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V 2018 | 曠視科技包攬COCO+Mapillary四項世界第一,中國公司成...

2020-12-25 雷鋒網

2018 COCO+Mapillary 聯合挑戰賽頒獎現場

當地時間 9 月 8 日,兩年一度、為期一周的歐洲計算機視覺頂級學術會議 ECCV 2018 在德國慕尼黑拉開帷幕。據官方信息顯示,ECCV 2018 共有 43 場 Workshops 和 11 場 Tutorials;大會投稿論文 2439 篇,其中接收論文 776 篇(31.8%);註冊參會人數近 3200 人,規模空前,超過 ECCV 2016(阿姆斯特丹)2 倍。曠視科技研究院在院長孫劍博士的帶領下遠赴盛會,用心用力,推動全球範圍計算機視覺的技術交流與產品落地。

9 月 9 日,43 場 Workshops 中最為引人注目的 Joint COCO and Mapilary Recognition Challenge Workshop(COCO+Mapillary 物體識別聯合挑戰賽研討會)在慕尼黑技術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y Munich)如期召開,公布各個賽項最終成績,開展研討會交流。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聯合挑戰賽的奪冠隊伍全部來自中國。

這次聯合挑戰賽中, COCO 4 項比賽,Mapillary 2 項比賽,共計 6 個賽項。曠視科技參戰其中的 3 項 COCO 比賽和 1 項 Mapillary 比賽,共計 4 個賽項,分別榮獲 3 項 COCO 第一( 含 1 項並列第一)和 1 項 Mapillary 第一,四戰皆勝,可謂攬下了本次挑戰賽的「半壁江山」,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大贏家。自 ICCV COCO+Places 2017 拿下 3 項第一,打破谷歌、微軟「霸權」,成為第一個問鼎 COCO 冠軍的中國公司之後,本次 ECCV COCO+Mapillary 2018 曠視科技參戰四項,拿下四冠,全戰皆勝突破自我再創新高,彰顯了在物體識別與檢測領域的絕對實力。

2018 COCO+Mapillary 官方結果:曠視科技(Megvii)榮獲四冠,分別是 COCO detection(並列第一)、COCO keypoints、COCO panoptic 和 Mapillary panoptic。

COCO 2018 聯合挑戰賽的本意是在場景理解的前提之下研究物體識別,這次 COCO 挑戰賽項有 1)Instance Segmentation(實例分割),2)Panotic  Segmentation(全景分割),3)Keypoints(人體關鍵點檢測)和 4)DensePose(人體密集姿態估計);Mapillary 挑戰賽項有 1)Instance Segmentation(實例分割)和 2)Panoptic  Segmentation(全景分割)。儘管 COCO 和 Mapillary 共同聚焦在視覺識別的一般問題之上,但是具體的每項任務在相應數據集的加持下還是對問題的不同維度做了新探索。COCO(& Mapillary)是當前物體識別領域最為權威、最具標杆作用的數據集之一,也是繼 ImageNet 之後最有影響力的競賽平臺之一。

COCO 是英文 Commen Objects in Context 的縮寫,並有同名論文發布。COCO 數據集針對全場景理解而設計,意在促進物體檢測研究發展。 Mapillary Vistas 是新近推出的街景集圖像數據集,專注於圖像的高階語義理解,推動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導航等領域的技術落地。在數據集和應用任務方面,兩者有很多不同,而後者對前者起補足作用。通常來講,COCO 是自然場景下的物體識別,Mapillary 則聚焦於街景場景識別,因此聯合挑戰賽的形式有利於計算機視覺技術更貼近現實場景,更具應用價值。

自 2015 年首屆挑戰賽以來,COCO 賽項數量不斷更新,評估標準也更加複雜;COCO 2018 相較往年又有改變。在檢測方面,實例分割近年在 COCO 上大為流行,今年,COCO 和 Mapillary 都有此賽項;隨著檢測技術走向飽和,COCO 去掉了邊界框檢測這一賽項,但成績依然出現在榜單上。另外一個變動是新增了 DensePose 和 Panoptic Segmentation 兩個賽項。Panoptic Segmentation 同時解決一張圖像上前景物體與背景物體的分類問題,把互為分裂的語義分割和實例分割整合為一,推動分割技術步入新境界,不斷逼近現實應用。COCO 和 Mapillary 也都有此賽項。

