡捧得都是四書五經這樣的教科書,每天搖頭晃腦地念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唯獨徐弘祖同學總是抱著本地理書——《水經注》,著迷於各地的名山大川。看得多了,心就痒痒了。世界那麼大,他想去看看。但弘祖還有點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