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生為幫弟弟學中文 開發app將金庸作品注音

2020-12-17 人民網貴州頻道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許多美國的華人家長,因子女無法和自己一樣領略金庸小說及其中的文化內涵,而心懷遺憾。美國一高中12年級的學生楊瑞盟(Raymond Yang)為了幫助弟弟中文閱讀金庸小說,開發了一套網絡應用程式,將所有金庸作品都標上拼音,並提供給需要的人,讓在美第二代華人不再視中文讀物為天書。

現年17歲的楊瑞盟在北京讀完小學5年級後,跟爸媽移民赴美。面對新環境及新語言,他沒能繼續有系統地學中文,只是偶爾照著帶來的字帖練練字、看看書。後來功課忙,也沒能堅持下去。

過了兩年,他突然想起以前讀過的《天龍八部》,回頭重拾書本,被情節深深吸引,半年內把金庸其他的書都讀完了,之後又反覆重讀。

弟弟楊海盟(Ocean Yang)出國時年紀小,沒有中文閱讀能力,但因家裡說中文,理解沒問題,詞彙量也還可以,但字認得不多。2019年暑假楊瑞盟在輔導弟弟時,突然想到如果將金庸作品標上拼音,讓他能邊讀書邊認字,不是一舉兩得?

楊瑞盟原本就喜歡玩編程,曾參加過谷歌(Google)為中學生舉辦的活動,幫助維基百科、Ubuntu等公司完成過簡單的開源項目。有了這主意後,馬上利用程式語言Python寫一些代碼,把標出來的拼音和文字對齊,再以HTML網頁形式輸出。

楊瑞盟表示,以前編程只是好玩,不是很熟悉網絡編程,現在需把程序放到網站上,挑戰立見,只好一步步邊學邊做。說起他的應用程式和其他標註拼音軟體的不同,楊瑞盟說一般軟體大多能為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標上拼音,他的軟體可將整本書都標上,而且速度快,如75萬字的《三國演義》只需5至10秒,更長的《天龍八部》也只需20秒至一分鐘便可完成。

成品出廠,弟弟自然是第一個用戶。楊海盟讚賞哥哥設計的網頁清晰、字體大、讀起來很舒服。他說以前沒想過要讀金庸的作品,現在開始涉獵,逐漸領略其中妙處。

媽媽表示,曾試著用識字卡、讀成語故事等方式帶楊海盟學中文,但一忙就難以繼續,好在每年暑假帶孩子回北京,是對他們中文教育最大的投資,現在有了這個工具,更能幫助「聽哥哥話」的弟弟學中文。

爸爸楊旭功勞也大,本身從事IT工作的他,從楊瑞盟6年級起就開始教他編程,啟發他對計算機的興趣。楊瑞盟初中和高中時期都創立程序俱樂部,組織跨校高中生編程比賽。2020年即將上大學的他,將計算機領域作為生涯目標。

楊瑞盟說可能不少華裔學生可以說華語,但閱讀方面有困難,他願意提供這個app供大家使用。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相關焦點

