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初學者配速每公裡十分鐘正常嗎?

2020-12-12 騰訊網

跑步初學者配速每公裡十分鐘正常嗎?

這麼慢的速度,讓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跑都是不正常的!

我曾經為了比對跑步速度與走路速度的差距,特地開了跑步軟體測量了我慢悠悠散步的走路速度(下圖為真實測量記錄)。

這個速度是我散步的速度,如果我再走快一點,很可能就會超越正在以10分鐘每公裡配速跑步的你。

這是怎樣一幅畫面?你正在蹦蹦躂躂地往前跑,但後面走路的人卻一個又一個的超越你。這個畫面中那強烈的違和感,就是配速完全不正常的證據。

堅持用這麼慢的配速會有什麼問題呢?

跑步速度快時,腿部肌肉就會緊繃發力,發力需要大量的能量維持,而且緊繃的肌肉能起到很好的保護與緩衝作用,有效減輕關節要承受的衝擊。

而跑步速度慢時,肌肉放鬆,腿部關節被迫完全承受整個人跳躍著地的大部分衝擊,尤其是相對脆弱的膝關節。長期下去,就會出現跑得慢反而傷膝蓋的後果。

同時,所有人跑步的目的都是想改善身體狀況,比如提升心肺功能,比如減肥。而這個改善的過程,其實是:

通過跑步給身體施加壓力;

身體感受到需要增強體質的信號;

在跑步之後的恢復過程中增加恢復程度;

最終身體素質得到一丟丟的進步。

提升後的身體能承受更大的運動強度,再開始新一輪進步。

跑步對身體的改造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十分鐘才跑一公裡的速度,首先就很難達到給身體施加壓力的程度,接下來的提升也無從提起了。

跑步速度太慢,也許增加跑步距離,同樣可以給身體增加壓力,讓身體進步。但是由於慢配速讓腿部肌肉太過放鬆,關節與肌肉都很容易出現損傷的情況。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就很常見,跑步跑五公裡雙腿一點事都沒有,走路走五公裡大腿後側得疼得要命。

正常女人最低的配速也應該達到八分鐘每公裡,正常男人最低配速應該達到七分鐘每公裡。如果達不到,就先減少跑步距離,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運動,距離與速度都可以逐漸提升的,不需要一步到位。但速度的最低標準還是需要把握好,不然沒辦法讓跑步能力快速提升。

