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無錫地表上的最高建築,沉寂多年的龍光塔再度亮相

2021-01-11 陸建華攝影

江蘇無錫,一直有一句著名的上聯:無錫錫山山無錫。它出自於清朝十卷本的《錫山景物略》一書中,意思是在這個叫作「無錫」的地方,有一座錫山,但錫山裡面卻沒有錫礦。無錫的錫山確實並沒有發現過錫礦,但錫山山頂上的一座八角七層樓閣式寶塔,卻曾經是無錫地表上最高的建築。

這座建在錫山頂上的寶塔,取名為「龍光塔」。錫山,位於無錫城的西面,距離市中心僅有二公裡多一點的路程。錫山海拔74.8米,是無錫另一座連綿的山脈,惠山東側處凸起的斷峰。公元的1574年,這座寶塔正式落成於錫山之巔,這一年是明朝的萬曆二年。

錫山的山體面積也不大,繞著錫山腳下走一圈,也就不到1.5公裡。但錫山上下卻有著很多歷史文物和景觀,山頂有龍光塔,塔下建有龍光寺;山腰間建有晴雲亭、觀澗亭、石浪庵、百花塢等景觀;山腳下還有後代開挖的龍光洞。

史料記載:1507年,明朝的內閣大學士顧鼎臣來到無錫,說無錫自南宋至今三百餘年,不再出過一名狀元,是因為錫山上面無塔,就像龍頭上無角,應建塔鎮風水而振興文風。於是到了1522年,當地人士捐贈了一座實心石塔,但無錫依舊出不來狀元。

後人以為「龍以角聽,宜空中」,於是到了1574年,在實心石塔的邊上,再建了一座八角七層樓的閣式磚塔。巧合的是,塔建成的當年,無錫出了歷史上第二位狀元,於是人們認為寶塔有靈性,便把寶塔取名為「龍光塔」。

龍光塔自建成後,命運多舛。光清朝的康熙、雍正、道光年間,龍光塔就三度重新整修。最悲慘的一次,是在同治四年(1865)十月十五日晚間,鄉人於錫山上點燈捕捉麻雀,引起一場山火,硬生生把龍光塔的木質塔頂燒毀,僅留下半截塔基。

1924年的時候,龍光塔得以草草修復。純屬巧合,這一年,位於浙江杭州西湖邊上的雷峰塔倒塌了。因而便有人寫下了「雷峰圮後龍光起,代謝相逢若有因」的詩句。只是這次修復時隔不久,龍光塔再度傾斜,岌岌可危。1930年的時候,無錫的民族資本家榮德生先生捐款重建龍光塔,並把原先的木結構磚塔改成了鋼筋水泥磚塊混搭。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龍光塔先後進行過六次大修。那時人們看到的龍光塔,塔高32.3米,塔的牆面厚度在1.8米。遊人可以通過塔身內的旋轉樓梯,爬上龍光塔最頂層,從高處俯瞰無錫城。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時,遇到重大節慶,龍光塔上會燃放煙花,人們在無錫城裡的任何地方,抬頭就能看到煙花的盛況。

然後在2000年的整修中,因發現龍光塔內部結構存在風險,此後寶塔內部不再對外開放。出生於新世紀的人們,從未有機會進入龍光塔的內部,也無法登上塔頂一覽無錫的風光,這多少讓人遺憾。

好在從去年的中秋開始,龍光塔進行了第七次大規模的整修翻新。到今年的四月下旬,圍繞龍光塔的建築遮擋物已經拆除,朱紅色的塔身再次亮相錫山之巔。目前,龍光塔內部已經修繕完畢,預計年內正式對遊客開放。到時來無錫惠山古鎮旅遊的人們,又可以進入龍光塔內參觀。

美麗的龍光塔,是無錫最具代表性的一景,因為它坐落的錫山,就是無錫地名的象徵。尤其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登上龍光塔的第七層,眺望無錫城,風景真的很美。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相關焦點