  • 中文教學遭遇教材之爭 美華裔兒童學中文靠什麼
    2008年11月9日,國僑辦副主任許又聲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劉光源陪同下參觀華盛頓希望中文學校西城校區,為正在上音樂課的小朋友鼓掌。  東方網1月6日消息:據美國《僑報》報導,隨著美國中文教育蓬勃發展,形形色色的中文教材紛紛面世,令華人家長和中文教師眼花繚亂。到底哪種教材最適合在美生活的孩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外國人苦練中文用英文「注音」,網友:仿佛看到了學習英文的我
    現在,越來越多的歪果仁苦練中文這不,有一段視頻最近在微博熱傳視頻中,某歐洲餐廳為了更好的為中國人服務,裡面的服務員早晨六點就起床,在店裡學起了中文,一邊記筆記還一邊打哈欠,還用英文給中文注音。答案是——沒有發票,是不是有些意想不到世界通用的注音法不只是我們小時候學英文會用漢語注音,外國人學中文也會用英文來注音。
  • 為什麼馬來華裔可以滿口中文,而菲律賓華裔卻大多數不會說中文?
    相信在很多人印象中東南亞國籍的華人是能夠說流利中文的。以明星為例,馬來西亞的梁靜茹,新加坡的林俊傑、范文芳、孫燕姿等都是可以說中文的。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少聽說菲律賓籍華裔中文說得好的。漢語在菲律賓普及率低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不同,中文自始至終都沒有在菲律賓得到過廣泛的傳播。這也就直接導致你在菲律賓說中文會顯得很突兀。菲律賓的官方語言為英語和他加祿語,英語擁有著很高的普及率,並且還是非常好用的貿易語言。
  • 祖輩赴美後改姓 華裔移民後代尋找族譜還原中文姓氏
    祖輩赴美後改姓 華裔移民後代尋找族譜還原中文姓氏 2019-0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祖輩來自中國臺山,並在赴美後將本姓
  • 祖輩赴美後改姓 華裔移民後代尋找族譜還原中文姓
    原標題:祖輩赴美後改姓 華裔移民後代尋找族譜還原中文姓氏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祖輩來自中國臺山,並在赴美後將本姓「溫」改為King的第四代華裔移民溫佑華(Tony King),從8年前對家族歷史產生興趣,自學掌握了諸多搜尋家族歷史和材料的技巧
  • 華裔女孩不會中文崩潰質問媽媽:為什麼不讓我學
    "因為我真的很想學中文",因為自己不會中文,一個華裔小女孩為此哭了起來。"為什麼想學呢?""因為我是中國人,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卻不會說中文?爺爺奶奶都會說,但我們不會說。"女孩帶著哭腔向母親傾訴道。女孩的家人將這一幕拍了下來並傳到了網上,這段視頻迅速走紅網絡。身為華裔卻不會說漢語,這種現象已經十分普遍了。許多移居他國的華人並不熱衷於教孩子說漢語、了解中國文化。
  • 如何快速幫生僻字找到注音?如何批量轉換簡繁字體?Word能幫到你
    如何快速幫生僻字找到注音?如何批量轉換簡繁字體?現如今,什麼都講究一個快字。的確,有很多事情是慢不得的,因為我們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聊而又冗長是步驟中,譬如,如果讓你面對一大堆不認識的生僻字,讓你一個一個的查字典或搜索注音,你大概是想想就會煩悶,那麼,如何快速的幫生僻字找到注音呢?Word文檔就可以輕鬆幫你解決,超簡單(GIF動圖教程)。如何快速幫生僻字找到注音?
  • 馬媒: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這些「微型華小」,有的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個學生,還有的甚至沒有華裔,一些擁有幾十年上百年歷史的華小因為招不到學生關門。但還有些學校始終堅守,為了保住學校,讓華裔孩子能學中文,這些「微型華小」拼了....。。
  • 紐西蘭華裔後代與中國文化的一次重逢:學中文很酷
    眾所周知,參加漢語橋比賽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選手的母語不是中文。在這名12歲小女孩的家庭當中,當然是不存在普通話氛圍的,但同時,她擁有四分之一的華裔血統。  這一背景說起來既簡單也複雜。但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任何一個親人能夠與她用中文交流。  Lily,目前在奧克蘭Epsom的Diocesan初中就讀,中文名字:百合。
  • 泰國普吉島華裔重拾中文夢
