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老上海味道的洋房小店,吃飯前要先搖鈴!

2020-12-26 騰訊網

地道老上海人開的店

三層樓老洋房,擺滿了老家具

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吃前要先搖鈴?

正宗老上海傳統味道,人均百元吃到爽!

吃飯前要先搖鈴

江蘇路上藏著一家「深藏不露」的老上海洋房小店,照著門牌號才能找到,最特別的是,在這裡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吃飯前要先搖鈴」

老上海傳統味道

店裡做的都是些上海老特色菜品,精緻的本幫菜更能詮釋出這座城市的復古與摩登。

人均不到百元

店裡只有四張菜單,食、茶、酒、飲,一碗涼皮、一份包子、一盤番茄炒雞蛋......人均不到百元就可以吃到爽!

三層樓的老洋房

若不是門口的小塊紅色燈牌,你很難想像到,在江蘇路地鐵站附近的一家炸雞店旁,藏著這樣一家「別有洞天」的三層老洋房

從一樓推門進去,屋內的裝修與擺放的各式物件就足以讓你驚豔。紅色絲絨布窗簾,老式桌椅以及櫥窗裡的各種首飾和餐具,其實這才是這趟老洋房之旅的開始。

沿著樓梯上到二樓,才是這家店的「精華」所在,傳統老洋房的海派裝修風格,時時刻刻透漏著老上海人的精緻與典雅。

連吧檯處的阿姨穿的都是一身精緻的旗袍裝,說話溫溫和和,再加上店裡循環播放的老上海風情留聲機質感的曲子,仿佛一秒穿越回了老上海。

三樓的露天花園絕對是喧鬧城市中尋得一絲清淨的好去處,從紹興定製的藤編桌椅、清新格子桌布,再搭配上一桌一株的花束,一切都精緻的恰到好處。

價值不菲的老物件家具

店內的家具都是些價值不菲的老物件,全部都是設計師出身的老闆親自古董市場淘來,且認真地做了翻新。

每一處的桌子椅子都不盡相同,甚至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在這裡卻顯得格外地和諧相融。

洗手池這邊也足夠吸引人的眼球,近現代多種風格的交融,年代感滿滿。

處處都是「細節控」

sdfd

留心一點的話,你會發現店裡的每一處細節都十分值得考究。精心雕刻的木質紋理、透過百葉窗傾灑進來的斑駁光影、洗手池旁的宮燈身體乳......

甚至幾本看似隨意擺放的書本,也足以讓你打發無聊的閒暇時光。

店裡的菜單會根據季節隨時變換,當季適合吃什麼,店裡就會相應地做些什麼,而且都是些純手工的美味

「喉口饅頭」幾乎是必點的一道主食,一份四個,還配有相應的蘸料,當然要趁熱吃才更美味。

皮薄餡多,一口咬下去,肉包子的醇香在嘴裡散發,絕對地正宗。

應季的橘子餅和山楂糕,是阿姨推薦必點的兩道點心,都是自己親手製作而成,美味自然不在話下,關鍵是擺盤也十分地耐看。

糟味溏心蛋,也算是店裡的招牌了,很多人慕名而來都是為了它。細膩的溏心和晶瑩剔透的蛋白,絲毫不會覺得膩。

在這樣精緻的上海老洋房裡,當然要配上一壺好茶,對茶道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與老闆來一番深刻的交談。

