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整個江浙滬一夜之間就冷了。
杭嘉湖平原一夜之間漫天飛雪,南方人民一個個恨不得到市政府門前請願集中安暖氣。
▲桐鄉人慾罷不能的紅燒羊肉
但桐鄉人尤其淡定,任你雨雪交加瑟瑟發抖,我還是在路邊酣暢淋漓的「紅燒羊肉」,暖氣能有吃「羊肉」來的痛快?
魯迅先生怎麼說的來著,杭嘉湖再難熬的風雪之夜,只要有桐鄉的羊肉麵,那啥毛病都沒有了。
杭州出發一小時,這座小城有著江浙最好吃的羊肉麵
201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的要稍早一些,沒等我戴上過冬的裝備,杭嘉湖平原就迎來了第一場鵝毛大雪。
在沒有暖氣的世界,想要活過杭州的冬天,只有磕一碗溫暖的「羊肉麵」回血了。
於是我冒著風雪來到了距離杭州只有一小時車程的小城——「桐鄉」,只是為了吃一碗杭嘉湖平原上最暖心的羊肉麵。
▲ 桐鄉,浙北一座低調的小城,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悠悠運河流淌著千年的鄉愁,提起這裡最有名的莫過於烏鎮和西塘。
從杭州東站出發,每天去桐鄉的高鐵動車比站臺上賣茶葉蛋的都多,只需要17min就可以到達。
似乎浙江的每座小城都帶著安靜的氣息,但桐鄉就有點不是親生的意思。哪怕是雨雪交加的夜晚,桐鄉依舊顯得異常的熱鬧,人情味十足。
桐鄉的秋冬時節,街邊隨處可見大口鐵鍋,色澤紅潤、肉香嫩滑的羊肉不停在鍋裡翻騰。半個桐鄉都飄著「紅燒羊肉麵」的香氣,剩下的都是桐鄉煲和杭白菊的味道。
▲ 說起來也很奇怪,桐鄉可算是地道的南方,卻神奇的和北方人民一樣喜歡吃羊肉
在杭嘉湖平原上,每一隻肉質鮮嫩的湖羊都難逃被桐鄉人架上鐵鍋燉了的厄運。
蔡瀾說過,「羊肉這東西,只有極喜和厭惡,沒有中間地帶」,桐鄉的羊肉就是極好的一端。
湖羊本身味道極羶,但放入紅棗、黃酒、白蘿蔔、甘蔗等調味以後,不僅沒有異味,反而香氣撲鼻,入喉順滑,堪稱江浙翹楚。
▲ 桐鄉羊肉選羊十分講究,過猶不及,羊不可太老,過柴;也不可太嫩,入味需要時間,太嫩的羊肉容易軟爛。一定是12個月左右的公羊,肉質鮮嫩、滋補養生、肥而不油、酥而不膩。
麵條也有講究,一是必須用桐鄉特產細面,外地就沒這個味;二是一定得大鍋滾水,撈出來蓋上羊肉羊雜,撒上蒜葉蔥姜一氣呵成!
在杭嘉湖的雨雪之夜,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麵,配上二兩燒酒,這才是迎接冬天最隆重的儀式啊!
▲ 春嘗刀魚秋啖蟹,冬天該吃羊肉麵。
每一個桐鄉人都對外地的羊肉麵嗤之以鼻,不是隨便加塊羊肉過一遍水就算是羊肉麵了!
沒有精心料理的麵條和一鍋香飄十裡的羊肉,如何抵禦江浙沒有暖氣的冬天?
沒吃過這碗羊肉麵,江浙人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一碗桐鄉羊肉麵,藏著桐鄉人的「秋冬」和「鄉愁」。
羊肉麵是每個桐鄉人秋冬都繞不開的主題,大口的鐵鍋,酥爛的羊肉配上蒜葉生薑,一撈即熟的細面加上二兩土燒,是桐鄉人最落胃的記憶。
羊肉麵好吃,但要放十年前,你還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吃到。
老底子桐鄉人春夏季是不吃羊肉麵的,每年霜降之後,才會有店家陸續開張燉羊肉。
▲據說是夏天湖羊吃的是青草,有毒素、肉質柴、不好吃,不如冬天吃枯草時肉質鮮嫩。(當然這完全是偽科學!肯定沒毒的哈!)
每年直到立冬,老底子的羊肉麵館開始張貼大紅告示,上面毛筆手書:「自立冬日起,本店供應酥羊大面,歡迎品嘗。」不等到立冬,食客們早就起個大早蜂擁而至了。
老底子的羊肉麵館一般都是不涮、不炒、不烤,而是細火慢燉和燜煨,煮上兩小時再燜上一小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羊肉的原汁原味。
入冬以後桐鄉的羊肉麵館遍地都是,那如何去尋找一家最好吃的羊肉麵館呢?
▲ 大鍋和柴火灶臺是一家羊肉麵館正宗的標誌。
不要慌,到桐鄉直接在路邊看哪家羊肉麵館排隊人多,店門口有一口大鍋燉著羊肉,灶臺裡面柴火燒的正旺。
行了,連當地人你都不必問,直接推門進去吃,不好吃你回來砍我!
不過,最原汁原味的桐鄉羊肉麵你還真得起個大早去吃。
清晨四五點鐘,天光初亮薄霧蒙蒙,就連桐鄉的公雞還沒起床的時候,一家好吃的羊肉麵館裡早就人頭攢動,吃客不斷了。
▲桐鄉最地道的細面,放入每日現煮的高湯裡,用漏勺上下翻滾幾下即熟透撈出,再在羊肉鍋底舀一勺湯,放進麵條,撈起羊肉羊腳羊雜一股腦放上去!
