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當一艘船沉入海底」歌詞有關的一個真實故事

2020-12-12 界面新聞

作者:小河流

我們都會唱「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也知道這來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電影主題曲。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首歌歌詞的第一句竟然來自一個可怕的真實故事…

我們先從最近的一個流行網絡視頻《他們不過聖誕節》說起。

以往每年的聖誕都是大家聚在一起玩耍歡慶的日子,無論是大街上還是網絡上,都是一片歡愉的氣氛。

但今年,一條在網上傳播的視頻,卻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與傳播。

《新京報》官網的專題報導

不僅如此,很多網友也自發轉載並留言,述說著他們的感受。有網友說:「如果真的可以還原那段歷史,真的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了。」

但這並不是一條慶祝聖誕快樂的視頻,相反,看起來還有些沉重傷感。視頻名為《他們不過聖誕節》。

畫面中,一群陌生的西方面孔,正坐在鏡頭前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向觀眾講述他們不過聖誕節的原因......

為什麼他們不過聖誕節?這群人又是誰?

在這段的視頻背後,隱藏著一個驚人的歷史,這個堪比「鐵達尼號」與「敦刻爾克」的真實故事,關乎828個年輕的生命,卻因鮮為人知被塵封70餘年。

而今天,卻有一個人站出來想要記錄這段歷史。

他就是方勵。

製片人:方勵

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他,但喜愛電影的朋友一定聽說過他的名字。作為國內資深製片人,方勵以「任性」著稱,他到底有多「任性」,說幾件事你就知道了。

2000年,方勵第一次做電影,導演王超來尋求投資。因為兩人是朋友,結果方勵連合同都沒籤,就投了36萬元。全是現金,朋友分了兩次,才拿著大包裝完。這部叫《安陽嬰兒》的電影,方勵前前後後一共投進去120萬元,只收回來三分之二。

王超導演處女作《安陽嬰兒》

第二件事,是在拍攝《後會無期》時,只因為喜歡導演韓寒,方勵二話沒說,就和朋友一起投資了這部電影。雖然《後會無期》最終斬獲六億票房,但他表示,「我們仨(韓寒、方勵、路金波)做這個電影的時候根本就是蒙著來的,根本就沒有想過賺錢不賺錢,反正我們仨合謀幹一個電影,就三個夥伴去做個好玩的事,就這麼簡單。」

方勵和韓寒

而最後一件事,也讓方勵這個名字一度成為輿論焦點。這就是《百鳥朝鳳》製片人跪求排片量事件,儘管一度被質疑是作秀,假跪,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100%只拍自己喜歡的電影,絕不投資一分賺錢的電影。我這一輩子是做自己快樂的事,我從來不純為賺錢去做事,它不值得我花一分鐘。」

2016年5月「方勵下跪」求《百鳥朝鳳》增加排片
吳天明2013年導演作品《百鳥朝鳳》,2016國內公映時取得8600萬票房

除此之外,地球物理專業出身的他,還在2002年時,義務帶領團隊,參與了瀋陽5·7·空難的黑匣子打撈工作。

也許是冥冥中註定,方勵身上的這種責任感與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在拍攝《後會無期》期間,與這一塵封已久的歷史相遇。

2014年,在拍攝《後會無期》時,他第一次踏上東極島。也是第一次,從當地漁民口中聽說了這個70多年的「裡斯本丸」號沉沒事件。

《後會無期》東極島拍攝片場

這場二戰的慘痛悲劇對他的心靈產生了極大衝擊,「我難以想像腳下這片海域竟埋葬著這麼多年輕的生命,他們和我兒子差不多大,曾是別人的兒子、兄弟、父親…可他們就死在我們家門口,我忘不掉,我過不去。」

至此,一個拍攝紀錄片的念頭萌生出來。

《裡斯本丸沉沒》

The 828 Unforgotten

導演: 範銘 /監製: 方勵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20年 (中國大陸)

從知道這件事,到組建攝製團隊,方勵足足準備了五年時間。2016年起,他就帶領團隊出海,利用海底勘探技術,對「裡斯本丸」號沉船進行探摸,並最終確定了沉船位置與船身尺寸。

方勵在舟山海域對「裡斯本丸」的聲吶定位

不僅如此,他還自己出錢,在《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等多家媒體上刊登尋人啟事,找尋當年「裡斯本丸」號沉船事件的當事人及遇難者家屬,想要從他們口中了解到更多關於這一事件的經過。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關於方勵拍攝裡斯本丸紀錄片的報導

