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好處那麼多,孩子為什麼不愛玩?多半是家長做了這3件事

2020-12-24 飛愛媽媽

文/飛愛媽媽

隨著積木玩具的出現,很多家長都開始讓孩子玩積木。積木變化的多樣性,既能夠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還能夠讓寶寶默默的玩很久,可很多家長發現,花大價錢買的積木,自家的寶寶漸漸的不喜歡玩積木了。

孩子不愛玩積木,多半是家長做了這3件事

1.在寶寶玩積木的時候指手畫腳

積木作為益智類遊戲,既能鍛鍊寶寶的想像力,還能鍛鍊寶寶的創造力。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可是很多家長習慣固定思維,習慣把積木變成他本來該有的樣子。

一旦孩子拼錯了,家長就會出聲阻撓,指手畫腳;自己的思維被打亂,孩子自然變得不耐煩沒耐心,對積木的喜愛,也逐漸變成了厭惡。

2.把自家孩子與其他人進行比較

家長們常常忽略搭積木是一場遊戲,每當有新朋友來的時候,家長總是不自覺地比較兩個孩子誰搭得更好,更完整。每一次比較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家長的「結果論」不僅打擊了孩子的信心,還間接決定了孩子的審美觀。

3.選擇的積木不適合寶寶

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適合的積木都是不一樣的,很多家長在選擇積木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寶寶的能接受的程度。要麼太難,要麼太簡單;或者買了寶寶不喜歡的主題,這個時候,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千萬不要因為選擇了不合適的積木就扔在一邊,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基本沒好處。

提到積木就不得不說積木的收納問題了,寶寶們總是隨玩隨扔,不一會兒,積木碎片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每一次玩過之後,收納這一大難題也是家長不願意給孩子玩積木的原因。

多功能兒童積木桌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多功能兒童積木桌,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積木的收納問題

這款積木桌的兩側設計了兩個收納盒,寶寶可以把暫時用不到的積木放在兩側,隨時取用。桌面下面就是玩具的收納箱,玩過之後,可以直接倒入到箱子裡,超級方便。

桌面上的顆粒板也可以自行選擇,可以匹配市面上任意尺寸的玩具積木鬆緊度適中,即使大角度傾斜,也不會掉落。

考慮到寶寶成長的問題,還特意設置了三個可調節的檔位,根據寶寶的身高,可以進行調節。座椅和桌子高度的科學設計,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坐姿。

桌面小的玩具桌讓孩子無法施展手腳,這款功能桌桌面採用了大尺寸,環保材料,桌角設計成圓潤弧度,防止寶寶磕碰。三個固定點固定桌腿,更穩定,不搖晃。

孩子不玩積木的時候,桌子還可以進行「大變身」,寶寶可以在上門學習、畫畫、吃飯,一桌多用,讓寶寶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桌子底部還有輪滑設計,帶寶寶出去玩,再也不用攜帶大型玩具了,一個積木桌就可以去輕鬆搞定。

一款工具桌,功能隨意轉換,不論是自用還是送禮都是很好的選擇

現在購買,還可以領取60元的優惠券,還送大號摩天輪套裝,真的是太划算了!

