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微信朋友圈做假奢侈品代購 剛入行銷售過萬

2020-12-12 搜狐網

  30歲的張華,一天是這樣開始的:睜眼、拿起床頭的手機,刷看自己的微信或微博。她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更新的速度比往常多了許多,裡面大多是一些名牌皮包、衣服的圖片信息。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手機用戶,發現大多數人的微信「朋友圈」裡都有人在做這樣的微信生意,集中在國際名牌LV、香奈兒、卡地亞等奢侈品,他們自稱為「奢侈品代購」。

  這是一種新的電商「朋友銷售模式」?還是暗藏的「假貨A貨圈」?「奢侈品」代購背後是怎樣的流程?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微信查找一欄輸入「代購」兩字,便出現一連串公共營銷帳號,從紅酒、眼鏡到服裝、包包,種類豐富。記者看到,這些微信店面,主要以奢侈品代購為主,充斥著各種國際名品的服裝、皮包、手錶。

  A 「熟人生意」一個月銷售過萬

  在一個月前,張華對於「電子商務」的認識僅是自己常常去的那種購物類網站。如今,在記者面前,張華一邊不無「自豪」地說:「再幹一段時間,有了穩定的客戶群,我爭取開一個實體門店」;一邊熟練地打開手機,將一些貨品的圖片發送到她的微信「朋友圈」。

  張華是太原一家事業單位的員工,十一長假期間,她在和朋友聚會時,知道了「奢侈品代購」這門新生意。一個朋友推薦她也來做,她拒絕了,「剛開始我根本不懂,覺得自己一不懂奢侈品,二也沒有這麼多本錢」,但朋友只用了幾分鐘就打消了她的疑慮,「不需要門店也不需要庫存,甚至都不需要開店的資金」。原來,這不是傳統的開店進貨然後銷售,而是在微信裡「開店」。

  張華介紹,她曾經動過開網店的想法,但一不知道賣什麼東西好,二來在網上開店需要支付寶實名認證、發布10件以上商品、開店考試等環節,還需要搭建和美化店鋪頁面,併購買流量來上傳圖片,每天在線回答購買的詢問,她望而卻步了。朋友介紹的微信開店只需註冊一個帳號即可,朋友推薦的生意是「奢侈品代購」:就是加入幾個「廠家」的QQ群和微信,然後每天將「廠家」發的「奢侈品」的圖片「扒下來」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即可。

  「都是一些大牌的奢侈品,我既不知道價格、也不清楚規格細節」,張華說,凡是有微信朋友看到自己發的圖片來問貨的時候,她都會說「發圖詢價」,然後她將這圖轉發給「廠家」,由「廠家」來報價和解釋問題,她根據報價加一部分錢然後報給諮詢的朋友,「其實做的就是一個轉發的平臺,買家付款給我後,我就讓廠家發貨。我不需要倉儲成本、物流成本,甚至連拿貨成本都不需要,賣價與出廠價的價差就是純利潤。」

  張華告訴記者,在微信上的生意都是先款後貨,而且都是熟人,一般不需要支付寶之類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都是打款到自己的銀行帳戶裡。張華眼中微信裡的代購營銷是一種新的營銷方式,相對於傳統營銷以及淘寶式營銷,微信代購的雙方在微信上是好友,在現實中可能也是朋友,微信代購的產品都有一份交情在裡面,幫朋友代購依靠的就是友情。她告訴記者,自己第一個月銷售額就已經突破了萬元。

  B 圈子營銷,光明正大賣「假貨」

  記者在微信查找一欄輸入「代購」兩字,便出現一連串公共營銷帳號,從紅酒、眼鏡到服裝、包包,種類豐富。記者看到,這些微信店面,主要以奢侈品代購為主,充斥著各種國際名品的服裝、皮包、手錶。記者找到其中一家在太原市的「名表代購」,以買家身份申請加入他的好友後,便看到他的微信「朋友圈」,每天以10條左右的速度在更新,每條更新的圖片都是發布的大牌產品,其中以名品手錶居多:寶璣、勞力士、江詩丹頓、萬國……

  記者微信詢問了一下其中一款勞力士手錶的價格,「名表代購」隨即回復記者:「有三款顏色,2800元。」記者詢問表的來源,「名表代購」回覆:「是從香港、澳門回來的表,並表示有發票和完整的包裝。」記者拿著這款手錶的圖片在太原市某高端商場的「勞力士專櫃」看到,同樣一款表,售價為54000元,售價差別如此之大,究竟有什麼奧妙呢?

