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這個皇子,受到養母的教導,雍正不打壓他,乾隆敬重他

2020-12-20 沒事愛扯扯

康熙的這個皇子,受到養母的教導,雍正不打壓他,乾隆敬重他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起清朝的歷史,那絕對是一個讓人們看著過癮的歷史。在那時候,各種事件、各種人物之間不斷地碰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跌宕的精彩瞬間,然說起這段歷史就必須說這其中的皇帝,必然少不了那被譽為千古之大帝的康熙。

康熙這一生是壯闊的一生,很少有人能夠與他比肩。雖然8歲的他就登上了皇位,但是經過多年的歷練他還是有著自己治理國家的一套。而他的這一生一共有著30多個皇子,所以在他的晚年當中就面臨著到底選哪一個人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的問題,而這也是最精彩的鬥爭。最終的結果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老四雍正最後成為了最終取勝的人。而與雍正爭搶的人,幾乎都沒有好的下場,不是被雍正殺死就是被雍正貶官。但是這麼多的兄弟當中還是有著一個人,他沒有受到雍正的壓迫,反而雍正對他特別的重視,甚至連自己的龍椅都願意讓他去做,那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這個人一共歷經三任皇帝,最後以79歲的高齡結束了自己一生,他就是雍正的12子,一位被蘇麻喇姑收養的皇子。在1687年,影響清朝歷史進程的一位女性,孝莊太后去世了,這位太后的去世,不光沉重的打擊著康熙的心情,同時一直伺候在太后身邊的蘇麻喇姑也遭受了重創。在此之後,她的心情一直鬱悶,精神也開始了恍惚,要知道皇帝與她在小時候是一起患過難的,所以對於她的感情自然是非常的好,所以皇帝絕對不希望她就這樣消沉下去,就破例把自己的孩子也就是12皇子交給了她撫養。

要說起宮廷當中的氣質,蘇麻喇姑絕對是能夠排的上數的人,這位女子本身相貌柔美,讀過非常多的書,擁有著常人所沒有的智慧。在當時的清朝皇宮裡,和皇室的關係非常的近,就算當時皇帝的妃子也沒辦法和她相比,同時她育人的方式也是和她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所以12皇子在最後能夠長壽,能夠歷經三任皇帝,我想與他養母的性格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

在蘇麻喇姑的教養下,老12的性情變得非常的溫和,養母的大度、本性,他都學到了。長大後的皇子,在別的皇子都為了那個位子爭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他依然能夠保持著初心,保持著蘇麻喇姑交給他的平和心態。他不爭不搶,對於黨政沒有絲毫的興趣,所以當雍正上臺之後,他依舊能夠在朝堂之上矗立著。

他的這種性格也受到了康熙的喜愛,據說康熙在位的時候,經常單獨召見老12,在自己巡視四方的時候也總是喜歡帶著他一起去,並且還任命他作為了自己內務府的總管,讓他大理著皇家的事務。在這個時候,他的管理才能也就顯現了出來,為他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其實如果較真的話,雍正在位的時候還是對自己這位兄弟進行了打壓,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於貶低了老12的爵位,最後讓他做了鎮國公。但是老12並沒有由此就對雍正不滿,養母對於自己的教誨他是時刻的記得,所以他還是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沒有和雍正對抗。這種方式還真的幫助了他,本身雍正的心理是想著借這個機會來試探一下自己這位兄弟,但是看他依舊如此就放棄了對於他的打壓,老12也就因此逃過了一劫。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可是非常的注重這位大佬,知道他能夠矗立到現在還沒有倒下那絕對是有著自己的本領。所以在他上位之初就重用他,封他為親王,讓他繼續打理宮中的事務。實際上乾隆的做法是對的,這個時候的老12心智更加的穩重,對於事務的處理早就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他的存在為乾隆省去了很多的麻煩。所以當79歲的他去世以後,乾隆是裡面哭得最傷心的一個人,命令他的子嗣著孝送終,穿白服百日。

