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一直是全世界人民關心的一個話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直也有很多種說法,但是近幾年,外媒卻一直給中國甩鍋,稱中國人吃肉增多致全球變暖:溫室氣體增加。
近日,針對氣候變暖現象,一名瑞典專家更是語出驚人:不如吃人肉吧,引發一片譁然。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日報導,瑞典電視頻道TV4邀請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營銷學教授麥格納斯·瑟德隆德舉辦研討會,討論吃人肉的可能性。
當主持人問及吃人肉引起的本能噁心感時,瑟德隆德居然平靜地回答道:「首先要確定被吃的人已經死亡。」他聲稱,人肉行業未能發展起來主要有幾個原因,如西方世界禁忌太多,特別是有很多褻瀆屍體的禁忌,此外人們比較保守,總是喜歡吃熟悉的食物。但他認為,為了阻止氣候變化、拯救地球,吃人肉最終會提上日程。
言論一出,隨即引發網友爭議。有網友表示,這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實在噁心——
有網友點出:這是名副其實的「食人族教授」,2019年的漢尼拔
作為一名專家,居然在公共場合發出如此荒謬的言論,誤導受眾,違背自然規律,實在不配稱之為「教授」。回過頭來看看,關於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問題,中國可沒少背鍋。
早在2016年,德媒就稱中國人肉類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隨之增加,影響到全球變暖加劇。而吃肉與全球變暖有什麼關係?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全球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中14.5%來自於畜牧業,包括從飼料的種植與加工、牲畜棚圈供暖、肉類加工到運輸至消費者整個產業鏈。畜牧業已經成為了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之後的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每年製造的溫室氣體總量產生的升溫效應相當於71億噸二氧化碳量。
其中,作為肉類和奶製品來源的牛是最大的氣體製造者。平均每生產1千克牛肉蛋白質相當於排放了300千克二氧化碳量,而就綿羊和山羊而言,這個數字是165千克,如果是生產牛奶、禽類製品和豬肉的話,其二氧化碳量均低於100千克。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就是因為這些數據,給了外媒造謠中國的機會,他們都覺得中國是食肉量第一國,但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年人均消費肉類43.4公斤。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紐西蘭,以人均年消費肉類126.9公斤穩居寶座;排名第二的是澳大利亞,以人均年消費肉類121.2公斤位列第二;排名第三的是美國,人均年消費肉類117.6公斤,就算在十名開外的名單上,也未見中國身影。
而發文稱中國人吃肉增多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德國,雖未在2015年「吃肉」排行榜上位列前十,但其2014年官方數據顯示德國年人均消費肉類88千克,即便隨著素食主義和環保主義的興起,肉類消費有所下滑,但從其國民飲食結構來看,依然為「無肉不歡」。
眾所周知,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變當前的世界氣候格局;其次,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破壞了生物鏈、食物鏈,帶來更為嚴重的自然惡果......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變得岌岌可危。
冰雪融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需要各國齊心協力共同合作面對,這種合作,絕對不能體現在污衊任何一個國家以求嘴快,又或者是提出稀裡古怪的建議之上,而應該是真正,踏踏實實地做出點什麼來保護我們這個共同生活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