  記者和「名表代購」提出是否可以上門看貨,挑一下表款。經過再三溝通,「名表代購」終於同意記者看貨,但不告知位置,只是讓記者微信聯繫就可以。10月下旬的一天,在「名表代購」的微信語音指引下,記者找到了位於太原市火車站附近的一棟居民樓。經過微信再三確認記者的買家身份後,賣家「名品代購」指引記者到一個房間。

  房間不大,堆滿了各種包裝盒。賣家是一個30歲上下的男子,他熟練地拿出一個盒子,記者打開一看,是之前看的那款「勞力士手錶」,包裝是全實木盒子,裡面發票、質保卡、說明書一應俱全。記者詢問為什麼同一款表,他的貨與市面上的價錢差這麼多,「這是A貨」,賣家直言不諱告訴記者。「所謂A貨,就是假貨,是假貨裡的高仿品。」

  他告訴記者,微信的「奢侈品代購」幾乎百分百是「A貨」,差別僅僅是「A貨中的高端和低端罷了」,與張華的「奢侈品代購」只是轉發圖片不同,他是有庫存的,「朋友們可以來挑貨,這樣發貨的速度也比較快。」他說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做的時間比較久,已經有了穩定的銷售圈子,一般一周走十多單甚至幾十單都沒有問題。

  「名表代購」用微信做假名牌表的生意很有心得,「實體店做A貨風險太大,抓到會被罰得傾家蕩產;淘寶上慣用的方法是在圖片上把LOGO抹掉,香奈兒叫「小香」,普拉達叫「P家」,但淘寶上也有監管,生意不是很好做;而且淘寶的價格很難要上去,走支付寶也面臨著退貨、惡評之類的風險」,他告訴記者,微信上,因為內容僅朋友圈可見,加的好友稍微評估一下,比如翻翻他們的相冊看一下,被工商部門查處的可能性很小。

  「一個外面售價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表,這裡賣兩三千塊錢,別人怎麼會相信你呢?」記者問他。「名表代購」回答說:「來買的大部分都知道這是A貨,這麼低的價錢是買不到真表的,大家也都是知假買假,但只要服務好,基本沒跟顧客鬧過什麼糾紛。」他表示,自己賣的表保修兩年,顧客甚至可以訂貨,根據雜誌或網站上的名表圖冊來發給他,他轉發給「廠家」。由於經營得好,在微信朋友圈中互相介紹,現在很多新顧客都是朋友拉朋友介紹過來的。

  C 提供「原廠包裝、香港發票」

  通過張華,記者拿到了她口中「廠家」的聯繫方式,加入其一個名為「奢侈品廠家批發」的微信號。記者以「新入行,想做奢侈品代購的名義」拿到了這個廠家負責人「戴生」的電話,號碼顯示為廣州地區電話號碼。

  幾次電話溝通後,戴生要求記者晚上11點以後再打電話商談。晚11點記者撥通了戴生的電話,針對記者的詢問,戴生顯得非常謹慎,只是告訴記者可以像張華那樣每天轉發轉發圖片,有人詢價轉發問他就可以。記者詢問是否可以提供一份完整的貨品清單,這樣記者可以根據自己朋友圈的喜好來發布商品。戴生說,剛開始做,他們是不會給報價單的,如果一個月能做到50單以上可以考慮。

  記者向他詢問做「奢侈品代購」有什麼小竅門時,他告訴記者,有兩種途徑,或者是自己本身圈子很大,人脈很廣。比如是電視臺的編導、造型師或者知名商場的工作人員,這樣的背景大家都很信任,發布一些商品大家也會認為是真的,「能叫得起價格,他說有一個北京的造型師,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朋友圈發布奢侈品包,買的人很多都認為是真的,賺了一大筆」。

