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報告請登錄 未來智庫)
2015 年以前國內僅有個別地區進行過大規模的港口整合,2015 年浙江省率先 開始省內港口整合,此後江蘇省、遼寧省、山東省、福建省、廣東省等多地陸續 開始或者提出省內港口整合。我們認為此輪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省內港口 的激烈競爭,提升港口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港口投資建設的盲目性,有助於港 口行業的長期發展。此輪港口整合是浩大的工程,目前仍在進行當中,本報告主 要研究過去及此輪已經完成大部分進度的主要沿海港口整合案例。
1、港口整合的背景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主要港口的管理體制進行了多次改革,呈現出中央 管理逐步退出、逐步市場化、逐步開放的特徵。
1984 年以前,我國主要港口的經營主體為政企合一的港務局,直接隸屬於國 家交通部; 1984 年,中國政府對主要港口的管理體制進行重大改革,除秦皇島港仍由中 央管理外,沿海和長江幹線 37 個港口採取「中央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以地 方政府為主」的管理體制。 2001 年 11 月,《關於深化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港口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頒 布。 該意見要求將由中央管理的秦皇島港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的港 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港口下放後,實行政企分開,不再承擔行政管理職能; 並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成為自主經營、 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 2002 年 3 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港口公共碼頭設施的建設、經營 列為鼓勵類外商投資的項目,並自 2002 年 4 月 1 日起取消港口公用碼頭在 投資比例方面要求中方控股或佔主導地位的規定。 2004 年 1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正式實施,填補了中國在港口管理 方面的法律空白。《港口法》確立了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進行宏觀調控、地方 政府進行具體管理的港口管理體制,明確了政企分開的港口經營體制,並指 出國家鼓勵和保護港口經營活動的公平競爭。2001 年提出港口下放地方,實行政企分開後,各地港務局分成了港口管理局 和港口集團,港口集團是企業單位,承擔港口的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等職能,一 般隸屬於市一級的國資委。此後國內大部分中大型港口的大部分公共碼頭基本都 是當地的港口集團主導投資經營。不過港口的投資經營是放開的,除了當地的港 口集團,其他主體也可以參與港口投資經營,因此各地的港口資產也並非全部由 當地的港口集團控制。
對於港口的客戶來說,鄰近的港口在部分情況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由於不 同港口隸屬於不同的主體,即使是同一省份內不同地區的國有港口之間,也會存 在競爭關係。2000 年之後伴隨著中國外貿的繁榮,國內港口貨物吞吐量也持續快 速增長,這段時期行業的主要矛盾是產能不足。經過多年的投資建設,港口逐步 從產能不足發展到產能過剩,根據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的中國沿海港口吞吐能 力係數倒推,2004-2016 年中國沿海港口產能利用率從 105%下降到 76%,下降了 近 30%;2014 年開始,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明顯放緩,行業從快速成長期步 入成熟期;部分港口企業經營開始惡化,債務壓力凸顯,區域港口之間競爭的矛 盾愈加突出,大規模的港口整合也就應運而生。
此輪港口整合的特點是省級層面港口整合,一般是成立省級港口集團,通過 省級港口集團逐步整合省內的港口資產。由於各省的港口情況不同,因此具體的 整合方式及進度也有所差異。
2、廣西北部灣港口整合
2.1、整合前的情況
廣西主要有三個沿海城市,防城、欽州和北海,三個城市均有自己的港口。 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地域相近,幹線相同,腹地疊加,整合前三港 之間競爭激烈,為了爭奪貨源,出現打價格戰等情況。
2.2、整合進程
