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開滷菜店成功與否與產品的口味關係最大,其實在英雄哥過往多年的經驗看來,選址會比產品口味要更重要,產品做得再好,如果選址失敗也是做不起來的,畢竟如今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90後、95後的新生顧客是越來越懶,如果你的選址沒有出現在他的日常活動範圍之內,想要他從城東趕到城西專門為你而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何況你還是一家新開、且品牌尚未塑造成功的新滷菜店
開一家滷菜店,想要選擇合適的地點一炮打響,不是象網絡上某些「大師」說的那樣,只要你開在菜市場、小區門口或者超市裡面就一定會生意好!而是首先你要弄明白的是你的顧客到底是誰?他們這個群體的共同屬性是什麼?他們有什麼喜好?更在意什麼?消費能力怎麼樣?有哪些特殊需求?等等,做完這些之後,你才能去定產品,設計產品組合,然後根據你的產品組合的具體內容,再去選址,甚至後來的裝修、品牌設計、服務流程打造全部要根據產品組合的內容來進行,這樣才是一個科學的流程。
而反觀現在市面上的很多新開滷菜店,甚至包括滷菜英雄創業營裡的學員在開店時,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根據前人的經驗或者不知哪裡聽來的建議,急忽忽地先進行選址,自以為選到了客流大且租金又便宜的好地點,可卻沒搞懂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地點,成功的機率可以想見,今天英雄哥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選址規律供大家參考:
一、為什麼選在菜市場開滷菜店?
選在菜市場入口處或菜場內部開滷菜店的新人不在少數,但請問你做的是傳統型滷菜店嗎?菜市場的主要客群是哪些人你知道嗎?哪個時間點人流量最大?早晨和下午有什麼區別?這些客群的特點是什麼?搞懂了這些問題,才能科學地組合出有效的產品組合,英雄哥的經驗:菜市場主要以中老年居家人士為主,尤其是女性更多,她們一般都喜歡自己做飯,在意價格,喜歡斤斤計較,能為一元兩元的差價砍上半天。
看起來這個群體好像消費能力不強,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部分客群也有著高頻、復購率強的特點,而且本性純良,一旦接你這個品牌,就特別喜歡當「自來水」幫你主動傳播;一旦接受你的產品口味,就會當成是自家店那樣自豪地向外推薦;一旦接受你的產品價格,就會象分享秘密那樣向親朋好友分享;
問題是你如何獲取這部分客群的信任,所以如果你是休閒滷味店就不適合開在菜市場的,而更加適合以單品為特色的傳統型滷菜店,排面要寬、產品量要足、選擇性要豐富、吆喝聲要大、待客要熱情、產品要新鮮、價格要實惠。
做到這些才算產品與客群與選址是匹配的。
二、為什麼選在社區門口或附近開滷菜店?
這裡說的社區門口並不是那種有繁華商業街或步行街的社區,而是大型生活小區的集中區或乾脆是小區門口,很多選在這個地點開店的人也是想法很天真,就是覺得好像有小區就一定有人,有人生意就好像一定會好!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還是老問題,你的產品、模式和客群匹配嗎?
社區與社區差異性很大?比如你是無品牌、無爆款的初創傳統型小滷店,可能你開在高檔社區門口就是自嗨,因為那部分客群根本不是你的目標客群,這時可能更適合你的是拆遷安置大型社區,即便如此,這種大型社區的特點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嗎?入住率有多少?年輕人多還是中老年人多?社區門口的人流有什麼特點,中午和晚上一樣多嗎?這些都是你要蹲點、測算、實地考察才能搞清楚的,光聽人說,人云亦云,拍腦袋決定,只不過是把自己往失敗的路上又推了一把而已。
對英雄哥來講,如果把滷菜店開在社區附近,我一定不會選擇小區內部,因為這樣就局限了只能做一個小區的生意,小區入口或沿街是我重點考慮的地點(當然這個也別想簡單了,沿街不同方位也有很大差異,這個具體請參照英雄哥以前分享的金角銀邊草肚皮理論),而且相比菜場滷菜店,社區門口的滷菜店更適合打響自我品牌。
三、為什麼選擇在超市開滷菜店?
在超市開滷菜店好像可以高枕無憂地選址,得益於超市強大的客流量,不愁沒生意做!但問題在於,對於中小型個人滷菜店,你想進大潤發、易初蓮花等一線超市開滷菜店,根本沒戲,原因有二,一是這些超市對品牌要求比較高,不能拉低他的調性;二是如大潤發、永輝等現在都是自營滷菜項目,這個錢你掙不著。
剩下的讓你選擇的空間就不太大了,蘇果、華潤這些商店街你也許能進,但是普遍這些二線超市的生意都不咋地,進倒是能進,可外表看著光鮮,房租高得嚇人,你生意還不一定能做得起來,傳統型滷菜店慎進,休閒型滷味店實在要進也儘量選擇入口處。
那超市就真的不適合開傳統型滷菜店了嗎?那樣未必,還是那句話,你要找到適合你的客群,如今縱觀全國市場,城鎮化是個大趨勢,在市區內競爭得水深火熱的超市生意,在城鎮化之後的郊區新城鎮卻是一片藍海,所幸有人注意到這次的鄉鎮消費升級浪潮,目前全國只要是合村並居之後的大型鄉鎮,都開有一到兩家的大型超市,這些超市有的是傍名牌,有的是自創品牌,但都不重要,因為他們真的足夠大,有的能有上萬的營業面積,小的也有六七千面積大小,這些超市的裝潢裝飾完全不比城裡的超市差,且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儼然一個鄉鎮上的商業綜合體,如果你是做傳統型滷菜,這樣的超市就非常適合你。
即便如此,也涉及到在超市內部開,還是在超市商店街開,還是在超市外部開。
如果你想承接大的人流量,且注重與超市的深度合作,做走量的滷菜生意,那麼你適合開在超市內部以承包櫃檯或店中店的形式出現,但這種模式的缺點是不適合打品牌;
如果你想開在超市的商店街,英雄哥建議你一定注意動線觀察,最好選擇在出口處;
如果你想打品牌,那麼就適合開在超市外部。
時間關係,篇幅有限,其實滷菜選址需要好好分析的,還有為什麼要開在商場裡?為什麼要開在寫字樓附近?為什麼要開在大學城附近?為什麼要開在車站機場?為什麼要開在工業區附近?為什麼要開在步行街?等等這些,有機會英雄哥會再單獨起一篇文章分享,另外有關滷菜選址的詳細資料,在成為滷菜英雄創業營成員之後,會有英雄哥一對一再次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