  • 龍光塔: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依然會是無錫的地標性建築
    在抖音中,我們提到「龍光塔是無錫城市的地標性建築」,結果被不少網友吐槽。今天在今日頭條上讀到任菽題為《》的文章。我突然有了跟吐槽的朋友交交心的想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龍光塔在無錫得以保留至今,正是因為它在建築學上所具有觀賞性和標幟性,從而奠定了它代表無錫歷史文化地標性建築的基礎。
  • 走讀無錫之龍光塔與無錫科舉
    走讀無錫之龍光塔與無錫科舉 ——百草園·書友會——
  • 龍光塔修繕竣工
    本報訊 昨日上午,龍光塔修繕工程竣工儀式於錫山之巔舉行。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修繕一新的龍光塔正式與市民遊客見面。市領導袁飛、吳峰楓、丁旭初出席竣工儀式。  新亮相的龍光塔保持了原塔身主體磚砌結構,赭紅色的塔身牆面十分醒目。混凝土飛簷、平座、欄杆和樓梯等經過更換及加強,原來的破損斑駁已難尋痕跡。
  • 這座地標塔,曾是無錫最高建築,建國70年經歷7次重修
    在江蘇無錫,不少外地人心中的地標是靈山大佛,因為靈山一直是無錫旅遊的人氣景點,而且那裡還有帶來視覺衝擊力的梵宮。而在當地人尤其是老一輩無錫人心目中,無錫的地標則是龍光塔。也許不少遊客都見過龍光塔,但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不一定知道這個名字,唯一的印象就是知道它是錫惠公園山頂上的一座寶塔。
  • 無錫之巔龍光塔開工修繕 過程中修出「重大發現」!
    大家都知道,無錫地標建築龍光塔,已經開工修繕了~龍光塔修繕項目自2017年春啟動,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對塔體建築本身的結構檢測和評估、修繕項目的編制,及照明亮化和防雷避雷消控設計,考古工程等。榮智健先生於今年捐資495萬元修繕此塔,以期振興無錫文風。
  • 實拍:妙光塔與龍光塔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位於南禪寺內的妙光塔,該塔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賜塔名為「妙光」,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妙光塔為七級八面,為閣樓式內木外磚塔,高43米。塔基為須彌座,簷角懸掛銅質鐸鈴,風吹鈴響,享有「十裡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
  • 無錫八大地標建築 無錫有哪些代表性建築?你去打卡了嗎?
    無錫龍光塔龍光塔位於無錫的錫惠公園內,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年(1574),是無錫古代科舉興旺的象徵,寶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每層自下至上漸收,牆體為磚砌,塔高31.29米,1949年前為無錫最高建築。靖元年(1522),顧懋章父子復建石塔;至萬曆二年(1574)七月,改建成八角七層磚塔,由常州知府施觀民題名「龍光塔」,王仲山書額,屬振興文風的風水塔。龍光塔1957年,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再次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跟著央視《遠方的家》遊無錫古運河
    )精彩亮相,連續三天播出,向全球展現「江南古運河、魅力水弄堂」的華美篇章。龍光塔位於無錫的錫惠公園內,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年(1574),是無錫古代科舉興旺的象徵,寶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每層自下至上漸收,牆體為磚砌,塔高31.29米,1949年前為無錫最高建築。
  • 盤點天空中俯視無錫所見的標誌性建築
    無錫是工商業名稱,近年來湧現了不少現代化特色建築,有的建築棲息在城市水畔的八翅蝶、「水光石色」的耀眼金波、粉牆黛瓦的U 型古風;有的建築「行雲走筆」的氣氛,用飽滿有力而又流暢自如的筆觸勾畫出建築柔和的曲線外形,使整個體量與空間產生了中國國畫虛實空間相結合的美妙意境。
  • 無錫市資訊|無錫尚賢河溼地公園的早晨移步換景,很幸運的拍到了彩虹
