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這個東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圍繞著這事兒,上帝與魔鬼在那裡搏鬥,而戰場便在人們的心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上期介紹了喙鯨中的前四類,今天介紹後兩類。對於人類來說,喙鯨作為幾乎毫無存在感的一種鯨類,並不代表他們毫無可取之處。恰恰相反,有些喙鯨的本領足以讓人瞠目結舌。那就是今天最先登場的第五類喙鯨。
五、劍吻喙鯨屬
柯氏喙鯨/鵝鼻鯨
柯氏喙鯨額隆不突出,體型也比其他喙鯨更粗壯,只有雄鯨下頜前端有一對牙齒。柯氏喙鯨是最常見的喙鯨,也是這幾年研究的熱門,原因就在於他們不可思議的潛水能力。柯氏喙鯨是目前已知的潛水深度最深、屏氣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它可以下潛到超過水下3000米,並且在水下可以停留近4個小時,然而他們在水面換氣的停留時間只要兩分鐘左右。順便說一下,人類在水下屏住呼吸的最長時間是24分3.45秒。
喙鯨基本上都是潛水高手,比如貝氏喙鯨潛水深度可以達到近1700米。即便不是喙鯨,同屬齒鯨的抹香鯨的潛水深度可以達到2250米,但是柯氏喙鯨能夠克服這樣的深度壓力對身體的損害,的確匪夷所思。之所以能在水下存活這麼長時間,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可以儲存大量的氧氣,能夠減緩心跳,而且新陳代謝很低。
有理論認為,柯氏喙鯨的潛水傾向可能是為了躲避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之一:虎鯨。
但這個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潛水高手們幾乎都是齒鯨?因為虎鯨作為海洋之王,也同樣是鬚鯨的天敵,可為什麼只有包括喙鯨在內的這些齒鯨們選擇了深海逃避呢?可能這和他們的食物來源有關係,作為食物的魷魚等各種魚類在深海,他們也就只有去深海。
柯氏喙鯨深海捕食
可見,吃貨們!不要擔心,食物不說是自然界進化的最重要因素,至少也是之一。
六、印太喙鯨屬
印太喙鯨的形態接近雌性瓶鼻鯨,一些觀測記錄表明它們可能比想像中更大(可能接近9米),但是仍缺乏證據。
有理論認為印太喙鯨屬的唯一成員是朗氏喙鯨,舊稱朗氏中喙鯨,後獨立到印太喙鯨屬,是該屬唯一成員(具體介紹參見上期關於中喙鯨的介紹)。直到前些年,人們對這種喙鯨的研究還僅來源於那兩個風化的頭骨,1個在澳洲東部,另1個在非洲東部海岸,根據形狀判定,最初認為這可能是特魯氏中喙鯨的某亞種。但後來人在印度洋與太平洋熱帶海域一帶相繼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喙鯨,它們外貌貌似南瓶鼻鯨,經過對擱淺個體的解剖調查才被認定為印太喙鯨。
和在地面600千米處的太空「九天攬月」不同,在海面下幾千米「五洋捉鱉」又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太空並非一片黑暗,甚至會被各種星星照耀的頭暈目眩。而水下200米是陽光的極限,超過200米光線完全消失。對於人類,無需想像深海是什麼樣子!只要閉上眼睛,深海就在你眼前了。至於在深海能聽到什麼,遇到什麼,如何承受千倍於地表的壓力,則需要各位天馬行空,哦!不!或者說喙鯨潛海般的想像力了。
即使你從未有過進入深海的體驗,也一定有在夢中經歷過跌入深淵的恐懼,仿佛我們的基因已經將深海定義為不可涉足的禁區。貧瘠、荒涼、黑暗……或者,僅僅是一個黑暗,就足以令人毛骨悚然。而對深海生物來說,那是他們的家園,可能也是避開人類的最好的世外桃源。
深海幽靜,深海有鯨!——喙鯨(上)
個頭雖小,可戴著袖標呢!——小鬚鯨
我在說,你卻聽不到。——長鬚鯨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塞鯨
家門口的訪客——布氏鯨
如何解救擱淺的鯨豚
小夥伴們,跟我走!——領航鯨
難道長得黑點兒,就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能有嗎?——偽虎鯨
海神的寵兒——虎鯨
他們的淚,仿佛變成了整個海洋——灰鯨
海洋中的金絲雀——白鯨
憂傷的「肥宅」——弓頭鯨
海中的獨角獸——角鯨
古鯨傳奇——鯨魚變形記
你可以兇狠一點嗎——露脊鯨
海洋中的舞者和歌手——座頭鯨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吃的卻是小口糧
海中的光明 悲傷的精靈——抹香鯨
鯨魚的分類
史上最全海豚圖鑑 - 萌翻啦
史上最全鯨魚圖鑑 - 萌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