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尕哈烽燧 _光明日報 _光明網

2020-12-12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張銘 文/圖

  從克孜爾尕哈石窟回來,我們來到克孜爾尕哈烽燧。它位於庫車縣城西北13公裡處的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衝擊臺地上,是建於漢宣帝年間,即西域都護府移設烏壘之後的軍事設施。

  烽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底長6米,南北寬4.5米。現高16米。上建望樓,木柵殘跡尚存。由於長期風化,端部區呈凹陷狀,形成一大槽。

  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可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記載,夜間舉火稱「烽」,白天放煙稱「燧」。古代用烽煙傳遞消息,沿用至清。烽火臺十裡相間,臺臺相連,烽烽相傳,燧燧相接,一日即可到達,信息傳遞可達幾千裡的距離。比當今的火車、汽車還要快。克孜爾尕哈烽燧是目前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

  《光明日報》( 2017年07月21日 16版)

[責任編輯:邱亭]

相關焦點

  • 庫車克孜爾尕哈烽燧:用科技保護「紅色的哨卡」-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們現在就像一名醫生,準確點說,是個眼科醫生,對克孜爾尕哈烽燧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可以做到精確定位、精確診斷、精確治療。」見到新疆文化古蹟保護中心主任梁濤時,他話語裡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精確。
  • 克孜爾尕哈烽燧
    從克孜爾尕哈石窟回來,我們來到克孜爾尕哈烽燧。它位於庫車縣城西北13公裡處的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衝擊臺地上,是建於漢宣帝年間,即西域都護府移設烏壘之後的軍事設施。     烽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底長6米,南北寬4.5米。現高16米。
  • 庫車克孜爾尕哈烽燧列入「國」字號
    天山網訊(記者鄧麗娟報導)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通過官網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點段名單,新疆4處唐代戍堡及烽燧遺址上榜,位於庫車市的唐代克孜爾尕哈烽燧位列其中。唐代克孜爾尕哈烽燧位於庫車市城區西北13公裡處的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衝擊臺地上,是目前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據史料記載,克孜爾尕哈烽燧始建於漢宣帝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屹立數千年的「紅色哨兵」--克孜爾尕哈烽燧(圖)
    荊楚網庫車7月20日消息(記者陳莉霖)早就聽說在庫車附近,還保留有一座高大的古代軍事設施——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尕哈」是古突厥語,意為「紅色的哨卡」,當時漢王朝統治西域,就是通過一個個烽燧傳遞信息的。在現存的烽燧中,克孜爾尕哈烽燧是保留最完好的一座。
  • (探尋絲路遺珠第十九站)克孜爾尕哈烽燧:紅色哨卡 見證繁華
    戈壁灘上的哨卡  見證絲路繁華  29日下午,我們探訪了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西北的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尕哈是維吾爾族語,翻譯成漢語,克孜爾的意思是紅色,尕哈的意思是哨卡,因此,克孜爾尕哈就是「紅色哨卡」。
  • 築臺相望雲水間:新疆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位於阿克蘇地區庫車市西北12公裡的鹽水溝東岸的戈壁平臺上,其所在的庫車市境內現有烽燧遺址多處,主要位於卻勒塔格山南部,大體呈東西走向帶狀分布,克孜爾尕哈烽燧是其中,也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極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烽燧。2001年,克孜爾尕哈烽燧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克孜爾尕哈烽燧——靜默矗立在古西域歷史長河中
    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帶著歲月遺留的滄桑
