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鄉村的執念,促使我去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地方。當無窮生長的城市成為地球的疥癬,鄉村的落日與原野,顯得那麼溫柔,繃緊的神經到此可以鬆散開來,在噪音與尾氣達不到的地方,忘情呼吸。
從羅馬到佛羅倫斯無論是乘火車還是自駕都非常方便,大路一路向北,連接這兩個義大利的心臟城市。然而在點與點組成的直線之外,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之間,藏匿著最古老的義大利。
從羅馬驅車,一路向北,途徑白露裡治奧、皮恩扎、蒙特普爾恰諾、錫耶納,經過三天兩夜,最終到達佛羅倫斯。
沿途所見皆是連綿的山脈,遼闊的草地,而每隔一段路程便會出現的古城,如盤踞在山頂的王冠,那種沉重的美,如有魔力,讓人移不開眼睛。
收音機裡放著我們聽不懂的意語歌曲,汽車在山路上盤旋,白色的大鳥遠在雲間,青空與山巒漲滿眼帘。杜甫有詩云,「白日放歌須縱酒」,倒得此地,惟願有歌有酒,方不負大好年華。
01白露裡治奧古城(天空之城)
白露裡治奧古城在亞洲的名聲鵲起當始於宮崎駿的名作《天空之城》,在大師的作品裡,古城美得如夢如幻。聽說在有霧的天氣裡,通往古城唯一的道路 - 浮橋,會被煙霧籠罩,於是整座古城宛如孤立雲上,一如它在《天空之城》裡的模樣。可以我們來到的這一天,晴空萬丈,一絲霧氣也無。碧藍的天幕如一副色彩漸變的畫布,將褐色的古城浮凸在遊人的眼前。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座建於山巔的城市,在千年以前,這裡曾經是貿易通道上的繁華城市,然而滄海桑田,地質變遷,古城不斷地升起,又不斷地經歷地震與滑坡,曾經的城市邊界早已坍塌殆盡,留下的房舍也岌岌可危,縱使義大利人有心保護,然而誰也無法預知,天空之城將會在何時永遠的消失。
古城的內部並不如它的外表那樣攝人心魄,是寧靜的中古世紀小城模樣,綠草綴地,鮮花盈牆。我在白色的花牆下久久停駐,呼吸間皆是芬芳。
02蒙特普爾恰諾(Montepulciano)
到達蒙特普爾恰諾已是傍晚時分,義大利的夏日白晝漫長,直至晚上9時才能看見熹微的星光,從古城外山腳下的公共電梯進入,上到二樓,眼前豁然開朗,卻是一座小公園。公園裡零散放置著鞦韆,人造沙場,桌上足球,幾個五六歲的金髮男孩在公園裡追逐嬉戲。
我還沒有進入這座城,便開始愛上這座城。
相較於白露裡治奧的古樸,蒙特普爾恰諾的房舍要更為精緻些。歲月在牆壁上逡巡,留下斑駁的印記,石獅子高立在石柱的頂端俯瞰。行人牽著狗,走過紀念品商店琳琅滿目的櫥窗,走過放滿了本地紅酒的酒桶,毫無防備地走進我的鏡頭。整個世界一點點地安靜下來,我的耳畔,唯餘風聲。
蒙特普爾恰諾是一個很小的山城,一條主幹道貫穿整個城市,從其中又延伸出若干彎曲狹窄的支脈,通往人家的房舍或者無垠的丘陵美景。我們在離教堂廣場不遠的一家餐館就餐,坐在室外的座位上,在依稀暮色裡尚能看見鐘塔的形狀。彼時我們只是吃飯聊天,並未對它多加留意,後來才知道它是《暮光之城-新月》的取景地,誤認為愛人死去的Edward便是從鐘塔下的的這扇門中走出,以自我暴露的方式尋求死亡的解脫。這部電影將此地設為吸血鬼之都的定位頗為巧妙,暗黑、古老、舉手投足間皆是文藝復興的華美,使得吸血鬼的邪惡人設中平增了幾分高貴。
我們在夜色朦朧中走下山去,走過Bella在電影中踩過的地磚、跑過的拱門,如同做了一場中世紀的夢。夢醒來,沒有吸血鬼,沒有生死眷戀,唯有古城不死,永遠佇立。
03皮恩扎:鮮花之城
要怎麼形容皮恩扎呢?相較於傳奇和古老,俏皮和明媚是更適合她的詞語,她讓我想起霍比特人的故鄉,處處洋溢著幸福的美。
沒有辦法不愛上這個地方。她的快樂感染著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在每一個轉角,每一扇窗扉,都有新的美好撲面而來。
04住宿 (Albergo Il Rondò)
我們在蒙特普爾恰諾城外不遠的地方揀了一個小莊園作為歇腳之地,莊園是典型的託斯卡納風格,從蕾絲窗簾,復古壁燈,到古董式的家具,皆是如此。我在這樹蔭下的兩層小樓裡小憩,仿佛回到了遙遠的十八世紀,樹影搖搖,鳥鳴啾啾,正對著花園的窗戶恰是一副天然的畫框,框住了自在飛花輕似夢,框不住無邊思緒漫如潮。李太白昔年擊節高歌,「但願長醉不復醒」,今日我亦是醉在這美景裡了。
事實上,在託斯卡納的大地上像這樣的莊園星羅棋布,數不勝數。我此次出行,除非不得已,選擇的下處都是這樣遠離市中心的私人酒店,為的便是能夠飽嘗義大利的鄉村風情。而這些莊園也無一令人失望,每一家都美的獨一無二。
當傾曉的陽光打在草坪未乾的露珠上,莊園裡的兩隻貓咪翻滾打鬧著開始了新的一天,我們的告別時刻也已來臨。我蹲下身去,摸了摸它們毛茸茸的腦袋,道一聲goodbye,而後再次出發。託斯卡納未知的美景還在前路等待。
#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