煙燻小種,是老闆推薦當季最適合喝的一道茶,三個步驟才能完成。

1

--溫茶--

2

--置茶--

3

--出茶--

一壺好茶當然要獨自靜心品嘗,獨特的香氣與滋味,只有真正懂茶的人才能體會到。

////

上海人的老洋房情懷

大多來源於對舊時光的精緻嚮往

隱蔽的門面,屋頂的露臺

少了些千篇一律的重複感

多了些別出心裁的新奇感

這裡有茶,有酒,有點心

只差三兩好友

店鋪信息

耘粹坊

-地址-

江蘇路225號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10:30-22:30

-人均-

100元

文案:冬夏

圖片:小鈞

設計:秋秋

相關焦點

  • 亞丁稻城一家特色的小店,吃飯前先結帳,旅遊旺季到店需提前預約
    亞丁稻城一家特色的小店,吃飯前先結帳,旅遊旺季到店需提前預約!提到亞丁稻城,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特別美麗的地方,因為在亞丁稻城有著自己看不完的風景,一路走過來,我們是帶著神聖前往的,關於他的美好,大家也都聽說過,曾經有一部電影裡面講述,我到成雅真的美,也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讓這個景區一下子火了起來。
  • 來上海吃正宗的本幫菜,這幾家店是首選,有老上海人喜歡的老味道
    去一個地方旅遊,肯定要吃他們的傳統味道,這樣才會感受當地人的煙火氣息,這些地道的小吃價格不貴,店面也不高大上,但是能把家裡的味道給展現出來,讓人回味無窮,不僅本地人喜歡,外地人也能感受到那一份歷史。那來上海,應該選擇吃哪些餐館呢?下面這幾家肯定是首選,你會去吃嗎?
  • 尋找香港的上海老味道
    正因為這樣,不少富有上海特色的小店陸續在香港出現,如上海理髮店、上海館子和上海雜貨店。本文作者也是來自上海的新香港人,他筆下的香港上海老味道,頗有意思。現代化都市留下的歷史記憶是最令人尋味的。香港作為海派城市,匯聚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味道。作為來自上海的新香港人,我關心的是在香港的上海老味道。
  • 地道的上海菜,去街裡弄堂尋找老味道
    對於在上海生活了五年的假上海人還不知道哪裡去吃地道的上海菜看到我關愛的眼神了嘛飯香不怕巷子深好吃程度5顆星自己調配的蛋黃醬一勺一口土豆的軟糯和青豆火腿搭配在一起真是絕配還有蛋黃醬的加持那香甜口感急速飆升作為一道地道的老上海小吃
  • 大上海老味道美食節
    2014年3月30日,由蘭庭老上海菜館主辦的「大上海老味道美食節」活動之嘗春鮮嫩筍,想上海老味道專家媒體品鑑會在翠華南路60號蘭亭老上海菜館拉開帷幕。希望父輩與下一輩都能傳承與發揚風格,讓上海菜也能在西安百花齊放。高巖:老上海歷經四個年頭,春天裡嘗鮮,追求本幫味道,既要有傳承,也要有發展,按季節,推出有特色的時令菜,本幫菜本來就是一種很有鮮味的菜系。
  • 茂名南路這家本幫菜元老級餐廳,老吃客認可的地道老上海味道
    各位粉絲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毛哥經典老上海餐館故事的時間了!在上海毛哥最愛逛的地方就是陝西南路和淮海路一帶了,因為這裡真的藏了太多老上海的經典美食,而且環境也是剛剛好,既不那麼紙醉金迷也不是那麼市井郊區,就是非常有老上海的生活氣息。
  • 上海深度吃貨攻略,輕鬆吃遍地道上海小吃
    去一個地方旅行當然要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不然總覺得這趟旅行不完整。但是對於不熟悉上海的遊客來說,"哪些是老上海小吃?去哪裡能吃到地道的?"這些都是頭疼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份上海深度逛吃攻略!給大家介紹老上海小吃,推薦一些老字號,並附上周邊遊玩小Tips。懶人吃貨看重什麼?
  • 魔都15款地道早點,這才是真正的上海味道!
    【粢飯糰】粢飯糰是地道的老上海早點香軟的糯米裡包裹著油條、肉鬆、蘿蔔乾不管是捏起來還是吃起來都很有分量吃粢飯糰是需要技巧的隨吃隨捏才不會出現掉餡的情況/沈阿姨血糯米粢飯/熱氣騰騰的粢飯糰香糯彈牙,嚼起來綿密香甜,味道也是層疊起伏!地址:靜安區南陽路100號/ 曹家渡點心店/長壽路上有這樣一家網紅早餐店儂知道伐?滬上經典的早飯這家統統都有,包括著名的「四大金剛」!裝修也是老上海情懷,讓人感覺坐在弄堂小館裡吃飯,食客也是絡繹不絕。
  • 梧桐道路、別墅洋房……攝影師瞬間被風情萬種民國老上海風擊中
    一點伍可以去思南路走一走,看一看老上海生活的標本!陰翳的法國梧桐下,二十幾幢花園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樣式。走在這一段的思南路上,人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年月。鬱鬱蔥蔥的梧桐樹,上海風情的老洋房、文藝氣息的特色小店,仿佛珍藏了民國最珍貴的回憶。 梵之亦張愛玲、錢學森、傅雷、瞿秋白,康有為、蔡元培、錢學森、茅盾也曾在這裡留下過足跡……漫步於此,下一秒,仿佛置身於那19世紀20年代的老上海。
  • 上海花園洋房的升值
    > 截至1949年,上海一共有老花園洋房5000多幢,300多萬平方米。黃興住在393號,1916年10月31日在這裡逝世;唐紹儀住在40弄1號,他曾出任袁世凱政府的第一任內閣總理;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分別住在105弄2號和67號,兩處相距百餘米,現在還有幾位原農業銀行的老職工住著;正廣和汽水廠的大班住在99號;加拿大人福開森住在390號,他曾是高等工業學堂(上海交大的前身)的監院和《新聞報》的老闆,而武康路在解放前就叫做福開森路。