2007 年 2 月 14 日,廣西對防城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欽州市港口(集團)有 限責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沿海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國有產 權重組整合,成立了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為自治區直屬國有獨資 企業。此次整合開創了跨行政區域進行港口資產整合的先河。
整合之初,北部灣管委會就對「三港整合」進行了頂層設計:各港稅收按屬 地化原則處理,原有項目和新建項目稅收均在所在市繳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重大產業項目和利用岸線資源重大項目由北部灣辦統一規劃確定和統一研究確定, 由防城港、欽州、北海三市分別具體組織實施。北部灣港務集團採取二級公司運 作方式,三港仍然獨立運作,北部灣港務集團對三港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出臺統 一價格或者指導價格。
2009年10月,北部灣集團通過無償劃轉獲得A股上市公式公司北海港40.79% 股份。2009 年 12 月,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廣西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實施 整合,統一使用「廣西北部灣港」名稱。
2013 年 12 月,北海港實施向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發行股份 6.9 億股購買其所 屬防城港、欽州港、北海鐵山港等 40 個碼頭泊位資產 51.8 億元的重大資產重組。 三港區核心資產的整體上市,實現了廣西北部灣港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 經營。在完成整合和核心資產整體上市後,廣西自治區政府重新定位了北部灣港 的三個港域,形成以防城港域為主的大宗散貨運輸體系,輔助發展貨櫃運輸體 系;以欽州港域為主的貨櫃運輸體系和石油化工運輸體系;以北海港域為中心 的國際郵輪旅客運輸體系、商貿和清潔型物資運輸體系。
2.3、整合後相關主體的財務表現
2007年北部灣港集團成立後發展迅速,2008-2014年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2008-2011 年歸母淨利潤也持續快速增長。2015 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集團物 流、貿易及臨港產業投資等主營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集團整 體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大幅下降。2017 年集團收入回升,主要是不鏽鋼業務量價齊 升,2018 年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是併入了西江集團。
2013 年北部灣三港核心資產整體上市,受資產重組影響 2013 年北部灣港股 份港口裝卸收入及公司歸母淨利潤跳升,但2014-2016年公司裝卸收入未有增長, 2014 年淨利潤小幅增長後,2015 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明顯下滑,此後逐年增 長,直到 2018 年才恢復到 2014 年以上的水平。
3、廈門市貨櫃碼頭整合
3.1、整合前的情況
整合前廈門港區內經營主體眾多,有 11 家企業從事貨櫃碼頭的經營,經營 給廈門港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包括:岸線分割,不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無法形成規模化經營,降低運營成本;單個主體力量薄弱,開拓市場和與船東議價的能力較弱;為了爭奪市場互相壓價,激烈競爭。
3.2、整合進程
2010 年廈門國資委開始推動廈門貨櫃碼頭的整合,經過 3 年的時間,2013 年 12 月 13 日廈門貨櫃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此次整合成功完成。新 集團是接受重組的碼頭資產所屬的四家法人企業,即海天碼頭、象嶼新創建碼頭、 國貿碼頭和海滄港務以新設合併方式成立的。相關股東以碼頭資產作價或以現金 入股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淨資產為 70.17 億元,註冊資本為 24.37 億元,其中,國 際港務持股 52.90%,港務控股集團持股 14.79%,港務物流持股 0.55%,象嶼物流 持股 8.53%,廈門國貿持股 7.82%,寶達投資持股 1.61%,新世界港口持有剩餘部 分股權。
通過此次整合,廈門貨櫃碼頭集團控制了廈門港內八個碼頭,共計 25 個國 際貨櫃泊位,基本涵蓋了廈門港 10 萬噸以上的貨櫃泊位,佔全港貨櫃產能 的 70%。經過整合後,廈門港僅剩廈門貨櫃碼頭集團、遠海碼頭和招商局(漳 州)碼頭三家經營主體。此次整合同時涉及包括有 5 家上市公司在內的眾多境內 外企業,其中 3 家在國內上市,2 家在香港上市,由於涉及範圍廣,技術難度高, 在當時被稱為近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港口資產整合」。