  • 新疆克孜爾尕哈烽燧遺址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完工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28日電 (龔喜傑) 通過一年半的緊張施工,投資1500萬元的克孜爾尕哈烽燧遺址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於日前順利完工。  該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屬於「十三五」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規劃重點項目,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
  • 文物新疆|築臺相望雲水間:新疆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位於阿克蘇地區庫車市西北12公裡的鹽水溝東岸的戈壁平臺上,其所在的庫車市境內現有烽燧遺址多處,主要位於卻勒塔格山南部,大體呈東西走向帶狀分布,克孜爾尕哈烽燧是其中,也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極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烽燧。
  • 兩千年前的西域漢長城遺址,新疆庫車克孜爾尕哈烽燧
    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郊外,就有這樣一處漢代烽燧遺址,雖然沒有垛口、敵樓,城牆,卻和長城起著一樣的作用,守護著國家的邊關。從蘇巴什古城遺址出來,我來到了一處更久遠的歷史遺蹟-克孜爾尕哈烽燧。烽燧建於西漢時期,是古絲綢之路中道上保存最完好的一處烽燧遺址。
  • ...多彩旅遊活動喜迎古爾邦節;穿越時光的克孜爾尕哈烽燧;油菜花海...
    「新疆是個好地方」系列報導之三 穿越時光的克孜爾尕哈烽燧 天山腳下,距離庫車縣城12公裡的地方,13米高的克孜爾尕哈烽燧聳立在一片平坦的空地上,回味著蜿蜒千年的龜茲的歷史,招攬著流淌天地的嶙峋的駝鈴。 一 悠悠斜谷橫流,巒巒山峰靜臥,克孜爾尕哈烽燧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容顏,光滑的皮膚變得粗糙不堪,頭上的飾品被天山上的大風摘掉,腳下的土被木扎提河水捲走。
  • 在新疆克孜爾尕哈烽燧前,有群來自佛山的美麗姑娘跳起了龜茲樂舞……
    日落時分,在克孜爾尕哈烽燧前起舞走進大饢城,在250℃爐旁感受新疆饢文化深入棉田,探尋佛山製造與阿克蘇棉業的故事在天山託木爾大峽谷,感受祖國大美河山……探尋龜茲文化,在新疆克孜爾尕哈烽燧前起舞在龜茲文化發源地——阿克蘇地區庫車縣,佛山珠江形象大使深入女兒國文旅小鎮、庫車大饢城和克孜爾尕哈烽燧,領略古代絲綢之路的偉大,探尋本地民族風情。
  • 新疆將保護絲綢之路最古老烽燧
    新華網烏魯木齊電  絲綢之路最古老的軍事報警設施--新疆庫車縣克孜爾尕哈烽燧,在歷經2000多年的風吹雨淋後,即將得到全面保護。烽燧東連孔雀河和樓蘭烽燧,遠至敦煌玉門關和陽關,最終通達長安,長期護衛著絲綢之路的暢通。由於年代久遠,克孜爾尕哈烽燧屢遭人為破壞和風沙侵蝕,目前殘高為13.5米,並正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繼續風蝕。
  • 克孜爾千佛洞和克孜爾尕哈千佛洞的門票價格即將調整
    2015-04-07 12:29:13    華夏經緯網
  • 獨庫公路終點附近這座獨特漢唐烽燧,我在七級大風中與之相遇
    導讀:在這篇文章中,您將看到庫車市克孜爾尕哈烽燧以及周邊景點的風光欣賞與詳細介紹。其中包含採採卷耳在七級大風中旅行的心得體會,後文還有採採卷耳根據自己的旅行經驗總結的實用攻略秘籍和疫情期間旅行提示。然而在這樣的奇景之中,還存在一個更為獨特的所在——漢唐克孜爾尕哈烽燧。
  • 獨庫公路終點附近這座獨特漢唐烽燧,我在七級大風中與之相遇
    克孜爾尕哈烽燧,山雨欲來。是歲月在烽燧上留下的痕跡緣何說這座烽燧獨特?原因不在於它始建於漢代,亦不在於唐代繼續使用,而是因為以下兩點:一、地理位置眾所周知,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對外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而克孜爾尕哈烽燧的所在地——鹽水溝河谷一帶,為古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路網。
  • 新疆庫車的難忘之旅 觀千年烽燧,品龜茲樂舞
    為了親身感受庫車市的美平面設計師單均圩和演員李想、磊子三人相約一起來了一趟庫車之旅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尕哈烽燧始建於西漢宣帝時期是絲綢之路交通沿線諸多烽燧中至今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代表性烽燧見證了漢帝國大型交通保障體系中的烽燧制度是對絲綢之路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 棗莊賦_光明日報_光明網
    至若十裡泉荀子文化公園、光明廣場者,凡此佳處,難詳紙筆。還請墨客騷人、遊神散仙,來此一觀。 二曰偉哉薛城,臨城劫案,震驚寰中。初有孫美瑤者,不堪國破,揭竿而起;臨城劫車,指點英德。繼之有鐵道遊擊隊,攀車跳倉,神出鬼沒。無不使人唏噓長嘆:七尺男兒,曾笑我東亞病夫;怒劍出鞘,復誰雲中華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