    原標題:泰國普吉島華裔重拾中文夢  新華網曼谷12月9日電(記者高健鈞 常天童)已在北京攻讀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學位的泰國女生吉娜·妮薩拉現在回想起來,她能學習中文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高中時,她父親認為學習中文對將來就業有好處,於是替她在眾多門外語中挑選了中文。而吉娜本人其實就是出生在泰國普吉島的華裔後代。
  • 外國人苦練中文,這些「注音」笑哭!網友:天道好輪迴…
    因為他不僅有一個中文名字「馬天」,而且還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從2012年至今,他已經學了6年中文。而馬天學習中文的動力也很簡單:「我很希望未來能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太空人一起到中國空間站工作。」像馬天一樣的外國太空人並不多,但是像他一樣學習中文的「歪果仁」卻不在少數。和馬天的「航天夢」不同的是,一位歐洲餐廳的經理為了方便接待中國客人,每天早起教餐廳裡的員工學習中文。
  • 中文熱助推漢語書籍泰國走俏 傳統作品受熱捧
    書展上有不少售賣中文書籍或中國文學作品泰譯本的展臺,不少讀者在饒有興趣地翻看各式書目,記者走訪了其中兩家專門展出中文書籍的泰國圖書公司的展臺。泰國佳佳圖書公司的推廣員王純真對記者說,他們此次特地從中國進口了很多學習中文的新書,定價雖然比中國國內高,但借展會契機以七折價格推廣,幾天下來銷量非常不錯。
  • 大馬沙巴州華小教育受歡迎 友族生人數趕超華裔子弟
    大馬沙巴州華小教育受歡迎 友族生人數趕超華裔子弟
  • 注音符號歷史更久
    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不過,我聽說很多臺灣老鄉來了大陸,只要下點工夫就能記住英文字母和注音符號的對應,立馬就用得順風順水。相形之下,大陸朋友要會用注音符號就困難多了,感覺好像要他們學外國字母似的。  我小時候學注音符號,光是背那37個符號就不知道挨多少個手心。
  • 美電視臺將推華裔移民題材喜劇 文化衝突成笑點
    美電視臺將推華裔移民題材喜劇 文化衝突成笑點 2014-12-08 14:26:21(美國《世界日報》/馬雲 攝)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ABC電視臺2015年春季將推出的全新以華裔移民在美國為核心的喜劇「菜鳥移民」 (Fresh Off The Boat)目前正在福斯電影公司內的攝影棚拍攝。
  • 臺灣教育專家呼籲在幼兒園普及注音符號學習
    新華社臺北6月20日電(記者鍾群 查文曄)臺灣多位教育界專家20日在臺北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呼籲,應在幼兒園普及注音符號學習,以預防幼兒升讀小學後發生閱讀困難。在臺灣閱讀協會當日舉行的「及早教、及早學:幫助兒童探索知識和想像世界」論壇上,來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東大學等院校的教授及多位臺灣幼兒園和小學教師指出,將注音符號的學習提早到學前進行,對幼兒入學後中文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尤其是對出生於社會經濟弱勢家庭以及患有身心障礙的兒童幫助更大。
  • 首部亞裔生活電視劇將在美播映 講述華裔美國夢
    首部亞裔生活電視劇將在美播映 講述華裔美國夢 2015-01-23 14:44:00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援引美國中文電視報導
  • 拼音出現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
    沒有一套拼音系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古代朝鮮和日本等國,都出現了注音文字(就是韓國的諺文和日本的假名)。那中國呢?現在,中國有了漢語拼音,大陸都用這個。幼兒園都要學的東西現在的漢語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 金庸筆下招式英文怎麼說?
    中新網10月31日電 綜合報導,30日下午,當代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病逝。但他不分地域、貫穿時代的影響力,將永遠為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 西方傳教士 為中國各地方言注音翻譯聖經
    他將《聖經》翻譯成溫州方言,將《論語》翻譯成英文,他的譯本是牛津大學最認可的經典翻譯,至今已印了三十多版。他建立了浙南地區最早的西醫院,溫州第一所高等教育學校。一戰期間,他負責英國青年會華工事務,獲民國政府授予的文虎勳章和雙龍寶星勳章。他受聘為牛津大學漢學教授,翻譯《妙法蓮華經》,編纂《中英佛學辭典》。他還是英國庚子賠款退還中國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