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能潛入3000米深海,為什麼潛艇卻承受不了1500米水壓?

2020-12-12 硬拳大衛君

大家都知道,鯨是一種巨型哺乳動物,不屬於魚類,即使體型最小種類的鯨成年後的體長也會超過六米。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的捕捉,鯨的生存境遇已然不容樂觀。然而許多人不曾注意到的是,許多種類的鯨都具有深海潛行的能力,甚至一種柯氏喙鯨可以下潛至近3000米的深海中。令人好奇的是,人類科技發展至今都無法製造出一艘下潛深度接近柯氏喙鯨一半的潛艇,鯨卻能潛入這麼深的海底,這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資料顯示,鯨的祖先有很大可能是有蹄動物,因為生活環境的變化,鯨的身體構造慢慢地進化為適應在水中生活,比如肺部的功能愈發強大。初中物理就會提到這樣一個常識,水越深水壓越強。為了更好的在水中覓食,鯨魚內部的骨骼進化的十分堅硬、肌肉纖維具有彈性保護體內器官,以對抗強大的水壓,直到可以在深海中潛行。

現今,各國的核潛艇大多都在1000米深以上的海域航行,如今人類做製造最大潛深的核潛艇還是蘇聯冷戰時期製造的K278號核潛艇,最大潛入深度達到1250米。為什麼人類建造的核潛艇下潛深度連鯨都比不過呢?這其中有什麼技術壁壘嗎?其實,核潛艇作為一種戰略武器,是要在海底建立一個適應人類小範圍生存的環境,因此潛艇內部艙室的壓強通過各種先進設備會調整的和外界基本一致,而潛艇外部的壓強隨著下潛的深入,外殼一定要能承受住巨大的壓力,強度指數的要求極高。

而核潛艇必須具備上浮的功能,這就要求潛艇的重量不能過重,所以通過加厚潛艇外殼來增加強度的做法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建造能下潛1500米深潛艇在技術上還不算成熟,製造難度過大。況且,核潛艇在幾百米以下的水域活動基本上已經可以做的悄然無息很難被檢測出來,而使潛艇下潛更深的技術需要的成本太高,如果是為了保持隱匿性,研發靜音屬性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因此,各國製造新核潛艇考慮的更多是靜音、時速、武器威力等因素,不將下潛深度作為重要考量。而在未來,技術得到突破後,或許我們就會看到更高性能、下潛至深海的核潛艇了。

