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平移,一次性!記者直擊7600噸上海優秀老建築「搬家記」

2020-12-19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劉輝、汪偉秋10月15日報導:優秀歷史建築喇格納小學今天完成自建成以來的歷史性一刻!記者獲悉,由上海建工一建集團總承包的喇格納小學今天完成了從原址向西北方向弧線形一次旋轉平移,順利「搬遷」至新址地下室頂板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平移創造了多項行業第一的新紀錄。

內外因素致使「搬遷」難上加難

記者在現場看到,位於太平洋新天地商業中心項目地塊內的喇格納小學,歷經18天的高難度「行走」已經接近完成。1點27分,伴隨最後12釐米平移到位,該小學成功完成「搬遷」。

據記者了解,總重約7600噸的喇格納小學,完成了從原址向西北方向弧線形一次旋轉平移61.7米,整體旋轉20.97°,順利「搬遷」至新址地下室頂板上。

喇格納小學平移最後12釐米完成「搬遷」。

想要完成看似簡單的閃轉騰挪其實非常不易。據介紹,喇格納小學校舍總體呈T字型,共5層,建築總面寬約42米,總進深約62米。由於建築呈T型不規則結構,相較矩形平面結構,更容易產生扭轉變形和在凹凸變化位置產生較大的集中附加應力,易造成沿徑向的偏位。

另外,外部環境也給本次平移工程帶來較大的困難。據悉,該建築範圍內存在地下人防結構,增加了移位方案設計及施工難度。

為此,項目部根據平移方案的比選,最終確定採用工藝成熟可靠、風險可控的步履式行走器平移裝置,在原址提升70釐米後,一次旋轉平移到位。

上海建工一建集團副總裁花力介紹,「相比常規的拖車平移方案,採用步履行走器平移安全性更高且造價更低。同時本次平移之所以能夠一次旋轉到位,比先旋轉後直線平移至少節省3天工期,還要歸功於像『腳』一樣的步履行走器。」

記者看到, 整個建築下方共布置了198個會跟隨建築物一起移動的行走器,每個行走器可以提供200噸豎向承載力,通過設置AB兩組交替行走實現整體移位,並通過調整步履走行器的角度和行走速度達到旋轉的效果。整個平移過程無人化操作,既提升了速度,節約了人力,又保證了平移的安全性。

科技手段賦予老建築新生命

喇格納小學是一座建於1935年的優秀歷史建築,其整體建築規劃代表了當時的較高水準。70多年來,一直作為學校校舍,教書育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黃浦區一個特別的歷史見證點。

作為城市更新的專業實踐者,上海建工一建集團在打造大量精品工程的同時,先後承建了上海展覽中心(原中蘇友好大廈)、和平飯店、外灘源益豐洋行和漢口路50號等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的保護修繕。

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修舊如故的匠心技藝,這為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的保護修繕作出探索,同時在城市更新的探索之路上不斷賦予老建築新的生命力。

因此,在即2018年完美實現海南路84號百年老建築複雜平移之後,上海建工一建集團此次再創了多項行業第一的新紀錄:上海首次採用國內最大的步履行走器平移保護建築;上海首棟弧線形一次旋轉到位的大角度平移工程;上海首棟T形平面不規則結構保護建築平移工程。