  除了自身的人脈關係,戴生透露,還可以利用微信身份不認證這個特點進行「推廣營銷」:「找一些時尚、潮流的男孩女孩照片,自稱自己是留學生、空姐什麼的身份,然後在微信中發布商品,除了商品名錄外,還可以平時發一些快遞單、海關、機場的圖片,給人營造一種你真實是在代購的感覺。」這種模式適合加陌生人,就是到大商場等公共場所,打開微信搜周圍人「只要你長得美,長得帥,肯定有一大群人加你,你想想一個地方加10個人,用不了一個星期,你就能加夠1000人,發布的時候附上發票,寫上專櫃正品,支持驗貨等字樣,讓人更加相信。」

  戴生告訴記者,他們提供的貨源儘管都是假貨,但也分為幾個檔次「1:1、原版、正品」,最高檔次的幾乎完全和真貨一樣,隨後他給記者發過來幾張圖片,確實有發票和精美的外包裝。記者詢問顧客如果拿這些發票和包裝去專櫃驗貨,真的能「驗過嗎」?戴生說:「這就是一種宣傳策略。」戴生提供給記者的發票是機打發票,印著「香港某珠寶商行的名字」,發票金額與貨品的市場價相差無幾,戴生告訴記者,「這種發票是沒法報銷入帳的,主要是送禮方便或者讓顧客更信以為真。」記者致電發票上留的這個香港商家的服務電話,發現電話無法接通。

  除了如何推廣,戴生「重點提醒」記者,「無論如何要做到,是提前付款,而且不退不換。」戴生說在他這裡做得比較好的「賣家」,一個月也最多只有一兩件的「退貨名額」,一般情況下是絕對不退的,「先打款後發貨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D 零投訴背後的「監管困境」

  太原高端商業品牌「天美新天地」某國際名牌包的負責人湯宏談道,確實有顧客拿著「代購」的名品包來他們這裡驗貨,但他們一般是不提供鑑定服務的。「我們內部人是可以看出來真假的,細節是很重要的鑑定手段,但我們不會去明確這個結果。」湯宏表示,這是品牌的法律要求,以此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他估算過,大約有一半以上的都是很明顯的假貨仿品。

  太原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副主任羅毅就此事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微信上的「奢侈品代購」,他們已經在關注,但截至目前,太原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並沒有接到一起關於「微信代購」的投訴。羅毅分析,一方面是因為微信是基於朋友社交的網絡工具,銷售方、購買方都是朋友,即使有一些糾紛也大多私下解決,不會公開。另一方面,這種「代購」更多是一種「知假買假」的潛規則,即便產品有瑕疵,消費者也不會走申訴渠道。談到針對這樣的「代購」如何管理時,羅毅表示,代購的賣家涉嫌侵犯名品的智慧財產權和非法經營,如果有其貨品倉庫的話,工商局有義務進行查處,但如果僅是在微信上轉發照片,很難界定這一種行為,更有效的監管要從生產的源頭抓起。

  本報記者 劉斌

news.sohu.com false 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http://epaper.sxrb.com/sxwb/20131105/ report 4439 30歲的張華,一天是這樣開始的:睜眼、拿起床頭的手機,刷看自己的微信或微博。她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更新的速度比往常多了許多,裡面大多是一些名牌皮包、衣服的圖片信