這次挑戰賽在 COCO 和 Mapillary 兩個重量級數據集的加持之下,為重新定義和升級機器視覺算法提供了一次寶貴的機會。激發新洞見,這可以說是 COCO & Mapillary 2018 的最大價值所在。三項冠軍的比賽結果不僅再次向世界證實了曠視科技計算機視覺原創技術的非凡實力,也體現了公司內部自成一格孕育冠軍的「大環境」的科學性和創新性。技術是一切的前提,一次次的冠軍就是技術。以非凡科技,持續為客戶和社會創造最大價值,曠視科技正在把口號化為現實。

正如曠視研究院檢測組負責人俞剛博士所講:「上年 COCO 比賽讓我更多看到的是,我們紮實的細節積累和公司平臺的優勢。但是今年,團隊樂觀的信念和對勝利的堅持深深感動了我。每次當我們滿懷希望的 idea 出結果時,往往都是以失望而告終。但是我們從未因為挫折而沮喪,每次都能快速站起來,反思問題,繼續下一個 idea,這正是我們這次拿下四冠的「丹法」所在。做 Research 沒有捷徑,唯有不斷創新和堅持。」

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也表示:「COCO 競賽有點像華山論劍,大家來比比過去一年功夫練的怎麼樣。其實除了成績,我更看重的是這個參賽過程對隊伍錘鍊,包括心力和堅毅。真正的華山論劍是科技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曠視科技永遠爭第一。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ECCV 2018 | 10篇論文+5項世界第一,記曠視科技ECCV之旅
    曠視科技作為全球人工智慧獨角獸代表,是計算機視覺三大 「C 位」會議的積極參與者,ICCV 2017 曠視科技打破谷歌、微軟壟斷,成為第一個問鼎 COCO 冠軍的中國公司;CVPR 2018 曠視科技全面進擊,論文、Demo、挑戰賽、酒會,一個不少,掀起一股產學研交流熱潮。這次的 ECCV 2018,曠視科技同樣保持著較高的參與度並收穫頗豐: 1.
  • 公司:曠視科技簡介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在深度學習方面擁有核心競爭力。公司於 2011 年由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位創始人成立。曠視商業化的第一款人工智慧產品是人臉識別解決方案。而公司原創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則為其訓練算法和改進模型提供了量身定製的基礎性支持。
  • face曠視科技上市了嗎_曠視科技股票代碼多少
    打開APP face曠視科技上市了嗎_曠視科技股票代碼多少 發表於 2018-03-14 09:52:44 曠視科技 如果你關注人工智慧,那你一定不會不知道曠視科技這家靠「刷臉」成名的公司。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實際上,螞蟻集團也是曠視科技的第一大機構股東。根據曠視科技去年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螞蟻金服是曠視科技第一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15.08%;其次是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33%。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實際上,螞蟻集團也是曠視科技的第一大機構股東。根據曠視科技去年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螞蟻金服是曠視科技第一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15.08%;其次是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33%。
  • 曠視科技衝刺國內AI第一股 能否撐起40億美元估值?
    目前,國內與曠視科技並稱「CV四小龍」的三家公司中,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或有意在科創板上市,估值最高的商湯科技暫無上市計劃。此番曠視提交招股書,IPO步伐走在了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前列,離AI第一股的目標更近一步。
  • 曠視科技徵戰CVPR 2018 應用論文展中國人工智慧實力
    來源:科技行業快報近日,第31屆CVPR(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大會)在美國鹽湖城落下帷幕,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曠視科技作為大會鑽石贊助商,在曠視科技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的帶領下組團出席此次盛會,向世界展示中國人工智慧最新成果。
  • 2018杭州·雲棲大會|曠視用 AI+IoT 科技創新 驅動數字中國建設
    9月的第3周,勢必要成為今年科技圈領域最為繁忙的一周。人工智慧盛會WAIC2018剛剛步入尾聲,9月19日,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全球頂級科技大會「2018杭州·雲棲大會」又正式拉開帷幕。在四天的時間裡,將會有來自64個國家的上千位頂級學者、行業專家及全球200多家頂級科技企業,分享前沿科技理念、展示先進創新成果,熱力打造一場聲勢浩大的科技狂歡節。
  • 曠視IPO之後,AI公司投資應該怎麼看?
    前幾年人工智慧掀起大風口,眾多企業紛紛將自己冠以AI公司的名頭,實際做的,卻和AI人工智慧相隔甚遠。曠視上市為AI行業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讓我們得以一窺AI公司的世界。於是筆者借曠視科技為例,探討如何評估AI公司的投資價值。