相關焦點

  • 我國最先進的平移機器,7600噸建築平移66米,就在上海!
    有點類似於美國搬家所展示的場景,不過這個建築更重、更大、更宏偉而已,但這在中國並不常見,所以也成為黃浦區居民飯後津津樂道的事情被移動的小學建築這所被移動的小學建築,名叫喇格納小學,是在1935年時由法公董局籌資所建造創辦的,至今已經存在85年之久。
  • 海報直擊丨濟南百年修女樓「搬家」:2600噸大樓平移76米 中間還有...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濟南報導  6月10日上午,濟南市歷山路47號,百年修女樓在平板拖車的帶動下,整座建築完成「搬家」。  72分鐘搬家:頂升1.65米、旋轉20度,2600噸重的修女樓平移76米  百年修女樓是濟南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建成於1893年,是濟南市人民政府於2013年12月20日確定的濟南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該修女樓的總建築面積約1700平方米,總重量約2600噸,為三層磚木結構。
  • 細數上海那些被平移的老建築
    自1993年第一次對外灘天文臺進行平移以來,目前上海被平移過的老建築至少有12個。因此這次的工程不僅包含了平移,還要旋轉,才能將建築更醒目地矗立在蘇州河畔。麵粉廠先向西平移動了10米,到位後再順時針旋轉16度,使老建築達到了外界觀賞視角的最佳點。這次工程平移總長達到了50米,整個施工規模僅次於音樂廳平移。這是繼上海音樂廳平移成功後,上海又一次對老建築實施大平移。而且這次平移之後,還將建築順時針旋轉16度,以獲得更好的觀賞視角。
  • 上海85歲老建築長198隻「腳」,行走破三項行業紀錄,這些建築曾...
    在上海就發生了這樣一幕:今天13時30分左右,位於黃浦區的85歲高齡建築,完成最後的「搬家」之旅,宣告18天高難度「行走」順利完成,並打破了三項上海建築位移紀錄。但在施工方上海建工一建集團副總裁花力看來,「喇格納小學舊址」位移項目的難度和複雜度更大。原因就在於它的獨特形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喇格納小學舊址」總體呈「T」字型,總進深約62米,總重約7600噸。由於建築屬於不規則建築,和方方正正的傳統建築相比,受力不均勻,如果採用傳統的「拖車式」或「軌道式」位移辦法,很難完成行走。
  • 「記憶」上海這些老建築被「平移」過,你知道嗎?
    保護歷史遺蹟等於收藏了上海曾經的珍貴歲月。在城市發展變化中,不少老建築,依靠「平移」這個大招,保留下來,並且煥發了新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上海那些移動過的建築吧!1993年,外灘的道路要進行改擴建,而天文臺正處於規劃後中山東一路中央,為了保護這座當時已近150歲的國寶級老建築,相關部門決定將它整體東移動。當時還沒有成熟的老建築平移技術,天文臺一天也只能移動幾釐米。即便如此,最後這個重達450噸的天文臺還是成功移動了24.5米,而且沒有絲毫損壞。
  • 372噸、佔地500多平方米的嵊州老建築9天移動55米
    浙江在線8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苗麗娜 金漢青 王嘯天 通訊員 吳一贊)0.2米、3.6米、12.6米……重372噸、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嵊州百年臺門被放在「託盤」上,用大大小小78個千斤頂支撐起來,花了9天時間,先向西平移15米,再向北平移近40米,共平移了55米。
  • 上海這12個老建築……竟然都被「移動」過!
    目前上海被平移過的老建築至少有12個! 據說這座重達5650噸的上海音樂廳, 平移工程總耗資1.5億元, 成為了當時上海歷史上耗資最多、 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建築平移工程。
  • 濟南「最牛搬家」火了!揭秘8000噸大樓平移背後:費用是新建的五成
    濟南一8000噸大樓平移24.45米!平移前平移後在很多人看來,搬家是件困難事,更何況是將整棟樓房整體搬動。不過,這樣的「最牛搬家」在不少工程中出現。還搬過哪些更大更難的建築?為什麼一定要平移建築?平移一棟樓得花多少錢?針對這一系列相關問題,記者進行了揭秘。
  • 創上海兩個歷史之最!安康苑永慶裡五棟歷史建築暫時平移搬家
