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要不要學習臺灣同行,開店數字已經超過星巴克了!

2020-12-17 騰訊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國內咖啡店連鎖市場持續熱度,瑞幸咖啡正在發力。而在中國臺灣地區,有一個咖啡店新品牌,悄悄成長,不知不覺,已經要超過臺灣地區星巴克的店數了。

臺灣地區路易莎(LOUISA COFFEE)的和星巴克(Starbucks)的店數要翻轉,預計星巴克今年底店數在480家,但路易莎咖啡,近兩年開店狂飆來勢洶洶,店數489家,年底肯定正式超越星巴克。

路易莎憑什麼?

路易莎咖啡以本土「小」連鎖渠道定位,在幾年內渠道數暴增,來到近500家,在臺灣甚至超越龍頭星巴克,很低的加盟門檻,一條龍的經營模式、精準的產品策略三大要點,是快速展店的關鍵。

路易莎2006年開業,2013年時僅有34家店,而且還沒有直營店,隔年快速翻倍來到78家,2017年拉升至300家以上,而去年則突破400家。

第一,很低的加盟門檻。

路易莎飲品非常便宜,加盟條件很低,路易莎不僅賣咖啡,也兼賣「早餐」,非常接地氣。甚至有店面直接配備個人插座的桌子,可說是「只要是為消費者好的事情,就去做」,非常靈活。

2006年為第一階段,主要切入街頭小巷的外賣店,2015年5月起擴大轉型,第100家連鎖門市,成了該品牌第一家「街邊店」;2017年10月邁入第三階段,定位為「全方位生活」店型,結合當地城市的在地特色,希望實用而且具有文化內涵。可以說生長過程,非常草根。

所以,按照中國大陸的標準,路易莎很多店面,實際上像是比奶茶店大點,比正式咖啡店小點,分布在街頭巷尾,一點也不高大上。

更有意思的是,路易莎有364家的加盟店,但加盟主卻僅有百來位,換言之,一位加盟主平均就擁有三家店,甚至還有一位加盟主開了八家店。

路易莎採取了紮根市場,精耕細作的方式,跟加盟業主形成利益共同體,將全部的經營經驗、技術傳授給加盟店,加上較低的加盟條件,讓加盟的單店最快一年半,即可回本,也讓加盟主不斷開新店。

第二,一條龍服務。

由於路易莎從採購、烘豆到產品銷售,創造產銷一條龍模式,近年擴充到一定規模後,營運成本大幅降低,獲利後繼續投入工廠、渠道的擴充,也讓直營渠道快速拉升。

第三,精準的產品策略。

路易莎很早就引進「莊園級單品咖啡」,受到臺灣消費者的歡迎,優質的產品,迅速擄獲城市消費者的胃口,因此產品也賣得特別好。

路易莎老闆是誰?

路易莎成立於2006年,由年僅41歲的董事長黃銘賢獨資創立。黃銘賢家中六口人,父親是臺塑公司員工。黃銘賢透露,他從小就想創業,這個創業種子卻是一個不經意的事件所引發,即父親在臺塑上班,而母親則叫孩子們在父親職業欄上填上「商」,他因此從小就思考「商」的意義。

▲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大一時發現,姐姐買了包咖啡生豆回家,好奇心「煮」了人生的第一杯咖啡,雖然失敗,但讓他開啟了烘豆的興趣。

大學畢業前一年,黃銘賢帶著對咖啡的熱情,到星巴克打工,工作一年半後,向父親借了20萬(人民幣4萬塊),買了一部二手烘豆機,開啟了創業的歷程。

不久,看到臺北市民生東路三段的咖啡店要出讓,繼續向父親借了39萬元(人民幣8萬元),盤下店面,而這家店也是路易莎創始店,如今仍在原址營業。

明年衝到540店數字,後年拼上市

在店面開展規劃方面,目前路易莎全臺有489家門市,其中125家為直營、364家為加盟店,預期明年全年門市數量,將成長到540家左右。而黃銘賢則希望明年開始籌備上市,後年正式掛牌上市。

