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祥研究員:漸行漸近的壓電發電技術

2020-12-16 科學網

李永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專業方向為無機功能材料與器件。

 

習慣了每天消費能源的你,有沒有想過變身為一個可持續提供能源的自動發電機呢?

 

這不是玩笑。科研人員利用壓電發電技術,正在力圖使它成為現實。

 

將無處不在的機械振動能轉變為電能

 

其實,能量無處不在。我們每天跑步、跳躍、行走、活動,不斷產生機械振動能。壓電發電技術瞄準的正是這些不起眼的能量,將其收集起來有效利用。

 

當然,「讓人類自己發電」還遠不能涵蓋壓電發電技術的全部。

 

說到壓電發電技術,我們先要回溯到1880年。當年居裡兄弟在石英晶體中發現:晶體受到機械應力的作用時,其表面會產生電荷;反之,當外加電場於晶體時,晶體會產生形變。前者被命名為正壓電效應,後者則被稱之為逆壓電效應。

 

100多年過去,壓電學和壓電材料經過了石英晶體、鈦酸鋇陶瓷、鋯鈦酸鉛陶瓷、弛豫鐵電單晶等幾個裡程碑的發展,各種壓電傳感器、換能器和驅動器在水聲、超聲、雷射、紅外、電光等技術領域中成為不可替代的重要器件。

 

這些年來,工業化社會對能源需求猛增與化石能源供給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國大力發展各種可再生能源,能量回收技術成為研發熱點。壓電發電正是這樣一種技術——利用壓電材料的正壓電效應將機械振動能轉變為電能,從而將如人體走路的踩踏、機械振動,甚至噪音等形式的振動能量收集起來,經過能量轉換——整流——存儲——供電等諸多環節,應用於生活。

 

這種能量收集系統幫助我們利用曾被白白耗費的能源。不久的將來,車站、公路、軌道以及日用的墊子、地毯、地板、書包、鞋、衣服等,都可能成為發電裝置,作為眾多其他能源的補充。

 

壓電發電具有結構簡單、不發熱、無電磁幹擾、無汙染和易於實現小型化和集成化等優點,並因能滿足低耗能產品的電能需求而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發電地板、發電公路、發電行囊和其他

 

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對於壓電發電自助供電系統進行了多年研究,取得了良好進展,尤其是日本在應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006年至2009年期間,東日本旅客鐵道株式會社在東京火車站進行過三次「發電地板」試驗,目標是實現乘客通過自動檢票口時產生可使100瓦的燈泡發光0.1秒的電力。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日本館展示了壓電發電地板,參觀者輕輕幾步就可將電燈點亮,這讓很多人驚喜不已。

 

另據報導,日本的NEC等公司聯合開發了新型發光道路標識,在公路下埋有壓電發電裝置,使其驅動LED發光指示牌,基本達到可自供電的實用水平。

 

同樣,以色列技術研究院也在普通路面的瀝青中植入大量的壓電晶體,通過汽車駛過時的壓電轉換來發電。據測算,1公裡的路面能產生約100~400千瓦的電力。理論上,這些植入瀝青的壓電材料能使用至少30年,可用於任何大流量的道路,包括鐵路和公路。目前以色列對這種技術僅進行了小規模的試驗,今後將進行大範圍的試驗。

 

此外,為了提高能量獲得效率,研發人員一般在設計時將壓電、熱電、光伏等多種能量同時收集利用。如美國軍方正在開發一種士兵邊行軍邊發電的裝置。士兵們可對所攜帶的電子設備進行自助供電,從而不必攜帶重達10公斤的儲能電池,大幅度減少行軍負重。

 

最近還有報導,美國加州一位眾議員提出新法案,建議將壓電發電技術用於道路上,稱每年發電足以供3萬多戶家庭使用。他的提議能否可行並取得成效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我國有關的研究機構也在積極開展能量回收的研究工作。在上海即將舉行的全國科技活動周上,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計劃在南京路上向大眾演示自己開發的壓電發電裝置。

 

上述不同的研發工作,其基本原理沒有本質差別,主要的不同在於壓電材料的工作模式不同,系統和應用場合的結構不同。

 

目前壓電換能器大多採用PZT-5H型壓電陶瓷,結構形狀有陶瓷片、陶瓷懸臂梁、壓電鼓、壓電鐃鈸以及多層陶瓷結構等。單個壓電發電單元一般可輸出電壓5~20伏,電流為毫安級,功率達到幾十毫瓦級,能滿足網絡傳感器等低耗能電子產品的供能需求。為了增大發電功率,必須採用多個元件並聯方式,以提高裝置的輸出電流。

 

只要動就能發電的納米發電機

 

近年來,壓電材料也在向更微觀的尺度發展。納米壓電電子學將半導體和壓電學結合起來,從而有望開發出新型的壓電場效應電晶體、自供電納米發電機、無線納米醫學和生物器件。

 

