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與歷史(一):拉丁字母

2021-02-13 珠青雙雄

拉丁字母可以說是對世界影響第一的文字,在中西歐、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土耳其、越南、印尼等等地區都是通用的文字。現存每一種文字,也都有其對應的拉丁字母轉寫(如漢語拼音、日語羅馬字)。一個大一點的建築,一般都有英語標識,這也是拉丁字母。我國在為部分少數民族創製語言時,使用的也是拉丁字母,而我們最熟悉的拉丁字母則是英文字母,當然,不是每一種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都使用26個字母,而是根據自身發音特點,使用一些衍生拉丁字母,如德文ö等。

拉丁字母追溯起來,像大部分文字一樣,都可以追溯到埃及象形文字,對埃及文字的抽象產生了腓尼基等表音字母體系(約公元前1000)。從腓尼基文字中,又衍生了希臘字母,而古希臘文明在亞平寧半島的殖民地又形成了優卑亞字母,伊特魯裡亞字母。最終在公元前 7-6世紀,由羅馬人創製了拉丁字母,用來書寫拉丁語。拉丁字母與希臘字母十分相似,一部分拉丁字母還保持著希臘字母的原樣。

字母發展(從左至右:拉丁、希臘、腓尼基、希伯來、阿拉伯)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羅馬從城邦變成了世界帝國,拉丁語和拉丁字母也擴散至整個帝國境內,兼併了許多古老的語言和文字。

當然,羅馬帝國的霸權在西部歐洲於5世紀崩潰了,拉丁語逐漸崩解為羅曼語系諸語言——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等。東羅馬帝國也於7世紀開始改用希臘語。但是拉丁語、拉丁文沒有滅亡,在西部立國的諸蠻族,也像許多入侵中原的遊牧民族一樣,必須學習羅馬人留下的法律、文字乃至語言。

而繼承拉丁文化大旗的是精神中的帝國——基督教會。拉丁語一直是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拉丁文和拉丁字母很快就傳遍歐洲——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天主教、7世紀,諸盎格魯撒克遜王國皈依,828,捷克斯洛伐克一帶皈依,948,匈牙利皈依,965,丹麥和挪威國王皈依,966,波蘭國王皈依,1251,立陶宛皈依……(這裡沒有列出皈依東正教的東歐,他們使用的是西裡爾字母)基督教傳遍歐洲,拉丁字母也傳遍了歐洲。

拉丁文成為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的載體,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文盲」的依據,直到1687年,牛頓寫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用的仍是拉丁文。

文藝復興後,各民族語言地位上升,在生活中逐漸取代了拉丁語,但拼寫這些語言用的仍是拉丁字母。

而使得拉丁字母傳遍世界的,則是近代以來的西方殖民徵服,當然基督教傳教士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都沒有自己的成熟的文字系統,加之早期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殺戮,文化的同化,大量的歐洲移民,毀滅了處在文明早期的印第安文化,也使歐洲語言成為了美洲的主流。並且拉丁字母也成為少數尚存的原住民語言的書寫工具(除少數因紐特字母(傳教士創製)、切羅基文(在拉丁字母啟發下完成))。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除了文明古國衣索比亞和馬裡、非洲東岸等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地區,其餘地區的文明都處在相當初級的階段。歐洲人16世紀以來,因衛生條件等因素,主要侵犯非洲海岸,對非洲內陸的瓜分則始於19世紀後期,歐洲列強以其武力,輕易地在十幾年內瓜分了整個非洲。至今獨立的殖民地,仍把殖民者語言作為官方語言,而地方的民族語言,隨著四處傳教的傳教士,也都採用了拉丁字母。

列強在非洲的殖民(藍法紅英紫葡綠意淺綠德)(1913)

大洋洲的諸島,分布著南島各民族,處於不同的社會狀態中,低到原始部落(巴布亞高地、澳大利亞土著),高到農業社會(夏威夷),但與歐洲文明的差距太大,沒有一種語言有成熟的文字。傳教士、歐洲人帶來的拉丁字母佔了統治地位。

東南亞使用拉丁字母的有印尼、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東帝汶。馬來諸島有著自己的文字,如隨伊斯蘭教傳來的爪夷文(阿拉伯字母變體)、隨印度宗教傳來的峇里、爪哇文字(與印度文字屬於同一類型),越南則本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有著漢字與喃字(越南漢字)。馬來諸島受殖民時間長,殖民勢力影響深遠,接受了拉丁文字作為通用語言的拼寫工具。而越南的拉丁化,除了法國殖民者的強推之外,同樣重要的是越共的選擇。