面對小老弟飆速開店,臺灣地區星巴克則表示,按照既定擴張計劃,兩家品牌定位不同,星巴克高大上,路易莎平易近人,對於競爭品牌無法評論。

不過,星巴克可能有理由瞧不起路易莎,路易莎好像螞蟻雄兵,星巴克是正規部隊作戰。

以2018年為例,臺灣地區星巴克營收110億元(折合人民幣22億元)稱霸,大幅領先所有咖啡連鎖渠道,也是路易莎的近三倍。換言之,星巴克單店的平均營收估計近2,300萬元(折合460萬元人民幣),同樣遙遙領先路易莎的近820萬元(每個單店收入164萬元人民幣),短期內路易莎,根本不敢說超過星巴克。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讚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相關焦點

  • 星巴克中國組織架構調整,要向瑞幸咖啡學習?
    網際網路技術創新 + 重視線上市場的新零售玩法,讓瑞幸咖啡在一年多時間裡,就把門店數量做到了超2千家的規模。再看星巴克,這個已經在中國市場經營超過20年的咖啡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門店也才3000多家。兩相比較,星巴克的發展速度明顯落後於瑞幸咖啡。競爭對手的成長速度太快了!
  • 瑞幸咖啡說2019年要超過星巴克 是誰給了你勇氣?
    聯商網消息:在剛過去的2018年,瑞幸咖啡可謂是一個迅速串紅的咖啡品牌。關於它燒錢瘋狂補貼、狂奔開店的報導密集曝光,且引發爭議不斷。同時,瑞幸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在門店與杯量方面超過星巴克。 「上線僅一年的瑞幸咖啡,決心在今年趕超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乍一看,夢想很美好。 從幾個數據上看,確實很好看。
  • 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
  • 鄭州瑞幸咖啡已開50家 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
    自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門店開業以來,一年多的時間瑞幸咖啡在全國25個城市已開店超過2200家。2月25日至3月3日瑞幸咖啡仍將延續「瘋狂」的開店速度,將要在全國13個城市新開21家店,其中包括鄭州的橄欖城都市廣場店。
  • 瑞幸咖啡在華門店數量首超星巴克
    記者 | 張欽編輯 | 昝慧昉1在迅速開店這件事上,瑞幸贏過了星巴克。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發布的消息,截止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華門店數達到4910家,較星巴克同期門店數多出600家。瑞幸咖啡方面表示對此「不予置評」。截止今年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為3680家,較去年同期的1189家增加了2491家。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這次的戰略發布會,有兩個變化,傳遞出了一些瑞幸沒有講出來的信息:一是不提線下開店目標了,二是不提星巴克了。過去瑞幸一直拿門店數量說事。去年錢治亞給瑞幸定下的KPI是:年底開店4500家,全面趕超星巴克。如今,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
  • 瑞幸奇襲星巴克,探索咖啡新道路!
    (3)製造頭條:媒體們總喜歡用「對標」、「叫板」、「阻擊」、「死磕」等火藥味十足的詞語來描述瑞幸咖啡與星巴克之間的關係。今年5月,瑞幸咖啡發布公開信批評星巴克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並在有關城市的法院中對星巴克提起訴訟。不過,像瑞幸這樣多角度、全方位的碰瓷,也實屬罕見。
  • 瑞幸咖啡門店數減至3898家 高峰期開店4910家
    原標題:快訊|瑞幸咖啡門店數減至3898家 高峰期開店4910家   截至11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數字從4507家減少至3898家。
  • 瑞幸咖啡在華門店數超越星巴克:然後呢?
    科技自媒體 / 楊思亮 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發布報告稱截止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華門店數達4910家,較星巴克同期門店數多出600家,意味著瑞幸咖啡提前完成此前設定的開店目標,計劃2021年底開10000家店。