此後又經過幾年的發展,廈門貨櫃碼頭集團最終形成了廈門國際港務持股 60%,新世界港口持 20%,廈門國貿集團持 10%,廈門象嶼集團持 10%的股權機 構,淨資產超過 80 億元,總運營資產超過 120 億元。通過港口資源整合,貨櫃 集團的岸線資源涵蓋了廈門港 10 萬噸級以上的 27 個貨櫃專用泊位,岸線總長 8398 米,橋吊 72 臺,可接泊 20 萬噸超大型貨櫃船舶,年通過能力 1000 萬標 準箱,佔廈門全港能力的 76%以上。
3.3、整合後相關主體的財務表現
整合後廈門集裝碼頭集團由廈門國際港務(3378.HK)控股經營。2013 年完 成整合後,2014-2018 年廈門貨櫃碼頭集團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15-2017 年稅 後利潤持續增長,其中 2016 年出現跳升,或受費率調整影響。
4、浙江省港口整合
4.1、整合前情況
2017 年浙江省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 15.7 億噸,貨櫃吞吐量 2747 萬 TEU, 其中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 12.6 億噸,貨櫃吞吐量 2687 萬 TEU;內河港口貨物 吞吐量 3.3 億噸,貨櫃吞吐量 60.1 萬 TEU。
寧波-舟山港是浙江省最核心的港口,2017 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 10.1 億噸,貨櫃吞吐量 2460.7 萬 TEU,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分別佔浙江 省沿海港口的 80.2%、91.6%。2017 年寧波-舟山港的寧波港域完成貨物吞吐量 5.5 億噸,貨櫃吞吐量 2357 萬 TEU;舟山港域完成貨物吞吐量 4.6 億噸,貨櫃吞 吐量 104 萬TEU。寧波港域主要經營散雜貨及貨櫃,舟山港域主要經營散雜貨, 貨櫃的體量很小。
整合前,雖然統稱為寧波-舟山港,但寧波港域及舟山港域各自皆是獨立經 營。寧波港域主要由寧波市國資委下屬的寧波港集團及其控股的寧波港股份 (601018.SH)經營,而舟山港域主要是貨主碼頭,舟山市國資委下屬的舟山港集 團及其控股的舟港股份貨物吞吐量僅佔舟山港域 15%(2014 年數據)。
除了寧波-舟山港,浙江省內還有溫州港、嘉興港、台州港、杭州港、湖州 港、紹興港、金華港等中小港口。
4.2、整合進程
2015 年 8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全省港口一體化、協同化發展的重大決 策,浙江省國資委組建成立了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成為國內第一家集約化 運營管理全省港口資產的省屬國有企業。
2015 年 9 月,寧波港集團與舟山港集團完成合併,寧波港集團有限公司名稱 變更為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股東及股東持股比例由原來的寧波市國資委 100%持股變更為由寧波市國資委和舟山市國資委分別持股 94.47%和 5.53%。
2015 年 11 月,寧波市國資委、舟山市國資委分別將其所持有的 94.47%、5.53% 寧波舟山港集團股權無償劃轉給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浙江省國資委將所持 有的浙江海港集團 79.7%、4.67%股權分別無償劃轉給寧波市國資委及舟山市國資 委,寧波舟山港集團併入浙江海港集團。
2016 年 1 月,寧波港股份公告擬向控股股東寧波舟山港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 持有的舟港股份 85%的股份。本次重組標的資產交易作價 30.1 億元,對應舟港股 份 15 年 20 倍 PE,1.9 倍 PB。
2016 年 11 月,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浙江省海港集團與寧波 舟山港集團按「兩塊牌子、一套機構」運作,是全省海洋港口資源開發建設投融資 的主平臺。集團先後完成了省內沿海五港和義烏陸港以及有關內河港口的全面整 合,形成了以寧波舟山港為主體,以浙東南沿海溫州、台州兩港和浙北環杭州灣 嘉興港等為兩翼,聯動發展義烏陸港和其他內河港口的「一體兩翼多聯」的港口發 展新格局。
4.3、整合的影響
浙江全省港口一體化整合後,促進了港口資源利用集約化、港口運營高效化、 市場競爭有序化、港口服務現代化,形成了港口轉型發展的新動能。浙江港口整 合也開啟了此輪省級港口整合的大幕,此後多數省份陸續開啟了省內的港口整合。 2017 年 8 月,交通部曾下發《關於學習借鑑浙江經驗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的 通知》,要求全國擁有港口資源的 18 個省學習浙江經驗,整合港口資源,推進港 口一體化建設。
5、江蘇省港口整合
5.1、整合前的情況
