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是聰明的,即便不是什麼小天才,最起碼也要做到智力達標,那麼如何測試孩子的智力如何呢?
關於嬰兒智力有很多說法,一些人覺得說話早的寶寶的寶寶聰明,還有一些人認為走路早的寶寶聰明......那麼真正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
其實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都是受大腦控制的,寶寶的智力是否達標也的確與其有著一定關係。
新生兒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只有成年人的1/4,一直到3歲左右,寶寶的智商才直達到成人的一半。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0月)來說,他們這時就已經有了抓握的能力,並且對強光和聲音也有了一定反應。
1個月左右,寶寶抓握能力增強,已經能把手攥成一個小拳頭了,並且還特別喜歡盯著正在走動的大人。
部分2-3個月的寶寶開始學會抬頭,並且可以發出像a、o、e這樣的音節來表示自己的情緒。
像我家小糖果在3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經常抓著撥浪鼓亂搖,並且開始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
等到寶寶4-6個月的時候,他們可以大叫或大笑,部分寶寶也在6個月左右學會了坐立。
7-9個月的寶寶,開始能發出更多的音節,很多寶寶都是在這個期間學會說爸爸媽媽的,在動作上他們也解鎖了新技能——爬行。
10-12個月的寶寶,已經能扶著站立或走路了,這段時間寶寶的精細動作發育也更好,大家可以像糖媽一樣鍛鍊寶寶蓋瓶蓋或捏豆子。
寶寶13-15個月的時候,已經能獨立行走了,說話也從1-2個字,變成了3-5個字。
當然這時他們的精細動作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小糖果就是在這個時期瘋狂塗鴉的,糖媽家裡的地板和牆面可沒少遭殃。
16-18個月的寶寶可以短暫的奔跑,並且這個時期寶寶已經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家長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寶寶如廁。
不過凡事有好就有壞,18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小糖果在一歲半時就開始挑食,讓糖媽頭疼不已。
19-21個月的寶寶,對手腕有了較好的控制,可以使用一些餐具,並且能清晰的回答父母提出的問題。
22-24個月的寶寶學會了「站立跳」,手指的也更靈活,可以畫線條和一頁頁的翻書。
25-27個月的寶寶已經能獨立上下樓,對大小也有了概念,語言能力也有所提升,能說8-10個字左右的句子了,在動作上也學會了端杯子、脫衣服、穿針等。
28-30個月的寶寶,可以獨腳站一會,還可以騎有輔助輪的自行車,使用剪刀等,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色彩的區別也更加明確了。
31-33個月的寶寶可以扣紐扣、擦桌子、連續搭積木8塊以上,這個時期他們還特別喜歡對別人發出指令,如:爸爸你應該這樣做......
34-36個月的寶寶,可以熟練使用筷子,並且能明確對父母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複述事情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家長可以經常問問孩子的感受或今天都發生了什麼,講完故事後也可以讓孩子試著複述一遍。
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除了寶寶生病的原因以外,如果你家寶寶沒有達標,那麼很可能是你做錯了這3件事情。
首先,孩子的智力發育一定離不開營養的補充,在腦組織中有60%以上都是由脂肪組成。
有研究發現,在3歲前營養補充好的孩子和營養不足的孩子,在11-12歲時智力相差10分左右。
所以家長們一定對孩子營養補充重視起來,尤其是對大腦發育有益的營養物質,如DHA、蛋白質、鐵、鋅等。
其次,孩子智力不過關也可能是父母對孩子關注太少,有研究發現,與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更好。
這其實就是因為長輩面對孩子時更有耐心,3歲前是孩子的語言積累期,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刺激孩子語言發育。
最後,也可能是父母太「專制」導致孩子智力不達標。糖媽認識很多家長,他們經常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對孩子的控制欲極強。
或許家長真的是為了孩子好,但長期生活在這種專制教育下的孩子,也更容易變得畏首畏尾,不願意主動學習新技能從而導致智力發育不達標。
你家寶寶智力達標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