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得一手好詩,還能寫對聯讓客棧生意蒸蒸日上

2020-12-11 歷史的天空種子

我們對白居易的了解,喜歡喝酒。年少成名,寫得一手好詩。對詩的熱愛程度不能用一些詞語去形容,他抄寫詩能把手給起了繭子。寫詩更是他一生的事業,當官的同時還不忘寫詩。可見其程度,要是我們對自己熱愛一件事能堅持不懈的話,結果是很美好的。白居易也是個寶藏男孩,你知道他會寫對聯嗎?是不是很驚訝。寫詩和寫對聯還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

白居易

在白居易七個月大的時候,他這寫對聯的才能就顯現出來了。嘴裡面經常咿咿呀呀,好像在讀詩一樣。三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學念詩,五歲的時候就能寫出很多的詩。九歲的時候,就已經能掌握詩的韻律。擅長和人對句子。在他十歲生日的那天,親戚朋友前往祝賀。吃了飯後,白居易的舅舅叫白居易到堂上對句,白居易稍稍一想,就有了下句。他為了逗笑大家,故意不說話。他舅舅還以為他答不上來。他說完舅父聽了很高興。

白居易

當時白居易被貶到一個地方去當刺史,想想被貶了心情能好嗎?不好啊,他經常去一家客棧去喝酒,在喝酒的時候聽到旁邊的一桌人說,在城東有一家客棧,他們家的酒只給客人吃一兩。聽說是為了怕客人喝醉,這個客棧只用一兩的杯子賣酒,聽著倒是不錯。這種酒喝完之後,半天才會上頭,所以只賣給客人一兩。聽了覺得有點意思,就去了城東的那家客棧。到了門前,白居易看見客棧裡面的一幅對聯。杯中酒不滿,店裡客常新。白居易非常的喜歡,走進門。讓客棧的老闆來半斤酒,老闆聽了直接說,客官,對不起。我們店裡的酒只賣一兩,多了也不賣,一兩就能讓人喝醉。白居易聽了,我不管只要一醉方休。趕緊上酒。

白居易

老闆啥也不能說,只能依著他,給他打了二兩酒,白居易喝了一小口,覺得香而且甘甜。興致一來,就寫了副對聯:杯中酒不滿,店裡客難衣依。這明顯多了一個字,說知道。白居易的這副對聯寫在客棧裡面,客人看了 都不來這裡喝酒了。知道為啥不?會讓人覺得這家店裡的老闆賣酒偷偷減少量。老闆也是很無奈啊。白居易第二次來到這家客棧,老闆就和他吐苦水。你這一寫,客棧裡面都沒幾個人來。白樂天聽了,說著好辦啊。我再給你加幾個字就行了。一杯酒下肚,被他一改成了這樣:杯中酒不滿,哪能過癮。店裡客難依,一醉方休。沒想到,改完之後,這家店裡的人是越來越多啊。一副對聯就讓這客棧的生意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喝酒

