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基金公司改名字了!你知道公募第一大「姓」是什麼嗎?誰家LOGO...

2020-12-21 和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理財不二牛。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明天就是本年度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啦,但是就趕在這麼最後兩天,

興業全球

(

340006

,

基金吧

)基金公司宣布改-名-了-

  今天牛妹。

  剛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牛妹是蒙圈的。一直都是"興全""興全"地叫,也就是覺得這是"興業全球基金"的簡稱,現在直接把全名縮減了,一時間還真的沒看出來差別在哪……

  牛妹也去詢問了興全基金的小夥伴,得知這是為了提升公司品牌識別度、樹立更為精簡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與行業內其他名稱相近的公司區分開來。相近的有哪些?在牛妹的認知裡當然就是興業基金、華寶興業基金這幾家啦。

  其實不只是興全,前段時間成立剛滿三年的華福基金也低調地公告了改名的事兒,宣布更名為"興銀基金"。看到這個名字會聯想到誰?想必大家和我的看法也都是一致的。

  基金公司改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大部分情況下公司名稱都與股東名稱一致,頂多再加上一個合資股東的簡稱。所以如果股東變得頻繁,就難免會出現公司不斷變更名稱的尷尬局面,牛妹知道的某家就這麼幾年內已經用了4個名字。

  那麼在100多家基金公司中,牛妹突然想做一個有趣的統計,究竟誰是第一大"姓氏"?大家的名稱構成是什麼樣的?基金公司在最具代表性的LOGO裡最喜歡用的又是什麼顏色?

"中""華"成公募第一"姓",吉祥字眼也不少

  好了,以上就是牛妹親自肉測之後得出的結果。為了讓大家看得明白,我們專門把有2個及以上公司選擇的"姓"做成了柱狀圖。

  事實證明,咱公募基金不愧是以"公"為先,排名最靠前的兩大姓氏分別是"中""華",均有10家公司。而排在第三位的"國"也有8家公司以此為"姓",突顯了公募的重要屬性。

  而後面的這些"姓"則反應出了基金公司的一項共同追求,那就是吉祥如意、財源廣進哪。所以"富""金""泰""財"這些字會上榜也不奇怪了,討個好彩頭嘛。

  2個字的最多,4個以上的也不少

  經過牛妹手動統計,在114家基金公司中,名稱僅有2字的佔比過半,看來大伙兒還是常規打法的多。有意思的是,4個字及以上的數量也不少,加起來共有48家,這與合資股東的名稱有很大關係。比如名稱最長的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就是結合了兩大股東--摩根史坦利和華鑫證券的名字,光是名字長度就能甩別人好幾個身位了。

基金公司不愛深沉愛明亮,紅、藍成配色首選

  除了名字之外,其實基金公司改得更頻繁的是LOGO和配色。例如此次興全基金改名,LOGO也隨之進行了改動,不僅從此前的"興業全球基金"六個字變成如今的四個字,也在主題色藍色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黃色的元素。

  記得2015年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投票,全民票選"2015年度十佳基金LOGO"。經過緊張的拉票之後,彼時廣發基金、融通基金、易方達基金、泓德基金、南方基金、九泰基金、招商基金、國投瑞銀基金(博客,微博)、新華基金(博客,微博)和華夏基金等獲得了這項榮譽。

  於是,牛妹又將這100多家基金公司的LOGO和配色翻了個遍,統計了一些有趣的數據。如果不願意撞色,那麼大部分人看到以下結論可能就將失望了。

  牛妹發現,在這一眾基金公司的logo中,以紅、藍、黃色調最多,以紅色為主的多達35家,藍色為32家,直接霸屏的節奏。不過,紅色嘛,喜慶,被各大公司所喜愛也不足為奇,牛妹這就帶大伙兒做了一個統計(要有耐心)

  基金公司logo顏色使用排名

  不過,也有不少基金公司logo撞了色,比如中科沃土基金、中加基金等四個基金公司,都以紅色為主要基調

還有藍色包括新沃基金、興銀基金等logo都是此色。

  不難發現,上面兩個都是被基金公司使用得最多的顏色,民心所向啊!