  • 瑞幸咖啡仍在加速開店為哪般
    報導稱,在自曝財務造假事件後,瑞幸咖啡仍在快速在中國開店。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瑞幸咖啡二季度平均每天在中國開10家門店,門店總數已達6912家。瑞幸咖啡今年二季度的開店速度與一季度相比有所放緩,但比上年同期快。Thinknum Alternative Data公司主要通過公共渠道收集企業的運營數據。
  • 一杯咖啡引發的羅生門:瑞幸咖啡指責星巴克涉嫌「二選一」 星巴克...
    記者在向瑞幸咖啡人士詢問「藍色夥伴」聯盟裡的供應商是否受到此次「二選一」影響時,該人士回應稱,從保護供應商隱私角度出發,不方便公布供應商信息。不過,瑞幸咖啡副總裁郭謹一也一再強調,公司已經接到供應商要求斷貨的通知。
  • 瑞幸咖啡是不是咖啡?——瑞幸咖啡戰略模擬推演及定位解析
    瑞幸咖啡,正在吸引你的眼球,或者撕裂你的朋友圈。神州團隊做的這款咖啡成了網紅——或者「網藍」。瑞幸咖啡團隊宣稱準備了10個億,要砸3億分眾廣告,免費請幾百萬白領朋友喝咖啡,已經實現半年開店525家,積累客戶130萬人,售出500萬杯咖啡,並揚言在中國超過星巴克……
  • 瑞幸咖啡開年入駐18城挑戰星巴克 勝算有多大?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稱,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開業的22座城市,屆時全國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座。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了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 瑞幸咖啡要在美國上市了
    2018年,瑞幸咖啡目標是開店和獲取新用戶,全年虧損15.98億,其中市場費用達7.46億。截至2019年3月31日,用戶數達到1687萬。2019年Q1獲客成本降至16.9元。2018年Q1~Q4,瑞幸咖啡經營虧損率分別為966%、283%、201%和138%。
  • 瑞幸咖啡首進常州 2019年內開店達240家!
    據最新消息顯示,瑞幸咖啡正式入駐常州,目前常州的2家門店已經開業,分別位於武進區世貿中心一層和科教城英諾雷射大廈一層。據悉,常州是瑞幸咖啡進駐的第23個城市。
  • 誓要碾壓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能進行場景變現嗎?
    而從它誕生伊始,就一直宣稱要對標的星巴克,這個全球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則用了17年,才在中國完成2千門店的布局。瘋狂的市場覆蓋,也讓瑞幸備受爭議。對標星巴克?步ofo後塵?越來越多的質疑中,不過是落入了瑞幸所設計的另一個蠱中。星巴克不是對手?對手不是星巴克!自始至終,瑞幸和星巴克就沒有在一個跑道上,此事無關孰優孰劣。
  • 瑞幸賣一杯美式咖啡賠錢6元 星巴克卻賺5元
    今年三季度瑞幸虧了6900萬美元,星巴克淨利潤是11.61億美元,佔營收的17.2%。也就是說,同樣賣一杯美式咖啡,28塊的星巴克可以賺5塊,而賣21塊的瑞幸卻要賠上6塊。二者的差距也體現在市值上。截止美東時間11月19日收盤,星巴克的總市值是988.02億美元,是近期股價大漲的瑞幸市值的15.6倍。
  • 杭州門店測評:瑞幸咖啡與星巴克還有多少差距?
    聯商網消息:今年,咖啡行業最火的品牌當屬「瑞幸咖啡」無疑,初出茅廬就請大牌明星代言、高調開發布會、起訴星巴克等各種動作讓其曝光度節節攀升。近日,瑞幸咖啡又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瑞幸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 叫板星巴克,燒錢打價格戰,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董事長放...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瑞幸咖啡在人力物力上,投入大量資金成本,除輕食半價補貼外,其滿35元免配送費,7塊錢的快遞費均由瑞幸承擔。這使得瑞幸咖啡配送一單的成本比自提一單的成本要高。此外,瑞幸咖啡堅持自營開店,目前,市場上已有悠享店、快取店和外賣廚房店三種店面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