白居易真不愧詩魔的稱號,不僅詩寫得好。寫對聯也是出奇的好。難怪古代文人受人尊敬。是有原因的。今天就個大家分享到這。你還知道白居易的那些有關對聯的小故事,可以在下面留言。期待你的分享。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但是同樣寫得很美,這首詩就充滿了詩情畫意
    而白居易這首詩通篇都是在寫景,這在他眾多的作品中也是比獨特。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正是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所寫,當時他在長安一直受到了別人的排擠,處在牛李黨爭中一直是鬱郁不得志,所以主動請求外放。《暮江吟》唐代: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白居易關於江南的三首詩,通俗易懂,把江南美寫得淋漓盡致
    都說人都應該有自己過人的才藝,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你能夠寫得一手好詩,好詞,絕對能夠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敬和崇拜。因為這種文化是我們的根,也是我們的凝聚力。每每讀到這些,都會心情放鬆,就像看了一部好的十分具有檔次的大片。如果要細細研究中國的5000年文化,一定會發現特別多優秀的學者。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但是又是膾炙人口,相信很多人對於他的作品都不會陌生,例如《賦得古原送別》、《大林寺桃花》、《長恨歌》、《琵琶行》、《錢塘湖春行》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白居易最朦朧的一首詩,整首詩寫得雲裡霧裡,使人讀了不知所云!
    這也正是唐詩的魅力之所在,雖然我們從字面上來看,這些詩作寫得很唯美,可是有的時候真正的意思卻並非如此。說起這方面最難以理解的詩作,那要數白居易的這首《花非花》,這首詩其實是比較難以讀懂,而且詩人描寫的獨特,同時整首詩也是寫得雲裡霧裡,使人讀了不知所云,表面上看是在描寫花,但是如果我們結合當時的環境,以及詩人的人生經歷則是會發現這首詩,其實是另有所指。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寫春天景色絕對第一,寫的送別詩也是絕唱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曾經考過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讓人想起了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詩詞的天才,他在詩詞的天空中盡情的翱翔,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絕美的詩篇,他寫的詩詞美輪美奐,讀完之後就讓人感到美景如在眼前。描寫春天美好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就是這樣的作品。
  • 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千年之後再讀,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錢塘湖春行》,去重溫千年之前文人的情懷和智慧,感受它所帶來的詩歌魅力。「錢塘湖」,即今天的杭州西湖。顧名思義,這首詩也就是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作為一首寫景抒情詩,它主要通過對早春西湖的風光描繪,表達了白居易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光的喜愛之情。
  • 白居易寫《琵琶行》
    十五六歲時,白居易帶著自己的詩稿,去京都長安,拜見詩界前輩顧況。顧況為人很高傲,但讀到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後,大為讚賞。白居易的詩名便在長安傳開了。白居易直到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兩年後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一職。唐憲宗即位後,因器重白居易的詩名,提拔他當翰林學士,後又任諫議大夫。在這時期,白居易寫了不少諷諭權貴、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作。
  • 白居易這首詩寫得入木三分,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白居易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比較最大的一位,他不僅在當時名氣很大,而且他也是最早被外國人所熟知的詩人,據說即使是今天,他也還是日本最受歡迎的中國詩人,他的很多作品寫得很是唯美,也非常的深刻;雖然他的詩作寫得很直白,但是同樣的很深刻,也非常的有意境,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能夠成為唐朝名氣最大的詩人
  • 過年寫對聯、封運的那些事
