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在誇讚驢肉美味的時候,也透露了另外一個秘密——天庭的神仙愛吃龍肉,而且很好吃的樣子。
眾所周知,龍在華夏神話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古代帝王號稱真龍天子,皇帝穿的衣服叫龍袍。
普通人不能自稱龍子,也不能穿繡有龍的衣服。
為什麼在凡間地位如此之高的龍,卻成了神仙的美味佳餚呢?
實際上天上的龍肉和與帝王有關的真龍天子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在《西遊記》中,魏徵同李世民下棋的時候,曾經夢中斬殺涇河龍王。
而在此之前,涇河龍王曾經託夢給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救他一命。
當時李世民也很納悶,我是人間的帝王,你是天上的神仙,你來找我幹什麼。
涇河龍王告訴李世民,自己是業龍,而李世民才是真龍。
由此可知,龍至少分為兩種,一種是真龍,一種是業龍。
業龍也就是假龍,他們本身不是龍,而是通過其他動物進化來的。
業龍的數量非常多,真龍的數量則非常稀有。
在印度神話中,龍實際上是娜迦蛇,是類似眼鏡蛇的一種傳說生物,並不是真的龍。
這樣的龍,金翅大鵬鳥一天能吃500隻。
伴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印度神話中的很多人物也跟著傳入了中國。比如託塔天王、哪吒三太子、四大天王、觀音菩薩等等,自然也包括這種地位不是很高的龍。
在西遊記中,涇河龍王雖然名為龍王,實則地位並不高,基本上誰都能管得了他。
更有趣的是,不但河裡有龍王,甚至還有井龍王,管轄範圍更小。
如果那些龍王活到現在,像各種下水道甚至都可能有一個龍王。
由此可見,這些「龍王」的地位究竟有多低。
按照傳統神話記載,這些業龍大都是由蛇修煉進化來的,蛇千年化為蟒、蟒千年化為蚺、蚺千年化為蛟龍。
西遊記裡的四海龍王以及各種龍王,大都是這些蛇修煉來的。
但是,這些業龍並不是神仙的美味佳餚。
因為一條蛇修煉千年的蛇,即使是神仙,也很難將其馴服。
比如千年等一回的白素貞以及小青,歷經千年修煉,他們的法力已經非常厲害,甚至還能和法海大戰幾百回合。
天庭那些所謂的龍肉,其實來自另外一種業龍。
民間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只能鯉魚能躍過龍門,就可以變成龍。
然而那些鯉魚不知道,變成龍之後,他們就成了神仙的美味佳餚。
相對於蛇修煉三千年才能變成蛟龍,鯉魚輕輕一躍就成變成業龍,想想就知道非常不靠譜。
即使變成龍,也僅僅是最低級、質量最差的龍,既然已經進入天庭,那麼就當美味佳餚吧。
以上就是兩種業龍的分類,其起源大都跟印度神話有關;而華夏神話裡的龍,地位則非常高。
炎黃大戰蚩尤之時,應龍曾協助黃帝擊敗蚩尤;大禹治水之時,應龍曾幫助大禹擊敗相柳。
也就是說,在華夏神話中,龍即使不是真龍天子,至少也是協助炎黃等帝王的大臣,地位與天上的九天玄女等神仙不相上下。
九天玄女是西王母的左膀右臂,西王母的地位則與玉皇大帝相當。
也就是說,在華夏神話中,龍最起碼也是大神級別的神仙,地位比很多普通神仙都要高。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西遊記中,魏徵雖然是天神下凡,接到天庭的旨意斬殺涇河龍王。
但是魏徵也要趁著真龍天子李世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去斬殺涇河龍王。
以上就是華夏真龍和天竺業龍的區別,雖然都是龍,但是地位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