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葡萄:太陽神的眼淚
烏海這個地方盛產葡萄,一直有栽種葡萄的傳統。1960年代初,初來烏海的人們就開始在自家院子裁種上了葡萄。每天八九月份,是葡萄收穫的季節,烏海人到彼此家串門,常會帶幾斤葡萄做為禮物。
這裡的緯度和中國的煙臺、法國的波爾多相近,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少雨乾旱,這都是栽種優質葡萄的必備條件。
葡萄這種植物,喜旱不喜水,對水控制要求很嚴,水多了不行,太旱了也不行。溫差大,甜度就高。
過去,我對葡萄的感覺和印象都很一般,吃了烏海的葡萄,才知道葡萄的滋味竟如此美妙。甜香可口、皮薄水多,真是葡萄中的佳品,原來自己以前吃的葡萄都是品質平平之流。
葡萄這種植物,確實有幾分神奇。
你拿起一串葡萄仔細觀賞,一粒一粒,晶瑩剔透,如同瑪瑙一般;一珠一珠,圓潤飽滿,又像珍珠一樣。而摘一粒放進嘴裡,輕輕咬一口,散發著清香,鮮嫩甜蜜的果汁,更是美妙無比。
葡萄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珍寶,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原來長於亞洲西部,目前主要生長在北半球。葡萄可以釀酒,常飲葡萄酒既可帶來微燻,愉悅心情,又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提升健康水平。
烏海的葡萄有自己的特點,皮薄、甜度高、晶瑩剔透,一看、一品就能嘗出來。
為此,有關部門把「烏海葡萄」進行了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烏海成為葡萄之鄉。烏海有農業人口5萬餘人,種植了4.2畝葡萄,以葡萄酒帶動葡萄種植,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是政府的主導思路。
葡萄成了烏海的一張名片,烏海人都以烏海葡萄為榮,開會發言、街頭巷議、喝茶聊天,葡萄經常是被提及的名詞和話題。
那天,一位市領導談及葡萄與太陽的關係,讓我茅塞頓開,驚奇不止。
領導說,烏海桌子山巖畫作品裡大多都是太陽神的造型,這在其它地區的巖畫作品裡是沒有的,可以說,太陽神崇拜是烏海地區的一大特點。可能是在新時器時代,烏海這裡緊鄰黃河,陽光充沛,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對太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烏海地區的人類部落崇拜太陽神,太陽神也呵護烏海人。看到烏海人辛勤勞作,仍是飢不果腹,太陽神心生憐意,不禁流下淚來,化作了這珍貴的葡萄,滴落在烏海大地上。那一粒粒、一串串,晶瑩剔透、五彩斑斕的烏海葡萄,每一粒都蘊含著太陽的光澤,飽含著太陽神的愛意。
所以,太陽神呵護烏海,眼淚化作葡萄,送給烏海。
烏海葡萄是太陽神送給烏海的禮物。
大家聽了,不禁叫絕稱妙。
我對這位領導十分佩服,他博覽群書、視野開闊、思維解放,新觀點、新見解層出不窮,他的大腦裡充滿了創新思維。
真心希望,烏海葡萄產業能夠健康發展,給眾多農戶帶來生活的福音,也不辜負太陽神的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