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玩大了!為智能駕駛定位更精準,計劃於年內發射兩顆低軌衛星!

2020-12-07 瀟湘晨報

5月15日,領克汽車宣布,攜手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雙星發射計劃,計劃於年內發射兩顆低軌衛星,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全面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其中,全能智駕SUV領克01車型作為高精度定位演示驗證車輛,將提供測試數據支持。作為領克參與構建未來天地一體化大出行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雙星發射計劃的開啟,標誌著領克品牌邁出向「未來出行服務商」轉型升級的步伐。

踐行「新基建」戰略 布局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2020年是我國航天大年,隨著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正式拉開我國空間探索新的序幕。與此同時,國家明確了構建服務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融合化創新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的戰略決策。其中,以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星基網絡基礎設施首次被明確列入「新基建」範圍,戰略意義不斷凸顯。

作為吉利控股集團踐行「新基建」戰略的典型,領克與時空道宇達成戰略合作,開啟雙星發射計劃,不僅為領克參與構建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支持,還將為未來出行、智能製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建立科技生態優勢的同時,真正賦能移動出行。

雙星發射計劃將於年內發射兩顆低軌衛星,衛星發射投入使用後,領克與時空道宇將進入天地一體化高精定位系統的商用驗證階段,為後續衛星組網提供技術參照。預計雙星正式投入使用後,將賦能用戶包括高精度定位在內的各項服務。比如在自動駕駛方面,高精度定位將助力汽車自動駕駛感知、決策、控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駕駛體驗,可服務於高速公路自動巡航(HWA),車路協同(V2X)、AR車道級導航解決方案和高等級自動駕駛(HAD)。而在日常出行上,如果遭遇極端雨雪天氣或較急彎道時,傳統視覺傳感器和雷射雷達可能出現識別不精準、不及時的情況。使用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車輛對自己的位置將有更清晰的了解,可以通過衛星通聯的智能決策系統,對剎車、轉向等做出提前判斷,有效提升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按照計劃,本次發射的兩顆低軌衛星其中一顆將命名為「領克01」。作為領克汽車首款投放市場的車型,全能智駕SUV 領克01極具開創性意義。另一顆衛星的命名將於5月18日通過領克汽車官方微信公眾號(LYNKCO領克)公開徵集,與廣大領克用戶及粉絲共創。此外,領克01將用作衛星技術前期演示驗證車輛,以實現衛星高精定位技術的精準落地。領克01基於全球領先的CMA基礎模塊架構打造,是全球首個採用乙太網技術的原生態架構,採用了目前行業最先進的Flexray通訊技術,快速、高效的數據傳輸以及足夠的數據帶寬,為車輛搭載最先進的智能互聯、智能駕控、智能安全系統奠定基礎,能充分滿足衛星互聯科技的發展需求。目前首批01驗證車輛已於上海啟動演示驗證,未來還將有更多領克車型參與測試。

構建天地一體出行生態 彰顯協同創新實力

此次雙星發射計劃合作雙方,領克汽車是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高端品牌代表,以「持續改變移動出行,讓人更熱愛出行」為品牌目標。從產品到服務,領克緊緊圍繞用戶需求,深層整合優勢資源,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新發展之路,為中國汽車高端化帶來全新思考。時空道宇則是集團旗下全球領先的航天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應用方案提供商,在衛星通信網絡、衛星數據應用、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服務領域具備行業優勢,致力於推動中國衛星產業鏈與中國航天技術商業化應用。雙方的合作是吉利控股集團優質資源深度協同的結果,領克將與時空道宇持續深化合作,建立完美的智能駕駛生態閉環,最終造福消費者。

領克汽車堅持科技探索精神,融合全球智慧,持續突破創新。雙星發射計劃是領克品牌「四化」轉型的重要一步,有助於推動未來出行領域變革,在為用戶持續創造安全、高效、綠色出行價值的同時,帶動全產業鏈升級。未來,領克將與更多全球頂級合作夥伴一起,在衛星互聯、智能製造、未來出行、大數據等行業深度攜手,建立開放共贏的合作生態,探索更多未來出行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更多可能。

「生而全球、開放互聯」,領克汽車自誕生以來,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持續改變移動出行,從品牌基因、商業模式、核心技術到產品性能、用戶服務等,不斷突破傳統汽車發展模式。截至目前,領克汽車累計總銷量超過28萬臺,為用戶帶來了「不止於車」的用車生活,為消費者打造了高價值的出行方式。