江蘇省港口數量、港口吞吐量等多項指標居全國第一。2017 年全省港口貨物 吞吐量 25.7 億噸,有 8 個億噸大港,包括南京港、蘇州港、南通港、無錫港、連 雲港等,數量上名列全國第一。不過江蘇省的港口情況與大部分沿海省份有所差異:江蘇省主要是沿江的內河港口,大型海港僅有連雲港;江蘇各地區港口資源比較分散,經營主體眾多,大部分地區國有港口集團貨 物吞吐量佔比不足一半;大部分地區國有港口集團股權結構也比較複雜,並不是當地國資委全資持股。
5.2、整合進程
2017 年 5 月,江蘇港口集團掛牌成立,認繳註冊資本 283.21 億元。江蘇省港 口集團有限公司是經江蘇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屬大型國有企業,由江蘇省和 連雲港、南京、蘇州、南通、鎮江、常州、泰州、揚州 8 市地方國有涉港資產共 同出資,並整合省屬 3 家航運企業組建而成。
根據省港口集團《公司章程》的相關約定,南京交投、連雲港市人民政府國 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貨幣出資,江蘇交通控股以貨幣和股權出資,蘇州市城 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通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鎮江國有投資集 團有限公司、常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泰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揚 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股權出資。省港口集團出資到位後,相關股權結構 如下:
根據省港口集團《公司章程》的約定:江蘇交通控股代表省級政府出資,佔 公司 註冊資本的 29.64%,但所佔公司表決權比例為 51%;其他股東所佔公司表 決權 比例合計比例為 49%。股東會會議作出決議,須經代表全體股東二分之一 以上表 決權的股東通過。
江蘇港口集團掛牌成立後,開始陸續推進相關港口資產的整合,完成了南京 港集團、蘇州港集團、鎮江港集團、揚州港集團、常州港集團等部分省內港口及 航運資產的整合。目前江蘇港口資產整合仍在推進,尚未完成南通港集團及連雲 港集團的股權整合。
5.3、整合的影響
江蘇港口集團以打造全省港口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的一體化平臺和實施 主體為目標,以「區域一體化+專業化經營」為抓手,大力推進生產經營體系改革, 先後成立了長江貨櫃事業部、大宗散貨事業部等專業化事業部,以及信息公司、 物流公司、航務服務公司等全資子公司,生產經營架構不斷完善,區域間碼頭、 岸線等資源要素的統籌利用質效不斷攀升。
6、遼寧省港口整合
6.1、整合前的情況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遼寧省是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唯一的出海 口。2017 年遼寧省港口貨物吞吐量 11.3 億噸,吉林省僅為 15.7 萬噸,黑龍江省 為 1351 萬噸。遼寧省一共六個港口,其中大連港與營口港是遼寧省最核心的兩個 港口,2017 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 4.6 億噸,3.6 億噸,佔遼寧省吞吐量 40%、32%, 此外遼寧省還有丹東港、葫蘆島港、錦州港和盤錦港。
大連港、營口港位於渤海灣沿岸,地理位置相近,直線距離不過 200 公裡。 從主要貨種上來看,大連港和營口港的貨種主要是以油品、煤炭、礦石、糧食為 代表的大宗商品以及貿易貨櫃,兩港地理位置相近、腹地重疊、貨種重疊。
整合前大連港主要由大連市國資委下屬的大連港集團及其控股的大連港股份 (601880.SH)經營,營口港主要由營口市國資委下屬的營口港集團及其控股的營 口港股份(600317.SH)經營,兩港之間存在多年的激烈競爭及盲目擴張,並因此 帶來的沉重的債務壓力。
6.2、整合進程
2017 年 6 月 13 日,遼寧省政府與招商局集團籤署了《港口合作框架協議》。 依據該框架協議,遼寧省政府與招商局集團將合作建立遼寧港口統一經營平臺, 以大連港集團有限公司、營口港集團有限公司為基礎,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遼寧港 口集團,實現遼寧沿海港口經營主體一體化。
2017 年 11 月 27 日,遼寧港口整合平臺——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正 式成立,由遼寧省國資委 100%控股。
2017 年 12 月,大連港集團和營口港集團 100%股權無償劃轉至遼寧東北亞港 航發展有限公司。
2018 年 3 月 20 日,遼寧省國資委、大連市國資委、營口市國資委、遼寧東 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及招商局集團等在北京就遼寧港口資源整合籤署系列合作 條款確認協議。
2018 年 11 月,招商局集團、遼寧省、大連市、營口市、遼寧東北亞港航發 展有限公司籤署增資協議,招商局集團通過增資入股獲得港航發展 49.9%股份, 遼寧省國資委持股比例下降至 50.1%。