點擊下面圖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被當成「軟柿子」捏,多半是因為父母常做這3件事
    而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多半都可以在家長身上找到原因,孩子如果性格軟弱,在學校經常容易被人當成「軟柿子」捏,那麼多半是因為父母常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讓孩子性格軟弱3件事一、對孩子「假意批評」從比例上講,對孩子更多地使用批評教育而不是鼓勵還是一種普遍的現狀,有相當多家長是聽不得孩子被表揚的:一旦帶著自家孩子遇到其他人,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很少有家長能夠坦然的接受對方的誇獎
  • 寶寶玩積木有什麼好處?這麼多的好處家長知道嗎?
    都說寶寶玩積木好處多,那麼孩子玩積木到底有哪些好處呢?爸爸媽媽知道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培養寶寶好奇心寶寶玩積木就可以誘發和培養寶寶的好奇心,開發寶寶的想像力。積木可以隨意拼湊,寶寶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可以自由發揮進行搭配,進行自由的想像。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寶寶右腦的開發,因為右腦所統領的是我們人類的創造能力。因此,積木還對開發右腦的益智作用。
  • 孩子長大太難管,多半是這些事上家長太縱容,不能盲目愛孩子
    孩子在兒童時期,最需要家長的管教,如果沒有規則可以約束他,那性格就會變得無法無天。只有在小時候立好規矩,規範孩子的行為,長大才會聽話懂事讓家長放心。孩子長大太難管,多半是這些事上家長太縱容,不能盲目愛孩子。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睡前一小時,千萬不要讓孩子做這3件事,別不信!
    睡前一小時說短不短,能做很多事,關於孩子睡前一小時的那些事,可以來聽聽晨媽怎麼說。1/睡前多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優秀1給予孩子陪伴教育家米歇爾·博芭曾說過:一天中,親子陪伴最高效的時間段有三個孩子的認知來源於兩個地方,一個是書上,一個是家長的嘴裡。所以,和孩子聊天其實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家長一定不可以忽略哦。
  •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是聰明的,即便不是什麼小天才,最起碼也要做到智力達標,那麼如何測試孩子的智力如何呢?關於嬰兒智力有很多說法,一些人覺得說話早的寶寶的寶寶聰明,還有一些人認為走路早的寶寶聰明......那麼真正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 經常玩積木的孩子更聰明,家長如何讓孩子愛上搭積木?
    積木的拼搭是件細緻的工作,因而要求孩子認真、細心、堅定地去實現家長需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寶寶的認知特點,來選購合適的積木0-1歲:色彩鮮豔的布積木1歲前最好給寶寶選擇趣味性積木,如布積木,它柔軟,有鮮豔的顏色,還有動物或水果等圖案,主要訓練寶寶小手的抓握能力
  • 一個人在世上,別做這3件「荒唐事」,對自己沒好處
    人生在世,不僅要考慮如何解決自己溫飽,如何能讓自己生存下來的問題,我們還必須學會如何為人處事,要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我們不能去做。什麼事做了對我們有好處,那我們就努力做好這些事,什麼事做了對我們沒好處,我們就儘量別做做這些事。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 家長要做的8件事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01-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
  • 孩子睡前的「絕佳時間段」,家長常做這3件事,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蔣女士又急又氣,回家便將牛牛打了一頓,大吼:「我跟你爸省吃儉用給你報輔導班,你不給我好好學,你對得起我們嗎?」牛牛的臉上寫滿了委屈,哇哇大哭,邊哭邊說:「我本來也不想上輔導班,你們總是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你們從不考慮我的感受!」
  • 孩子若具備這3種「關鍵力」,數學成績多半不會差,家長要早培養
    自從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家長們就沒有一天不為孩子的學習而擔心。甚至很多媽媽為了輔導孩子的學習,辭掉工作在家專門輔導孩子學習。但是往往付出和回報卻不是成正比,即便是父母用了很大功夫,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一直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 入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看看你家是哪一種
    這群孩子不哭不鬧,只是用眼睛觀察著周圍的環境,跟父母淡定告別以後,他們會很自然的和老師打招呼,然後慢慢的和老師以及其他小朋友熟悉起來。 為什麼有的孩子哭鬧不止,有的孩子卻不哭不鬧呢?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多數做過這3件事,沒人養老怨不得人!
    在得知劉老太為什麼會被兒女嫌棄以後,不少人恍然大悟,都表示確實是劉老太有問題在先。其實很多晚年不被兒女孝順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多數做過這三件事,因此,沒人養老怨不得別人。實際上指的是這三件事:①區別對待孩子父母的愛應該是無私且沒有偏差的,如果說一個家長因為自己的個人喜好或者重男輕女而對孩子的愛有所偏差,那麼問題就會變得很難收拾。
  • 窩裡橫外邊慫,孩子的兩面派性格,家長做過這3件事要負全責
    孩子的兩面派性格自然也是家長某些不知不覺間錯誤引導的結果,尤其是做過這3件事的家長,要為孩子的「窩裡橫外面慫」負全責。家長做過這3件事就要對孩子的性格問題負全責一、在家寵溺孩子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而成年人的數量卻有很多,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6個人寵一個人,哪怕單個家長對於孩子不算過分寵溺,也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包圍和需求都會被滿足。
  • 「紅色性格」的孩子,家長要這樣引導
    紅色小孩做任何事情並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這個過程。遊戲的過程是否有趣?玩耍的過程是否歡樂?上課的過程是否有意思?這些都是他們來判斷是否好玩的標準,有趣的事情他們才願意做,而他們做這件事情時,能否贏得別人的關注,便成為他們最在乎的事。一是愛玩兒。
  • 巧林:不要輕視那些愛玩積木的孩子 或許會變得更加聰明
    孩子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家庭的頭等大事,在早前的教育中,基本都是靠我們所認識的知識或者看書傳統的方式,來教育他們,然而這些根本無法提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加上現在的小朋友都具備了好動以及愛玩的天性,能讓他們靜下心的看一本書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如何能讓小朋友又有得玩又能學習到知識呢?
  • 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些事,會拉近和孩子的距離,人顯得年輕
    你搞生意、搞科學、當作家,看這些小孩書有點好處,啟發你聰明啊。同時你還了解了孩子,理解了孩子。這是一箭雙鵰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不要有那麼大成見。培養一點和孩子貼近的興趣是走入孩子思維的一個特別有效和直接的手段。
  • 孩子調皮搗蛋怎麼辦?吼叫、說教都不可取,聰明家長這樣做
    學校因為孩子調皮就不收孩子,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應該自我反省,孩子到底調皮到什麼程度,為什麼學校不願意接收孩子上學?孩子調皮怎麼辦從某個角度來說,調皮淘氣是孩子天真、幼稚、活潑的表現,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舉動。大家還記得愛迪生小時候孵蛋的故事嗎,曾經被傳為佳話。反而,如果孩子一點都不調皮,孩子多半是呆板的;也可能是他身體不舒服了。所以,我們要善待調皮的孩子。
  • 孩子牙齒不好,只因家長沒做對這幾件事
    在於主任看來,孩子得齲齒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跟遺傳有關,但實際上它是由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誘因一:不良的口腔環境視頻中於主任提到,得齲齒,確實跟環境因素什麼的都是有關的,包括我們一些遺傳方面的。比如說家長的牙齒就非常不好或者口腔環境不好,在口腔中有一些比較容易致齲的微生物。
  • 作業錯字多是什麼原因?糾正孩子寫錯字的習慣,家長需要做幾件事
    那麼為什麼學生容易寫錯別字?漢字是一種圖形文字,我們學習漢字最主要是要形成右腦記憶。什麼是右腦記憶?右腦記憶也就是相機記憶,如果我們把生字詞比作照片的話,就等於把一張照片拍下來,你的腦子裡記住的是一張圖片,到你要用的時候,直接把當時的那張照片提出來,你的腦子裡是反映出這張照片上這兩個字的寫法,然後一筆一畫把它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