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的第二批「山東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中,淄博的齊民要術醬文化體驗館入選!
看到這你也許會問,《齊民要術》和醬有什麼關係?為啥在淄博?
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家裡還有半袋甜麵醬,正好配把新鮮的大蔥,今晚都吃掉!
殊不知,「中國的醬文化」與山東有著緊密的聯繫!
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廚房必需品:從家常醬料、醬油到醬製品,一起解鎖山東「醬文化」的秘密吧!
你要是想說,
醬有什麼稀奇的,誰家沒瓶醬油?
然而越是普通細微的,
越藏著深厚的底蘊與內涵。
中國的醬文化源遠流長,但關於醬工藝的方法卻鮮有記載。迄今為止,人們發現關於醬醋工藝方法的最早記載,是出自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書中對齊地淄博的16種制醬工藝、24種釀醋工藝進行了詳盡專述,是「中國醬文化」的源頭,也是歷史上關於醬醋釀造學工藝最早、最全面的記載。
對山東來說,醬有多重要?
在山東人心中
醬=鹹=鮮=好吃
山東人有多愛吃「醬」
外省人曾一度開玩笑質疑,
山東人黑是因為吃醬太多……
山東嗜鹹,從醬、到醬油以及各種醬制食品,幾乎家家必備!山東人不僅僅是為了吃,在幾千年的制醬、吃醬、用醬中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醬文化。孔子的「十不食」中,有「不得其醬,不食。」的說法;《周禮》中也有記載,給天子的飲食中,其中有一百二十甕是醬。
醬是什麼?
醬就是山東人的靈魂啊!
說醬,山東人首先想到的必須是「人間美味,大蔥蘸醬」!
山東人生活中最不能少的,就是這家常又百搭的甜麵醬與黃豆醬了!
堆放在超市貨架裡的甜麵醬,清一色極簡的、袋裝包裝,醬色濃鬱,這一包包帶著鹹鹹甜甜口感的甜麵醬,卻是許多山東孩子們的念想,也是山東人家裡常備的。
以前吃炸串,除了熱愛串串本身,最大誘惑就來自那醬,果醬、甜麵醬,刷在滋滋冒油星的炸串上;買煎餅果子時也是,只盼著老闆能痛快又大方的刷醬,老闆拿著刷子「嚯嚯」刷醬,簡直是醬愛好者的高光時刻!
而與甜麵醬齊名的黃豆醬,與大蔥組合,堪稱絕配!
大蔥蘸醬卷煎餅,重在「蘸」醬!這絕不是蔥和醬的簡單接觸,也許用大蔥「舀」醬更為貼切。
把大蔥直接插到醬碗裡,舀上滿滿的醬,一口蔥一口醬,「咔咔」的大嚼特嚼,香辣的蔥香與鹹甜的醬香,刺激著味蕾,直衝頭頂,就一個字「爽」!
※小知識※
黃豆醬與豆瓣醬不同,前者是由炒熟的黃豆發酵製成,除了用做烹調,還可以用來佐餐、淨食;後者是由蠶豆發酵而成,多用於炒菜和煲湯。
在山東,大蔥蘸醬、蘿蔔蘸醬、黃瓜蘸醬、洋蔥蘸醬、胡蘿蔔蘸醬……能生吃的都能蘸醬!春夏常備時蔬大拼盤,必須蘸醬!醬乃精髓!
圖片來源|大餅小蔥的家
一部《齊民要術》堪稱魯菜的終極秘方,魯菜的許多烹調技法都是取自其中。對此,魯菜對醬的用法格外講究,醬油的比例、掛汁、醬爆都是魯菜的精髓!
九轉大腸,被燒制的仿佛琥珀一般,半通明的腸衣微微透紅,最後用淋上濃鬱的醬汁,醬油平衡著五味,品一口,鮮美、柔韌、肥美,想想都要流口水。
爆炒腰花、蒜爆肉、蔥爆海參、四喜丸子等經典魯菜,都講究食材與醬汁的搭配,食材裹著濃鬱鹹香的醬汁,有著順滑的口感,每吃一口都是享受!
此外,好吃到「豬蹄開鍋天下流口水,周公吐哺九州赴城陽」的青島流亭豬蹄更是離不開「醬」!
流亭豬蹄雖是冷盤,但絕對稱得上珍饈佳餚,佐餐下酒,美哉美哉。涼透後形成的肉凍,緊實細膩,鹹香Q彈,這深色的醬汁凍,更是精華所在!
細講魯菜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總之,魯菜的文化底蘊深厚,正如菜中的「醬」一般,濃鬱醇厚,耐人細細品味。
有了好醬,自然有好的醬菜!山東的醬菜品牌多種多樣,大都是中外馳名的老字號,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有被評為「齊魯名產,醇厚清香」,距今有200餘年歷史的臨沂特產——八寶豆豉;色澤鮮豔,鹹甜清口,馳名全國的濱州惠民的武定府醬菜……
因運河漕運聞名,曾備受皇室喜愛的,魯西南著名老字號之一的濟寧玉堂醬園;與北京的「六必居」齊名的江北四大醬園之一的臨清濟美醬園……
醬菜鋪終日飄蕩著鹹香的味道,常常讓路過的人忍不住,買一小袋,回家無論是配麵食還是一碗白粥,都很可口,簡單的小菜,也能讓人覺得很幸福。
隨著氣溫回暖,夏日將至,黃瓜正當季,不如自己動手,做個「醬菜之寶」——清脆爽口的醬黃瓜來嘗嘗吧!
不說了,我買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