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8.5億負債懸頂,股東減持、股價四年跌去九成引投資者不滿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和邦生物(603077)的大股東減持股票一個接著一個,特別是承諾減持期剛結束就公告減持,股價自2015年6月的最高價30.22元,已經跌至1.45元,4年半的時間內,股價已跌去了95%,在這期間和邦生物發生了什麼?股東紛紛減持和股價的連續下跌,也已經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

控股股東股東紛減持

2月28日,和邦生物股東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西部利得-匯通7號資產管理計劃以及西部利得-匯通8號資產管理計劃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1.77億股,股份減少2%,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7.66%。

公告顯示,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1.43-1.66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2.71億元。

隨後,3月7日,和邦生物公告稱,公司股東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西部利得-匯通7號資產管理計劃以及西部利得-匯通8號資產管理計劃減持不超過176625000股,計劃啊減持比例不超過2%。

事實上,近年來,和邦生物已經多次被控股股東拋售股票進行套現,特別是2019年以來,多個控股股東接連套現,也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

2019年7月10日至2020年1月6日,和邦生物的控股股東和邦集團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及大宗交易減持443865800股,減持比例為5.0261%,減持金額為6.67億元。

2019年6月5日至12月2日,和邦生物的控股股東省鹽總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32600000股,減持比例為0.3691%,減持金額為6613萬元。

如果時間繼續往前推移的話,2017年,和邦生物的控股股東和邦集團、省鹽總公司也出現多次減持套現情況。

2017年3月10日至3月29日,和邦生物的控股股東和邦集團連續4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283920000股,減持比例為7.07%,按照減持價格區間5.20元計算,和邦集團累計減持套現14.76億元。

2019年7月5日至17日,5%以上的控股股東省鹽總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32600000股,減持比例為0.3691%,減持總金額為6612.78萬元。

實控人賀正剛1.66億股質押展期

3月13日,和邦生物公告稱,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賀正剛關於將其持有公司的1.66億股股份質押展期的通知,展期後質押到期日為2020年9月3日。

資料顯示,賀正剛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為4.1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4.67%。賀正剛累計質押的股份數量為1.66億股,佔其持股總數比例為40.23%,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88%。

賀正剛及其一致行動人四川和邦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邦集團」)合併持有公司股份29.0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32.90%。賀正剛及其一致行動人和邦集團合併質押的股份數量為25.06億股,佔其持股總數比例為86.23%,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8.37%。

公告還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和邦集團未來半年、一年內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和邦集團未來半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為1,105,000,000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44.32%,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2.51%,對應融資餘額為8.51億元。

和邦集團未來一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為1,934,806,603 股,佔其所持有股份比例77.60%,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1.91%,對應融資餘額為14.98億元。

股東減持、股價下跌引投資者不滿

事實上,多位股東紛紛減持和邦生物的行為以及公司股價連續下跌,也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

上交所e互動顯示,3月16日,有投資者提問稱「請問懂秘:近年來大股東減持公司股票一個接著一個,尤其是東西部利得基金,在承諾減持期內不減持,而減持期剛剛結束正當廣大中小股民滿懷信心期待股價回升之時又公告減持,這種毫無信用的忽悠式減持既是對公司聲譽的影響,也極大損害了廣大中小股東的利益。請問公司面對大股東的不斷減持究竟如何保護中小股東利益?在維護中小股東利益方面有無具體措施?面對股價長期下跌公司為何不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股價?難道公司對自己無信心? 」

對此,和邦生物當日即回復「西部利得基金所持公司股票,其承諾限售期早於2017年10月就到期;就公司而言,其減持行為系自身財務安排,公司確實無權幹涉,就猶如同為股東的您買賣公司股票一樣,還望能理解。公司回購股票的安排,需根據公司運營安排而進行決策與實施,請理解! 」

3月11日,有投資者提問「和邦生物股價連續五年下跌,且沒有任何價格反彈!請問這公司怎麼對投資人負責?董秘從不正面回答投資者提問,請問怎麼保護投資者?大股東沒完沒了的虛假減持請問怎麼保護投資者? 」

對此,和邦生物回復「E互動的問題,按相關規定,公司只能在不涉及可能的內幕信息的範圍內回復,請予以理解;公司股價與宏觀經濟政策等各種因素關聯,同時公司也不能操縱股價;根據公司已知的信息,公司大股東減持都是按相關規則進行和實施的,也履行了相關披露義務。」