這一大鍋羊肉是可以按照食客需求點的,你想吃什麼就要什麼,羊腿羊雜羊肉羊肝豐儉由人,但是你要是想要點羊肝羊尾下酒還真得早點,晚了就被人挑走了!
最後一步就是撒上蒜葉薑末,這碗羊肉麵就算是可以端上桌了!
之所以是這樣的步驟,是為了保證面能在最短的時間裡上桌,客人吃的時候面不緊,羊肉也剛剛好。
乍開鍋的紅燒羊肉酥爛軟糯,連骨頭都能吮出汁兒來,伴著碧綠的蒜葉、嫩黃的薑末輕輕挑起麵條,入口柔順,讓人恨不得把碗都給吃了!
▲ 桐鄉羊肉不管在色澤、酥軟、湯水、配料和吃口上都牢牢佔據著羊肉麵c位,一碗正經的桐鄉羊肉麵一定是肉酥、面滑、湯寬、色清、味香。
桐鄉人具體什麼時候開始吃羊肉麵因為年代久遠已不可考,但至少在民國時期,桐鄉人就開始早上排隊吃羊肉麵了,在桐鄉大街小巷、橋頭深弄的羊肉麵店是一家連著一家。
其實不只是桐鄉人愛吃羊肉麵,如今江浙地區的人們都喜歡去桐鄉吃一碗最溫暖的羊肉麵。
▲ 在桐鄉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滬C、浙A的車子停在某家羊肉麵館門口。
來,啥也不要說,痛快的吃完這碗羊肉麵,祝你平安的度過這個寒冬。
如果你去桐鄉,我推薦你去吃這五碗羊肉麵
接下來就是實打實的乾貨攻略了,朋友們,為了做這期專題,我特意冒著風雪在桐鄉吃了兩天羊肉麵啊!
就這麼說吧,當我吃到第四家羊肉麵的時候,老闆娘都說什麼都不肯收我的錢了。
▲ 其實我更愛吃羊雜麵
但我還是在健胃消食片的加持下,足足吃夠了桐鄉最好吃的五碗羊肉麵。來桐鄉,不把羊肉麵吃夠了,你還好意思走?
咬強羊肉麵館
桐鄉人民路46—48號
24小時營業
一個桐鄉人可能不知道桐鄉市長是誰,但他一定聽說過咬強。
這家陪伴了桐鄉人二十年味覺記憶的羊肉麵館已經成為桐鄉人鄉愁的符號,來到桐鄉就一定要嘗一嘗他們家的羊肉麵。
▲ 柴火的灶臺顯得有些雜亂,但是羊肉的味道卻能一直飄到兩條街以外。
三十塊錢的羊肉分量十足,味道簡直不要太贊,醬重的羊肉深得桐鄉人的喜愛,不過我十分建議配上點土燒,能溫暖一個晚上。
阿炎羊肉麵
振華路88號
24小時營業
冬天可以不穿秋衣秋褲,但桐鄉人的冬天絕對離不開阿炎羊肉麵。
從咬強羊肉麵出來,走過兩條街,左轉就是阿炎羊肉麵。在這裡友情提示大家,大眾點評導航不準,聽我的就行了。
▲ 這兩家羊肉麵其實味道差不多,只有真正熱愛羊肉麵的老饕才能分清差別。當然我覺得可能有點偏甜,不太符合東北人口味。
但這家店的羊肉十分大塊,確實有點豪爽的意思。
杭嘉湖咬強羊肉麵館
桐鄉公園路11號
24小時營業
新世紀公園附近一圈就是桐鄉人心目中的美食聖地。
這家咬強其實和上一家原本是一家,咬強和妻子吳大姐分開以後,吳大姐就在這邊經營了自己的品牌「杭嘉湖」用以區分。
原本都是一家,所以口味其實大同小異,但是單從份量上來說,很顯然這一家是我吃過量最結實的。
▲這裡的羊肉細嫩,味甘而鮮美,有一股連麵湯都喝盡的氣勢!
對了,嫌膩可以要一點紅茶,超級驚豔!
咬忠羊肉麵館
中山西路183號
06:00-01:00
這家羊肉麵雖然名氣顯然沒有上面三家大,但味道不遑多讓。
據老闆說,他家店還上過好多美食欄目,可惜圖片太不清晰,我就不傳上來了。
▲這家店麵條軟潤而富有彈性,羊肉酥香肥嫩,紅燒的醬香和適度的甜,十分入味,唯一缺點可能就是稍微麵條有點軟。
但也許十分合桐鄉人的口味呢。
仁楓羊肉麵館
市場路190號
24小時營業
這家店其實是在大眾點評上看見的,於是離開桐鄉的最後一頓就安排在了這裡。
這家店的羊腸十分勁道,面也給的量足,不僅一點不羶,簡直讓人無比回味,但最厲害的還是那罐辣醬。
▲ 桐鄉辣醬對於羊肉麵來說,是最佳拍檔、首選佐料。熱騰騰油嚕嚕辣咪咪,沒誰了!
不知道哪個藝術家某天喝多了,來了一句:「食在羊城還是虞山好,桐鄉一餐壓蘇杭」。
其實我覺得吧,朋克一點可以這麼說。
江浙吃羊誰最狂?桐鄉一面壓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