  下面我們還是來看看各大基金公司的logo(部分)吧

  怎麼樣,大家沒有眼花繚亂吧。通過上面的表格,可能大家也發現了,除了有少數基金logo直接是其名字外,其他的大多數都有相應的形狀。字體也是風格不一,亮出了自家的風格,也亮出了鮮明色彩。

  再來看看形狀,最常見的還是橢圓形和方形,少數為不規則圖形。各大基金公司的logo設計也是腦洞大開,裡面不僅有豐富的圖案元素,也增加了自家公司的獨有特點。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理財不二牛

(責任編輯:鄧益偉 HN006)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
    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合適?】今年2月份,儘管國內市場飽受疫情衝擊,但依然不改公募基金的蓬勃發展之勢。截至2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總只數達到6685隻,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新高,14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較1月增長了8662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增長了5000多億元。關於基金規模,真的越大越好嗎?對於這個問題呀,我們要一分為二的來看。
  • 基金圈大消息!全球最大公募公司要來了 中國公司掌門人剛確定!
    摘要 【基金圈大消息!全球最大公募公司要來了 中國公司掌門人剛確定!】
  • 投資修煉手冊:公募REITs與普通公募基金有什麼不同
    「   對投資者來說,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意味著什麼?公募REITs和大家熟悉的股票、債券、普通公募基金相比有什麼不同?
  • 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原標題: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摘要 【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
  • 券商系公募新兵報到!東興基金民生基金雙雙獲批 券商公募轉向...
    借著券商大集合改造的東風,券商公募基金業務轉型在即。隨著新兵陸續報導,後續公募基金這片紅海還將有哪些新機遇?東興、民生基金同日獲批近年來,券商發力公募基金業務痕跡明顯。在券商大集合轉公募方興未艾之際,兩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的同日落地,無疑給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2月14日晚間,證監會網站掛出兩則批覆公告:東興基金和民生基金的設立申請均獲得申請,發文日期為2月10日。
  • 打造新時代一流資管公司 堅守客戶第一初心 這家公募基金都做了什麼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林倩 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逆勢發展,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8.3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超3.5萬億元,增幅近25%。作為其中重要一員,今年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匯添富基金)牢牢把握行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堅定貫徹自身發展戰略,圍繞「能力建設年」年號,持續加強核心能力建設,規範經營、穩健發展。目前匯添富基金已成長為中國一流的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非貨幣)月均管理規模達4728.07億元,位列基金行業第一梯隊。
  • 公募基金、上市公司搶灘新三板,新投資機遇再現
    公募基金正式試水新三板千呼萬喚始出來,投資新三板的公募基金於6月3日正式亮相,拿到首次首批可投資新三板精選層的基金有匯添富、招商、富國、南方、萬家、華夏6家基金公司。個人投資者依託公募基金專業的投資團隊和分散化的投資方式,能夠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獲得較好的收益。公募基金在新三板精選層如何盈利呢?筆者認為,主要基於三點:第一,投資價差收益,今年以來新三板創新層有350餘家企業漲幅超過50%,有50餘家企業漲幅超過100%,因此選對股和選對買賣時機,足可以在新三板市場內獲得較好的價差收益。
  • 高門檻的私募基金比近無門檻的公募基金靠譜嗎?多年數據對比剖析
    wind和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是這麼說的: 2007年1月到2020年4月,股票型公募基金指數的年化收益是10.30%,股票型私募基金指數有8.63%的年化收益。而萬得全A(即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加權統計)指數年化收益僅6.99%。見下圖:
  • 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公募基金年內募資超3萬億創歷史新高 公募...