美國和我國的科學家合作研究並報導了一種壓電納米發電機,以氧化鋅納米線為基礎,實現了在納米尺度上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納米線的直徑一般小於100 納米,但其長度可以達到數微米,如此大的長徑比使得很小的力便可將納米線彎曲而產生電勢差。這意味著只要動就能發電,無須行走,微弱的肌肉運動也可以帶動納米發電機。

 

據報導,該納米發電機的理論發電效率可達到17% ~30%,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和轉換效率,易於實現真正的微型化,這為利用人體運動進行活體體內發電開闢了技術路線。

 

此外,2009年,韓國三星綜合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在《先進材料》上報導說,他們在柔性襯底上製備了氧化鋅陣列,大量的氧化鋅納米棒並聯,獲得了1 毫安/平方釐米的電流密度, 可以用於力傳感器、觸控螢幕以及人工皮膚敏感器等。

 

不過,雖然目前人們已經能夠大量合成出純度、尺寸、形貌以及晶體結構可控的氧化鋅納米棒陣列,但如何將運動、振動、流體等自然存在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從而實現無須外接電源的納米器件,仍然存在許多挑戰。

 

解決成本和效益問題是關鍵

 

目前,外部的振動機械能通過能量收集裝置產生的電流為交流電,其缺點是不連續、不規則。在工程應用中,必須設計相應的匹配電路,採用橋式整流電路,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將產生的電能儲存起來,經一定時間的充電,達到足夠的量時方可供應外部負載使用。

 

能量回收系統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選擇壓電材料、設計和外部振動頻率接近的壓電振子及支撐方式、設計高效的電能收集和儲存電路系統等。

 

目前的驗證性演示主要是驅動一些照明或顯示器。要有大的發電量,在技術上應該沒有太大的障礙,主要還是成本和效益問題。如何進一步提高發電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難題。

 

筆者預計,如果科研單位、企業和政府協同努力,壓電發電技術有望在10年內逐步得到推廣和應用。

 