相關焦點

  • 揭秘合肥微信代購奢侈品市場 高仿品充斥無正規庫存
    很多使用微信的用戶近來都遇到這樣的一種現象:打開「朋友圈」,微信好友中有很多人都在做「奢侈品代購」,所發的圖片裡有勞力士、卡地亞手錶,還有香奈兒、迪奧香水,更有普拉達、古馳皮包。這是一種新的電子網絡「銷售模式」,還是暗藏的「假貨A貨圈」?「奢侈品代購」其背後是怎樣的流程?
  • 中國代購驟減,日本奢侈品銷售慌了
    新法規不但規定利用微信朋友圈、直播等方式從事商品、服務經營活動的自然人、個人代購及微商都歸屬為電子商務經營者,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相關行政許可,並依法納稅,還明確了個人從事小額交易活動,雖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超過5000元人民幣的部分同樣需要依法申報納稅,否則將被處以2至50萬元不等的罰款。
  • 中國代購數量驟減 日本奢侈品銷售開始慌了
    新法規不但規定利用微信朋友圈、直播等方式從事商品、服務經營活動的自然人、個人代購及微商都歸屬為電子商務經營者,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相關行政許可,並依法納稅,還明確了個人從事小額交易活動,雖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超過5000元人民幣的部分同樣需要依法申報納稅,否則將被處以2至50萬元不等的罰款。
  • 微信「帶圖問貨、乾脆利落」的奢侈品代購靠譜嗎?
    微信「帶圖問貨、乾脆利落」的奢侈品代購靠譜嗎?「海外代購」的「好友」,這些「好友」「刷屏」的時候,你是否有心動過?就算是「資深」從事海外代購的人也被「坑」了。 日前,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原告葉女士通過微信找人代購包包、衣服等,付了款,等了兩年,都沒有等到自己海外代購的商品。No.1案情回顧原告葉女士從事代購多年,被告劉某是她的客戶,後來劉某也開始通過微信做起了代購的生意。
  • 蕪湖高檔寫字樓4人開售假工作室 微信代購步步驚心
    據央視新聞報導,安徽蕪湖市弋磯山派出所日前通過縝密調查搗毀了一個微信售賣假冒奢侈品的窩點。查獲假冒包、手錶、鞋子等奢侈品上百件,涉案資金達數十萬元。很多使用微信的網友注意到,「朋友圈」裡突然多了一些生意人:一些「好友」頻頻曬出高仿的奢侈品包,還有的推送新款衣服和美食,幫忙代購國外化妝品,等你發現買了假貨打算退貨,卻根本聯繫不上賣主。
  • 微信代購三大亂象:售假成風,名為返利實為傳銷
    「我的朋友圈大概有1000多個朋友,其中從事微信代購的『好友』不少於20個,代購產品以面膜、化妝品、手包等為主,產地則以日美韓澳等為主。有時候會購買一些化妝品、手包,感覺既方便又實惠。」在江蘇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工作的趙女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隨著微信的日趨普及,眾多代購商利用微信進行推廣銷售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
  • 微信代購陷阱:"即時到帳"退款難 定金到手就拉黑
    近日,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微信代購海外奢侈品現象已悄然興起,賣家也形成規定銷售流程,一步步設計騙局,用低價誘惑、專櫃及代購小票展示製造假像,然後通過微信聊天讓消費者上鉤。一旦消費者付錢,消費者的微信就被拉黑。
  • 你還在朋友圈銷售代購的香菸?麗水一男子被起訴了!
    2019-02-16 06: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何宣漫 記者 鄭欣慰香菸雖然代購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實惠,但是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什麼都能在上面買賣的!這不,麗水一哥們兒就因為在朋友圈賣香菸年都在看守所裡過了。2月13日,記者從蓮都區人民檢察院獲悉,2017年下半年,邱某未經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從日本代購萬寶路牌新型加熱不燃燒捲菸,並發展蔡某等下線作為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廣告,招攬客戶,銷售捲菸,賺取利潤。
  • 託朋友代購的奢侈品包,女子一年後發現異樣,朋友:你想訛我
    託朋友代購的奢侈品包,女子一年後發現異樣,朋友:你想訛我現如今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穿衣打扮上人們追求的不只是乾淨合身了,更在意衣服包包的品牌價值。許多人不惜花上萬塊,買一款包包,特別是,現如今在一些奢侈品方面,國外的價格比國內要低廉一些,所以很多人選擇從代購處購買奢侈品。但是在購買這些商品知識,也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以免上當受騙。杭州的陳女士在之前與某服裝店老闆雷女士相識結為朋友,陳女士經常在雷女士的店內消費,基本上去他店裡一趟,就會買幾千塊錢的衣服,二人很快便互相添加了聯繫方式。