其實在我的看法當中,前期的家教養成使得他有了現在的氣質,要是沒有蘇麻喇姑前面那一些教誨,我想也就沒有了他現在對於名利淡薄的心態,也會走了其他兄弟的老路,最終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他是最「豪橫」的康熙皇子,就連雍正也對他有著一絲忌憚
    然而,胤並沒有因為他的處事豪橫而遭到康熙皇帝的處罰,相反,他是所有「八爺黨」皇子中獲封爵位最高的一位。這並不是因為康熙有多麼的喜歡自己的這位頭腦有些簡單的兒子,而是在於他的出身太過於高貴,其外戚家族的地位更是極為顯赫,使得康熙都要對他留有幾分「溺愛」。
  • 此女是雍正養母,生下一女卻不幸夭折,康熙的處理方式讓人膽寒!
    導讀:在一些清宮影視劇中,雍正與親生母親德妃(孝恭仁皇后)的關係是很僵的,甚至因此德妃只做了半年的皇太后便去世了。而歷史上的德妃與兒子雍正的關係確實也不太好,那都是因為一個緣故,雍正並非是德妃親自撫養大的,那麼雍正的養母又是誰呢?
  • 他是康熙的皇子,受胤祥關照,被雍正重用,連乾隆都讓他御前免跪
    康熙去世後,在非正常狀態下,雍正繼承皇位。由於繼位有程序上的「瑕疵」,雍正的合法性飽受質疑。某種程度上而言,雍正皇位的穩固性,遠超康熙在位的任何時期。雍正的對手是諸位皇子,雖說都是親兄弟,但兄弟之情不會就此淡化權力爭鬥的殘酷性。
  • 雍正皇帝的養母——康熙皇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可謂命硬克妻,一生立了三位皇后,都在青年時崩逝,自從康熙皇帝第三次喪妻後,他再也不立皇后了。其實第三位皇后是臨病危時才冊立的,康熙皇帝在第二位皇后病逝之後,就不想立後了,可是他的表妹佟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主管後宮十幾年,在她病危時,康熙皇帝為了給她安慰,也算衝喜,才冊封她為皇后,這位表妹皇后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實際上只當了不到一天的皇后,不但是清朝歷史上當皇后時間最短的人,還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幫雍正出謀劃策,康熙知道他的存在嗎?
    鄔思道分析道,「這個差事不管誰接,那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必定得罪很多人。」說這些就是為了告訴四爺,如果你接了這差事肯定會得罪人。四爺疑惑地問他「先生的意思,讓我不用接這差事了,免得惹事上身咯?」其實四爺問這話也是在考量鄔思道,看看鄔思道是否有更好的建議給他。考量鄔思道是不是真地有點本事,以便到時可用他。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康熙一生最寵愛的皇子,臨死前還交代雍正:一定要好好對待他
    在冊立詔書上,康熙這樣寫道:「日表英奇,天資粹美。」從這幾個字中可以看出,康熙對胤礽的喜愛,也可以說成是溺愛。康熙這樣的做法明顯是不合理的,他在選拔繼承人的事情上並沒有嚴肅對待,一點都沒有選拔的意味,可以說成是:將這重要的位置賞賜給了胤礽。所以,這個太子根本不是選出來的,而是直接拿來就用。
  • 大明將領投靠滿清,這個家族育有康熙生母,雍正養母!
    清朝,除了愛新覺羅家族外,還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姓氏,如在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那拉氏、富察氏、鈕祜祿氏等,這些家族都是滿洲八大姓氏之一,但是滿族第一大姓氏卻是佟佳氏,這個姓氏的崛起就是從康熙時期開始的,因為康熙的生母就是佟佳氏,該家族有走出了雍正養母。
  • 康熙預料到了隆科多的結局,為了保住他,給他留下了四字警言
    康熙預料到了隆科多的結局,為了保住他,給他留下了四字警言康熙皇帝可謂是「千古一帝」,少年成才,有勇有謀有大智慧。在康熙16歲時除掉野心勃勃又專權的鰲拜之後,清朝朝廷各方勢力基本就均衡了,沒有說有哪一家獨大的局面。
  • 怡親王胤祥受到雍正的重用,他的做法,普通親王、皇子學不來
    康熙47年,胤祥因廢太子事件而受到牽連,受到康熙的冷落。這次事件成了胤祥政治生活的一個轉折點,康熙對胤祥的態度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從一個「忠孝性成之人「,變成了康熙眼中」不忠不孝之人「。這之後的14年,他進入了冰凍期。 命運可能會對一個人不公平,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 老十四和雍正是親兄弟,為何關係最不好,雍正第一個便打擊他
    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都是德妃烏雅氏,最親的兄弟。按說兩人較其他皇子應該關係更親厚些,然而這兩兄弟卻並非如此。康熙十七年,烏雅氏生下了四皇子胤禛。由於位分低微,再加上康熙最寵愛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正經受喪子之痛,康熙便將胤禛交給佟佳氏撫養,以慰其心。
  • 大皇子因為對手足不慈,被康熙關進監獄,母親卻請求皇帝處死他