持續提升用戶價值,是領克創新與成長的動力。「新四化」發展趨勢下,用戶與市場需求的變化,對領克市場契合度提出新的要求。在萬物互聯與天地一體時代,未來交通工具將沿著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間移動終端發展。基於雙星發射計劃,領克將通過衛星通信網絡、衛星數據應用、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服務等領域,逐步實現向「未來出行服務商」轉型,提高用戶天地一體化出行體驗。

瀟湘晨報記者張翼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時空道宇攜手領克汽車共徵星程
    5月15日,領克汽車宣布,攜手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雙星發射計劃,計劃於年內發射兩顆低軌衛星,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全面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其中,領克01車型作為高精度定位演示驗證車輛,將提供測試數據支持。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從頻率維度看低軌寬帶衛星網發展
    二十年後,隨著對衛星通信架構、頻率分配、接入方式、幹擾、信號衰減、資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同期的應用需求也逐步培養起來,新一代的低軌道寬帶衛星系統已經正式開始啟動建設,當前的低軌寬帶星座把自己的市場定位明確地界定在普通消費群體上。低成本小衛星技術和新型火箭發展帶來的發射價格的降低,為這一市場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意味著衛星寬帶服務的價格,可以降低到普通消費者承受範圍之內。
  • SpaceX計劃發射1584顆低軌衛星 距地高度僅550公裡
    SpaceX計劃發射1584顆低軌衛星 距地高度僅550公裡  Carly Feng • 2018-11-09 14:00
  • 衛星通信行業深度報告:從高軌到低軌,新起點上的衛星通信產業
    第一,低軌星座衛星數量龐大, 且分布於多個軌道面,任意一顆或幾顆衛星損壞不會對系統造成大的影響; 第二,低軌星座系統衛星造價較低,在軌一般都有多顆備份衛星,可以隨時 代替損壞的衛星;第三,低軌衛星成本低,研製周期短,衛星體積小、重量 輕,軌道高度低,容易進行應急補網發射。衛星通信系統建設成本包括衛星研製成本、火箭和發射費用、地面站建設成本和用 戶終端價格等主要部分。
  • 挪威公司從諾格買兩顆HEO衛星,配三方載荷,由SpaceX發射
    挪威空間公司7月3日宣布,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將為其建造兩顆大橢圓軌道(HEO)衛星,星上將配備分別面向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挪威國防部和美國空軍的有效載荷。諾格戰勝的是美國另一家未具名衛星製造廠家。挪威空間公司稱,兩星將在2022年底由太空探索公司採用「獵鷹」9火箭發射。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汽車的定位更精準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汽勢Auto-First|賽江南北鬥和汽車產生什麼化反?多家中國車企表示,北鬥的布局完成將為汽車提供精準至釐米級的導航定位服務,並為未來的汽車自動駕駛保駕護航。6月23日,隨著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嚞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標誌著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打破了美國GPS系統的壟斷,成就「大國重器」。北鬥系統是唯一的全球性、高精度時空基準,可以在全球把感知時間和位置的能力賦予道路、環境等其它系統,是智能化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當汽車搭上北鬥這張「天網」,其智能化進程將加速推進。
  • 為防俄軍核飛彈,美斥資24億研製預警衛星專盯北冰洋
    近日美國諾格公司與美國國防部籤訂了一份合同,為五角大樓研製兩顆軍事衛星。這兩顆衛星的總價達到了23.7億美元,約12億美元一顆。這兩顆衛星屬於美國下一代過頂持續紅外衛星計劃,簡稱為"OPIR"。而美軍的"OPIR"衛星系統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多了兩顆在大橢圓軌道上運行的衛星。這種衛星軌道又被稱為閃電軌道,是傾角為63.4度的高橢圓軌道,其近心點幅角為-90度,軌道周期為半個恆星日。首先使用這個軌道的是蘇聯在1960年發射的閃電型通訊衛星,因此該軌道也因此得名。
  • 衛星網際網路 雲端控萬物
    有業界指,未來3-5年中國網際網路衛星行業計劃發射衛星超2000顆,2030年內地低軌衛星規模有望達3000-6000顆,市場規模或達千億元人民幣,屆時可作為地面通信有益補充手段,「遙控」萬物互聯應用。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近年全球掀起低軌星座計劃建設高潮,衛星發射數量自2017年起出現顯著增長。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此外中國還計劃 2035 年,以北鬥系統為核心,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 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星基增強系統與地基增強系統相結合,可形成更高效的衛星導航高精度定位服務網絡,構建了國土測繪、海洋勘探、精準農業、災害監測、無人機以及無人駕駛等專業應用以及汽車導航、移動手機等大眾化應用的高精度位置服務基礎環境。
  • 兩年發射18次30顆衛星 北鬥全球組網目標更近一步
