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這個皇子,受到養母的教導,雍正不打壓他,乾隆敬重他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起清朝的歷史,那絕對是一個讓人們看著過癮的歷史。在那時候,各種事件、各種人物之間不斷地碰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跌宕的精彩瞬間,然說起這段歷史就必須說這其中的皇帝,必然少不了那被譽為千古之大帝的康熙。
康熙這一生是壯闊的一生,很少有人能夠與他比肩。雖然8歲的他就登上了皇位,但是經過多年的歷練他還是有著自己治理國家的一套。而他的這一生一共有著30多個皇子,所以在他的晚年當中就面臨著到底選哪一個人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的問題,而這也是最精彩的鬥爭。最終的結果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老四雍正最後成為了最終取勝的人。而與雍正爭搶的人,幾乎都沒有好的下場,不是被雍正殺死就是被雍正貶官。但是這麼多的兄弟當中還是有著一個人,他沒有受到雍正的壓迫,反而雍正對他特別的重視,甚至連自己的龍椅都願意讓他去做,那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這個人一共歷經三任皇帝,最後以79歲的高齡結束了自己一生,他就是雍正的12子,一位被蘇麻喇姑收養的皇子。在1687年,影響清朝歷史進程的一位女性,孝莊太后去世了,這位太后的去世,不光沉重的打擊著康熙的心情,同時一直伺候在太后身邊的蘇麻喇姑也遭受了重創。在此之後,她的心情一直鬱悶,精神也開始了恍惚,要知道皇帝與她在小時候是一起患過難的,所以對於她的感情自然是非常的好,所以皇帝絕對不希望她就這樣消沉下去,就破例把自己的孩子也就是12皇子交給了她撫養。
要說起宮廷當中的氣質,蘇麻喇姑絕對是能夠排的上數的人,這位女子本身相貌柔美,讀過非常多的書,擁有著常人所沒有的智慧。在當時的清朝皇宮裡,和皇室的關係非常的近,就算當時皇帝的妃子也沒辦法和她相比,同時她育人的方式也是和她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所以12皇子在最後能夠長壽,能夠歷經三任皇帝,我想與他養母的性格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
在蘇麻喇姑的教養下,老12的性情變得非常的溫和,養母的大度、本性,他都學到了。長大後的皇子,在別的皇子都為了那個位子爭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他依然能夠保持著初心,保持著蘇麻喇姑交給他的平和心態。他不爭不搶,對於黨政沒有絲毫的興趣,所以當雍正上臺之後,他依舊能夠在朝堂之上矗立著。
他的這種性格也受到了康熙的喜愛,據說康熙在位的時候,經常單獨召見老12,在自己巡視四方的時候也總是喜歡帶著他一起去,並且還任命他作為了自己內務府的總管,讓他大理著皇家的事務。在這個時候,他的管理才能也就顯現了出來,為他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其實如果較真的話,雍正在位的時候還是對自己這位兄弟進行了打壓,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於貶低了老12的爵位,最後讓他做了鎮國公。但是老12並沒有由此就對雍正不滿,養母對於自己的教誨他是時刻的記得,所以他還是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沒有和雍正對抗。這種方式還真的幫助了他,本身雍正的心理是想著借這個機會來試探一下自己這位兄弟,但是看他依舊如此就放棄了對於他的打壓,老12也就因此逃過了一劫。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可是非常的注重這位大佬,知道他能夠矗立到現在還沒有倒下那絕對是有著自己的本領。所以在他上位之初就重用他,封他為親王,讓他繼續打理宮中的事務。實際上乾隆的做法是對的,這個時候的老12心智更加的穩重,對於事務的處理早就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他的存在為乾隆省去了很多的麻煩。所以當79歲的他去世以後,乾隆是裡面哭得最傷心的一個人,命令他的子嗣著孝送終,穿白服百日。
其實在我的看法當中,前期的家教養成使得他有了現在的氣質,要是沒有蘇麻喇姑前面那一些教誨,我想也就沒有了他現在對於名利淡薄的心態,也會走了其他兄弟的老路,最終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