  • 曠視科技:摘下獨角獸面具
    2011年,23歲的印奇和清華本科同學唐文斌、楊沐一起創了這家「聰明」的公司,但公司和創始人聲名鵲起一直要等到2018年,當年,印奇成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之一,中國進入了AI產業化最熱鬧的一年。 2019年8月,曠視科技提交招股書。整個科技行業和創投圈都在等著AI第一股的出現,他們認為這將影響到所有AI公司的發展。
  • 曠視科技徐雲程:曠視數位化建設歷程
    在本次的中小微企業智慧成長計劃發布會上,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徐雲程女士應邀分享了曠視科技的數位化歷程,本期特將她的演講分享給您。 尊敬的徐少春董事長、尊敬的陳春花老師、線上和線下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 曠視科技回應「A+H」股上市:不予置評
    近日,有消息稱曠視科技正在籌備A股科創板上市,或成為國內首家同時在A股科創板和H股申請上市的公司。昨日,長江商報記者向曠視科技方面求證該消息,對方表示不予置評。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起家於人臉識別,在計算機視覺領域與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並稱 「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
  • 呼和浩特市政府、和林格爾新區與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三方...
    據介紹,曠視科技創立於2011年,是一家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競爭力,曠視融合算法、算力和數據,打造出 「三位一體」的新一代AI生產力平臺曠視Brain++,並開源其核心——深度學習框架「天元」。
  • 人工智慧成2018MWC看點,曠視科技攜vivo推出TOF 3D超感應技術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是一年一度的行業大會,每年的大會中都會有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此次大會上顯現出來,今年也不例外,在2018 MWC上海站上,人工智慧技術就成為了本次活動的焦點,曠視科技攜手vivo推出的TOF 3D超感應技術在上海站活動中正式發布
  • 曠視科技香港上市臨近? AI業務商業化落地受關注
    作者:佩韋  近日,有香港媒體爆出,曠視科技計劃4月底至5月初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集資規模暫定為5億至10億美元(約39億港元至78億港元),並且正在考慮採用同股不同權的架構。  GPLP犀牛財經向曠視科技求證,截止發稿公司尚未給出明確的回覆。  2018年,香港市場為了吸引網際網路企業上市,修改了維持多年的「同股同權」制度。
  • CVPR 2018 | 8篇論文、10+Demo、雙料挑戰賽冠軍,曠視科技掀起CVPR...
    因此,曠視科技團隊以高效卷積層設計減少計算複雜度的方式,提升了內存訪問效率和計算速度。在去年完成這一論文並投遞 CVPR 2018 後,團隊也並沒有止步於此,早在 VALSE 2018 上已對 V2 版本有所披露。
  • 曠視科技穿越「死亡之谷」了嗎?
    而曠視科技作為AI行業的標誌性公司,它的一舉一動,往往也能反映出整個行業的變化。 鄺子平說出上面那番話時,曠視科技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和唐文斌就坐在他的對面。作為曠視科技的早期投資人,鄺子平一路見證了曠視以及印奇和唐文斌的成長。
  • ECCV 2018 德國慕尼黑召開,來份 tutorial 預熱 | ECCV 2018
    接下來,AI 科技評論將會對這些議題進行具體介紹,關注 ECCV 的小夥伴們,快快 mark 吧!Tutorial 1 對抗性機器學習包括深度神經網絡在內的機器學習和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技術目前已經有諸多應用,涵蓋了從計算機視覺到網絡安全等諸多領域。
  • 曠視攜全新原創黑科技再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展現AI創新之光
    中國移動的5G體驗車、阿里巴巴的一站式智能體驗館、高德推出的「一張地圖遊烏鎮」、曠視科技的城市天眼系統、智能零售解決方案等,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都在烏鎮驚豔登場。相對於BAT等傳統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一些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崛起的創新型公司也十分值得關注。
  • 股東中途退出 盈利連年虧損 曠視科技前途未卜?
    就在獲投7.5億美金之後,曠視科技的工商註冊信息就發生多項變更,其中聯想、創新工場及螞蟻金服旗下公司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李開復、螞蟻金服韓歆毅、王明耀、唐文斌及楊沐退出董事行列,完成股東信息變更後,創始人印奇以75%的持股比例成為曠視科技最大股東及實控人。這一動作不免引起各方警覺。  隨後,曠視科技表示,所涉變動旨在優化管理層結構,並無股東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