在今年長達半個月的探訪中,方勵與導演範銘,帶領團隊遠渡重洋,採訪了超過30個戰俘後人的家庭,多次前往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地進行調查尋訪。

你可能會好奇,「裡斯本丸」號沉船事件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段歷史被遺忘了這麼久?這一切,都要從二戰時說起…

「裡斯本丸」號沉船圖

1941年冬天,日軍計劃攻佔香港,以5比1的兵力、10比1的火力對英軍展開進攻。幾千名英國士兵與一支由1759名志願人員編成的民間義勇隊(系當地的中國人、英國人、葡萄牙人組成的「國際縱隊」),拼死抵抗日軍進攻。

經過半個多月的抵抗,勢單力薄的英軍被日軍分割包圍,最終在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這些平均年齡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一夜之間變成了戰俘,等待他們的,是生死未卜的未知命運。

1942年9月27日,日軍將關押在香港深水埗集中營的1800多名英軍戰俘轉運到「裡斯本丸」號上,這艘船原定計劃經由臺灣、寧波、舟山等地,最終抵達位於日本的戰俘營。這些年輕人,將會被作為苦力,經受非人的虐待。

但在行至舟山東部海域時,由於船上未懸掛任何運送戰俘的標誌,被潛伏在附近的美軍潛艇用魚雷擊中。看過《鐵達尼號》的朋友應該記得,在撞上冰山後,鐵達尼號並沒有立即沉沒,而是在數小時後,才逐漸沉入海底。

同樣,在被魚雷擊中後,載重幾千噸的「裡斯本丸」號並沒有立即沉沒,而是在近25小時後,才慢慢沉入海底。也就是說,如果抓緊救援,船上的戰俘,是可以倖免於難的。

但是,日軍並沒有這樣做。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轉移了在船上的日本官兵後,用帆布和木條釘死了所有艙口。而一些極力掙扎逃出的英軍戰俘,又在跳入海中後,被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日軍,用機槍掃射而亡。

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不留下一個活口。

眼見船就要沉沒,「裡斯本丸」號在空中騰起巨大水花。遠在附近小島上的漁民,見到此場景,知道海面一定出事了。

於是就在這群英軍戰俘快要放棄生還希望時,架著破舊漁船的中國漁民出現了。這不是什麼電影裡的英雄情節,而是真真正正的,發生在歷史上的真實一幕。

這些瘦弱、貧困的中國漁民,在得知有人落水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的,搖著自家的漁船,趕赴海上參加這場救援。就這樣,一艘、兩艘、十艘、二十艘,幾乎全島的漁船都出動了。

而他們這樣的舉動,只是因為小島上的一個樸素信條:有人落水必須施以援手。就這樣在日軍眼皮底下,東極青浜島和廟子湖島上的漁民出動了46艘小船,來回65次,歷時一天,奮力救起了384名英軍官兵。

但第二天,日軍便上島搜查,並毆打中國漁民,勒令他們不得隱藏英國人。最終381名英國戰俘被日軍發現後押上軍艦,僅有3人在保護下躲過一劫,最終仍有828人死於這場悲劇(本紀錄片英文名:The 828 Unforgotten)。

後來他們在地下組織的幫扶下輾轉抵達重慶,通過廣播揭露了日軍虐待戰俘的暴行。

「裡斯本丸」號手繪圖

這場超越人性的生死營救,卻隨著時間慢慢被人淡忘。僅靠著 東極島 的居民,在後人中口口相傳。

而參與過這場救援的東極島民林阿根,作為最後一位在世的救援者,也已經94歲。也正因如此,方勵說「我們這次拍攝,是在和時間賽跑。」

方勵採訪98歲的倖存者William Benningfield

與參與救援的在世漁民對應的,親歷過這次事件的在世英軍也越來越少。

在走訪中,除99歲的 Dennis Morley 和98歲的 William Benningfield外,其餘的故事,拍攝團隊只能通過遇難者親屬及倖存者親屬的講述,來得知更多細節。而這些故事,不論哪一件,都足夠令人心碎。

從左-右分別為:Fred Johnson、William Barlow、William McComick

(1)William McComick

Sheila Stone的父親William McComick曾是皇家信號兵一員,上船時也只有22歲。儘管從沉船的鬼門關裡逃生,William還是一生都活在戰時的陰影裡。