    長子年幼時期就夭折了,另外一位就是後來的大皇子,因為惠妃很受寵,這位大皇子出生之後也受到了皇帝的看重,雖然後來他將皇后所出的二皇子立為了太子,即使如此,皇帝對於這個長子也是抱有期待的。康熙少年繼位因為對手足不慈被關進監獄在康熙47年太子種種作為讓皇帝非常不滿,於是就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此後他的諸多皇子也開始爭奪太子之位。
  • 為什麼康熙讓雍正繼位,理由非常簡單,其他皇子知道會吐血
    當時,在宣布聖旨的時候,就有大臣站出來質疑雍正把聖旨改了,說聖旨上本來寫的是十四阿哥,被他把「十」改成了「於」。但是呢,清朝的聖旨是兩份的,一份用漢子,一份用滿文,滿文不好改呀,對於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 雍正繼位之謎,到底是康熙傳位於他,還是他篡改遺詔
    雍正繼位之謎,到底是康熙傳位於他,還是他篡改遺詔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看到這個題目,大家都可以猜出究竟是誰了。為了當皇帝而鬧得厲害的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九子奪嫡了,最後勝出的是雍正,當年的四阿哥。但是這個四阿哥的上位史可算是一個非常不輕鬆的,但是這個皇帝也是存在爭議很多的一個皇帝,至於他的皇位得來的是否合法,說法其實是很多的,但是很多的說法沒有一致的結論。但是在之前的那一段歷史中,存在的一點還是不少的,甚至於在後來的時候還涉及到了兩個重要的大臣,一個是滿臣,一個是漢臣張,這兩個人都是用雍正登上皇位的忠臣。
  • 康熙為什麼沒有冊立雍正為太子,而是任由他們爭奪儲君之位?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皇帝,他的兒子也是清朝諸位皇帝中最多的,儲君之位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多空懸著,所以在康熙時期,皇子之間等皇位之爭十分激烈。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最後登上皇帝寶座的人是皇四子雍正,然而康熙在生前一直都沒有冊封他為太子,甚至有人因此懷疑雍正篡改聖旨。
  • 雍正即位後,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那些皇子,最後都是什麼待遇?
    康熙皇帝去世後,四阿哥胤禛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繼位後,對於之前的同樣參與奪嫡的兄弟,也是絕不手軟,大部分的兄弟都被雍正皇帝所圈禁。那麼,歷史上這些圈禁皇子的地方在當時的條件是怎麼樣的?其實,雍正對待不同的弟弟,做法也是不同的。每個皇子因為所犯的錯誤不同,被圈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具體分為條件最好的,條件一般的,還有條件差的。
  • 清康熙十三子胤祥,為什麼說有他在,雍正登基就不怕出亂子?
    康熙帝對胤祥的喜愛,當時的滿漢大臣都詳知此事,並有文字記錄流傳,胤祥的失寵是因為廢太子事件,上層政治格局穩定性被破壞,本是一次正常的巡幸之旅,沒想到中途而返,康熙帝以不法祖德,不遵祖訓為由廢除太子胤礽並將其圈禁。此次事件中,眾多皇子深受牽連,但胤祥所受到的處罰--圈禁。
  • 康熙一生最寵愛的太子,臨死前叮囑雍正,一定要善待他
    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康熙對印楞的愛,也可以說是寵愛有加。康熙的做法顯然不合理。他沒有把接班人的選拔當回事。他的意思根本不是選擇。可以說,是他給了印楞這個重要的位置。所以太子根本不是選舉出來的,而是直接起用的。不過,康熙也明白他的做法有些唐突。
  • 平安是福——那些沒有參與到「奪嫡」爭鬥中的康熙皇子們
    總的來說,胤禕一生平淡中稍有挫折,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基本平安善終,富貴不缺。 皇二十一子胤禧,時年一歲。康熙帝第二次廢黜太子時,胤禧還連話都不會說。稍稍長大後,胤禧就隨侍康熙帝出巡塞外。雍正帝繼位後,對於這個生性恬淡、喜好書畫的小弟弟特別喜愛,雍正八年(1730年),十九歲的胤禧被封為貝子,當年就晉封貝勒。這可以看出雍正帝對他的關愛。
  • 雍正成功上位後對他的兄弟們全部清洗,唯獨他逃脫雍正「魔爪」
    雍正成功上位後對他的兄弟們全部清洗,唯獨他逃脫雍正「魔爪」當年一部宮鎖心玉紅遍大江南北,後起之秀步步驚心也十分受人追捧,收視率也是節節攀升。這兩部劇都是以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作為主要的歷史背景,講述那段時期腥風血雨,殘酷慘烈的皇位爭奪之戰。各位皇子互相傾軋,結黨營私,為了皇位不擇手段。最後四爺勝出,成為皇帝之後將奪嫡的其他的兄弟及其勢力全部清洗。他的兄弟們的下場都不怎麼好。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例外,那就是康熙六十三歲的老來子,平穩安全地享受了一生的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