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印夢怡
春節長假已經清零,有人在假期走親訪友,有人出國瀟灑,還有人悄悄在法拍房裡撿了「大便宜」。
錢報記者發現,春節期間,阿里拍賣平臺上杭州市區成交了一套法拍房源,成交價足足比評估價低了401萬元,相比二手房市場價更是幾乎打了六折。
截圖自阿里拍賣平臺
1
桂花城名校學區房變賣
成交單價僅3.59萬元/㎡
整個春節假期,杭州市區掛出來6套法拍住宅房源,唯一成交的一套在西湖區桂花城南屏苑,還是在大年初一成交。
截圖自阿里拍賣平臺
阿里拍賣平臺上顯示,該房源評估價為1230萬元,戶型為五室三廳一廚三衛三陽臺(含閣樓),從照片看,還是精裝修帶家具,建築面積達230.58㎡,也就是說,法院評估的單價要53344萬元/㎡。
雖然有多達638人設置了提醒,但總共只有2人報名,從出價記錄看,從除夕夜開始,直到大年初一的傍晚成交,經過23次加價後,最終成交價829萬元,折算單價約35953元/㎡,足足比法院評估的總價低了401萬元。
大年初一夜成交的桂花城法拍房源實景
透明售房網上數據顯示,近半年桂花城南屏苑僅成交過一套房源,單價約5.8萬元/㎡,這樣一比相當於打了六折,無疑是「撿了大便宜」。
事實上,該房源的成交也算一波三折。拍賣平臺上有記錄可查,這套房源的第一次拍賣其實是在2018年11月18日,當時的起拍價還是980萬元,但遭遇無人報名而流拍;第二次拍賣在2018年12月8日,起拍價調低至785萬元,仍然流拍。這次雖然是轉為變賣,但並未再調低起拍價。
杭州來拍法服首席知識官劉毅解釋:「網絡司法變賣的變賣價為網絡司法拍賣二拍的流拍價,對此最高院有相關通知規定的。而所謂變賣,和拍賣規則不一樣,拍賣是在規定時間開拍,比如今天十點開拍到明天十點結束;而變賣是有60天的變賣期,在這段期間內任何時間點出價都可以,一旦出價就開始24小時倒計時。這套桂花城房源,出價發生在除夕夜,或許是趁春節期間大家忙著過節,特地挑選的時間點。」
「當然,成交前還是出現多輪競價,但最後成交價仍是較低。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放假,大家對房子的關注度降低。」浙江司法拍賣服務專家鄧江威告訴錢報記者,「其實每年的情況差不多,一般在正月十五前,成交都不會高,因此也確實是一個撿漏時機。不過這套桂花城房源,單價上看可以說是撿漏,但總價高,本來也並不容易成交。」
2
今年初杭州法拍房低迷
低於評估價成交是主流
據記者了解,杭州的法拍房市場其實已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持續低迷。
一份阿里拍賣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杭州房產線上拍賣市場數據研究報告》顯示,自2018年二季度到2018年末,杭州線上拍賣市場的住宅成交溢價率一直處於下行態勢,從去年5月時,住宅平均成交溢價率達到58.31%的峰值後,不斷下探,到11月時跌至17.73%的低谷,直到12月收官只微升至20.19%。
表格來源: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阿里拍賣
進入2019年後,這一態勢依然延續。據錢報記者統計,今年1月,杭州十區範圍內,阿里拍賣網上已經結束的住宅法拍房共有184套,其中僅16套成交價超過評估價,有21套流拍。
以桂花城為例,其實近兩年桂花城的法拍房源並不少,成交單價恰好連成一條下探態勢的線。
2017年10月成交的南屏苑房源,彼時單價還有5.4萬元/㎡;去年8月23日成交的春曉苑法拍房,單價接近5.3萬元/㎡;再到去年底12月18日成交的一套春曉苑143.94㎡的房源,評估價773萬元,最終只拍到587萬元成交,單價跌到了4萬元/㎡出頭;而此次春節被「撿漏」的35953元/㎡,恰好是成交單價的最低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去年二季度的高峰期,恰好是杭州搖號開始,樓市較熱的時期,當時新房搖不到,二手房倒掛嚴重,於是很多人將目光轉向不限購的法拍房。但隨著去年下半年樓市逐漸降溫,買房也不再焦急,加上司法拍賣房源本身帶有一定瑕疵,所以願意花重金去搶法拍房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因此即便是地段較好的房源,也可能出現流拍,或是被『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