《科學時報》 (2011-05-12 A3 技術·經濟)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漸行漸近,花都突圍而出
    粵港澳大灣區漸行漸近,花都突圍而出
  • 平價時代漸行漸近 海上風電該如何前行?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衛東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上表示,海上風電發展只有堅持以創新為動力,共建創新鏈、共享價值鏈、共制產業鏈,才能在平價上網時代找到發展的新路徑。
  • 新型壓電複合材料:性能更好!
    壓電效應的一項典型的用途就是發電。為了採集微小的機械運動能量並轉化為電能,供應可穿戴的移動電子設備或健康監測傳感器的運行,研究人員通常會向柔性聚合物載體中添加硬質陶瓷納米顆粒或者納米線。聚合物提供柔性,而壓電納米顆粒可以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 霜降,在秋天的尾聲裡,看冬天的腳步漸行漸近
    霜葉如花,霜華如花,霜降時節,我以愉悅而又明媚的心情,聆聽著冬天的腳步,漸行漸近。魚泡泡:●謝謝您對本文的閱讀。對於即將走過的秋天,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把你的理解告訴我,我們共同進步呀。
  • 告別「兩棲人」:農民工的「城市夢」漸行漸近
    新華社福州2月14日電  題:告別「兩棲人」:農民工的「城市夢」漸行漸近  新華社記者郭奔勝、塗洪長、董建國  又到一年離家時,作為家中「頂梁柱」的劉季榮倍感糾結。
  • 一文了解無鉛壓電陶瓷
    (四)無鉛壓電陶瓷的製備1.晶粒定向技術通過工藝控制,使原本無規則取向的陶瓷晶粒定向排列,使之達到具有接近單晶的性能。晶粒定向技術作為一種結構改性,與傳統的摻雜改性相比,晶粒定向技術具有不改變陶瓷居裡溫度的優點。目前研究最多的分別是熱處理技術和模板晶粒生長技術。
  • [視頻]法國:開發新型壓電材料 聚集雨滴中的能量(題圖:雨滴中的能量)
    科學界正在努力尋找各種可替代能源,以及更加清潔環保的發電方法。近日,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研究出一種通過雨滴來獲取能量的方法。  壓電效應:一些晶體材料在受到壓力作用下,表面產生電壓的現象。  在解釋這項研究前,先來了解一個物理學名詞,壓電效應。
  • 常用的壓電材料有哪些_壓電材料的特點_壓電材料的應用
    利用壓電材料的這些特性可實現機械振動(聲波)和交流電的互相轉換。因而壓電材料廣泛用於傳感器元件中,例如地震傳感器,力、速度和加速度的測量元件以及電聲傳感器等。這類材料被廣泛運用,舉一個很生活化的例子,打火機的火花即運用此技術。
  • 北京環球影城漸行漸近:優先購票權被搶空 旅遊企業期待連帶性消費
    本報記者 李喬宇  北京環球影城開業漸行漸近。  日前,有消息稱,北京環球影城工期進度完成87%,開始進入工程驗收階段,近日,未來水世界景區等7個單體已經順利完成竣工驗收、消防驗收。
  • 陶瓷新秀——鐵電陶瓷與壓電陶瓷
    陶瓷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與杯壺碗碟之類的日用器皿聯繫在起,其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它已成為發展工農業生產和現代新技術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連兒童玩具裡也用上了陶瓷元件。在古老的陶瓷大家族裡增添了不少新成員,鐵電陶瓷和壓電陶瓷就是這大家族裡的後起之秀。
  • 納米科學:魚'生物廢物'轉變為壓電能量收集器!
    納米科學:魚'生物廢物'轉變為壓電能量收集器!研究人員工作背後的基本前提很簡單:魚鱗含有具有壓電特性的膠原纖維,這意味著在施加機械應力時會產生電荷。「我們能夠生產一種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 - 也就是能量收集器 - 兩側都有電極,然後層壓它,」Mandal說。雖然眾所周知,單個膠原納米纖維表現出壓電性,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試圖專注於在天然魚鱗中分層組織膠原納米纖維。
  • 嵩明職教園重構「新未來」 國際化遊憩商業區漸行漸近
    一輪可遇不可求的財智盛宴,正與我們漸行漸近。一個熟悉的「陌生」區域但是,軍長片區在哪兒?事實上,這是我們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規劃公示》顯示的軍長片區範圍為,北至長楊快速路,南至軍長路,西至蘭茂大道,東至嵩昆大道,規劃面積約1330公頃。
  • 北京大學利用3D列印方法在柔性壓電陶瓷複合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壓電陶瓷如鋯鈦酸鉛,鈮鎂酸鉛-鈦酸鉛等已被廣泛應用於傳感器、致動器、換能器和能量採集器。然而,陶瓷材料本身是脆性的。對於傳統陶瓷材料而言,機械柔韌性和壓電性是兩個相互矛盾的屬性,提高一種性能通常會損害另一種性能。例如鋯鈦酸鉛基陶瓷具有較高的壓電性能,但由於其固有的脆性,鋯鈦酸鉛基陶瓷不適合直接集成到柔性電子器件中。
  • 在線旅遊加碼定製遊 不走「套路」的定製遊規模化漸行漸近
    定製旅遊的規模化似乎已經漸行漸近。  新設定製遊中心 去年增長40% 杭州旅行社定製遊業務量超過團隊遊  今年,省中旅將4年前成立的「定製遊部門」升級成為「定製遊中心」,部門人數也從以前的個位數增加到如今的20多人。而浙江光大明悅旅行社也在最近成立了專門的「定製遊部門」。
  • 下周七天,初心依舊,愛已走遠,3星座寸步不離,舊愛漸行漸近
    下邊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下周七天,3星座初心依舊,雖然愛已走遠,但寸步不離,舊愛終於漸行漸近,彼此甜蜜如初。雙子座雙子座的人一生放蕩不羈,喜歡追求新鮮感與刺激,但這只是他們的表面現象。下周七天,初心依舊,愛已走遠,雙子座寸步不離,舊愛漸行漸近。巨蟹座巨蟹座的人很重感情,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在他們心中都佔據著重要位置。而且他們還有著別人沒有的胸懷和耐心,總能很輕鬆地處理好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瑣事,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一個特別有能力的人。
  • 中國企業內控事件:中國內部控制規範漸行漸近
    觀點:滿足SOX404不是內部控制最根本的目標  制度:中國內部控制規範漸行漸近  探討: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成功邏輯  案例:煤氣化內控報告「掩耳盜鈴」   在中國內部控制規範漸行漸近中,梳理諸多內控事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漸行漸遠的火塘
    火塘漸行漸遠,鄉村的人間煙火氣,也漸行漸遠。
  • 科學家設計出新陶瓷壓電材料,電致應變值達1.3%
    壓電材料是一種被施加電場時會改變形狀的材料,具有廣泛應用,其中一個焦點壓電材料陶瓷成本低廉,可惜的是電致應變值很低,導致效率不佳。現在印度科學家設計出電致應變值比以往還要高2 倍的新陶瓷壓電材料,將使感測器或驅動器有更便宜的材料選擇。
  • 導演田七創作歌曲《漸行漸遠》物是人非彈指一瞬間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在打造中華紫薇園、籌備大型3D神話愛情電影《武夷仙凡戀》之際,回想公益電影《金甌》拍攝,憶往昔歲月,突然發覺物是人非,好多人與事都已漸行漸遠,即興創作歌曲《漸行漸遠》,獨自面對這種處境,雖不說,但萬語千言猶存心中。歌曲誕生於中國原創音樂產業孵化基地,由武夷影業集團和東方國韻集團聯合出品,將收錄在田七《東方國樂原創音樂作品專輯》。
  • 漸行漸遠的人生旅途
    人生大概就是一段漸行漸遠的旅途。在這段叫人生的旅途裡,我們碰見各類各樣的風光,會履歷不一樣的神色,大概是歡喜,大概是哀思,大概是激情四射的拼搏,大概是無盡心傷的創業,大概是碰見收成滿滿的天堂,大概是幾經失蹤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