除上述之外,尚有許多非官方語言採用拉丁字母的拼寫,或有一套拉丁字母方案。包括我國的傈僳語、羌語、獨龍語、土家語、白語、布依語等等。基本全世界受過一定現代教育的人,對拉丁字母都不會感到陌生。

當年的羅馬人今天走遍世界,看到的還是熟悉的拉丁字母(當然發音早已完全變化了),這可以說是羅馬最大的遺產了。

相關焦點

  • 蒙古國,為何會放棄傳統蒙古文字,使用類似於俄語的文字?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蒙古國放棄傳統蒙古文字,使用類似於俄語的文字的歷史往事。古代金帳汗國的後代,今天為何在文字上使用俄語西裡爾字母?為什麼不使用拉丁字母或傳統蒙古文字?一、蒙古國傳統的蒙古文字來源和特徵: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字母書法前面說了這麼多關於交趾安南的歷史,只是為了說明:無論是文郎國還是交趾郡亦或安南,這片土地上的人兩千餘年來代代相傳的都是漢文化,語言文字的廢止更換可能是一部法令即可實現,但世代沿襲的傳統習俗卻並不會隨著拉丁字母的推行而消失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實際上,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後來象形文字不斷出現一些表音的結構,於是開始向字母文字過渡。
  • 專家曾建議全國改學拉丁字母,三篇奇文力挽狂瀾
    相比較於拉丁字母,漢字有其獨特的優美、深意,但這也導致其的學習難度極高。在世界教科文組織的認定中,中國漢字學習難度為「極難」。會說會寫中文的外國人,要遠遠少於會說英語的人。但在中國漢字的傳承中,曾差點就徹底絕跡。在100多年前,中國就開始自覺的進行文字改革。當時因為特殊的社會因素,大部分人只會說卻都不會寫漢字。因此出現一種學說,認為漢字的書寫難度過高,難以實現全面普及。
  • 廢除「漢字」推行拉丁字母,如今74年過去了,越南現在變成啥樣?
    中國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國之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如今的中華文化更是在全世界各地都享譽盛名,每年不斷有大量的國際友人被吸引到中國來,在這裡學習中文或者是定居。這樣的現狀不止發生在現代,早在封建王朝時期,中國周邊許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的漢字和文化,以中文為各國的主要文字延續和發展至今,其中以日本、韓國、越南最為普遍。但如今的越南卻是拋棄了中華文化,改推拉丁字母為主要文字。下了這個決定的越南人,雖然是一位非常了解中華文化的人,從小也是學習中文長大,還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 談歷史:希臘的文字,為何影響著義大利
    百家原創作者:懷寒談歷史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聊一聊希臘文學。今日考古學家發掘出了許多古代希臘的銘刻,上面有許多文字,但無人能讀,這種希臘的土著文字是隨著土著語言的消滅而消滅了的。希臘有很長一個時期因為這種文字的消滅而無文字,直到紀元前幾百年左右,由於商人和海盜的介紹,在腓尼基人那裡學來了字母。腓尼基人的字母,只有子音沒有母音,希臘人加以修改,在子音中抽出幾個字母來作為母音。最初這種文字,大都為商人記帳和交易所用,公元前700年左右才應用於政治上,至於學術文化上的應用,是更晚的事情了。
  • 拉丁字母體系語言排版的特殊性
    如果您使用任何一種外語處理文本,您應該尊重當地的正字法和文字設計規則。這些要求不僅因語言而異,而且還會在不同地理位置發生變化。美國和英國的文字設計傳統不同;德國使用的德語規則與奧地利、瑞士和列支敦斯登使用的規則不同。同樣,法國的文字設計傳統與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文字設計傳統也不一樣,因為加拿大法語相較真正的歐洲法語排版規則而言,受美國和加拿大環境的影響更大。
  • 適合活字印刷的西方文字是哪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歐洲的這些字母的歷史吧。說起來歐洲的文字我們要和大家說一下,人類的文明歷史非常的悠久,我們要是談論文字,恐怕談論得太久遠,這是一個特別宏大的話題我們還是簡單說。說歐洲近代的文字,在歐洲近代各國的文字都能夠找到一個起點,那就是對於聖經的注釋,或者是聖經的片段的翻譯。
  • 拉丁字母的讀法,你還記得幾個
    拉丁字母是義大利半島最早的島民拉丁人創造的,拉丁文後來也成了羅馬文字,所以,拉丁字母又稱為「羅馬字母」,其起源於希臘字母,它的祖先是複雜的埃及象形字,文藝復興時期由於羅馬對西歐的統治,使拉丁語成為了中世紀歐洲的官方語言
  • 博大精深的文字,世界各國文字的起源
    古埃及字母  最早的語言都是口口相傳的,至今沒有進化出適當的文字記載其口語的文明仍然比比皆是。發明字母文字是人類歷史上了不起的一個創舉,做到這個從無到有的發明的就是古埃及。  古埃及對於地中海港口的控制比今天的埃及共和國還要強大。漫長的海岸線上的古埃及人在地中海周邊形成了一個影響力巨大的貿易帝國,從國內的商品集市到遠及希臘的航海商業都做得風生水起。