    年6月前再發射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全面建成北鬥三號系統,為全球提供服務。兩年來,北鬥系統實現了18次30顆衛星發射連戰連捷,刷新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的世界紀錄。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農林漁業等領域,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
  • 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57000顆低軌衛星
    千龍網訊  近年來,衛星產業產值增幅逐步趨穩,產值規模穩中有升。《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為2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8%。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達2860億美元,同比增長3.10%。
  • 中國將建156顆衛星天基網際網路 WiFi信號覆蓋全球
    2顆小衛星——「丁丁-a」和「丁丁-b」,它們是SpaceX星鏈(Starlink)計劃的試驗星,將開展對地通信測試。該項目計劃在2024年前發射近1.2萬顆小衛星,向全世界推出高速網際網路服務。不過,大家不用急著找馬斯克要WiFi密碼,我國的天基網際網路也在建設之中。
  • 越南未來幾年計劃發射4顆衛星
    越南科學技術院所屬的國際衛星中心日前在越南航天中心2017-2022年發展計劃會議上宣稱,在未來幾年中將開發4個衛星項目,即4至6公斤重的NANODRAGON號衛星、10公斤重的MICRODRAGON衛星、600公斤重的LOTUSSAT-
  • 北鬥三號收官衛星成功發射,將為全球提供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系統繼承了有源定位和無源定位兩種技術體制,通過「星間鏈路」,即衛星與衛星之間連接「對話」,解決了全球組網需要全球布站的問題。北鬥三號在北鬥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性能、擴展功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服務,同時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
  • 特斯拉Model X 衛星定位偏差過大 智能駕駛何去何從?
    在過去,自動駕駛都是各大好萊塢科幻大片中必不可少的鏡頭。如今,自動駕駛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融合我們的生活。如來自美國汽車品牌的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有著自己的一套心得,隨著特斯拉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自動駕駛形成了它獨特的「風景線」。就在我們都羨慕著那些開特斯拉的車主的時候,車主卻用投訴案例告訴我們某些心酸歷程。
  • 日本成功發射全球定位導航衛星「引路」2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HNK電視臺6月1日報導,1日早晨9時17分,日本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利用H2A型34號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引路」2號導航衛星。「引路」系列衛星與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樣能為智慧型手機等便攜終端提供定位信息。
  • 低軌衛星通信行業發展概況
    按照衛星軌道高度不同,通信衛星可分為:低軌衛星,軌道高度為 400km~2,000km;中軌衛星,軌道高度為2,000km~35,786km;高軌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高度為 35,786km。過去,通信衛星以高軌地球同步衛星為主,其繞地球飛行的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一致,一顆衛星可以覆蓋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積。因軌道資源緊張、傳播延時長、無法覆蓋高緯度地區等問題,高軌衛星市場近年來日漸萎縮,而低軌衛星憑藉其各項優勢逐漸興起。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喜大普奔,全球首款北鬥高精度定位5G +V2X量產智能車上市
    讓人高興的是,沒過多長時間,又有喜大普奔的重磅消息傳來。6月23日9時43分,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完成發射,這意味著北鬥即將完成全球組網,在對國家安全保駕護航的同時,也給物聯網、自主可控、人工智慧、5G、大數據、雲計算等行業發展提供了助力。果不其然,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智能汽車領域快速開花結果。
  • 這家網際網路公司要發射衛星全球免費上網,投入30億如何盈利?
    從最早的谷歌熱氣球WiFi計劃,到Facebook宣布放棄的無人機網際網路項目Aquila,再到Facebook旗下 PointView Tech計劃明年初發射自有網絡衛星Athena,以及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和獲軟銀投資的OneWeb向FCC(美國電信業監管機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申請文件。截至目前,業界對於發射衛星提供網絡服務的計劃仍在探索之中,還沒有成功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