相關焦點

  • 鯨魚能潛到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超1000米就扁了?專家:構造不同
    潛艇自問世以來,至今最深下潛記錄為1300米,該記錄是由前蘇聯時期685型攻擊核潛艇"共青團員號"所創造的。當下,即便是目前中美俄三國最先進的軍用潛艇,其下潛深度也普遍控制在1000米之內。因為即便在耐壓殼體技術方面不斷升級,但潛艇依然無法抵禦1000米以上深海帶來的強大水壓。
  • 鯨魚能潛至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剛超過1000米,就會被壓扁?
    眾所周知,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越來越大。要知道,相較於其它航行在水面的艦艇來說,潛艇航行在大海深處,能夠對海上的艦艇發出致命一擊,即便是「海上霸主」航母,面對潛艇也必須小心。現如今,隨著技術的提升,無論是潛艇的下潛深度,還是其在海水中靜默的時間,都得到很大提高。
  • 深海魚潛入萬米深都沒事,為什麼鋼鐵打造的潛艇卻不行?
    我們每下潛十米的水深,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的壓力,而我們體內的初始壓強為一個大氣壓的大小,當我們下潛入水時,外界壓強就會增大,內外壓強不一致,於是我們的身體就會直接感受到壓力,這部分壓力一部分通過我們身體的力量來抵抗,另一部分由於身體被壓縮導致身體內部氣壓上升來抵抗。
  • 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鯨魚能下潛水下2000米,人類卻會被壓扁?
    世界上的鯨魚大約有100種,一般生活在500米以上的淺水區,但是也有能在2000米生活的抹香鯨。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水壓和水深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按每增加10米,壓強增加一個大氣壓計算,水下1000米的位置,水壓可以達到97個大氣壓。也就是說,在那裡你每平方米需要承受970噸的重量。這對於人類來說,完全是達不到的。
  • 鯨魚全身都是肉,能輕鬆潛入深海,為什麼人類的潛艇卻做不到?
    數千年前,人類已經能夠製造出大船揚帆起航,但是流傳在世界各地的海怪傳說,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深海的恐懼。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才發明了能夠在水下航行的潛艇。抹香鯨一口氣就能潛入2000多米深的海域捕食烏賊,能夠在深海輕鬆活動幾個小時。對於血肉之軀的鯨魚來說,它為什麼比鋼鐵鑄造的潛艇更能潛水呢?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 為什麼鯨魚能下潛到水下2000米,而鋼鐵打造的潛艇會被壓扁?
    大自然的神奇常常會使我們驚嘆,我們都知道,在深海之中,水壓會變得非常大,在水下大概一千米左右的地方,水壓大概有97個大氣壓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每平方米需要承擔重量達到了可怕的970噸。因此,我們在設計製造潛艇的時候,經常要考慮水壓對潛艇造成的巨大影響。
  • 中國,正式進入10000米深海
    麥哲倫或許經過了馬裡亞納海溝但顯然不知其深淺,更不可能下去看看▼縱使人們對深海有各種想像,卻始終沒有能力潛入海洋深處,直到現在,人類也僅僅探索了5%左右的海洋。說到底,潛入海洋實在是太難了。這與深海的惡劣的環境條件有很大關聯。
  • 一萬米的海底能把潛水艇壓扁,可為什麼還有魚生存?
    究其原因,是因為目前世界上的潛水設備還是不足以對抗深海的壓強,更別說人自身下潛到深海中,海底的壓強根本不是人體的骨骼和器官可以承受的。深海上萬米下甚至能把普通潛水艇壓扁,但是為什麼八千多米水下都還有魚生存呢?
  • 中國奮鬥者號1.1萬米海試成功,美國能追趕上嗎?
    圖為蛟龍號潛航器此前蛟龍號的成功,讓國人開始關注起深海載人潛航器這一設備,潛水對於許多人而言都不陌生,並且不少國家的海軍也裝備了潛艇,然而載人潛航器跟潛艇存在很大差異,畢竟潛艇的下潛深度往往只有幾百米,再往下就不行了,而潛航器卻能夠潛入海底,甚至是萬米深的海溝,就算是再先進的潛艇,也無法實現這一步,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深海載人潛航器技術。
  • 鯨魚肉身沒鋼板硬,為何它能潛入海底2000米,核潛艇卻做不到?
    導語:鯨魚肉身沒鋼板硬,為何它能潛入海底2000米,核潛艇卻做不到?地球又稱之為「水球」,畢竟百分之80以上都是海洋,陸地相對比較少,迄今為止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不足百分之5,一些謎題至今沒有能夠解開。作為一個已經固定的環境,人類無法進行改變,只能在基礎進行利用,船的誕生解決了人類在海面上移動的問題,後來用到軍事領域,誕生出軍艦、潛艇、航母等產物,現如今它們已經成為各國海軍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像潛艇這樣的裝備,甚至能夠悄然無息的去到別的國家實施軍事打擊,威懾力極高。
  • 深海幽靜,深海有鯨!——喙鯨(下)
    。順便說一下,人類在水下屏住呼吸的最長時間是24分3.45秒。      喙鯨基本上都是潛水高手,比如貝氏喙鯨潛水深度可以達到近1700米。即便不是喙鯨,同屬齒鯨的抹香鯨的潛水深度可以達到2250米,但是柯氏喙鯨能夠克服這樣的深度壓力對身體的損害,的確匪夷所思。之所以能在水下存活這麼長時間,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可以儲存大量的氧氣,能夠減緩心跳,而且新陳代謝很低。
  • 地球最深海溝,2000斤水壓碾壓坦克,萬米下小魚眼睛長後腦勺
    近日溜達君重溫了卡梅隆導演歷時7年潛入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完成的影片《深海挑戰》,不由的感嘆自然和生命的偉大。眾所周知,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而如果把珠峰完全置入海溝之中,仍然1/5的深度沒有填滿,可以自行腦補一下深度。
  • 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最深能下潛3000米
    受訪者供圖  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  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的無人遙控潛水器下線。據介紹,這款由中車製造的潛水器馬力相當於一臺寶馬X6,最深能下潛3000米,可提起4噸重物,是名副其實的深海「大力士」。  記者了解到,其主要用於對沉船沉物等進行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等作業。
  • 詹姆斯-卡梅隆隻身潛入海底1萬米創紀錄
    科學家也很難用準確數據來回答,只能以「比世界第一大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大120倍,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要深1600米」來描述。  據英國《衛報》報導,卡梅隆此次挑戰的「挑戰者深淵」是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深約10898米,這裡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洋最深處和地表最深的地方。在卡梅隆之前,只有美國人唐·瓦爾什和瑞士人雅克·皮卡爾於52年前一起駕駛深海潛艇抵達過此地。
  • 深海中的未知「怪獸」真的存在麼?10000米的海底究竟有多恐怖?
    首先海水沉重的水壓對潛水愛好者產生相當大的麻煩,每當往下潛一米的距離,人們身上就要承受一個大氣壓的壓強,往下潛四十米,便需要承受四個大氣壓的壓強,相當於你平躺地面,身上壓著400個成年男子的壓力,這實在讓人類為之頭疼,望而止步。而且深海海底有著很多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有很多未知的風險。
  • 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馬裡納亞海溝,巨大的水壓能把鐵球壓扁嗎?
    就在1960年1月23日,瑞士著名深海探險家,雅克•皮卡爾與美國海軍中尉沃爾什乘著&34;深水探測器,對海溝進行了探測。這次探測,他們成功潛入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下潛深度10916米,創造了當時最深的潛水深度記錄。
  • 如果人能潛入一萬米的深海,能在那裡看見什麼?來場海底「旅行」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就一直對未知的事物充滿無限的好奇和嚮往,比如說浩瀚的宇宙,就有很多吸引我們的秘密,而我們的海洋也是一樣,人類一次又一次的潛入海洋中儘量深的地方,想要知道海洋生物的極限在哪裡我們都知道地球也被稱為「水球」,70%的地方都是海洋
  • 10909米!「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究竟有何魅力?
    而最引起大家關注的可能要數2012年3月26日,著名的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戰者」號潛艇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的經歷,他獨自一人駕駛潛艇深入到了10908米的海底,並且使用高清3D攝像機拍攝了大量深海場景的珍貴畫面。那麼這麼深的海洋裡還能有生物存活嗎?有的話,這些海洋生物不見陽光是不是都隨便長長?還是都是像科幻電影中的恐怖異形一樣啊?
  • 深海魚類為什麼能承受海底巨大的壓力?
    深海裡的魚類經受著巨大的壓力考驗。就拿7000多米深海裡的小魚來說,實際上它要承受700多個大氣壓力,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魚類竟能遊動自如。
  • 坐底深度10909米!「奮鬥者」號如何承受萬米深潛重壓?
    10米 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 113米 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 332米 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