    年前文化色彩比較濃的是寫對聯,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要是有人家沒有貼對聯,那很可能是家裡有人去世了,三年不貼對聯。南方有的地方家裡有老人去世了,用白紙寫對聯,感恩先人,表達思念之情。這幅老對聯,已經用了幾百年了,還可以繼續使用下去,不像現在有的對聯很短命,很快就過時了。我手裡收藏一本百年前手寫體的老對聯,是我老婆的爺爺搜集整理的。看那薄薄的黃漂紙,精美的小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十分珍貴。早先年鄉下各個村莊裡都有會寫毛筆字的,無償為大家寫對聯。那些能寫對聯的老先生都作古了,我們河西的老裁縫、二先生那一手毛筆字,足以讓現在的書法家汗顏。
  • 《長恨歌》寫當朝皇帝,白居易為何竟然沒事,原來詩中有個技巧
    清朝有個人寫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詩。這本來是一句非常風雅的詩,卻被清朝統治者認為,這是在諷刺自己沒文化,砍了寫詩的人的頭。接著又有一句「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也認為是在懷念明朝,諷刺清朝,寫詩人遭到斬首。
  • 白居易這首詩,寫得非常唯美,猶如一幅淡墨山水圖,很是值得一讀
    白居易的詩作應當說在眾多唐朝的詩人中,寫得最為簡練,也非常直白,朗朗上口,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這也正是白居易詩作的一大特點,往往他在詩作中,只用了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令人讀了讚嘆不已。讀這樣的詩作,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的美,以及唐詩的魅力。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在這兩句詩中,劉禹錫既表達了對歲月蹉跎,仕途不幸的傷感,同時又展現出了對欣欣向榮的未來的憧憬。不過,有對劉禹錫生平和性格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認為:劉禹錫是「詩豪」,他在被貶十年後還能寫出《玄都觀桃花》來諷刺政敵。他這麼「剛」的一個人,怎麼會把自己比喻得那麼「衰」呢?於是,他們便認為「沉舟」和「病樹」絕不是劉禹錫在自喻,他肯定是在比喻朝中敵對的勢力。
  • 白居易:誰能想到白居易曠工賞花,還寫了首經典好詩?
    白居易在唐代是很受歡迎的詩人,不僅僅是寫的一首好詩。他還是很享受生活的,閒暇之餘自己每天喝喝茶,寫寫詩。邀約三兩好友一起去賞花,喝酒。這樣的生活怎麼能不讓人羨慕,雖然在官場的生活是起起落落,經歷了被貶。但是他有好的心態,誰能做到被貶之後還要做餅來消磨自己的時間。
  •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
  • 白居易有首流傳千古的詩,一女子讀完絕食而亡,寫了啥?
    此時的白居易剛剛從校書郎離職,雖然聽聞張愔離世,但他也要準備考試,同年中第,得到皇帝重用,白居易為了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常常寫一些現代詩指出皇帝的錯誤,唐憲宗雖然都能接受,但內心還是十分不滿,這也才有了後面的被貶江州。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詩是怎樣一種意境?
    這是中唐劉禹錫排律中的最後兩句,寫這首詩的時候兩個人同時居住在洛陽,都已經是暮年了。這首詩是劉禹錫回贈好友白居易的酬唱之作,要想說清楚並理解其中的意境,不妨從劉禹錫的坎坷遭遇說起。一、少年得志 中年坎坷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有「詩豪」之稱。
  • 白居易寫《後宮詞》,藉機表達人生的絕望,卻被人說此詩膚淺
    白居易的詩以通俗聞名。據說白居易每次寫詩為了追求直白好懂嗎,都會將新的詩作讀給沒有文化的老婦人聽。如果老婦人聽不懂,就修改詩作,直到老婦人能夠完全聽懂為止。白居易的這種詩作風格在現代贏得了很多人的好感。比如《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都是膾炙人口的好詩。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用絕美詩寫綠水青山,蒙曼康震動情評說
    曾子儒:我知道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而且是白居易出遊,去杭州的西湖的時候,欣賞杭州西湖的美景寫的。所以他抒發了一種,熱愛自然的美的,這樣的感情。據說白居易的詩一寫出來,超不過三年,就能夠傳遍東鄰的那些國家。因為他寫的確實是,親切自然,明白如話。他的詩,描繪的東西,我想誰都能想出來,它是什麼樣子。所以白居易這一點,老嫗能解,一方面說他的詩很通俗,另一方面說他詩清新,如在眼前。而且你看西湖啊,為什麼就杭州的西湖特別有名氣?其實就是因為,有大文人在那兒站臺,兩位大文人,白居易和蘇東坡。
  • 陸遊和白居易寫紫薇花,觀點有何不同
    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和杜牧都在中書省任過中書舍人,因此他們都以紫微郎自稱,而且他們在詩歌中把這一份自豪、榮耀,把這一種幸福感給記錄了下來。白居易確實是把這一種情形寫進了詩中,但是說他是一種自我炫耀,這倒不一定。因為當時白居易的境況也不太好,再說他比較穩重,也不是這樣一個洋洋自得的性格。
  • 徐州的燕子樓,一座有著浪漫愛情故事的名樓,白居易將它寫進詩中
    張仲素還以關盼盼的語氣寫了三首《燕子樓》的詩,白居易讀完這三首詩後,感觸很深。他不由得想起了以前遊歷徐州時張愔對他的殷勤款待,以及宴席上關盼盼動人的舞姿和歌喉,於是白居易也寫了三首《燕子樓》的詩,唱和張仲素的三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