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出去旅遊,除了看美麗的山水田園,還有一種一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那就是當地的文化內涵。
浯溪聽說是我們國家少有的露天摩崖石刻群,儘管對石刻不懂,依然想要去看一看。
浯溪位於湖南省祁陽縣縣城旁邊,門票30元,當地人不用買票的哦。
進大門,最顯眼的是陶鑄雕像。陶鑄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國務院原副總理,故居在祁陽縣石洞源。
浯溪旁邊的湘江。
來浯溪交通最為便利,因為就在縣城旁邊,橋一邊是祁陽縣城,一邊就是浯溪。
當年唐朝詩人元結任道州刺史,路過此處,見浯溪水秀山奇,心生喜愛,於是在這裡築臺建亭暫住下來,「峿臺、吾亭、浯溪為三吾」,浯溪之名因此而來。
臨江崖刻。
浯溪石刻現保存完好的有:唐朝的17方、宋朝的160方、明朝的84方、清朝的92方、民國的9方,還有越南使者的摩崖5方。
最好難得的是,這些崖石刻,大部分來自大名鼎鼎的人物:顏真卿、季康、袁滋、黃庭堅、米芾、李清照、秦觀、範成大、何紹基……
亭臺後面有顏真卿的真跡。
當年大詩人元結寫了《大唐中興》後,請了當時的名書法家顏真卿寫成楷書,鐫刻於江邊這塊崖石之上,因而有「文絕、字絕、石絕三絕」留於世間。現在顏真卿真跡用玻璃牆保護起來了,我們只能隔玻璃觀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愛好石刻的人士,不要錯過來浯溪看一看,揣摩一番。
此石為「米拜石」,當年大書法家米芾來到浯溪,見到此石後,歡喜若狂對著此石下拜,因叫米拜石。聽說現今米芾的後人也來此石拜觀。
大書法家米芾人稱「石痴」,對石頭到了痴迷的神魂顛倒的境界,那麼大家有看出此石的特別嗎?
米拜石全貌。既然被米芾看中,此石絕對有它特別之處,於是我前後左右仔細觀看,發現石頭之中自成亭臺樓閣之形,還有流水溪谷之貌。名人就是名人,眼看心想的,是我等凡夫俗子望塵莫及的。
人文長廊介紹了歷代文人名士在浯溪的歷史價值。
來到浯溪,如果只作遊山玩水來看,你會覺得它不大,也不是十分驚豔。但如果你以一種欣賞它的石刻價值來看,必將收穫多多,驚喜歡躍。試想,這如許多的名士文人為什麼會選擇來浯溪,這必有浯溪它的魅力之處!
多少多少年,希望浯溪的摩崖石刻這塊瑰寶一直完美保存下去,讓後人看見它的歷史,這就是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