相關焦點

  • 5公裡,如何提升配速?
    5公裡,是每一個跑者經常跑步訓練的一個距離,但是每一個5公裡對於不同階段的跑者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很多新手跑步5公裡所帶來的是一種挑戰,但是只要經過長時間的一定訓練後,就會發現自己都能夠很輕鬆地跑進半小時。
  • 配速343!18分36秒跑完5公裡!韓寒:跑步是一個憶苦思甜的運動
    (省略各種title)韓寒在自己的社交媒體曬出了跑步鍛鍊的照片,配文寫道:「今年第一次在體育場的訓練,感覺快到夏天。」「今年第一次在體育場的訓練,感覺快到夏天」。昨晚,韓寒發布了這樣一篇微博。其中,5公裡,用時18分36秒,平均配速3分43秒……這樣的數據讓韓寒瞬間登上熱搜榜第一位,不少跑者驚呼:「這簡直是業餘大神的水平!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配速,指的是一次跑步過程中,平均每公裡耗時,單位是:x分x秒/㎞。速度,指的是完成一次跑步過程,平均每小時或每分鐘,運動了多少距離,單位是:㎞/小時。馬拉松計算平均配速的公式是時間除以距離。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每位初跑者都應該從5公裡開始5公裡,對於所有新手跑者都是一道坎。還記得當年在學校被體測支配的噩夢嗎?短短1公裡就能讓不少人感到絕望,更何況是5公裡?5公裡對於跑步大神來說只能是熱身,但是對於新手跑者來說,絕對算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目標。
  • 初學者跑步跑多少公裡合適?多威教你如何正確跑步
    很多初學者剛開始接觸跑步,不知道跑步跑多少公裡合適,也不知道跑步中的各種學問與方法,最後反而得不償失,對身體造成了損傷。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決定要開始跑步鍛鍊後,你應該先了解一下這些關於跑步的基礎知識,快mark起來,一起學習吧!
  • 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關注你的心率,而非配速
    那麼,為什麼夏天跑步配速會下降,心率反而會升高呢?配速下降多少在合理範圍?夏天跑步到底該怎麼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夏天跑步,心率容易高?夏天跑步,關注你的心率,而非配速夏天跑步,就不要跟之前的自己拼速度了,慢下來才是你的選擇。其實,夏天的配速下降,並不代表你能力的下降,因為你的心肺承受著相同的壓力。只要你堅持訓練,當涼爽的秋季來臨,你的速度自然就變快了,PB也就水到渠成。
  • 五公裡跑步的配速降至643,還感覺很累,這意味著什麼?
    受到今年1月末開始的疫情影響,人人都減少外出活動,跑步愛好者們也紛紛停下腳步,筆者曾嘗試過一次戴著口罩跑步的體驗,真是難以忍受。儘管一直注意控制體重,有著多年跑步經歷的我,還是對中年人特有的稍稍發福的臉和腹部不忍直視。於是,那天跑了一個五公裡,感覺十分累,配速從去年夏天10公裡的5分10秒掉到6分43秒。這意味著什麼?
  • 跑步配速5分,在業餘跑圈裡處於什麼水平?
    近幾年,中國的跑步氛圍是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跑步這項健身運動。跑的人多了,攀比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在跑圈裡,存在這一條條的鄙視鏈,速度快的鄙視速度慢的,跑全馬的人鄙視跑半馬的人,跑半馬的人鄙視跑10公裡和5公裡的,跑5公裡的只能鄙視那些不跑步的了。那些跑得快的人,的確會很有優越感,他們每次曬出那3分多配速的跑步記錄時,總是能夠得到很多人的膜拜和敬仰,大神之聲不絕於耳。對於那些跑得慢的人,則在一旁瑟瑟發抖,不敢言語。
  • 沒事就跑個5公裡,山東男籃2悍將酷愛跑步,這配速跑個馬拉松如何
    山東男籃儘管開始了集訓,但運動量可能不是太夠,這不,大周末的,山東男籃後衛張慶鵬都跑出去跑了個5公裡,而此前李敬宇也曬出過自己沒事就跑個5公裡的事情。山東男籃2大悍將都酷愛跑步,這配速去跑個馬拉松不知道結果如何呢?山東男籃在1月21日主場打完與青島男籃的齊魯德比大戰後,就開始了休假模式,原本計劃大年初四就集結的。
  • 堅持跑步十餘年!張靜初6公裡,平均配速540,最快跑出4分45秒
    這幾日,演員張靜初在微博上頻繁曬出自己的跑步動態,引起了不少跑友的圍觀,她不僅分享跑步心得,還與大家互動交流跑步技術,暢談這幾日通過學習《姿勢跑法》,大讚它對自己的配速、步頻、跑步姿勢都有所幫助。