    同時小鎮內也有很多佛教建築,例如這裡的最高建築拈花塔,拈花塔是一座木結構的五重塔,古樸傳統,典雅莊重。同時這裡還作為佛教文化的宣傳地,藉助山水禪意和景觀,傳播現代佛教。同時還展示了當地傳統文化,手工製作的惠山泥人等。在這一遊,無疑不是一場修行。住在拈花小鎮當中,所有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有禪意在此種流動。這裡小鎮內的禪居居住,洗手薰香,香花供養佛祖,種下禪意的種子。
  • 錫山頂上的這座無錫地標,即將重新與大家見面!
    龍光塔自去年開工重修以來一直備受市民的關注歷經173天的施工龍光塔外的腳手架已幾乎拆除84歲的無錫碑刻傳承人黃稚圭在復刻龍光塔相關碑刻↓↓↓換新顏的龍光塔與市民見面的日子已不遠,而為重修龍光塔捐款495萬元的榮智健先生,預計也將抽時間舉家回錫參加有關活動。360度,龍光塔上看無錫風光↓↓↓▲點擊觀看45秒航拍視頻美顏後,龍光塔融入錫惠景區↓↓↓
  • 無錫這條「才子」巷,已經有900多年歷史,又一打卡勝地
    無錫的歷史文化非常濃鬱,就歷史文化街就有4個,說起哪個更加古老,這4個不相上下,都有這幾百年的歷史,今天要說的便是其中一條保存著900多年歷史的背街小巷:小婁巷,歷史上小婁巷僅明清兩朝,這裡就出了1位狀元、13位進士、15位舉人和近80位秀才,小婁巷有4大名門望族在此居住,分別是:
  • 高新區(江海區) 龍溪湖閱讀中心、白水帶龍光塔明天向市民打開大門
    匠心的設計體現在閱讀中心的每個角落,閱讀中心並不是一個全封閉的建築,其中有明亮別致的中庭,中庭地面由鵝卵石鋪就,點綴有綠植,石面上兩隻3D鋼結構小鳥「嬉戲」其中,僑鄉元素「小鳥天堂」得以體現。而面向中庭的建築外壁是高性能的玻璃幕牆,營造高雅、通透的理想閱讀空間,市民身處任意區域都能欣賞到中庭美景,獲取知識,陶冶心靈。
  • 無錫風骨|盤點那些從歷史中走來的建築...
    面對這段豐滿鮮活的城市歷史,建築是打開它的一種方式。這一次,我想帶大家去看看那些從無錫歷史中走來的建築。,就是錫惠公園裡的龍光塔。從取名字就能看出,它和崇安寺、南禪寺都不相同,這是一座始建於明朝的建築,「龍光」二字已經表明它和宗教無太多瓜葛,取而代之,流露出的是一座城市的雄心,甚至在建國以前,它還是無錫第一高的建築。
  • 太湖美,無錫充滿溫情和水,部分無錫城市風光圖片
    無錫市中心建築高鐵無錫東站無錫大劇院無錫古運河無錫古運河無錫古運河夜景無錫古運河夜景無錫惠山古鎮無錫市中心夜景錫山龍光塔
  • 無錫黿頭渚的櫻花開了
    4月一到,江蘇無錫的黿頭渚櫻花進入最佳觀賞期!媲美杭州的黿頭渚,一到春天,連綿20萬平方米的粉紅櫻花都開啦。無錫黿頭渚賞櫻地推薦:長春花漪、賞櫻閣、具區勝境、充山隱秀、十裡芳徑、人傑苑、櫻谷流芳、櫻緣橋。賞櫻閣位於黿頭渚櫻花林核心地帶,是櫻花林內標誌性建築景觀,登臨賞櫻閣,漫山遍野櫻花花海,是黿頭渚風景區內的最佳賞櫻勝境。
  • 時隔一年半,白水帶龍光塔將對外開放!就在元旦
    時隔一年半,白水帶龍光塔將對外開放!白水帶公園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江門市的文化地標之一經過一年半的精心修繕如今白水帶龍光塔煥然一新將於元旦對外開放!據悉,龍光塔始建於2000年,坐落於大華山與沖天穆之間。因外觀部分瓦面脫落,從2018年6月起,封閉維修至今。經過一年半的精心修繕,如今白水帶龍光塔煥然一新。龍光塔為十一層仿宋琉璃瓦塔,塔平面呈八角形,底層直徑27米,內層建有弧形梯級,每上一層都可走出外廳遠眺五邑景色,江門全景盡收眼底。
  • 去自駕無錫,有這一篇攻略足夠了!(附詳盡地圖導航、景點玩法)
    各位車友,本次城市觀光遊,我們帶大家遊玩的就是有著「太湖明珠」之稱的無錫了。無錫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根據《史記》記載啊,商朝末年,一個叫泰伯的人來到這裡定居,並築了個城,建立了勾吳國,這就是無錫建城的開始。
  • 自駕無錫,有這一篇攻略足夠了(附詳盡地圖、導航、景點玩法)
    各位車友,本次城市觀光遊,我們帶大家遊玩的就是有著「太湖明珠」之稱的無錫了。無錫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根據《史記》記載啊,商朝末年,一個叫泰伯的人來到這裡定居,並築了個城,建立了勾吳國,這就是無錫建城的開始。
  • 深秋在無錫惠山古鎮邂逅牡丹盛宴,品嘗百年老字號的銀絲面和醉蟹
    惠山古鎮面積不過1平方公裡,在這不大的古街之中竟留存著上百座古祠堂遺蹟,自唐代以來可查姓氏多達80餘個,其中不乏歷史名人、高官貴胄。據載這古鎮內第一座祠堂是為了紀念楚相春申君而建,就是在《羋月傳》中令羋月傾愛一生的黃歇公子。此後古鎮內修建起了歷代古祠群,數百年來的古祠建築遺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