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莓、西紅柿、青椒,對多年前的丹麥格陵蘭島人而言,完全無法想像。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格陵蘭島人吃上了自己種的多種蔬果,覺得氣候越暖越好。不過,氣候變暖也帶來不少煩惱。
種類豐
格陵蘭島五分之四在北極圈內,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最低可達零下70攝氏度。不過,近年來這裡的夏季越來越長,越來越暖和,這意味著可以種植一些以前沒法種的作物。
三月,格陵蘭島的溫度雖然只有零下20攝氏度,但陽光明媚,空氣靜好,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當地一家餐館的主廚基姆·恩斯特向路透社記者展示他的溫室菜園。他說:「作物長得越來越快,每年我們都嘗試一些新東西。」
恩斯特成功種出草莓,令前來就餐的丹麥王室成員驚訝不已。「我1999年第一次來到這裡,當時沒有人敢想種草莓,」他說,「但如今夏季變得更暖和,時間更長。」
斯滕·彼澤森在首府努克附近峽灣內有一個有機農場,1976年開始種植土豆。彼澤森說,與十多年前相比,種植時間提前了半個月,收穫季節推遲了三周;作物種類從十多年前的15種增至如今的23種,包括菜豆、豌豆、藥草和草莓。
產量增
南部地區,一些農民開始種植乾草,牧羊場的規模得以擴大。努克的一些超市夏季開始供應本地生產的蔬菜。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的統計數字顯示,在格陵蘭島南部地區,土豆商業化種植產量2012年超過100噸,是2008年的兩倍;蔬菜今年的產量可能比去年翻一番。
鑑於此,一些政界人士希望格陵蘭島在食物方面能夠減少對外依賴。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州,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自治政府計劃今年成立專門委員會,研究氣候變化影響下,農作物增產從而取代昂貴進口產品的可行性。自治政府總理庫皮克·克萊斯特說:「我希望氣候變暖給牧羊業和農業帶來諸多發展。這可能對我們的經濟形成重要補充。」
壞影響
不過,全球氣候變暖給格陵蘭島帶來的並非全是好處。
隨著夏季變暖,降水減少。一些專家說,格陵蘭島可能很快就需要灌溉設備,這對一個隨處可見冰川和湖泊的地區而言無疑是個諷刺。
去年,北極圈暴發洪水。一些當地人認為氣候變化致使冰川融化形成洪水。洪水淹沒了恩斯特的餐館通往機場的唯一一座橋,又恰逢旅遊旺季,令恩斯特損失數千美元。
不過,農場主彼澤森還是覺得未來一片美好。他說:「對我而言,越熱越好。」(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