  • 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上海老吉士家,常菜就是經典菜
    說到上海菜,許多人腦裡或許都會馬上浮出老吉士這三個字,似乎沒吃過老吉士,你就沒真正嘗過什麼是地道上海菜。這家顯赫有名無數海內外名人,包括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用正宗而不浮誇的口味,在不太顯眼的低調門面之下,守護著傳統上海菜的好滋味。
  • 深藏於復興中路的這家私房本幫菜,完美詮釋了地道上海弄堂風味
    這幾天毛哥回廣州講了幾天粵菜故事,不少上海的粉絲朋友馬上又要毛哥回來繼續說上海美食了,哈哈,毛哥今天這就回上海繼續和各位聊上海美食!今天說的這家店,是一家藏於復興中路弄堂的地道上海老餐廳,估計說到這裡老上海們可能都知道答案了,沒錯!就是這家「永興餐廳」。
  • 上海的煙火氣,一直都在
    冬夏 魔都吃貨聯盟魔都的煙火氣又回來了實際上,它一直都在~記憶中的老味道,忘不了屬於這城市的煙火氣,不能散上海寧等你們等的太久了有些人吃了幾十年,感慨口味雖不如前,但這樣一家純手工老店能在上海延續至今,仍值得珍惜。若你恰好是餛飩愛好者,可以選擇「雙檔」,5隻薺菜大餛飩+12隻鮮肉小餛飩。黑麥鹼水皮,在清湯裡泛出黃燦燦的色澤,襯著勾藍花紋的白瓷碗,看著就好吃,咬著更筋道。
  • 嘉善路上近三十年的本幫私房菜,徐匯老吃客最愛的地道老上海味道
    在上海,說起好吃的本幫館子,真的數不勝數,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館子開始有些偏離地道的本幫風味,要吃到正宗的老上海味道,還真的得避開大商場,去一些有年代的街坊館子才能吃到。所以今天毛哥就想帶大家來一家地道本幫菜館,這家店在嘉善路這裡開了快三十年了,燒的菜都非常有老上海味道,很受附近街坊喜歡。讓我們一起來嘉善路202號這家「曉平飯店」嘗嘗!蔥油黃貝這是店裡的招牌,幾乎沒有在上海其他館子吃過這道菜了,一端上來蔥油香非常濃鬱,油亮誘人!
  • 這家復古小店每天只做100個油墩子,藏著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有一家「致童年 弄堂小吃」,雖然剛開不滿一年,但憑藉復古懷舊的裝修、正宗的上海味道,以及品類繁多的兒時小吃,店裡的人氣美食當屬老上海小吃、老弄堂砂鍋、放學後炸串~香酥雞、童年小肉、綠豆刨冰、小年糕、老上海油墩子都是點擊率很高的美食。
  • 2020上海10大花園洋房|這些花園洋房,藏著老上海的奢華
    它們浸潤著老上海十裡洋場的絕代風華,如今更是紛紛變身,向大家展示了迷人的小資強調。今天,小遊就給大家介紹上海最值得參觀的10大老洋房。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地址:寶慶路3號這裡原是上海灘染料大王周宗良的宅邸,號稱「滬上第一花園洋房」,上海市中心少數擁有大面積花園的花園洋房,現在則作為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
  • 感受上海的藝術氣息,體驗老上海獨特的味道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出門旅行,因為出去哇真的可以很好的放鬆一下自己,看一看喜歡的風景,慢慢的走走,就算心情不少很好也會慢慢的好起來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上海的一些很小眾的景點,是看過之後你就會知道這裡真的很漂亮,那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 老上海特色小吃:蟹殼黃,在家也能做出地道上海味道
    去過上海的人應該對上海的小吃印象比較深刻,其實上海這個城市,我對它整體印象並不太好,在上海也生活了多半年,上海雖然是經濟發展在全國前列,但是本地人非常排外,本地上海人骨子裡面就有一種優越感,所以我對這個城市感覺並不太好,但是對上海的小吃,我絕對會舉雙手大讚的,上海小吃很多,而且味道都各有特色
  • 《八佰》票房飄紅,老上海爆火!忽然就想去最民國風的老上海了
    2老上海的靈魂,都濃縮在了梧桐下的洋房裡。陰翳的法國梧桐下,二十幾幢花園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樣式。鬱鬱蔥蔥的梧桐樹,上海風情的老洋房、文藝氣息的特色小店,仿佛珍藏了民國最珍貴的回憶。有人說:沒有弄堂就沒有上海,也就沒有上海人。老上海是風華絕代的,也是地道親切的。
  • 老上海的點心你知道哪些?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你吃過幾家?
    記憶中的老上海本幫點心大多是一些生煎,鍋貼,大餅,油條之類的,常見的點心。然而有些老上海人覺得的正宗上海點心,還帶有一些記憶中的味道,例如蟹殼黃和單檔雙檔。在延平路有一家80年的老店了。店家也十分捨得放料,一個蟹殼黃裡面要放一個半蝦仁,再放一些筍丁和板油,然後他們還有個秘制配方,便是在筍丁上面澆一點點麻油,這樣會讓香味更加香。還有一家是深藏在菜市場裡面的一家小店。這家店很小,很容易錯過這位於菜市場的偏僻角落中。來這吃飯的很多都是老顧客了。他們有些順便早上來菜市場買個菜,買完菜之後正好來這邊吃早點,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