資料顯示,和邦生物的業務經營範圍包括製造、銷售草甘膦、蛋氨酸、農藥、工業碳酸鈉、食用碳酸鈉、氯化銨、化肥(農用氯化銨)、液氨、碳酸鈣;化工新產品開發;生產工藝中的廢氣、廢渣、廢水治理;對外投資;化工技術諮詢;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或禁止公司經營的商品和技術除外)(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從業務經營範圍來看,完全看不出和邦生物還在研製生產殺蟲類產品,這也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

3月10日,有投資者表示「公司還計劃研製生產殺蟲農藥。 」

對此,和邦生物回復「公司控股子公司以色列S.T.K.公司在研發生物類抗菌、殺蟲產品。」

來源:和訊網

相關焦點

  • 減持阿里影業趙薇半年淨賺5.89億港元
    原標題:減持阿里影業趙薇半年淨賺5.89億港元   昨日下午,根據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消息,趙薇夫婦近期減持阿里影業共2.56億股,套現約9.984億港元。   這次套現之後,趙薇夫婦的持股比例從9.18%減少到7.96%,僅僅半年的時間,已獲得5.89億港元的收益。跟著馬雲炒股,果然是另一番境界。
  • 玖富半年虧損7.4億,股價破發超90%,分眾傳媒江南春被深深套牢
    財報顯示,玖富2020年上半年淨收入總額為8.5億元,去年同期收入為23.89億元,同比減少大約64%;淨虧損為7.4億元,較2019年下半年淨虧損28.5億元縮窄74%。玖富經過調整後淨虧損為4.5億元,較2019年下半年調整後淨虧損24.1億元縮窄81%。
  • 蘇奧傳感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 專家稱股東減持行為應區別對待
    本報記者 李亞男 10月19日,蘇奧傳感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和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分別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三人擬在6個月內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2480.33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8.05%,減持原因一致為個人資金需求。
  • 韋爾股份一月內現多次減持:控股股東套現18億,大股東鎖定期後...
    近日,記者注意到,晶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出現大股東頻繁減持,先是控股股東「因個人原因」套現18億元,再是大股東剛過鎖定期,立即套現20億,此後還有兩家具有一致控制人的股東合計減持股份達到1%。  股權投資人苗有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解禁後退出是股東基本的權力。
  • 走下妖壇的誠邁科技:用半年時間翻十倍,又用9個月跌六成,五大股東...
    但如今,誠邁科技又逐漸被市場淡忘,從3月17日的登頂,到12月18日,誠邁科技的市值已經蒸發了六成,無數追漲投資者被埋葬。但是這場炒作最受益莫過於公司的原始股東們,據統計,從今年2月份到目前,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5家原始股東減持了65次,合計套現超過17億。
  • 江蘇北人二股東直接清倉:減持近12% 業績下滑股價已7連跌
    江蘇北人近期股價持續下挫,已連續7個交易日下滑,並不斷創出歷史新低。12月11日解禁日當天,江蘇北人低開近10%,當天收跌5.79%。若把時間拉長,7月14日以來,5個月股價跌幅達到40%。不過,近12%的減持比例很可能會給股價繼續帶來壓力。
  • 股價連續跌停兩日後,天風證券大股東宣稱「短期內不減持」
    限售股解禁的當天,天風證券股價就直接被打在跌停板上。至10月22日,公司股價依然死死跌停,股票共聚集了逾80萬手超5億巨額賣方封單。按照上交所規則,天風證券股價走勢已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股價短期實現反彈似乎無望。面對市場上的慘烈行情,天風證券23家限售股解禁股東也坐不住了。
  • 董登新:大股東減持或不道德 但仍有五大意義
    樂視網2010年8月上市,第一大股東賈躍亭持股46.57%,在3年鎖定期滿後,他承諾再追加一年鎖定期,也就是2014年8月後就可以減持了。2014年9月大牛市起步,這就是運氣!2014年12月23日,樂視網最低股價28.2元。
  • 三六零再迎「解禁季」 股東排隊減持 投資者能否左側布局?
    來源:中國財富幫作者:郝夢圓 自5月11日限售股解禁後,三六零股價連跌兩天,雖然13日股價上漲2.06%,但14日隨即再次轉跌,收盤報17.66元,下跌0.95%。解禁限售股市值超百億5月11日,三六零解禁了2020年以來的第三波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以5月8日的收盤價18.6元/股來計算,共計5.97億的限售股價值約110億元。限售股解禁後,5月11日、12日,三六零跌幅合計超6%。
  • 減持風暴砸跌長榮股份 機構連續兩日顯分歧
    在此背景下,控股股東卻推出一個涉及1500萬股的巨量減持計劃,因此長榮股份連續跌停便不足為怪了。不過,在近兩日跌停時,有機構賣出長榮股份,也有機構連續逆市買入。  控股股東減持 股價天量砸跌  在年報及一季報披露期之後,A股市場上又颳起了一波減持風暴。