Sheila回憶說她小時候常常聽見父親做噩夢尖叫,而聖誕節對於父親來說更是一個艱難的時刻。

(2)Fred Johnson

Fred Johnson在船上去世時53歲,他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在收到他失蹤電報的當天,Fred的妻子還以為電報中是他即將回來過聖誕節的消息。

如今年逾古稀,身患阿茲海默症的女兒Dorothy,在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時,仍然會激動到顫抖。

她說自己到死也不會忘記那天——母親收到電報一滴眼淚都沒流,接了一大桶水,把地上的地毯都揭開,開始刷地板,刷了整整一天才停下來,之後有四天都起不了床,整個人都癱掉了。

(3)William Barlow

最後一次見到父親William Barlow時,Julie只有一歲。沉船後,她的母親始終都不相信丈夫死亡的消息,在睡覺時枕頭上始終放著他的照片,一直到92歲去世。父親的遭遇給母親留下了終身的陰影。

老年的Julie

Julie不得不在父親缺席的狀況下長大,母親試圖扮演雙份角色,但無濟於事。她對父親唯一的印象就是一張照片,還有1940年的聖誕父親寄給她的一本祈禱書,這是她當年的聖誕禮物,她一生都帶著這本書。

在拍攝這部紀錄片時,方勵找到了導演範銘,做過多年記者的她,憑藉著敏銳的感知與豐富的經驗,與方勵一起帶領一個十人團隊(方勵,導演範銘,助理導演龔莉,退伍英軍上校Brian Finch,英國歷史學家Tony Bahnam,攝影師金與心、徐井澤和剪輯師袁澤、王雨夜,剪輯助理聞曉聰),在多次的探訪中,遇到了太多意想不到的「奇蹟」。

範銘說:「可能沒有人會相信這是個偶然,但是我們這一路上發生了好多奇蹟,冥冥中,仿佛天上有很多眼睛都在看著我們,並默默助力我們完成這個紀錄片。」

《裡斯本丸沉沒》拍攝團隊

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場關於英軍的悲劇,和我們並無關聯。

也許你會疑惑,為什麼有人會如此執著,去探尋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故事?

可能正如方勵所說:「對我們團隊的所有成員來講,唯一的意義和目的,就是對生命的紀念。」

這個東方「泰坦尼克+敦刻爾克」的故事,在70多年前被魚雷擊中的25小時內,美國人、日本人、英國人、中國人都在這場災難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裡斯本丸」號不僅僅是一條船,它所承載的,是超乎種族、國家、甚至生命的一場道義壯舉。一群對生命渴望的異國年輕人,一群素不相識但拼死救援的中國漁民,這種置之死生於身外的無畏精神。

這幾年《紅海行動》系列,以及即將拍攝及拍攝中的《中國機長》《緊急救援》等電影,也講述了這些人性中不可或缺的珍貴品質,不只是對和平的渴望,也有對生命的讚美。

《紅海行動》尹昉和杜江

在那個如海潮般動蕩不安的大時代裡,「裡斯本丸」號用一個悲劇式的事件,將反法西斯戰爭聯結在了離舟山群島六英裡的洋面上。這中間有侵略者殘忍的拋棄,也有跨國界溫情的幫助,還有戰俘們如扁舟般搖曳的命運。

那些曾為了國家、故鄉、親人殊死抗爭的年輕人,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真實歷史,永不該被忘記。

這就是跟東極島相關的、和「當一艘船沉入海底」有關的一個真實故事,你是否聽過,你會否記住呢?

這部紀錄電影於2018年4月開始尋訪、拍攝,並將於2020年年初在國內上映,雖然還有很久的時間,現在開始,就保持期待,因為它值得被我們期待。

 