  • 68000元名表微信上只賣3600元 朋友圈代購不靠譜
    原標題:68000元名表微信上只賣3600元 朋友圈代購不靠譜  「本店代購高端美衣、鞋、首飾,售高仿、精仿奢侈品,誠招各地代理……」近兩年,隨著微信使用人數不斷增多,一些精明的小老闆開始在其中尋找商機,他們憑藉個人相冊的圖片,再配上幾句簡短的文字介紹,便將自己的「微店」經營得有聲有色。
  • 代購行業明明死了,為何依舊活在你的朋友圈?
    之前曾有媒體報導,很多假化妝品在國內以假代購名義銷售的同時,會曲線到國外鍍金再返回國內,根據日本財務省調查,日本僅在17年被沒收的假貨就有3萬多件, 其中90%來源於中國,而這些都是要銷售給國人的所謂代購正品。
  • 奢侈品遭疫情重創:大牌陸續關店,代購趁機漲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文/向陽 編輯/水笙 新冠病毒引起的連鎖反應還在進行,奢侈品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波。 做代購生意的易麗一直居住在義大利。 易麗發現,朋友圈專門售賣奢侈品的買手店開始特價銷售了,「他一般是不會降價的,但現在門店不能開張,義大利本地消費能力下降,遊客又少,所以打起了折扣。」
  • 朋友圈海外代購的LV包是假的?法院判決:退款
    周女士通過微信朋友圈請人代購三個名牌包,拿到包後對是否正品存疑,聯繫代購賣家被拒退貨退款。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結了這起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海外代購的LV被朋友指出包是假的周女士經朋友介紹,添加了蔣先生的微信,之後便經常見他在朋友圈發布在國外旅遊和給國內顧客代購各種奢侈品的圖片或視頻消息。蔣先生告知她自己是國際導遊,長期帶團到德國,可以在國外購買奢侈品在國內銷售。
  • 留學生帶35萬奢侈品過海關被捕,留學生代購要涼涼
    初步估算共價值35萬餘元。妹子一開始還為自己辯解說是不清楚規定。但海關人員實際調取資料後發現,她在下飛機後就匆忙去了衛生間,將奢侈品帶在自己身上。並故意選擇的無申報通道。面對這樣的證據妹子只能承認,自己在澳洲墨爾本讀研,這次是畢業回國,帶的東西是給親戚的禮物。
  • 奢侈品業和代購們迎來至暗時刻
    蘇瀾已經有兩個月沒怎麼出門了,她定居在荷蘭多年,從2013年開始做代購,還註冊了貿易公司。今年,她發回國內的最後一單奢侈品還是在1月中旬,到今天已經停單兩個多月了。  不止是蘇瀾,整個歐洲奢侈品代購圈子基本都停擺了。最初因為國內疫情,現在則是全球疫情大爆發,歐洲奢侈品從生產到銷售被迫踩下急剎車。
  • 海外代購按下暫停鍵:有單也沒法接,轉戰二手奢侈品市場
    很快,包括老佛爺、巴黎春天百貨等商場、奢侈品專賣門店宣告暫停營業。 這讓王珂不得不徹底暫緩了自己的代購生意。朋友圈裡也不再發布奢侈品新品消息,只是偶爾發布一些生活日常。即使偶爾有客戶諮詢下單,她也無奈婉拒。「早知道還是應該買點奢侈品囤著。」王珂很後悔,如今國內疫情得到穩定後,客戶對奢侈品的欲望再次點燃,微信裡諮詢的人也多了起來。
  • 疫情蔓延全球,代購生意卻越來越好:這些黑幕你必須知道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為什麼都這個時候了,有些代購的朋友圈的生意卻越來越好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前幾天,一條「女子去韓國代購回來後,沒有被隔離」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也因此,暴露了一些關於代購的真相。
  • 微信朋友圈A貨扎堆一不小心就被殺熟 消費維權困難
    陳小姐的微信朋友圈裡,有一個經常在飯局碰到的朋友,也一起在KTV唱過幾次歌。上個月,這位朋友發了幾張香奈兒手錶的照片,照片下的說明,讓陳小姐心動不已。  「她說自己做香奈兒手錶的代購,認識熟人,能夠拿到原單(國內工廠加工的外國品牌,也叫尾單),淘寶代購要3萬多,朋友買的話只要2200元。」
  • 代購:我賺的是「血汗錢」,加上關稅後誰還做代購啊
    已經分好準備快遞寄走的代購貨品(圖片提供:王芳)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在她的代購微信上,未讀信息已經累積上百條。「以前不管是吃飯、工作、逛街,只要有微信我都是第一時間回復,生怕誤過一筆生意。現在很久才會瞄一眼手機,因為看了也沒用。」
  • 奢侈品代購:從月入幾十萬,到賣面膜玉米螺獅粉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作者:李曉蕾,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在義大利做了 7 年奢侈品代購的浮鎏,第一次遭遇如此嚴重的危機。往年的3、 4 月,是奢侈品代購們在各大品牌間奔走的銷售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