  • 暑期醫學拉丁語(8):拉丁字母及讀音
    世界有三大字母體系: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其中,拉丁字母使用最廣,新中國成立後,漢語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也稱羅馬字母。
  • 哈薩克斯坦文字改革拉開序幕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4月12日曾在哈《主權哈薩克斯坦》報上發表署名文章,闡述了哈文字改革的意義、作用和影響,提出了制定文字改革時間表的要求。納扎爾巴耶夫在文章中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在語言文字專家的協助下儘快制定哈薩克文字母的拉丁化統一標準,並從2018年開始培訓拉丁文字推廣人員和編寫拉丁文字中學教材。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文字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線發展,那種認為從象形到拼音,從表意到音素是文字發展規律的看法是西方中心論的表現。一、文字的類型成熟的文字,就形式而言,可以分為一維線性文字和二維面性文字,一維線性文字代表為拉丁文字,二維面性文字代表為漢字。
  • 希臘字母(文字小百科)
    母書寫系統:古埃及象形文字(聖書體)→原始迦南字母→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子書寫系統:格拉哥裡字母,西裡爾字母,科普特字母,古義大利字母
  • 拼音文字離不開字母 字母於四千年前產生在西奈半島
    除了漢語以外,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語言文字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的基礎是字母,漢語拼音也離不開字母。周有光先生生前給我們講了很多關於字母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字母是怎樣產生的。   上世紀初西奈半島的考古發現   拼音文字離不開字母,我們熟悉的26個英文字母是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也叫羅馬字母,是講拉丁語的古羅馬人創立的。
  • 越南廢除漢字74年,全國推廣拉丁字母,如今怎樣?網友:貽笑大方
    當我們書寫文字的時候,應當知道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那便是中國的漢字,有著近乎六千年的歷史,是全世界使用時間最長、且從未出現過斷層的文字。象形造字,在幾千年前,出現在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當中,然而隨著那些遠古文明的滅絕,使得漢字成為了現如今唯一傳承下來的文字。
  • 日語沒有獨創的文字,那我們就該鄙視日語嗎?
    常常看到有些人對於日語中借詞泛濫的討論,很多人將問題歸結於「日語沒有自己獨創的文字,無純潔性可言」。這裡,我不得不說一句公道話:作為漢字發明者的後代,我們中的一部分也許覺得他們有資本去鄙視借用其它民族文字的民族,但是,這一心理其實並不值得提倡。
  • 西方語言文字的起源與演化
    古羅馬拉丁語是現代羅曼斯語的祖先,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播到世界大部分地區。在中世紀,拉丁語是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也是科學,哲學和神學的語言。直到近代,通曉拉丁語還是文科教育不可少的前提條件。羅馬天主教傳統上用拉丁語作為正式語言和禮拜儀式用的語言。隨著 歷史的發展,羅馬帝國解體了,形成了許多獨立的國家,這些各自獨立的國家在拉丁文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的方言,形成了各國自己的語言。
  • 原來文字裡蘊涵著如此豐富的內容,你知道嗎?
    文字,是人類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產物。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它由簡單到複雜,並逐步形成了科學的完美和規範化的程式。它除了具有人類思感情的抽象意義與韻調及音響節律之外,還具有結構完整、章法規範、變化無窮的鮮明形象。尤其是抽象與具象緊密結合的象形文字,其文字的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完整的美術設計。
  • 《日語學習》:第一課,日語的文字體系
    日語學習第一課,先了解日語的文字體系。首先,我們打開一個日本網站。(下圖1)紅色下劃線的字體,是我們很熟悉的漢字。綠色下劃線的拉丁字母,在日語中叫羅馬字。下面我們就來通過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的順序來學習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