相關焦點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鄧紫棋《後會無期》
    電影描繪了東極島的青年胡生講述的故事——浩漢在外闖蕩多年後回到故鄉,卻發現全島面臨著拆遷問題,而他最好的朋友,島上唯一的老師江河也將被調到更為偏遠的地區。於是浩漢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開車送江河去三千多公裡外的學校報到。兄弟三人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旅程,由此開始了一系列關於告別的故事。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
    日落斜陽,滿地金黃,商店門前很多老頭排排坐,他們人手一個小馬扎,或眼花,或耳聾,或駝背。有人在傾訴,對象是誰可能不是那麼重要;有人在傾聽,但不一定能聽得清,卻會用點頭來保持對對方的絕對肯定;有人神情似水,望著這一抹悠悠斜陽,悽悽然,亦戚戚然。從大學起,我保持著一年回家兩三次的穩定頻率。商店門前的老頭數量越來越少,也不斷變換著新的面孔。有一些人就這樣無聲的消失在這一抹斜陽中。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丨「後會無期」鄧紫棋(尤克裡裡...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 當一個人成了謎」 某天腦子裡面一直循環這個旋律 後來才想起來是鄧紫棋的「後會無期」 作為電影《後會無期》的同名主題曲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
    比賽期間喬治曾在右側底角投出一個離譜的打到籃板側沿的三分網友發問:這是一個好的投籃選擇嗎?利拉德:在我看來挺好的。「一號種子也輸了」直指湖人「我不是哈登」哈登躺槍「我會留在步行者」還有他已經快被人們淡忘的「喬守信」的戲稱萊昂納德和馬刺的事情對錯先不論但至少二者之間關係已經僵化哈雷爾表示自己是當代羅德曼對東契奇說出「Bitch ass white boy」小莫裡斯先是和馬刺有合同糾紛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
    茴香和雞蛋搭配,是溫柔淡雅的香,跟肉一起,肉要被切成小丁,用老抽醬油提前醃過,這樣做的餃子會很出味,而且吃到一顆滾滿醬油的略有嚼勁的肉粒會特別幸福。母親和姨媽們在一盆餡兒面前忙碌著,一個人把面擀好,問另一個:餡兒鹹不?另一個人就拿筷子戳一點菜肉餡說:剛好,或者略淡了。每當這時候,腦海裡總想起祖母講的故事。昨天吃的茴香餃子,品相還算好說的是在一個山村裡,除夕前大雪封山好幾天,有一個獵人在家準備過年,一個熟年少婦挎著一籃茴香進來邀其一起包餃子。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 當兩個人成了迷
    @ZWY丿L:掘金:對面球迷咋打完這個系列賽突然成我球迷了 @Q他做人:我湖人現在大量接收快船球迷難民,只要快船球迷喊出湖人總冠軍,我們就是兄弟 @花信風:船到喬投自然沉,別問我為什麼,問就是卡住了 @上帝是梅西:湖人掘金合唱曲目:傷心太平洋 湖人:我等的船還不來
  •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它可能會遇見微軟的伺服器
    1850 年,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訊電纜在英吉利海峽鋪設。168 年後的今天,微軟要把數據中心也搬到海底去了。6 月 1 日,微軟將一個長約 12 米,直徑接近 3 米的膠囊狀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水域。這個在海底嗡嗡作響的 Northern Isles 數據中心一共裝載了 864 臺伺服器,可以存儲約 500 萬部電影。它將為蘇格蘭群島的沿海地區提供高速的雲計算能力和網際網路連接。微軟將這個項目稱作 Project Natick。
  • 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古希臘歷史學家們對「大西洲」的存在與否也爭論不休:比如歷史學家老普林尼和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認為柏拉圖的故事完全是杜撰出來的;而波塞唐組斯卻在自己的《地理學》中提到了大西洲;歷史學家阿米亞努斯 馬爾塞利努斯則乾脆把大西洲的毀滅作為一件真實歷史事件來描寫。
  • 香港新油麻地一艘遊艇起火,火光沖天,船體被燒成黑炭沉入海底
    我們都知道「水火不容」這句話,在我們的印象中水和火是無法相容的,而且遇到火災時水是克制火的法寶。所以很多人就會認為有水的地方就一定不會發生火災,就算發生了也不用害怕。但是最近在香港新油麻地就發生了一起火災,一艘在上海的遊艇居然發生了火災,火災更是導致了船體被燒成了黑炭,最後沉入了海底。9月25日的下午1點26分左右,位於香港新油麻地避風塘附近一艘遊艇在海面上居然突然起火。而火勢也是越來越大,現場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遠遠望去就覺得非常的嚇人了,雖然是處於海面上,全是海水但是大火併沒有自行熄滅。