    王德英強調,公募基金需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公募基金應該加強深度的投研,促進創新企業的合理定價。首先應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研究深度。公募基金應針對不同收益期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群體,豐富投資策略,提供收益和風險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我們認為在財富管理大轉型的背景下,投資者的需求總體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種是針對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基金公司提供一站式的投資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財富穩健增值。另一種是針對具有投資經驗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基金公司可以提供資產配置工具,由客戶自己根據專業能力進行資產配置。
  • 公募高管離職潮湧 26家基金公司總經理「掛靴」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8月27日,今年以來已有26家公募基金公司總經理離職,超過2018年全年離職人數。可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中小基金公司為離職「主力」整體來看,2019年公募基金公司總經理離職的情況大部分發生在中小公司。
  • 公募基金年度排名的「核武器」
    記者 | 劉瀝瀧編輯 | 宋燁珺1又到了年末時分,一年一度的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戰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A股市場也開啟了一波年終行情。早在三季報剛剛披露完不久,資深投資者李炎便開始著手分析和研究各大公募基金的重倉股,並陸續買入潛伏。
  • 再融資新規落地兩個月 3家公募「嘗鮮」定增|公募基金|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距離今年2月14日證監會公布並實施再融資新規2個月,近日,上市公司世紀華通公告非公開發行結果,國泰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職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多條產品線各有斬獲,嘗鮮再融資新規後的公募定增首單。
  • 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大資管生態下公募基金應該做好五方面...
    會議上,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表示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公開的業績積累,已經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尤其是近兩年,公募基金展現出了突出的賺錢效應。他分享了在資管轉型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中,公募基金應該做到的五方面內容。 第一、堅持權益投資為基礎的發展方向。
  • 基金早知道|自購潮愈演愈烈,已有34家公募參與其中!
    來源:一財網基金早知道 | 自購潮愈演愈烈,已有34家公募參與其中!— —今日導讀— —在市場非理性大跌之下,各大公募基金紛紛出手自購,引起了廣大基民的熱烈關注。統計顯示,截至2月5日18時,目前已有34家公募基金加入到了自購的行列。
  • 基金早知道 | 公募基金上半年利潤7183億,偏股基金成最賺錢品種
    &nbsp&nbsp&nbsp&nbsp8月31日,公募基金2020年半年報披露完畢。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合計利潤7183.44億元,較於去年同期的6559.39億元,增加624.05億元,增幅為9.51%。
  • 公募年度排名前五,這家公募獨佔三席,有何特點?
    在這機構大肉的一年裡,各類機構收益頗豐。根據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年內3287隻主動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接近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超31%的基金收益超過50%,年內收益率平均值為38.02%,中位值達37.27%。
  • 私募巨頭朱雀轉戰公募 "私轉公"基金公司產品多虧損
    來源:我是基民  前些年行情好的時候,公募基金經理紛紛選擇「奔私」,現在行情難做,資金募集難,私募轉公募也就成了很多私募基金公司夢寐以求的事。
  • 國融基金獲批 長安投資時隔六年重返公募基金
    作為國融基金實際控制人的北京長安投資集團也再次進入公募視野,長安投資曾於2006年投資設立中郵基金,2011年獲利30倍後退出。  重返公募基金業的  神秘股東  相比同一日獲批的博道基金,沒有明星基金經理和靈魂人物的國融基金似乎顯得人氣稍弱。不過,國融基金的背後股東卻是來頭不小。
  • 劉格菘、胡宜斌等贏了規模輸了業績 2020公募狀元花落誰家?
    2019年的明星基金集體「退步」劉格菘、胡宜斌等「贏了規模輸了業績」2019年時,科技股的集體井噴造就了內地部分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經理迅速躥紅,劉格菘、胡宜斌、郭斐、黃興亮、董偉煒、金梓才、鄭巍山、蔡嵩松、馮明遠等一眾年輕才俊的名字湧上臺前,特別是廣發基金的劉格菘,史無前例地包攬了年終排名前三甲
  • 公募「牽手」科創板一周年 1561隻基金重倉101家公司
    摘要 【公募「牽手」科創板一周年 1561隻基金重倉101家公司】公募基金作為資本市場中一支重要的機構力量,在科創板市場上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