  • 6分鐘配速跑5公裡,10公裡,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一般來說,官方馬拉松的關門時間,是6小時,半馬的關門時間是3小時計算,跑速是八分三十幾秒,這已經很慢了,只比快走稍微快一點點吧,一般快走配速在10分左右。就是說在這種慢配速下,能跑完全馬的人數應該不超過20萬,跑完全馬半馬的人數不到萬分之五。這樣看來,跑完馬拉松的人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是很少的,而且速度,也不怎麼快,頂尖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 44歲中年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半,水平如何?
    假設你是一個能夠長期堅持跑步健身的朋友,你一定會關心自己的跑步速度,和別人比處算是快還是慢?44歲的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30秒,這個水平到底如何呢?以13億國人為參照,你的10公裡跑水平如何?根據國家體總公布的全民健身數據推算,全國能夠每周堅持至少2次的跑步愛好者一共也就1600萬人左右,只要你能夠完成10公裡跑你的水平在13億中國人裡那也是絕對屬於名列前茅了。這不是你跑得多快、別人跑得多慢的區別,而是你能跑完大多數人根本不具備10公裡跑能力的差別。所以,恭喜四十多歲人到中年還能完成10公裡跑的女性朋友,眾多大老爺們都不如你們,你們都是好樣的!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 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1、最大攝氧量訓練  最大攝氧量訓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5公裡比賽的配速來進行跑步,重複600米到1600米距離的跑步,這裡5公裡的比賽配速,指的是在天氣、賽道、狀態等各方面都達到優良情況下進行的,在任何影響自己發揮最佳水平的條件下跑出的5公裡成績都不足為憑。
  • 青年女演員趙今麥曬半馬跑步成績,配速7分44秒,網友:有點慢
    從她個人社交平臺的動態來看,經常參加跑步的活動,算是一名跑步的忠實愛好者。她這次跑步距離為21.14公裡,總共用時2小時43分21秒,平均配速為7分44秒。她的動態發布之後,許多網友表示:「自律的人兒最棒了」「超棒」「準備就位,跑步健康,跑步開心」「麥麥太棒了」,不過也有個別網友表示「速度有點慢」。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12分鐘跑步配速測試」,看看你處於什麼樣的跑步水平?
    美國軍醫庫伯曾經提出了一套國際具有權威性的標準耐力測試表:「12分鐘跑步配速測試」。什麼是12分鐘跑步配速測試呢?雖然是用盡全力跑,但是總用時要比跑1K和1.5K花的時間要長,所以整體配速肯定也要慢一些,那對於大眾跑者來說,「12分鐘全力跑測試」相對就比較安全些。有的訓練營也會用這個方法來測量「普通人的最大攝氧量」或者「評估生活習慣病的風險」,像筑波大學就用「12分鐘全力跑」來測試學生的體力,也會以結果來設定馬拉松的比賽計劃。
  • 配速6分鐘,在跑圈是什麼水平?
    配速6分鐘,在跑圈是什麼水平? 跑步教授以前是小年輕,覺得跑得快就是帥,所以那時候苦練五公裡,最後練進了19分鐘!不過現在觀念變了,現在認為跑步就是為了健康,所以現在我每次都是花30分鐘慢跑五公裡,配速6分!
  • 姚明當年跑3200米配速408,12分鐘跑步測試,你處在什麼水平?
    當時二人談到了姚明的體能問題,姚明回憶稱自己17歲剛打CBA時,在一次體能測驗中,作為一個2米26的運動員,他能將3200米跑到13分16秒(換算配速為每公裡4分8秒),而自己400米的個人最好成績是1分06秒。
  • 同樣完成10公裡有氧運動,步行跑步騎行哪個運動量更大?
    對量和強度有了基本了解之後,就可以來比較步行、跑步、騎車三種方式分別完成10公裡的運動量的大小了。正常狀態下這裡說的「正常狀態」指的是維持當前運動方式的最基本要求,即步行時處於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步速,跑步時無論多慢至少能夠有雙腳同時離地的瞬間(跑和走的區別),而騎自行車時則是使用正常體力在平地上騎行,而不是快速(或競速)騎進。
  • 戶外跑步和跑步機有什麼區別?兩個自測方法,選對跑步才減肥!
    跑步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發力和腹式呼吸的心肺量達到全身燃脂塑形,無論戶外還是戶內跑步,肌肉發力、配速是兩者區別的關鍵。1.肌肉發力不同跑步機用小腿後側三頭肌發力抬腿,而戶外跑步更多是用大腿前側肌肉蹬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