  • 揭秘:1萬年前文明古國 一夜間沉入海底
    亞特蘭蒂斯文明是真實的 在百慕達三角,一個表面類似玻璃的晶體結構的巨大的水晶金字塔在此次勘查中被一名潛水者發現。這個巨大的建築可能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大,在60年代曾經首次被一名醫生發現,後來法國和美國的潛水隊證實了它的存在。
  • 鐵達尼號沉入海底73年後被發現:船頭鏽跡斑斑,靴子完好如初
    【開始處女航時的鐵達尼號】鐵達尼號是世界上最雄偉,體積最大的船之一。其高度達11層樓,寬度接近四個街區。【鐵達尼號沉入海底73年後被發現】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4日,在距離紐芬蘭島400英裡的時候撞上冰川,1500名乘客隨船沉入海中。
  • 14名水手隨船沉入海底5年沒死,救出後,3人成了瘋子
    海難發生後,誰都以為這14個水手遇難了。 可沒料不到,在貨船沉沒5年之後,在海底被人發現,撈起來,竟然都還活著,堪稱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蹟。 漫長的5年時間,1800多天,這14人怎麼沒淹死,又如何存活呢? 原來,貨船沉沒後,水手們全部困在受損的船艙內。
  • 中國一艘寶船沉入海底,一老外翻閱古籍找到位置,撈出2億的寶物
    在考古界,一直都有一船十墓的說法。因為,一艘古代的沉船,上面的文物數量可能比十座古墓裡的東西還要多。可以說,沉船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然而,沉船在考古學家眼中是文物價值,可在盜墓賊眼中只有利益。有一個英國的職業尋寶人,因為翻閱了中國的一本古籍,發現上面記載有一艘商船沉沒在中國的南海。於是,他便組織人去進行打撈。沒想到,竟然被他撈出了價值2億的寶物!這個英國職業尋寶人叫邁克·哈徹,在1999年的時候,他讀到一本《東印度航海指南》的古籍。
  • 陳履生:一艘船與一座博物館
    圍繞一艘沉船來辦博物館是有難度的。簡單一點說就是一艘船,然而,這不是一般的船。就船或沉船而言,並不是所有的船或沉船都能夠辦博物館,有的只可能成為博物館中的一件展品或一件藏品。所以,沉船的具體很重要。說到沉船,最著名的就是至今還葬在大海中的鐵達尼號;而關於沉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故事,越是著名,故事就越多。在世界知名的古沉船中,最著名的非瑞典的「瓦薩」號戰艦莫屬。
  • 我的世界:團隊1:1建造沉入海底的鐵達尼號,在廢墟中探索巨輪
    裡面除了讓人可泣可歌的愛情故事,人類面對各種險境中所展現出的人性,還有就是那宏偉壯觀的鐵達尼號了。提到鐵達尼號,在Minecraft裡面有很多大神的建築作品,幾乎千篇一律的作品都是把鐵達尼號給還原做出來,但是國外還有一個小組竟然根據現有的技術資料,把沉到海底的泰坦尼號的遺蹟,按照1:1的比例在Minecraft裡完全打造出來!
  • 海南第一艘鋼質漁政執法船批准報廢 沉入海底助力海洋牧場建設
    我省第一艘鋼質漁政執法船批准報廢,沉入海底助力海洋牧場建設「退休」船舶化作魚礁更護漁海南日報文城8月9日電(記者 陳雪怡)「老同事」今天正式「退休」,海南省中國漁政46011船原輪機長麥萬興既惋惜又期待,「和46011船共事的4年時間裡,我們一起出海護漁巡航、開展漁政執法,還救了20多名漁民。
  • 沉入海底的「圓形金屬物」,直徑達60米,身份至今是個謎!
    沉入海底的「圓形金屬物」,直徑達60米,身份至今是個謎!海洋是神秘莫測的地帶,在這裡生存著五花八門的生物,甚至有些生物人類從來沒有接觸過。為了對這些未知生物有更深的了解,人類大肆利用海上設備,試圖找尋海洋中的秘密。
  • 揭秘80年代南海「人魚」事件:美人魚真實身份或與海底文明有關?
    然而,儘管很多人相信海底生活著美麗的人魚,但時至今日,能夠親眼目睹者卻也寥寥無幾。在諸多有關美人魚的報導中,曾經在我國引起轟動的,無疑是上世紀80年代南海漁民捕捉到美人魚事件。今天,筆者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不妨為廣大讀者加以揭秘。
  • 萬噸「金山」被美擊沉,2008名日本人拒絕營救,沉入中國海底
    日本其實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母國家,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實力相當強大,這些堅船利炮的支持下,日本的野心也逐漸膨脹。二戰後期,為了改善戰俘處境,日本和美國達成一項援助協議,而「阿波丸」號商船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兩國視野中。
  • 一艘載滿中國文物的船,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它沉沒海底
    1998年9月,德國商人沃特法出海探險,在位於印度尼西亞勿裡洞島海域附近意外發現一艘阿拉伯古沉船,因為沉船附近有一塊巨大的黑色礁石,所以沃特法將這艘船命名為黑石號!這艘在海底足足沉睡了1200年的古船,絕對稱得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