    安康苑永慶裡五棟歷史建築暫時平移搬家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通訊員 顧武 2020-07-13 10:31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的這些老建築,居然都被「動過位置」?!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上海那些移動過的建築吧! 上海第一個平移的老建築: 外灘天文臺 當時還沒有成熟的老建築平移技術,天文臺一天也只能移動幾釐米。即便如此,最後這個重達450噸的天文臺還是成功移動了24.5米,而且沒有絲毫損壞。
  • 8000噸大樓整棟「搬家」,運用前沿技術!76小時向東平移24.45米
    8000噸重量的大樓,短短76小時平移了24.45米,這可不是什麼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大樓也沒有"瞬間移動"的超能力,而是使用了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前沿技術,將一整座辦公大樓,成功向東平移。又為什麼要突然搬家呢?據媒體報導,此次被移動的建築物是濟南當地的辦公樓,面積為5386平方米,重量達8000餘噸,這棟樓是在5年前建成的,本來沒有理由"搬家",但是由於濟南繞城的高速公路"大東環"要經過此處,需要讓路25米,由此,該建築物便開始計劃"平移搬家"。
  • 3800噸小樓暫時挪位,外灘歷史風貌區再現老建築平移保護
    上海外灘歷史風貌區內,一棟小樓進行了平移。12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獲悉,當日,隨著啟動杆的推動,黃浦區160街坊保護性綜合改造項目內的B樓緩緩移動重達3800噸的「身軀」,開啟了為項目地下空間建設暫時挪位的一段旅程。
  • 梅林正廣和大樓下月平移38米 費用或超新建一棟樓
    經過兩年多方案討論、審批等,老建築將實施平移   紅牆白框架,典型的英式建築風情,且保存十分完整——有著近80年歷史的梅林正廣和大樓,將於11月1日起整體「移步」38米,成為通北路濟寧路口的臨街建築,屆時將能更好地展現優秀歷史建築的風貌。這也是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老建築平移工程。工程技術負責人透露,整個平移過程將持續20天左右,緩慢而平穩,若在建築中放置一杯水,杯中水將「紋絲不動」。
  • 山建大教授:8000噸大樓平移費用是新建的3-5成
    濟南大東環這座8000噸的五層辦公樓三天平移了24.45米,而且一邊平移,一邊還有人在上面辦公。平移前後對比,看上去差別不大。在很多人看來,搬家是件困難事,更何況是將整棟樓房整體搬動。不過,這樣的「最牛搬家」在不少工程中出現。
  • 中國將3萬噸廈門站旋轉90度,堪稱全球最牛搬家
    」的金氏世界紀錄,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努力,歷時39天終於將整座車站整體旋轉了90度,被網友稱為建築界「最牛搬家」。>相當於一次性平移了170架波音747總重量,長距離整體平移如此重量的建築物在國際上來說當屬首次,可以說工程難度非常大。
  • 盤點這些年,山東「搬家」的建築有哪些
    盤點這些年,山東「搬家」的建築有哪些臨沂國安局辦公樓我國建築物平移標誌工程移位時間:2000年2000年底,為了不影響規劃的「臨沂市人民廣場」的建設,同是也為了節省投資、減少汙染,臨沂市國安局辦公樓整體平移。
  • 中國的搬家公司大牛了,就76米,費用千萬,戶主好像是「修女」
    >約2600噸,為三層磚木結構。6月10日上午11:08,修女樓平移正式開始。整棟建築「乘坐」十輛大型液壓平板拖車,移動了76米。整個過程需要先將修女樓向東平移50米,中途旋轉20度後,再繼續行進26米。
  • 開創兩個上海之最!靜安區5棟歷史建築集體平移「搬家」
    12日上午,位於靜安區蘇河灣核心區域的安康苑永慶裡5幢歷史建築整體平移工程全面啟動,該工程開創了上海歷史上建築群平移總量和平移距離之最,每幢建築單次平移最遠達230米,5棟建築來回累計平移距離達到2088米。靜安安康苑永慶裡歷史建築平移。
  • 清河站百年老站房平移274.81米,詹天佑曾在此工作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今日(3月17日)獲知:京張鐵路清河站百年老站房已於3月3日下午3點完成第二次平移施工,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周。110多年歷史的清河老站房歷經兩次平移終於到達永久保護地,即將進入修繕階段。
  • 為省錢,洛陽四層大樓整體平移80米「搬家」:人在辦公樓在動!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亞林 萌友 季芳 黃偉偉/文圖8月初,歷時兩個月後,位於偃師市首陽新區的一家企業辦公大樓順利完成整樓向西平移80米的「壯舉」。該企業的員工也親身經歷了「樓在移動、人在正常辦公」的神奇過程。記者在現場看到,平移後的大樓正在平整周邊地面。