2018 年 11 月 28 日,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促成了營口港集團的債轉 股,港航發展和各債權銀行以貨幣、相關股權及債權(合計 589.29 億元),認購 營口港集團新增註冊資本 110 億元,增資後營口港集團註冊資本增至 200 億元, 港航發展持有營口港集團 45.93%股權,各債權銀行持有 54.07%股權。
2018 年 11 月 29 日,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變更為「遼寧港口集團有 限公司」。2019 年 1 月 4 日,遼寧港口集團掛牌成立。
2019 年 5 月 16 日,大連港集團公告擬受讓遼寧港口集團持有的營口港集團 22.965%股權,轉讓價格為 110 億元,轉讓後大連港集團與遼寧港口集團各持有營 口港集團 22.965%股權。
2019年5月31日,遼寧省國資委與招商局(遼寧)港口發展有限公司籤署協議, 遼寧省國資委擬將其持有的遼港集團 1.1%股權無償劃轉給招商局遼寧,本次劃轉 完成後,招商局遼寧將持有遼港集團 51%的股權,從而控股遼港集團,遼寧省國 資委持有遼港集團另 49%股權。2019 年 8 月 13 日,國務院國資委同意遼寧省國 資委將其持有的遼寧港口集團 1.1%股權無償劃轉給招商局遼寧。
目前遼寧港口集團整合了營口港集團及大連港集團,遼寧省其他港口中,營 口港集團控股盤錦港有限公司,大連港集團是錦州港股份第一大股東,而丹東港 和葫蘆島港由民企控制,遼寧港口集團尚未進行整合。
6.3、整合的影響
遼寧港口整合引入了招商局集團,整合後的港口資產由招商局集團控股經營, 是央企和地方企業整合重組的標誌性事件。此次整合,通過招商局集團的增資及 促成的債轉股,大幅改善了遼寧港口負債表惡化,有效去槓桿,同時通過一體化 運營消除營口港與大連港之間的激烈競爭,提升經營管理效率。
目前,遼港集團採取事業部制進行管理,設置職能管理、經營管理、服務管 理及區域支持 4 大平臺,下設行政部等 11 個職能部門,貨櫃等 7 個事業部,8 個服務管理中心及 2 個建設辦公室,成為全國範圍內率先採用事業部制的港口企 業。。大連、營口兩港的生產管理由以前獨立經營,改為貨櫃、散雜貨、油品、 滾裝以及其他業務統一由對應的事業部統籌經營。
不過目前遼港集團的這種管理模式也引發了一些問題,2019 年 11 月 14 日, 營口港股份(600317.SH)公告,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中國證監會遼寧監管局行政 監管措施決定書,其中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營口港股份在規範運作方面存在問題。
6.4、整合後相關主體財務表現
通過整合過程中的債轉股及招商局集團的增資,營口港集團及大連港集團總 負債及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
營口港集團及大連港集團 2018 年審計報告都進行前期重大差錯更正並追溯調 整,對在建工程項目存在多計利息資本化、未及時轉固及攤銷等差錯,以及固定 資產未及時減值等進行了調整。
2018 年,營口港集團審計報告進行前期重大差錯更正並追溯調整,對資產減 值及財務費用進行追溯調整,受此影響,營口港集團 2018 年虧損 49.1 億元,2017 年從虧損 4.9 億元調整至虧損 94.7 億元,2019H1 營口港集團虧損 3.9 億元。2018年,大連港集團審計報告對資產減值及財務費用進行追溯調整,受此影響,大連 港集團 2018 年虧損 9.2 億元,2017 年從盈利 3.1 億元調整至虧損 38 億元,2019H1 大連港集團淨利潤 5.2 億元,業績出現改善。
7、山東省港口整合
7.1、整合前的情況
山東是沿海港口大省,2017 年山東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 16.1 億噸,位居全 國第 2 位。山東省擁有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三個超 4 億噸大港,2018 年三港 貨物吞吐量分別為 5.4、4.4、4.4 億噸,分別佔全省吞吐量 34%、27%、27%,合 計 88%,此外山東省還有濰坊港、威海港、東營港等中小型港口。
整合前青島港主要由青島市國資委下屬的青島港集團及其控股的青島港股 份(601298.SH)經營,日照港主要由日照市國資委下屬的日照港集團及其控股的 日照港股份(600017.SH)經營,煙臺港主要由煙臺市國資委下屬的煙臺港集團經 營,三港之間存在激烈競爭。
7.2、整合進程
山東港口整合分為四步:
第一步,成立渤海灣港口集團,整合東營、濰坊、濱州三市港口,並推進青 島港集團吸收合併威海港集團,形成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口 四大港口集團; 第二步,由省級出資人山東高速集團、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兗礦集團、山東 能源集團共同出資 100 億元現金,連同山東高速集團出資渤海灣港口集團的 69 億元現金和資產作為省級出資,共計 169 億元,完成省港口集團的組建; 第三步,將四大港口集團以帳面值劃轉至省港口集團,同時選取第三方機構, 對各港口進行資產清核、審計評估,確認出資人權益; 第四步,省港口集團成立後,適時引進國內外知名航運公司作為戰略合作方 開展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2018 年 3 月 28 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控股的山東渤海灣港口集團正式成立, 山東港口開始整合。2019 年 8 月 6 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在青島正式成。 2019 年 8 月 22 日,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渤海灣港口集團股權劃轉協議在 青島籤署,4 個港口集團將成為省港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山東港口整合已 經完成了前三步。
7.3、整合的影響
山東省港口集團主要職責是,統籌全省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 港口一體化發展的投融資和市場運營主體,承擔全省港口規劃、投資、建設、運 營、安全管理等主體職責。山東省港口集團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各項卓有成效的 工作。先後開通省內多條貨櫃航線和海鐵聯運班列,一體化發展優勢凸顯。在 新疆及省內多地設立無水港,「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格局加快形成。
不過,由於山東港口整合涉及到青島港股份及日照港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可 能會遇到與遼港集團整合中營口港股份喪失獨立性的類似問題,有待繼續跟蹤關 注。
8、深圳市西部貨櫃碼頭資產重組
8.1、資產重組前的情況
深圳市貨櫃碼頭主要分布在深圳的東部和西部。其中東部主要是鹽田港, 由和記黃埔控股經營,西部主要有蛇口港、赤灣港和大鏟灣,蛇口港、赤灣港由 招商局集團控股經營,大鏟灣由現代貨箱控股經營。2018 年深圳港完成貨櫃吞 吐量 2574 萬 TEU,同比增長 2.1%,其中鹽田港 1316 萬 TEU,同比增長 3.6%; 蛇口港 562 萬 TEU,同比增長 6.9%;赤灣港 510 萬 TEU,同比增長 1.1%;大鏟 灣 123 萬 TEU,同比下降 7.1%。
整合前,蛇口港與赤灣港的實際控制人都是招商局集團,控股股東都是招商 局集團下屬的招商局港口(0144.HK),但赤灣港歸屬於 A 股上市公司深赤灣 (000022.SZ),招商局港口控股深赤灣,而蛇口港由招商局港口直接控股。赤灣港 與蛇口港都位於深圳西部,因此深赤灣與其控股股東招商局港口下屬的蛇口港構 成了同業競爭。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招商局集團對旗下的招商局港口 (0144.HK)和深赤灣(000022.SZ)進行了資產重組。
8.2、資產重組進程
資產重組分為兩步。第一步,2018 年 2 月,招商局港口將間接持有的深赤灣 A 股及 B 股全部股份協議轉讓給招商局集團下屬的招商局港通及其一致行動人布 羅德福國際有限公司;第二步,2018 年 7 月,深赤灣公告計劃向控股股東招商局 集團下屬公司增發收購招商局港口股權:
深赤灣以發行A股的方式向招商局集團下屬的招商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收購 其持有香港上市公司招商局港口 12.69 億股(約佔招商局港口已發行普通股 股份總數的 38.72%);
深赤灣與招商局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籤署《一致行動協議》,約定資產購買完 成後,招商局香港受託行使的招商局港口 7.54 億股(約佔招商局港口已發行 普通股股份總數的 23%)的表決權應與公司在招商局港口股東大會審議事項的表決上無條件保持一致,並以深赤灣的意見為準進行表決。
深赤灣擬採用詢價的方式向不超過 10 名特定投資者發行 A 股股份募集配套 資金,總額不超過 40 億元人民幣,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 1.29 億股。
本次交易標的資產作價對應的招商局港口 100%股權估值約為 636.6 億元,對 應 2017 年 PE 為 13.5 倍,對應 2017 年年末 PB 1.0 倍。
8.3、資產重組的影響
此次資產重組前,深赤灣的核心業務為貨櫃、幹散貨的港口裝卸服務,主 要經營深圳赤灣港區、東莞麻湧港區共計 6 個貨櫃泊位及 12 個幹散貨泊位。收 購標的資產招商局港口主要經營深圳西部港區、汕頭港、順德港、廈門漳州港、 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及漢港、多哥洛美港、巴西巴拉那瓜港等共計 30 個貨櫃泊位、 16 個幹散貨泊位、26 個多功能泊位及 4 個其他泊位。
資產重組後完成後,招商局港口納入深赤灣合併範圍,使得深赤灣產規模、 營業收入、淨利潤大幅提升。按照 2017 年底的數據,深赤灣資產規模將從 79.75 億元增至 1144 億元,增長 1334%;2017 年度營業收入從 24.56 億元增至 75.45 億 元,增長 207%;2017 年歸母淨利潤從 5.04 億元增至 23.30 億元,增長 362%。
