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號由億歐網主辦的《遇見新物種GIIS 2018餐飲新零售領袖峰會》在京召開。現場邀請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到口碑CEO範馳、客如雲創始人兼CEO彭雷、黃記煌董事長黃耕、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原麥山丘CEO姚天等多位大咖,一同探討餐飲新零售的未來趨勢及餐飲新物種的代表性實踐方案,為現場的眾多參會的品牌提供了豐富案例和生動的轉型思路。
而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就主題「咖啡新零售成為現象級事件的背後邏輯」發表了自己對於當下第三次咖啡行業浪潮的觀點,並表示新零售是當下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彎道超車的一個絕佳機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目前全球咖啡消費市場的規模大概12萬億人民幣,2015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一直在700億左右,2017年它就已經達到了925億市場,2020年非常多的數據顯示有可能突破3000億市場,這是15%至20%的速度在增長的市場,遠高於國際市場2%的增長率。
千億級可觀的市場空間,加上15%的複合增長率,是推動中國咖啡產業在市場井噴的三大因素之一。另外兩個因素,一個是新零售帶來更多的消費業態,除了咖啡館,自助咖啡機市場也在空前的成為一個新賽道,一種新的用戶體驗;
一個是資本市場的關注,因為咖啡是可以被標準化的。再加上咖啡產品本身是具有社交性,變成天然的流量入口,資本市場自然對它的親睞有別於其他品類。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有觀點認為:現在的每一種行業,都可以用網際網路來改造一遍,進行生產效率、交易效率的躍遷。我們做任何一個商業模式無外乎四個關鍵要素,需求、成本、效率、產能,任何時候創業去做一個項目,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市場的前景,用戶的習慣,我的用戶在哪兒、三年五年之後項目的未來在哪裡,這些問題提前思考非常重要。
消費人群崛起的過程中,我們能看到18歲至35歲的新生代消費者、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構成我國現階段消費主體,2011-2016-2021年輕客群的城市消費額從0.7萬億美金到1.5萬億美金到2.6萬億美金,同比複合增長率為11%,構成貢獻率佔比為69%,其實這三大人群構成了消費增長巨大的潛力。也正是主力消費人群的轉移和消費習慣的變化,給我們的消費模式帶來了迭代,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本部分「零售」也升級成了「新零售」。
尋找應對變化趨勢的最佳賽道
傳統咖啡業有兩大痛點:價格高和不方便,這兩點導致了咖啡業面對一個龐大潛力的市場,還沒有完全爆發出自己的能量。用戶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杯「質量好+價格合理+購買方便」的咖啡。現磨咖啡若要進入大眾市場,就需要讓咖啡由「奢飾品」變為日常飲品。無人自助的智能現磨咖啡機,非常完美的填補了這個市場需求的空檔。4G技術的成熟帶來行動支付,智能終端的生產調校,則很好地把咖啡線上線下的標準化問題給解決了,這樣一來就誕生了口感PK掉速溶,效率、單價PK掉線下咖啡館的,新零售無人自助現磨咖啡。
國內咖啡市場增速較快,說明國人對咖啡的需求遠未到飽和階段,未來上升潛力非常大。從咖啡飲用結構來看,全球範圍內現磨咖啡佔比87%遠超速溶咖啡,而我國咖啡市場中現磨咖啡僅佔18%。可見未來我國咖啡消費市場上升空間巨大,且增量市場需要依靠現磨咖啡。這將是一條還有極大挖掘空間、可以大有作為的寬廣賽道。這也是咖啡之翼推出城市智能咖啡機的初衷。
最後,活動的舉行還得到了餐道、新希望六和、江邊城外、奈雪的茶、餐盈動力、熊貓星廚等戰略合作夥伴的支持,也得到了餐飲老闆內參、36Kr、中國商報、今日頭條等媒體的廣泛報導。願有更多創新者一起加入,不忘初心,共同見證餐飲新零售未來的蓬勃發展,迎接一個更加多元的新零售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