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化古城關帝廟文化項目提升工程竣工
(記者 曹建國 吳傑強 吳光宇 劉強)打造文化精品,增強古城魅力,弘揚關公文化,傳承關公精神。8月13日,寧化古城關帝廟文化項目提升工程正式竣工開放,修舊如舊、不損容顏。來自各地的遊客與古城群眾歡聚一起,以聖像開光、祈福朝拜、戲劇演出等系列活動恭祝關帝誕辰1860周年。
-
寧化古城:寧武全域旅遊新地標
從歷史、軍事、人文的視角看寧化古城,這裡是民族大融合、大發展的搖籃,見證了滄海桑田的巨變。今天的寧化古城,歷經歲月千載,迎來繁華再現,文化積澱處處可見。如今的古城保存有兩座古代甕城,一北一南,平面布局呈正方形,置有二進重門,是明代在宋舊址上修復並加築而成的。悠久歷史,展現古城文化底蘊歷史是時代最生動的教科書,寧化古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
-
忻州古城最新進展,泰山廟、財神廟、關帝廟建成這樣了
來源:山西忻州古城秀容印象去年以來,忻府發展啟動實施了規模浩大的忻州古城保護改造建設工程。泰山廟、財神廟、關帝廟保護性修復與改造一期項目工程建設已竣工。泰山廟、財神廟、關帝廟三廟做為忻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悠久,遠近聞名。
-
懷安民間傳說|關帝廟村的來歷
儘管村子不大,但在全縣是首屈一指的「文化村」。村子以廟為名,以廟為榮。因了一座關帝廟,使該村的歷史具有了「神秘莫測,撲朔迷離」的傳奇色彩,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關帝廟村原叫六合房子,後來為什麼以廟為村名呢?
-
從塗門關帝廟碑記看泉州濃厚的關帝信仰
(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此「儒林裡中廟」即坐落在城南塗門街的關帝廟,該廟在《泉州府志》明代萬曆版中稱「關王廟」,清代乾隆版改稱「關帝廟」。因鄰近古城通淮門,故名「通淮關帝廟」,民間俗稱「塗門關帝廟」。
-
王樹森||宏觀寧化古城邊塞文化及綜合開發管見
而寧化古城地處分水嶺之南。其次,分水嶺一山分二水,是我國兩大流域的分界:嶺南的汾河和洪河屬黃河流域,向南流往太原;嶺北的恢河屬海河流域,向北經朔州,遠流京津。寧化古城緊依分水嶺南的汾河上遊岸邊。其三,分水嶺還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化的分界帶與交匯地。歷史上,分水嶺以北區域風沙大,乾旱嚴重,環境惡劣。
-
福建東山關帝廟赴臺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開幕
原標題:福建東山關帝廟赴臺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開幕 新華社高雄10月17日電(記者付敏 劉劼)17日,福建東山關帝廟赴臺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開幕。 在高雄的意誠堂關帝廟內,香火繚繞,樂聲朗朗。
-
脫貧攻堅決戰完勝·旅遊風景線|寧化古城
儘管你已經遊覽的很累,但是有一個地方你應該去看看,休息一下你疲憊的身心,探知一下「寧化府」與「寧化古城的淵源」,感受一下「隋煬帝避暑行宮」所在。 寧武宋城古寧化城,城池依山而建,由東向西傾斜,西城緊鄰汾河。
-
寧化古城正成為文化旅遊的新名片、新地標
古城又稱「寧化宋城」,是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小型宋城。寧化城最早創建據傳是在秦漢年間。隋代將城拓展到六裡四十一步。宋嘉佑6年,因西夏人侵擾隘口,設立寧化軍,寧化宋城的稱謂即源於此。寧化古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除隋「汾陽宮城」遺址外,還有宋城舊址、明清磚砌城牆、金代關帝廟、明代萬佛洞等,保存均比較完整,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距今600餘年大關帝廟「重生」:傳承關公文化與晉商精神
楊佩佩 攝中新網太原6月14日電 題:距今600餘年大關帝廟「重生」:傳承關公文化與晉商精神作者楊佩佩古都太原的繁華鬧市中,因主題展覽、文創產品、書畫表演等豐富多樣形式的融入,一處「沉睡」多年的明清古建築——大關帝廟迎來「重生」。
-
「七絕」大同關帝廟
主殿(關羽)大同關帝廟俗稱武廟,亦稱大廟,為元代建築,坐落於大同古城鼓樓東街。大同市區原有關帝廟達16座之多,而以鼓樓東街關帝廟最大、最古老、故而稱「大廟」。兩邊亦有配殿,東為武財神廟,裡邊泥塑關公、關平、馬良,西邊為奶奶廟。另外最西,有幽靜小院子一處,裡面遍植桃樹。院內最北有桃園結義祠堂,內塑劉備,關羽,張飛高舉酒杯結義的造像。中間有武侯祠,內塑諸葛亮。