  • 股價大漲後,蘇奧傳感多股東宣布減持
    &nbsp&nbsp&nbsp&nbsp股價大漲股東緣何忙減持?蘇奧傳感(300507)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擬減持公司股份,上述股東計劃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248.0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8.0499%。
  • Booking減持攜程,套現逾1億美元,大股東百度去年拋售10億美元
    按照平均成交價計算,共5個交易日,Booking分別套現2418萬美元、2354萬美元、2437萬美元、2254萬美元、1092萬美元,累計套現10555萬美元。在減持450萬份ADS後,Booking持股攜程從原先持股5.8%減少至4.93%,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東。
  • 青青稞酒大股東減持套現9500萬元,11月股價漲近85%
    11月24日下午,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青稞酒,002646.SZ)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青海華實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實投資)自2020年8月25日至2020年11月23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6,278,8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953%
  • ST豐山上市不滿10個月就被ST 剛解禁2股東要大筆減持
    ST豐山的中小股東們,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就遭受了兩連擊:7月14日晚間,上市還不滿10個月的豐山集團突然公告稱,由於公司核心生產部門停產,公司股票被ST,創下了A股最快ST紀錄,復牌後更是經歷了連續5個「一」字跌停,股價跌至上市以來的谷底;9月18日晚間,上市剛滿一年,解禁期一過,
  • 二股東割肉減持,大私募巧妙接盤,同仁堂創半年新低背後
    上述報告正是發布於陰跌期間(8月30日),這位分析師更給出「審慎增持」的投資建議。大家人壽接連減持同仁堂股價開始陰跌之時,有一個重要催化劑:核心機構股東大家人壽的減持。今年8月4日和8月6日,大家人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A股流通股4170萬股和2687.4萬股,累計減持6857.4萬股,佔本公司總股本的5.00%。上述兩筆大宗減持後,大家人壽的持股比例從14.99%減少至9.99%。
  • 11連跌!仁東控股莊家被司法控制,有投資者已爆倉,獨董掛冠借貸逾期
    12月9日,記者就股價閃崩、公司運營等情況致電仁東控股,電話始終無人接聽。30億融資盤面臨爆倉記者注意到,仁東控股從11月24日開始出現跌勢,11月25日起連續跌停,到12月9日已錄得11個跌停板,其股價從最高64.72元下跌至目前的18.88元,跌超2/3,目前仍然有大量賣單封死在跌停板,成交量萎靡,導致投資者無法賣出。
  • 小米股價腰斬聯合創始人卻大手筆減持還扯上「慈善」!
    富有諷刺意味的是,8月30日小米股價為8.53港元/股,相比發行價17港元,慘遭腰斬,假如以發行價買入,剛剛好賠掉一半,8月30日最新市值2044億港元,離2000億美元,差了一個美元兌港元的匯率倍數。據經濟觀察網報導,有市場人士認為總裁減持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信心一定是重大打擊,小米總裁在股價低位時,中報靜默期一過即減持,大概率讓股價雪上加霜。
  • 走下妖壇的誠邁科技:半年時間翻十倍,又用9個月跌六成
    但如今,誠邁科技又逐漸被市場淡忘,從3月17日的登頂,到12月18日,誠邁科技的市值已經蒸發了六成,無數追漲投資者被埋葬。但是這場炒作最受益莫過於公司的原始股東們,據統計,從今年2月份到目前,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5家原始股東減持了65次,合計套現超過17億。
  • 股東減持藍籌引關注 披露細則是如何規定的?
    三大藍籌股東減持引關注中信證券主要股東中國人壽的減持,並未於當晚在A股作出正式公告,只是在港交所權益披露有顯示。15日晚間,港交所的權益披露資料顯示,7月10日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人壽集團」)以27.38元/股的均價,減持中信證券A股3000萬股,累計套現8.21億元。
  • 柏堡龍控股股東涉嫌操縱股價,此前半年頻繁折價轉讓、減持
    因涉嫌操縱公司股價,又一家公司控股股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柏堡龍控股股東遭證監會立案調查11月4日,柏堡龍發布公告,公司於2020年11月4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陳偉雄、陳娜娜的通知,其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編號:稽總調查字200519號、稽總調查字200518號),因其涉嫌操縱公司股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