通過資產重組,招商局集團港口板塊實現了境內平臺控制境外平臺的結構, 徹底解決了集團內部港口業務同業競爭問題。通過境內、境外雙平臺架構—以深 赤灣作為境內/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資本運作平臺,以標的公司作為海外「一帶一 路」資本運作平臺,增強了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為「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 務商」的戰略目標提供支持。2018 年 12 月 26 日開市起,深赤灣 A(000022.SZ) 變更為招商港口(001872.SZ)。
9、其他港口整合
9.1、河北省港口整合
河北省主要有「三港四區」,分別是秦皇島港、黃驊港、唐山港京唐港區、唐 山港曹妃甸港區。2009 年 7 月,河北省政府組建了河北港口集團,河北省國資委 持股 100%,不過河北港口集團僅整合了秦皇島集團的股權,並未整合其他港口資 產。
目前秦皇島港主要經營主體是河北港口集團及其控股的秦港股份 (601326.SH);黃驊港主要經營主體是河北港口集團和神華集團;唐山港京唐港區 主要經營主體是唐山市國資委下屬的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及其控股的唐山港股份 (601000.SH;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則經營主體眾多,目前港區內已註冊的港口經營 法人單位 28 家,其中 17 家企業已經開始投入運營、2 家正處在港口泊位建設階 段、11 家(包括已運營的 2 家)企業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經營主體中包括河北港 口集團、曹妃甸港集團等河北省本地企業以及華能、華電、國投等央企。由於港 口經營主體眾多,河北省港口整合有一定難度。 2019 年 10 月 12 日,由唐山市國資委 100%控股的唐山港口集團成立,整合 了唐山市國資委下屬的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和曹妃甸港集團。河北港口後續是否會 有進一步整合有待繼續跟蹤。
9.2、廣東省港口整合
廣東省港口眾多,以珠江為界,珠江西岸的港口有廣州港、珠海港、中山港、 佛山港、茂名港和湛江港等;東岸則有深圳港、東莞港、惠州港、潮州港和汕頭 港等。同時廣東省港口經營主體眾多,僅看深圳港,就有深圳市屬的鹽田港集團、 招商局集團、香港和記黃埔、香港現代貨箱參與經營,涉及國企、央企及港資, 因此廣東省港口整合有一定難度。
早在 2012 年,廣東就曾提出整合珠三角港口群資源的構想。2017 年 6 月, 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廣東省提出將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優化全省港 口資源配置,強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兩大世界級樞紐港區。2018 年 7 月,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透露,已形成了《廣東省港口資源整合方案》(稿),整合方案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為主的原則,提出以廣州港集團、深圳港口 集團(深圳市內部整合組建)為兩大主體,分區域整合沿海 14 市及佛山市範圍內 的省屬、市屬國有港口資產。目前廣東省港口整合尚未有省級層面的實質性進展。
9.3、福建省港口整合
福建省共有六個沿海港口,分別為寧德港、福州港、莆田港、泉州港、廈門 港和漳州港。多年前福建省就陸續開展了局部的港口整合,2008 年成立了福建省 交通運輸集團,由福建省國資委持股 100%,目前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在福州港、 湄洲灣、廈門及漳州古雷等沿海各主要港區開展公共碼頭建設及經營,控股福州 港務集團、莆田港務集團等地方港務集團;2010 年完成將漳州港在行政管理上並 入廈門港;2011 年完成將寧德港在行政管理上併入福州港;2012 年將莆田港、泉 州港在行政管理上合併為湄洲灣港;2013 年完成廈門市貨櫃碼頭整合等。
福建省國資委下屬的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及廈門市國資委下屬的廈門港務控 股集團的體量遙遙領先其他港口集團,除了國有港口集團,福建省內還有招商局 集團、中遠海運集團等央企以及眾多民營企業從事港口經營。2019 年初中共福建 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若干措施》,明確 表示,將積極推進港口運營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和港口資源優化配置,2019 年年底前初步實現全省港口運營企業管理一體化。不過目前福建省港口整合尚未 有省級層面的實質性進展。
(報告來源:興業證券)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