-
【聚焦】東山關帝廟關帝神像金身首次啟航環臺巡安祈福
據關帝廟負責人介紹,東山關帝廟是臺灣眾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兩岸信眾都熱盼關帝神像金身赴臺巡安祈福。從去年底開始,我們就著手籌辦活動。這次活動以「千秋關帝、萬世聖源」為主題,關帝神像金身從東山港起駕,經澎湖入臺灣環行全島,並駐駕臺南龍崎文橫殿、高雄意誠堂、臺灣祀典武廟等22家關帝廟,活動歷時77天,將於12月底結束巡安祈福活動返回東山。
-
【重磅】東山關帝廟關帝神像金身首次啟航環臺巡安祈福
東南網漳州10月11日訊(本網記者 蘇益純 通訊員 林華藝 殷琪 文/圖) 10月11日上午,東山關帝神像金身在兩岸信眾的簇擁下,啟輦離廟,乘坐檯灣海盛航運有限公司船隻由東山港啟程赴臺巡安。據關帝廟負責人介紹,東山關帝廟是臺灣眾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兩岸信眾都熱盼關帝神像金身赴臺巡安祈福。「從去年底開始,我們就著手籌辦活動。
-
大關帝廟:祀戎結合的典例
其中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建築最雄偉的是廟前街的關帝廟,因此稱為大關帝廟。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作為「萬裡茶道」遺產提名點,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圖片丨大關帝廟關帝廟又稱武廟,是封建社會進行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教育和感化的神聖殿堂。武廟和文廟一樣,是我國古代學術、教育、科舉、軍政等領域的重要活動場所。古時,封建中央政權會在全國各地修建不同等級的文廟和武廟。
-
太原600餘年大關帝廟「重生」:傳承關公文化與晉商精神
【解說】近日,古都太原的繁華鬧市中,一處「沉睡」多年的古建——大關帝廟迎來「重生」,傳承著關公文化和晉商精神。 太原建有多座關帝廟,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誌》記載,關帝廟在城共有二十七座。其中,大關帝廟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
-
正定24項古城風貌恢復提升工程竣工
原標題:正定24項古城風貌恢復提升工程竣工 2019年12月30日,河北正定東城門、府文廟、府城隍廟和正定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至此,正定縣24項古城風貌恢復提升工程全部竣工,千年古郡、北方雄鎮歷史風貌得到有效恢復。
-
東山島牛人畫說東山關帝廟風水與布局
東山關帝廟位於風動石景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是全國四大關帝廟之一
-
福建海峽關公文化參訪團受邀走進龍海港尾關帝聖堂交流
2020年10月30日,由福建省海峽關公文化發展促進會、福建海峽兩岸關帝文化交流中心蔡清龍會長組織帶隊,攜各關帝廟宇和熱心信士及藝術家受邀走進龍海市港尾上午村東山社關帝聖堂參觀交流互動,攜手弘揚關公文化,傳承忠義仁勇禮智信道德精神。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大同關帝廟大殿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2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0篇:大同關帝廟大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從九龍壁出來沿和陽街繼續東行,在第一個路口(都司街)右轉不遠即到大同關帝廟,途中路過一個天主堂,然木門緊閉(也許都司街這邊不是正門吧),未能參觀。古城中廟宇甚多,儼然是景點中的主力軍,但相較於華嚴寺、善化寺這些著名的廟宇,關帝廟這邊人氣似乎略低,我也是衝著國保單位的名頭才專門前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大同關帝廟大殿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2篇:大同關帝廟大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從九龍壁出來沿和陽街繼續東行,在第一個路口(都司街)右轉不遠即到大同關帝廟,途中路過一個天主堂,然木門緊閉(也許都司街這邊不是正門吧),未能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